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
1. (1分) (2020九上·交城期末) 物质变化使生活变的丰富多彩。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汾酒酿造
B . 太钢炼铁
C . 山西砖雕
D . 火力发电.
2. (1分)(2019·上海) 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
A . 单质
B . 化合物
C . 纯净物
D . 混合物
3. (1分) (2020九上·大洼月考) 小刚在量取液体时,开始正确读数为15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A . >10mL
B . <10mL
C . =10mL
D . 无法确定
4. (1分)以下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 铜
B . 氯化钠
C . 二氧化碳
D . 氧气
5. (1分)(2017·瑶海模拟)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 处理尾气
B . 盛放氧气
C . 收集一定体积氧气
D . 蒸发食盐水
6. (1分) (2018九上·北京月考)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 . 炼钢炼铁
B . 作燃料
C . 急救病人
D . 推动火箭的助燃剂
7. (1分) (2019九上·万州期末) 下列各组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组是()
A . 氢气、氧气、氮气
B . 铁水、氦气、金刚石
C . 冰水、汽水、氨水
D . 煤、石油、天然气
8. (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 . 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
C . 用活性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 . 铁合金是一种纯净物
9. (1分)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
B .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C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D .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10. (1分) (2019九下·泉州期中)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KMnO4
B . C2H5OH
C . O2
D . P2O5
11. (1分) (2017九上·富顺月考) 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 .
B .
C .
D .
12. (1分)(2017·普陀模拟) +4价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分子式是()
A . NO
B . N2O
C . N2O4
D . N2O5
13. (1分)(2017·北塔模拟)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净水的方法通常有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

B . 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 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 . 电解水时,产生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1:8.
14. (1分)(2016·金坛模拟)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 因为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所以催化剂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5. (1分)(2019·宜宾模拟)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O2占21%
B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 液态氧可作火箭的助燃剂
二、填空题 (共5题;共6分)
16. (1分)(2017·南宁模拟)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个铁原子__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
(3) 2个水分子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的离子________;
(5)“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17. (1分) (2019九上·锡山期中)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

(1)取少量太湖水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泡沫很少且有大量浮渣。

说明太湖水是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下图表示自来水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近几年,常用环保高效的新型消毒剂ClxOy(相对分子质量67.5)进行消毒。

该物质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则该消毒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以水为原料可以生产氢气________管(填“a”或“b”)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8. (2分)(2018·北京) H2O2可作增氧剂。

常温下,用4%H2O2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

(1) 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19. (1分)(2016·余干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
A.氧化钙:熟石灰 B.氢氧化钠:烧碱 C.碳酸钙:生石灰 D.碳酸钠:________
20. (1分) (2016九下·敦煌期中) 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她研制出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请回答:青蒿素的化学式是C15H22O5 .青蒿素的每个分子由________个原子构成,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1题;共1分)
21. (1分) (2019九上·邵阳期中) 用“元素”“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中合适的概念填写下列空白。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________ 。

(2)硫酸(H2SO4)是由氢、氧、硫三种________ 组成的,属于________。

(3)氧气和磷都属于________,两者经化学变化,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属于________;矿泉水属于________。

四、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22. (2分)(2019·广东) 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质的少重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已知: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1)滤渣Ⅰ中一定有________ 。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远离火源。

,其原因是________。

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此反应属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 。

(4)焙烧Zn(OH)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五、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23. (4分)(2020·泰安)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及以下仪器: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并收集CO2 ,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填仪器的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24. (5分) (2019九上·越秀期末) 文献显示,卢西平等研究人员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压强传感器用于测量瓶内压强变化,各数据均于同温同压下测得,3%过氧化氢溶液的密度约为1 g /mL).
编号第一组实验第二组实验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过氧化
氢溶液
8mL8mL8mL8mL8mL2mL4mL6mL8mL10mL
二氧化

0.03g0.06g0.08g0.12g0.24g0.1g0.1g0.1g0.1g0.1g
第一组实验记录的瓶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第二组实验记录的瓶内压强变化如图3所示。

已知3%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占溶液总质量的3%。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测定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观察图2可知:该条件下30s内要完全分解8mL3%过氧化氢溶液,至少要用________gMnO2。

观察图3可知:
该条件下0.1gMnO2至少能快速催化分解________mL3%的过氧化氢溶液。

(3)综合第一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它条件不变时,MnO2的用量越大,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耗时________,O2的产量________。

综合第二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它条件不变时,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越大,O2的产量________,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耗时________。

(4)综合两组实验可以推知: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要30s内完成反应,“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最合适的取值约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6分)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
答案:16-4、
答案:16-5、
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
答案:17-4、考点:
解析:
答案:18-1、答案:18-2、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三、简答题 (共1题;共1分)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考点:
解析:
四、推断题 (共1题;共2分)答案:22-1、
答案:22-2、
答案:22-3、
答案:22-4、
考点:
解析:
五、实验题 (共1题;共4分)答案:23-1、
答案:23-2、
答案:23-3、
考点:
解析: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答案:24-1、
答案:24-2、
答案:24-3、
答案:24-4、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