奥鹏云南开放大学 小学班级管理(20秋)形考作业2(主观).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依据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理论,班级管理者应()。
A.
注重学生的友谊、安全、尊重、归属等需求
B.
合理制订班级未来发展目标
C.
根据班级及学生不同特征和状态采取相应管理方式
D.
通过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促进班级发展
【参考答案】: A
2.班级管理和教育计划应贯穿教育主线,密切各项活动间的内在联系,这符合计划制定的()。
A.
群众性原则
B.
目的性原则
C.
整体性原则
D.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 C
3.班级文化营造应达到的目标是()。
A.
多样
B.
和谐
C.
丰富
D.
规范
【参考答案】: B
4.班主任根据家长的文化修养、职业背景及教育期望等采取不同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这符合家校合作的()。
A.
尊重性原则
B.
理解性原则
C.
信任性原则
D.
灵活性原则
【参考答案】: D
5.在低年级养成学生的习惯时,班主任最应注重的是()。
A.
细
B.
亲
C.
爱
D.
严
【参考答案】: A
6.班级管理的主体除了班主任,还包括()。
A.
任课教师
B.
家长委员会
C.
学生集体
D.
德育主任
班委会
【参考答案】: ABCE
7.班主任应培育班级学生核心团队领袖的工作意识包括()。
A.
平等与服务意识
B.
内省与自律意识
C.
管理与权威意识
D.
助手与替代意识
E.
团队与领导意识
【参考答案】: ABE
8.班级文化的结构组成包括()。
A.
价值观层
B.
物质层
制度层
D.
内隐层
E.
精神层
【参考答案】: BCE
9.班级管理评价主要产生的作用有()。
A.
激励-导向作用
B.
反馈-调节作用
C.
沟通-互信作用
D.
管理-反馈作用
E.
鉴定-筛选作用
【参考答案】: ABC
10.少先队活动课程的途径有()。
A.
队前教育
B.
自主教育
C.
公益活动
D.
实践活动
E.
组织教育
【参考答案】: BDE
11.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与班级这一正式组织的目标通常是一致的。
()
T.对 F.错
【参考答案】: B
12.班级学生核心团队既是班主任开展管理和教育的得力助手,也是班级学生的领导力量和班级自治的骨干。
()
T.对 F.错
【参考答案】: A
13.班规属于精神层面的班级文化。
()
T.对 F.错
【参考答案】: B
14.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同步发展。
()
T.对 F.错
【参考答案】: B
15.辅导员应牢记少先队员是少先队的主人。
()
T.对 F.错
【参考答案】: A
16.向学生学习是班主任自我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
T.对 F.错
【参考答案】: A
17.评语不仅仅是一种评价方式,而且是一种教育的手段。
()T.对 F.错
【参考答案】: A
18.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不应向社区开放。
()
T.对 F.错
【参考答案】: B
19.班级活动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着负面影响。
()
T.对 F.错
【参考答案】: B
20.教育应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不应为儿童的未来而牺牲儿童的现在。
()
T.对 F.错
【参考答案】: A
21.对下列名称进行解释:
1.班级
2.班规
3.重要他人
4.特殊需要学生
5.班级管理评价
【参考答案】:
1.班级:是学校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划分出的学生单元,以及与为其配备的相关教师所共同构成的一种组织。
2.班规:班规是班级成员共同承诺遵守的行为规范及其评价规定,也有人称之为班级公约、班级权利公约或班级守则等。
3.重要他人: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包括互动性重要他人与偶像性重要他人。
4.特殊需要学生:是指在学校中需要特殊教育帮助的学生。
主要包括生理特殊需要学生、心理特殊需要学生、学习特殊需要学生、交往特殊需要学生、品行特殊需要学生以及处境特殊需要学生等。
5.班级管理评价:是指班主任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在系统、全面、准确地搜集、整理、分析学生发展过程与发展状况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品德、智能、体能等各方面素养做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22.面对年幼但不断成长的小学生,小学班主任应扮演哪些角色?
【参考答案】:
小学班主任应扮演的角色主要有:
(1)亲人与教育者
(2)对话与指导者
(3)管理及示范者
23.班主任的学期工作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学期计划一般在学期初制定完成,一般包括三大部分:
(1)基本情况。
这部分内容要言简意明,统帅全局,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班主任对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和估计、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2)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
这部分是整个计划的中心、主干,包括明确班级的各项内容,明确规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方法完成这些内容。
(3)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这部分是把计划中的工作和活动按月、周加以落实,以便有序地完成工作计划。
24.“该生尊敬师生,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希望
在学习上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请根据评语应有的特征分析此则评语。
【参考答案】:
这份评语的优点是言简意赅、一分为二,所指出的缺点针对了学生的个性。
但缺点是缺乏亲切感,从而让激励性不能充分体现。
25.班规应有的制定过程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班规的制定步骤应是:
(1)明确必要性
(2)头脑风暴
(3)归纳概括
(4)逐条表决
(5)醒目张贴
(6)不断完善
26.如何引导智力超常学生?
【参考答案】:
(1)班主任应正确理解智力超常的概念,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
(2)应采用多种方法满足智力超常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
(3)要关注超常儿童的情感和人格需要。
27.材料分析题:
林老师班里的学生家长纷纷抱怨,最害怕班主任林老师“请家长”。
因为一旦被“请”,孩子的事情必定很严重,尤其是到学校后,当着办公室那么多其他老师的面被班主任劈头盖地“教训”,太没面子,还得忍着。
你如何看待林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1)请家长到校交流应不仅仅用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也可以平时更多请家长到校观摩、共同研讨。
(2)为解决学生违纪或其他特殊问题的“请家长”,班主任也要遵循尊重、理解、信任、灵活的原则,同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努力营造良好气氛。
尊重家长,抱有平等、真诚的态度,准备适宜的谈话地点,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即家庭教育的合作者、引导者。
②要有的放矢。
要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脾气秉性,注意依据不同家长特点采用不同谈话方式。
同时要切实了解、明确告知学生的具体问题。
以共商对策、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③评价学生要公正客观。
就事论事,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学生。
④动之以情。
要出于对学生真诚的期待,用诚恳的态度、建议性口吻,赢得家长的信任与合作。
28.材料分析题:
学校要求各班创建班级文化,班主任王老师立即让美术课代表设计了班徽,让板报小组写板报,将购买的花盆放到窗台上、名言警句挂到墙上。
请对王老师建设班级文化过程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王老师错误理解了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处理外部适应和内部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班级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
即精神层面的价值和信念体系才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若没有体现班级共同价值观和信念,班徽、板报、名言警句等外在人工制品就毫无教育意义的,反而通过班主任的行为渗透给学生“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的消极文化倾向。
(2)班级文化营造要注意:
①以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核心。
班级文化营造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不能只追求形式、迎合外力
②班级内隐文化与外显文化的和谐。
班级师生的价值观和信念才是真正的班级文化。
如果班级的外显文化载体顺应外力而刻意塑造并与内隐文化发生冲突,这对学生的影响反而是消极的。
③班级文化与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和谐。
小学班级所营造的班级文化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富有童趣。
在建设中要相信、尊重和发挥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中创建、认同及展现班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