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

合集下载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

《采蘑菇的小姑娘》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2.能用所学的词语造句。

3.体会劳动的快乐,体会与同伴分享劳动幸福的小姑娘的心情。

4.学习小姑娘善良、勤劳的美德。

二、学习过程
1.给下列的字组词。

古()娘()
姑()良()
2.借助工具书,会读下列词语。

蘑菇脚丫山冈镰刀
棒棒糖背起盼望交换
尝尝竹筐赶集分享
不肯劳动
3.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2)她清早起来在忙些什么?
(3)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分析句子。

“她采的蘑菇最多,多的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的像那小伞装满筐。


(1)她采的蘑菇有多大?有多多?
(2)这句话中,前半句把蘑菇比作什么呢?
(3)后半句又把蘑菇比作什么了呢?
三、学生活动
收集有关蘑菇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蘑菇的样子。

看蘑菇的样子是否像小伞一样。

使用“手机”拍照。

分享给全班同学。

最新2016-2017冀教版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PPT课件[优质公开课精品

最新2016-2017冀教版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PPT课件[优质公开课精品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姑娘m ógu gūniang 菇娘gūniáng 蘑菇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

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

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

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

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

mó gu niang bēi kuāngyāgāng huànlián dāobàng tángláo xìng fēn xiǎng蘑菇背丫冈肯糖尝盼集换棒刀劳分享脚姑同学爱听正确流利声音洪亮理解词语蘑菇赶集镰刀把字写好看姑娘脚冈背肯学习提示: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2.她清早起来在忙些什么?3.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走遍树林和山冈。

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吃苦耐劳勤劳能干聪明灵巧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

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

谁不知山里的蘑菇香,她却不肯尝一尝。

盼到赶集的那一天,快快背到集市上。

节俭懂事友善现在,面对采蘑菇的小姑娘,你想对她说什么?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

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

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

谁不知山里的蘑菇香,她却不肯尝一尝。

盼到赶集的那一天,快快背到集市上。

采蘑菇的小姑娘。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资料1 (1)(精品)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资料1 (1)(精品)

《采蘑菇的小姑娘》第二课时资料一劳动的孩子最光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

”孩子作为一个个性健全的人应从小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那就是劳动。

当然,我们不能将幼儿当劳动力使用。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为集体服务那就是最好的劳动习惯。

然而,现在家长只注重幼儿脑力劳动的培养,让孩子学钢琴、学英语、学认字等等,孩子生活中许多事情,如穿衣、整理学习用品、洗脸等都被家长一手包办,长期如此便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不少家长对于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孩子还小不会做、只要把知识学好其它的事情都不重要,甚至一些家长还会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错误思想。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树立幼儿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坚定劳动最光荣的信念。

一、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感染幼儿。

幼儿爱模仿成人的行为动作。

教师应每天将教室打扫干净,让幼儿感受劳动带来舒适、卫生的环境。

幼儿入园时,将桌椅擦干净、为幼儿分发副餐、每天将桌椅排放整齐等,一段时间后幼儿便会自然地模仿教师的行为,主动参与到集体劳动中。

相信,一位勤劳的教师一定会带出一班热爱劳动的“小能人”。

二、表扬肯定,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热情。

幼儿尝试参与自我和集体劳动,教师在给予指导和适当帮助时应多多肯定幼儿的行为,如自我整理衣服,对于能正确理好衣服的幼儿,教师应竖起大拇指夸赞:“你真棒!”对于未能将衣服整理整齐的幼儿,教师应耐心地指出问题所在,并协助幼儿完成衣服的整理。

多多鼓励幼儿:“你今天整理得比昨天好多了,只要不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很快学会整理衣服的。

”幼儿在吃食物时,应要求幼儿保持桌面及座位周围的清洁。

幼儿在进餐时便会按老师的要求尽量做到不将食物洒落桌面,对于不小心将食物洒落的幼儿会主动模仿老师平时劳动的方法,用抹布将桌面擦干净或用扫帚将掉落的食物清扫干净。

二年级语文上册 5.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 5.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5. 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单元:第二单元——童年留影
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优秀的歌曲,它以欢快的旋律和朴实清新的歌词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多年来传唱不衰。

小姑娘那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一抹灿烂的阳光、一片美丽的天空。

通过这首儿歌,孩子们体会到劳动是快乐的,收获是喜悦的,分享是幸福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2. 正确认读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3. 学唱这首歌曲。

过程与方法:
1. 播放歌曲,激趣促学。

2. 以唱促读,想象儿歌所描绘的画面。

3. 小组讨论,解决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4. 教师适时点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小姑娘善良、勤劳的美德,初步体会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分享的幸福。

重难点分析:
●本课生字较多,教师要多用一些方法指导学生认字。

●本课所讲情景是山区,对于平原地区的孩子理解可能困难一些,所以要多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

课前准备:
本文的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采蘑菇的小姑娘》精品教案

《采蘑菇的小姑娘》精品教案

《采蘑菇的小姑娘》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采蘑菇的小姑娘》。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劳动的快乐和意义。

3.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准确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难点: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

三、教学方法
听唱法、示范法、练习法、表演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采蘑菇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采蘑菇的乐趣。

2.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采过蘑菇?采蘑菇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引
出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2.新课教学
1.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谷建芬。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3.学唱歌曲旋律,重点练习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

4.学习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劳动的快乐和意义。

5.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活泼和欢快。

3.拓展延伸
1.让学生分组表演歌曲,可以加入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

2.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4.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自然

《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自然

教案主题:《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自然探索意识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2. 让幼儿学习和掌握采蘑菇的方法,并且了解野外安全知识。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采蘑菇的方法和安全知识。

2. 学习小说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幼儿养成自然探索意识,积极向上的态度。

2. 让幼儿掌握经验和技巧,避免野外安全问题。

教学方法:1. 故事情景法:通过小说情节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 体验式学习法:通过亲身采摘体验,让幼儿了解蘑菇季节和采摘方法。

教学工具:1. 教学小组的组织。

2. 采蘑菇小车、采蘑篮子等道具。

教学内容:1. 教师讲解《采蘑菇的小姑娘》故事背景和情节。

2. 恢复故事情节梗概,并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小姑娘的性格、行为和心态。

3. 组织幼儿观看采摘蘑菇的视频,让幼儿了解采摘蘑菇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和采摘器材。

4. 带领幼儿去采摘蘑菇,让幼儿亲身体验采摘的过程,掌握采摘技巧和经验。

5.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野外安全知识和应急措施,让幼儿了解野外生存的基本规律和技能。

6. 教师带领孩子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采蘑菇的过程和经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预热1. 教师带领幼儿回忆前几堂课的内容,并询问孩子们对探索大自然的看法和想法。

2. 教师播放采蘑菇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了解采摘过程和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第二步:教师讲解《采蘑菇的小姑娘》故事背景和情节。

1. 通过图片等媒介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人公小姑娘的形象。

2. 教师讲述故事情节,适当停顿和问答,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性格。

第三步:亲身采摘体验1. 教师带领幼儿去野外采摘蘑菇,带上采蘑车、篮子等必需品。

2. 教师介绍采摘蘑菇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们亲自尝试。

3.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发现和分辨蘑菇的品种、特征和季节。

第四步:学习野外安全知识1. 教师播放野外生存的视频,教导孩子们了解野外安全问题和应急措施。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优秀教案1(精品)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优秀教案1(精品)

《采蘑菇的小姑娘》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唱这首歌、正确认读16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识记、示范学习生字。

2.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歌唱这首歌,了解山里孩子的生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劳动的快乐2.体会与同伴分享劳动幸福的小姑娘的心情。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16个要求的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山里孩子的生活,体会劳动的快乐。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歌曲磁带、教学用小黑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激趣导入,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歌曲,请大家欣赏,有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一唱。

播放视频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师:看到大家刚才唱的这么兴致盎然,老师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知道吗,这是一首伴随着老师这一代人一起长大的歌曲。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曲的歌词。

板书课题。

2、新课学习1.通读课文,不明白的地方、读不好的地方做记号。

2.解难答疑(1)指名试读,根据学生读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2)学生提出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

3.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板书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

同时学生学习认读课文后边生字,可以采取小组长考查的办法。

(2)指名认读黑板上的词语。

可找学生领读。

(3)小组竞赛开火车轮读黑板上的词语。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4)归类讲“姑娘”,注意示范女字旁的写法。

(5)“背、肯、脚”都带“月”字,注意不同位置的写法不同。

“脚”中的月字要写得窄些。

此处,可以讲将带“月”字的字的特点。

(6)“冈、刀”注意对比横折钩的写法,这里要示范。

(7)“分”注意,撇捺要收笔写出神韵,不要平均用力,如果学生掌握得不好,还要继续示范写法。

(1)重点示范和提问注意书写要点相结合。

(2)边指导边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3、结论总结读熟课文,力争能背诵课文,识记16个生字,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采蘑菇的小姑娘

采蘑菇的小姑娘

采蘑菇的小姑娘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童年留影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优秀的歌曲,它以欢快的旋律和朴实清新的歌词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多年来传唱不衰。

小姑娘那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一抹灿烂的阳光、一片美丽的天空。

通过这首儿歌,孩子们体会到劳动是快乐的,收获是喜悦的,分享是幸福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2. 正确认读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3. 学唱这首歌曲。

过程与方法:1. 播放歌曲,激趣促学。

2. 以唱促读,想象儿歌所描绘的画面。

3. 小组讨论,解决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4. 教师适时点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姑娘善良、勤劳的美德,初步体会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分享的幸福。

重难点分析:本课生字较多,教师要多用一些方法指导学生认字。

本课所讲情景是山区,对于平原地区的孩子理解可能困难一些,所以要多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

课前准备:课件、本文的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同学们欣赏歌曲、交流感受: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歌中描绘的是一位怎样的小姑娘呢?我们一起来认识她吧!板书课题。

1. 学习“姑娘”和“蘑菇”两个词。

课件出示“菇”、“娘”。

关注读音变化:“娘”的本音是niánɡ,在“姑娘”中读轻声。

“菇”的本音是“ɡū”,在“蘑菇”中读轻声。

2. 齐读课题,读准轻声。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轻声感悟能力较差,老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适时实施教学。

要养成边读边勾画的习惯。

培养自学能力。

决。

(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案_模板

《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案_模板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2)小姑娘采的蘑菇多:从“多的象那星星数不清”看出蘑菇多。
(3)小姑娘采的蘑菇很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4)小姑娘的善良:引导学生理解“幸福”、“分享”的意思。(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4.指导朗读。
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通力合作。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资料1(精品)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资料1(精品)

《采蘑菇的小姑娘》第二课时资料一
谷建芬简介
谷建芬:当代著名女作曲家,《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曲作者。

祖籍山东省威海市,生于日本大阪。

她的父母于20世纪30年代初去日本谋生。

后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不堪受日本人的欺侮,愤然于1941年回到祖国。

195 0年,谷建芬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

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霍存慧、寄明等。

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团),主要从事舞蹈音乐创作。

历任中央歌舞团作曲,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致公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等职。

谷建芬50年代毕业之后一直担任当时的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团)的创作员至今,创作作品已近千首。

谷建芬的一系列作品从80年代初就开始不胫而走,获得了听众的热烈欢迎。

她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歌曲创作经典的一部分,其中近百首作品获奖,主要获奖有:中国“金唱片”奖、“当代青年最喜爱的歌”奖、文化部“音乐舞蹈作品”奖、“中国音乐电视96M TV大赛作曲”奖、“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流行音乐作曲奖”、“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优秀音乐教材奖”等。

主要代表作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声与微笑》;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等。

二年级语文上册 采蘑菇的小姑娘 2教案 冀教版 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 采蘑菇的小姑娘 2教案 冀教版 教案

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唱这首歌。

2.正确认读16个要求的生字,会写8个生字“姑、娘、背、脚、冈、肯、刀、分〞。

3.了解山里孩子的生活,体会劳动的快乐。

4.体会与同伴分享劳动的幸福的采蘑菇的小姑娘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认读16个要求的生字,会写8个生字“姑、娘、背、脚、冈、肯、刀、分〞。

2.了解山里孩子的生活,体会劳动的快乐。

学情分析:
音乐课学生大概没有学过这首歌,不过有的学生家里也许有光盘磁带一类的东西,应该有会唱。

对于歌词的含义,未必完全了解。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的歌曲磁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

《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

《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题采蘑菇的小姑娘时2时教材分析《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优秀的歌曲,它以欢快的旋律和朴实清新的歌词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多年传唱不衰。

小姑娘那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给孩子们的童年带一抹灿烂的阳光、一片美丽的天空。

通过这首儿歌,孩子们体会到劳动是快乐的,收获是喜悦的,分享是幸福的。

学生分析学生们前已经会唱这首儿歌,学生们体会到了劳动是快乐的,收获是喜悦的,分享是幸福的。

设计理念由于本生字较多,所以主要以认字为主,再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认字。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2 正确认读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3 学唱这首歌曲。

过程与方法1 播放歌曲,激趣促学。

2 以唱促读,想象儿歌所描绘的画面。

3 小组讨论,解决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4 教师适时点拨,加深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姑娘善良、勤劳的美德,初步体会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分享的幸福。

重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2 正确认读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教学方法以唱促读,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以加深对的理解教具准备、本的歌曲录音。

堂教学设计及时安排第一时一、听歌曲,导入新。

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同学们欣赏歌曲、交流感受: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二、揭示题,板书题。

歌中描绘的是一位怎样的小姑娘呢?我们一起认识她吧!板书题。

1 学习”姑娘”和“蘑菇”两个词。

出示“菇”、“娘”。

关注读音变化:“娘”的本音是niánɡ,在“姑娘”中读轻声。

“菇”的本音是“ɡū”,在“蘑菇”中读轻声。

2 齐读题,读准轻声。

三、初读,学习生字。

1 自由地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读得正确,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教案—《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案—《采蘑菇的小姑娘》

一.教学课题
《采蘑菇的小姑娘》
二.授课对象
小学五年级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2.让学生能够一边演唱一边表演这首歌曲
四.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未歌曲设计动作
五.教学过程
(1)导读
①师生问好
②让学生欣赏四幅图画,告诉老师图上都画的是什
么?
(2)导入新课
①边听音乐边看图画,然后告诉老师,图上的小朋友
再干什么
②学唱歌曲《采蘑菇的小朋友》
(3)深化新课
教师:歌曲大家大致都熟悉了,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为歌曲设计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就抽几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
教师:下面我们请全体同学一起来表演一下
(4)总结
同学们的表演都很不错,每个同学都能够为歌曲设
计动作,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这个小姑娘一样勤
劳,多帮父母做事。

六.教学反思。

采蘑菇的小姑娘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采蘑菇的小姑娘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采蘑菇的小姑娘》故事,培养学生的野外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学会描述蘑菇的外貌特征和采摘技巧。

3. 学会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采蘑菇的小姑娘》故事书。

2. 采蘑菇工具:篮子、小刀、刷子等。

3.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交流: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或看过《采蘑菇的小姑娘》这本故事书。

2. 教师简单介绍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故事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跟读。

2.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步骤三:学习采蘑菇的技巧(30分钟)1. 教师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蘑菇,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蘑菇的外貌特征。

2. 教师向学生讲解采摘蘑菇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如轻轻掰断蘑菇、用刷子清除蘑菇表面的泥土等。

3.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采摘蘑菇的情景,并互相指导和提供帮助。

步骤四:口语表达练习(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蘑菇的外貌特征进行英语表达练习,如“What color is the mushroom?”、“How to pick mushrooms?”等。

2. 学生利用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小组对话练习,互相询问和回答问题。

步骤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共同总结采蘑菇的技巧和英语表达。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周围的大自然,寻找并描述所见的蘑菇,画出来或拍照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故事了解了采蘑菇的小姑娘的经历,并学会了描述蘑菇的外貌特征和采摘技巧。

通过口语表达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案

《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案

《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案以下是关于《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案,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唱这首歌、正确认读16个生字。

2.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歌唱这首歌,了解山里孩子的生活。

3.体会劳动的快乐,体会与同伴分享劳动幸福的小姑娘的心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唱这首歌、正确认读16个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劳动的快乐,体会与同伴分享劳动幸福的小姑娘的心情。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吗?有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一唱。

(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2.师小结:看到大家刚才唱的这么兴致盎然,老师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知道吗,这是一首伴随着老师这一代人一起长大的歌曲,可以说是老师的“同龄人”。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曲的歌词。

3.板书课题。

提问: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自由回答。

4.那就带着你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5.交流总结。

6.指名读课文。

以歌曲引入本课,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歌曲上去。

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程度,扫清学生阅读中障碍。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板书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

同时学生学习认读课文后边生字,可以采取小组长考的办法。

·2.指名认读黑板上的词语。

找学生领读。

3.小组竞赛开火车轮读黑板上的词语。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本课词语。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文,思考:你觉得她是怎样的小姑娘?你是从哪知道的?在文中画一画,再和小伙伴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师重点指导:(1)小姑娘的勤劳: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抓“大竹筐”、“清早”、“走遍”、“多”、“大”这些词语进行体会。

(2)小姑娘采的蘑菇多:从“多的象那星星数不清”看出蘑菇多。

《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表现小姑娘的勤劳
和快乐。

2.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了解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演唱方法。

3.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热爱劳动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准确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2.难点: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采蘑菇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采蘑菇的乐趣。

(2)提问学生:你们采过蘑菇吗?采蘑菇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2.聆听歌曲
(1)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的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3.学唱歌曲
(1)教唱歌曲旋律,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

(2)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3)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4.歌曲处理
(1)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情感的表达。

(2)根据歌曲的情感,加入适当的强弱变化和表情记号。

5.拓展延伸
(1)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可以加入舞蹈动作或乐器伴奏。

(2)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向采蘑菇的小姑娘学习什么品质?
6.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热爱劳动,做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蘑菇的小姑娘》学案
1、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2.能用所学的词语造句。

3.体会劳动的快乐,体会与同伴分享劳动幸福的小姑娘的心情。

4.学习小姑娘善良、勤劳的美德。

2、学习过程
1.给下列的字组词。

古()娘()
姑()良()
2.借助工具书,会读下列词语。

蘑菇脚丫山冈镰刀
棒棒糖背起盼望交换
尝尝竹筐赶集分享
不肯劳动
3.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2)她清早起来在忙些什么?
(3)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分析句子。

“她采的蘑菇最多,多的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的像那小伞装满筐。


(1)她采的蘑菇有多大?有多多?
(2)这句话中,前半句把蘑菇比作什么呢?
(3)后半句又把蘑菇比作什么了呢?
三、学生活动
收集有关蘑菇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蘑菇的样子。

看蘑菇的样子是否像小伞一样。

使用“手机”拍照。

分享给全班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