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C、铜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C. 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一中X溶液,即碳酸溶液显酸性,但是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B、图二转化1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不符合题意;
A. 绿色出行B. 火力发电C. 植树造林D. 节约用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B、火力发电需要用到化石燃料,会排放很多污染性气体,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规范 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振荡试管B. CO2的验满
C. 配制氯化钠溶液D. 熄灭酒精灯
【答案】D
【解析】
【详解】A、振荡试管使用手腕振荡,不能上下振荡,错误;
B、氧气验满,应该把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满了,错误;
C、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溶解液体,错误;
C、图一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图二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故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不符合题意;
C.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2N:表示2个氮原子,错误;
D. 2K:表示2个钾原子,正确;
故选C。
10.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 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而不是以原子、分子或单质等形式存在,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氢氧化钾B. 铝C. 金刚石D. 甲烷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氧气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滴水很小,但其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都是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钻木取火过程中发生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4. 我们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
A. 元素B. 原子C. 分子D. 单质
故选A。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水分子很小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正确;
故选D。
9. 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Ca:表示钙元素B. 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 2N:表示2个氮分子D. 2K:表示2个钾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Ca:表示钙元素,正确;
B. 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正确;
D、节约用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A. 陶瓷餐具B. 铜质火锅
C. 塑料水杯D. 纯棉衬衣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详解】A、陶瓷餐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化学试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 24 Al 27 S 32 Cu 64 Zn 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详解】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6.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气焊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铜用于制导线D. 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
B、铜质火锅是用铜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C、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
D、纯棉属于天然材料,错误。
故选C。
3. 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海水制镁B. 钻木取火C. 粮食发酵D. 冰雪融化
【答案】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析】
【详解】A、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