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方向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电池结构的特 点是表面电极通过化学 镀埋在硅衬底的沟槽里 ,电极与沟槽接触部位 采用重掺杂,表面的其 它地方进行淡磷扩散。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1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高效化
埋栅电池具有高效的原因是: (1)绒面、减反射膜和背面反射器的结合使太阳光充分被利用; (2)栅指电极只占电池表面积2~4%,遮光率很小,提高短路电流密度; (3)栅指电极排列紧密减小发射极电阻; (4)淡磷扩散避免形成“死层”,增加对短波的吸收; (5)埋栅电极处实行重掺杂使接触电阻降低,有利于欧姆接触; (6)埋栅电极深入到硅衬底内部增加对基区光生电子的收集; (7)浓磷扩散降低浓磷区电阻功耗和栅指电极与衬底的接触电阻功耗,提高
实验室最好效率: =21.2%,面积100cm×100cm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14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高效化
HIT电池具有高效的原理是: (1)全部制作工艺都是在低温下完成,有效地保护载流子寿命; (2)双面制结,可以充分利用背面光线; (3)表面的非晶硅层对光线有非常好的吸收特性; (4)采用的n型硅片其载流子寿命很大,远大于p型硅,并且由于硅片较薄,
用限边喂膜法进行大批量生产时, 应满足的主要技术条件为:①采用自动 控制温度梯度、固液交界的新月形的高 度及硅带的宽度等,以有效地保证晶体 生长的稳定性。②在模具对硅料的污染 方面进行控制。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7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薄片化
②枝蔓蹼状(WEB)带硅技术
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插在熔硅中的两条枝蔓晶的中间会同时长 出一层如蹼状的薄片,所以称为蹼状晶。切去两边的枝晶,用中间的 片状晶制作太阳电池。蹼状晶为各种硅带中质量最好,但其生长速度 相对较慢。 ③Delaware大学多晶片状硅制造技术
相对低的材料成本(和单 晶硅相比)
材料成本随着硅片的厚度 而降低
具有跟单晶硅相似的光电 转换效率
进一步取代单 晶硅片的市场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16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高效化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采用类似PERL电池技术使电池的效率达 19.8%,该工艺打破了多晶硅电池不适合采用高温过程的观念,但电池 的制造过程烦琐,不适合商业化。
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在美国塞浦 路斯半导体公司帮助下,Sunpower公司做 了大量的研究,终于推出了低成本高效太阳 电池A-300,效率为20.0%以上。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11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高效化 ◆激光刻槽埋栅电池
新南威尔士大学 =19.6%
北京太阳能研究所 =18.6%
◆美国乔治亚(Geogia)工大—采用磷吸杂和双层反射膜技术,使用电阻率 0.65 Ωcm、厚度280 m的HEM(热交换法)多晶硅片制作电池,使电池 的效率达到18.6%。
◆德国 Fraunhofer研究所 20.3% —世界记录,如能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 使用该新技术,基于成本低廉的优势,预计多晶硅电池不久将会在太阳 能电地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
美国Sunpower公司研发 双面指叉背接触(Bifacial Interdigitated Back-contact) 太阳电池 效率达到20%以上
该电池完全采用背电极接触方式,正负 极交叉排列在背面,前表面没有任何遮挡, p-n结位于背面。最初最高效率可以达到23 %,但是成本很高,只是满足一些特殊需要 ,如太阳能飞机和太阳能汽车等。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进展的成果,介绍了几类典 型的高效和超薄太阳能电池技术,这些电池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主导 性光伏产品,我们国家光伏企业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9
谢谢!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30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17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高效化
◆日本 京瓷(Kyocera)公司采用了PECVD/SiN+表面织构化使 15cm15cm大面积多晶硅电池效率达17.7%,已实现商业化。
采用的PECVD-SiN钝化 技术对商业化多晶硅电池 的效率提高起到了关键性 的作用。目前此商业化多 晶硅电池的效率达到13% -16%。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15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高效化
(2)多晶硅高效电池
◆多晶硅材料制造成本低于单晶硅CZ材料 ◆能直接制备出适于规模化生产的大尺寸方型硅锭,240kg, 400kg ◆制造过程简单、省电、节约硅材料 因此比单晶硅电池具有更大降低成本的潜力。
多晶硅太 阳能电池
该技术基于液相外延工艺,衬底为可以重复使用的廉价陶 瓷。在电池制作中采用了Al和POCl3,吸杂和低温PECVDSi3N4,钝化技术。1cm2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15.6%,Delaware 大学和Astropower公司合作通过了中试产业化技术。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8
总结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总体趋势:多晶硅电池由于其成本优势将会逐 渐取代单晶硅电池,并向着高效率和薄片化发展。带来的结果是更好 的电池性能和更低的电池价格。
$2.0
$1.5
12%
$3.0
$2.5
$2.08
$1.67
$1.25
15%
$2.33
$2.0
$2.0
$1.33
$1.0
18%
$2.05
$1.67
$1.67
$1.11
$0.83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5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6
单晶硅高效化: PERL电池
耗约50%左右。线锯发明后,不但硅片大大减薄,而且切片损耗大 大降低。目前硅片的一般厚度为180-240 m ,未来可以薄到150180,甚至更薄,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19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薄片化
硅片厚度的发展
30 多年来,太阳电池硅片厚度从70 年的450~500 m 降低到目前的180~240 m。
采用这一技术可使该公司在今后3年内使太阳能模块生产能力翻 一倍以上,而使其硅的消费减少至最大限度。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4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薄片化
(2)带状多晶硅制造技术 为了减少切片损失,在过去几十年里开发过很多种制造片状硅
或带硅的技术。在80年代国际上曾出现过很多种生长硅带的方法, 但大部分都处于实验室阶段,其原因是:1、在高温过程中通过设备 引入了过多杂质,达不到要求的纯度;2、在再结晶过程中要求的高 冷却速率会使晶体中产生过多的缺陷。在生长速度与硅带质量之间 寻找平衡,其降低成本的技术难度比晶锭硅高。下边介绍几尔士大学光伏器件实验室最先研制成功的 ,由于具有高效、低成本和适合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很快引起注意。西 班牙BP Solar公司购买了其专利,成功地进行了产业化生产。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13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高效化
◆日本Sanyo -a-Si/c-Si异质结(HIT)电池
有利于载流子扩散穿过衬底被电极收集; (5)织构化的硅片对太阳光的反射降低; (6)利用PECVD在硅片上沉积非晶硅薄膜过程中产生的原子氢对其界面进行
钝化,这是该电池取得高效的重要原因。
这种电池具有结特性优秀、温度系数低、生产成本低廉和转换效率 高等优点,所以在光伏市场上受到青睐,商业化生产速度发展很快,仅 仅两三年时间,产品已占整个光伏市场的5%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18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薄片化
B:向薄片化方向发展
(1)硅片减薄 硅片是晶体硅电池成本构成中的主要部分。 降低硅片厚度是减少硅材料消耗、降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成本的
有效技术措施,是光伏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之一 。 早期的硅片通常是用内圆锯切割,厚度约350-400 m ,切片损
Page 4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分析下表的内容得出以下结论:要将电池的生产成本降低到1美元/WP以下 ,电池的转换效率必须要高于18%,并要求生产成本低、生产能力高。
成本 效率
350($/m2)
300($/m2)
250($/m2) 200($/m2)
150($/m2)
10%
$3.5
$3.0
$2.5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发 钝化发射区和背面局部扩散(PERL)单晶硅电池 =24.7%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7
单晶硅高效化: PERL电池
制造过程相当烦琐,涉及到多道光刻工艺,工艺高,很难应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8
单晶硅高效化:PPC电池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方向
李红波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太阳能电池
晶体硅电池 非晶硅薄膜电池 铜铟硒(CIS)电池 碲化镉 (CdTe)电池
砷化镓电池等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发展简史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3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新技术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3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薄片化
◆ Kyocera公司于2008年6月11日宣布,开发了新的太阳能电池 制造工艺,该工艺可在其用于制造光伏太阳能电池和模块用的多晶 硅同样消费量情况下使效率提高。
新的大规模生产工艺可使Kyocera公司制造的太阳能电池厚度减 薄至180 m ,采用了硅锭切片和晶片涂层的最新技术。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5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薄片化
①限边喂膜(EFG)带硅技术 采用适当的石墨模具-电池效率13%-15%。该技术于90年代初实
现了商业化生产,目前属于ASE公司所有。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6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薄片化
该技术的工艺过程如下:采用适当的石墨模具从熔硅中直接拉出 正八角硅筒,正八角的边长比10cm略长,总管径约30cm,管壁厚度( 硅片厚)与石墨模具毛细形状、拉制温度和速度有关,约200一400 m,管长约5m。采用激光切割法将硅管切成10cm×l0cm方形硅片。 电池工艺中采用针头注入法制备电池栅线,其它工艺与常规电池工艺 相同。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0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薄片化 ◆日本Sharp单晶硅组件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1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薄片化
◆德国Fraunhofer-超薄多晶硅高效太阳能 电池–20.3%-世界记录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2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薄片化 ◆澳大利亚Origin Energy公司高效长条薄片太阳电池(Sliver Solar Cells)
比目前普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能够 节省高达90%的硅的消耗,长条薄 片厚度不到70微米,效率可以达到 19.5%,该产品还具有柔性和能够
卷曲的性能 。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斯坦福大学研发 背面点接触(PCC)电池 =22.3%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9
单晶硅高效化:LBSF电池
德国 Fraunhofer研究所研发 深结局部背场 (LBSF)电池 2cm×2cm电池效率达到 =23.3%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age 10
单晶硅高效化:BIB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