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内环化对聚乙烯醇交联体系的影响
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

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
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主要由聚乙烯醇(PVA)和交联剂组成。
PVA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透明度和可溶性。
交联剂则是一种能够在PVA分子链上形成化学键的化合物。
通过交联作用,PVA分子链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三维交联结构,使聚合物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
它的耐水性能非常好,即使在潮湿环境下也能表现出很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它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和光学性能,可以用于制备高透明度的材料,如光学透镜、光纤等。
此外,它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包装等领域。
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也比较简单。
一般采用热交联或者辐射交联法,将交联剂与PVA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加热或辐射处理,即可形成交联结构。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总的来说,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是一种性能优良、制备简单、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交联反应动力学

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交联反应动力学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聚乙烯醇(PVA)与戊二醛(GA)之间的交联反应动力学。
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交联反应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工程应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对该反应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kinetics between polyvinyl alcohol (PVA) and glutaraldehyde (GA). As an important chemical reaction,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between polyvinyl alcohol and glutaraldehyde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materials science, biomedical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will systematically study and analyze the reaction from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reaction mechanism, reaction conditions, reaction kinetics mode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我们将详细介绍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交联反应机理,包括反应步骤、中间产物的形成以及最终产物的结构特点等。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该反应的本质和特性。
We will provid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polyvinyl alcohol and glutaraldehyde, including the reaction steps, the formation of intermediate products, an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nal product. This will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ction.我们将探讨反应条件对交联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
PVDFPLLA的相容性问题及其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稿件20121102008修改说明书尊敬的《化学通报》编辑部:您们好!非常感谢审稿专家和编辑部对稿件20121102008(PVDF/PLLA的相容性及其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提出的评审意见和问题,非常感谢你们。
根据您们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我们对文章做了相应的修改,现在对文章中所做的修改进行说明,同时在修改的电子文档中,修改部分用红色字体标。
1、按照专家的要求,修改了摘要第一行、摘要第二行和引言部分的错误,将“动态机械分析”改为“动态力学分析”,将“结果显示相容体系”。
改为:“结果显示共混体系”,将“针对这一问题,进来。
”,改为“针对这一问题,近来。
”2、专家指出第二页最后一行:“。
相交,说明PVDF和PLLA共混体系。
”改为:“。
相交,说明此时PVDF和PLLA共混体系。
”,作者觉得不妥,共混体系的混合焓与基准线相交,只能说明次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不能是此时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至于什么时候相容、什么时候不相容要依据交点,文章后面马上进行了阐述“当PLLA含量大于10%时,PVDF/PLLA混合体系混合焓ΔH 均大于41.868×10-3 J/mol的,因此在该组成范围之上,聚合物体系都是不完全相容的。
而当聚合物中PLLA含量小于10%时,聚合物体系的混合焓均在基准线以下,混合焓均小于41.868×10-3 J/mol,可以认为此时的聚合物共混体系,在理论上是完全相容的。
”3、专家指出“文中2.1.3小节说Tg2-Tg1差值越大,说明PVDF和PLLA之间的相容性变差,是否有文献报道,最好引用文献作为旁证。
且图2中最好标出Tg1,Tg2所对应的位置。
”首先作者添加了文献[17],文献17中明确指出“PPESK/ PSF 共混物均呈现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且两个Tg 值均位于两纯组分之间,表明PPESK/ PSF 共混物为部分相容,PPESK/ PSF共混物介于PPESK 和PSF 两纯组分的Tg 在PSF 含量为20 %和40 %时,其偏移程度最大,表明此PSF 含量下共混物的相容程度最好”。
环保型高分子可降解材料聚乙烯醇的研究进展

的皮 膜 强 度增 大 , VA 溶 液具 有 很 好 的 粘 接 性 和 P
成 膜 性 ; 耐 油 类 、 滑 剂 和 烃 类 等 大 多数 有 机 溶 能 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剂 ; 有 长 链 多元 醇 酯 化 、 化 、 醛 化 等 化 学 性 具 醚 缩
质 口 。 目前对 P ] VA研 究 主要 以 P VA 的直 接 应
R e e r h Pr g e s o s a c o r s n Env r n e a l indl i o m nt ly Fr e y Bi de r da l l m e fPV A 0 g a b e Po y ro
GUO ini Na—
( l g fCh m ity a d Ch mia n ie rn ,Xin a g No ma Col eo e sr n e c lE gn e i g e ayn r l Un v ri Xin a g 7 2 0 , ia ie st y, a y n 1 0 0 Ch n )
皮 革 与化 工
L AT R AN HE C S E HE D C MI AL
r s a c ie ton i m o iia i fp l v n loho . e e r h d r ci n d fc ton o o y i yla c 1 K e r s: e r d to y wo d d g a a i n;po y ny lo l pe f r a e;Pr g e s l vi la c ho ; r o m nc o r s
摘 要 : 述 了高 分 子 可 降 解 材 料 聚 乙烯 醇 的种 类 和性 能 , 讨 了聚 乙 烯 醇 在 纺 织 、 纸 、 田 、 能 性 高 分子 材 综 探 造 油 功 料 、 料 、 面 活 性 剂 等 方 面 的 应 用 研 究 进 展 , 聚 乙烯 醇 的 改 性研 究方 向进 行 了展 望 。 涂 表 对 关 键 词 : 降解 ; 乙烯 醇 ; 能 ; 展 可 聚 性 进 中 图分 类号 : TQ3 59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4 03 (0 2 0 - 02 -0 1 7 — 9 9 2 1) 1 0 3 3
聚乙烯醇水凝胶薄膜的力学性能调控及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题目:聚乙烯醇水凝胶薄膜的力学性能调控及应用作者签名:日期: 2020 年 6 月 4 日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染料污染废水已成为了全球性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寻找能有效处理废水中染料的方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吸附法由于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通常是处理染料废水的首选方法。
其中,水凝胶由于具有无毒性、高溶胀比、易于生产等优点,常被用来做吸附剂。
为了提高吸附剂的比表面积,通常将其制作成薄膜。
但目前的薄膜类吸附剂也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1)吸附达到饱和后,薄膜无法继续使用,造成二次污染,2)薄膜的力学性能差,应用中易破损。
本文通过向聚乙烯醇(PVA)中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纳米二氧化钛(TiO2)、碳酸钠(Na2CO3)等物质,使用循环冷冻解冻法制备出兼具高力学性能和光催化能力的PVA-TiO2复合水凝胶薄膜,染料吸附后可被自然光照分解,薄膜可持续用于染料污水处理。
首先,对该水凝胶进行了结构与成分的表征,并讨论了其高结晶度、光催化的机理。
其次,研究薄膜对刚果红和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特性,分析了初始染料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进而,研究在自然光日照条件下水凝胶薄膜对亚甲基蓝的处理能力,分析了TiO2含量、DMSO比例和光照时间对其处理效率的影响。
最后,对该复合水凝胶进行了力学拉伸实验,讨论了TiO2含量、DMSO比例和冷冻解冻循环次数对薄膜拉伸强度、拉伸模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溶剂中加入DMSO后可有效的提升PVA水凝胶的结晶度和透明度。
PVA所处环境对其热降解影响显著

PVA所处环境对其热降解影响显著。
一般认为PVA在惰性气氛下的降解反应遵循脱除机理,分为两步进行[7]:首先是水和醋酸等小分子的脱除反应;其次是PVA主链的断裂生成醛、酮、呋喃、苯及苯的衍生物等。
在空气中PVA的降解也基本遵循以上的两步脱除机理,但在两步反应中均有氧化反应的参与,机理更为复杂。
Thoms等[8]采用TG-FTIR联用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在空气中和无氧密闭条件下PVA的降解机理。
TG曲线显示PVA在空气气氛下的前期失重速率比在密闭无氧条件下有明显下降,充分显示了在第一步脱除反应中有氧的参与。
由于有氧气的参与,在空气气氛下第二步的断链热解反应速率则明显增加。
采用一些预处理方法和外加助剂能提高PVA的热稳定性。
无机物的加入能明显地提高PVA的热稳定性,使得PVA热降解中的第一步小分子脱除反应在更高的温度下发生,从而使得在羟基和醋酸酯基团脱除的同时就有主链断裂反应的发生[9]。
加入增塑剂和润滑剂能降低PVA的熔融温度和熔体粘度,这有助于提高PVA在熔融加工中的稳定性,但并不能完全克服PVA 在熔融加工中的热降解问题。
Alexy等[10,11]研究了PVA熔融加工热稳定性对PVA预处理时溶液pH值的依赖性,结果表明对于PVA热塑加工最为稳定的预处理溶液pH值在4左右。
从PVA的降解机理可以看出,PVA的热降解会生成醋酸小分子,醋酸能质子化PVA主链上的羟基基团,形成更容易脱除的—OH+2结构,加快PVA的热降解。
加入碱性物质能除去PVA降解生成的醋酸分子,因此加入碱性物质能提高PVA的热稳定性。
在此思路上Alexy等将碱性无机盐类物质加入到PVA中提高其热稳定性,结果证明加入无机碱能提高PVA的热稳定性,其中Mg(OH)2能最大程度的推迟PVA的降解,CaO的加入能最大程度地抑制PVA的降解。
在PVA混合体系中经常使用的硅土,由于其酸性性质,则能明显地降低PVA热稳定性。
2 聚乙烯醇的热塑加工改性技术目前涉及的实现PVA的热塑加工的方法可概括为如下五种:直接加入增塑剂、共聚改性、控制PVA醇解度和聚合度、后反应改性、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复配改性。
聚乙烯醇改性领域研究报告

聚乙烯醇改性领域研究报告聚乙烯醇改性领域研究报告一、引言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溶性、膜形成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PVA材料在某些特性上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缺乏耐溶剂性、耐热性和机械性能不足等。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学者们在PVA分子结构中引入了各种改性方法,以提高其性能,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二、改性方法1. 化学改性方法化学改性是通过在PVA分子链上引入其他官能团来改变其性质。
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酯化、醚化、酰化等。
例如,通过与脂肪酸进行酯化反应,可以提高PVA的耐溶剂性和耐热性;通过与碳酸酯发生缩合反应,可以获得高分子量的PVA,提高其机械性能。
2. 物理改性方法物理改性是通过在PVA中加入其他物质来改变其性质。
常见的物理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填充改性等。
例如,将聚乙烯醇与聚乙烯醇醚(PVA-PEO)共混,可以提高PVA的溶融稳定性和加工性能;通过添加纳米粒子填料,可以提高PVA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三、改性效果经过改性处理后,PVA材料的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首先,在溶剂性方面,改性后的PVA材料具有更好的耐溶剂性,可以在更宽的溶剂范围内稳定存在。
其次,在热性能方面,改性后的PVA材料耐热性提高,能够在更高的温度下保持稳定性。
再次,在机械性能方面,改性后的PVA材料具有更好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抵抗更大的外力。
最后,在应用领域方面,改性后的PVA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涂料、食品包装、医疗材料等多个领域。
四、应用案例1. 纺织领域将改性后的PVA材料与纱线混纺,可以增加纱线的抗皱性、防静电性和抗菌性能,提高纺织品的舒适性和耐用性。
2. 涂料领域将改性后的PVA材料用作涂料的成膜剂,可以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和耐水性,同时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
3. 食品包装领域将改性后的PVA材料应用于食品包装膜中,可以提高包装膜的耐热性和防潮性,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交联剂对聚乙烯醇溶液粘度的影响

交联剂对聚乙烯醇溶液粘度的影响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简称PVA)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可溶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特点。
在很多领域,如医药、纺织、涂料和建筑等,PVA被广泛应用。
然而,PVA在水溶液中的粘度常常过高,限制了其在一些应用中的使用。
为了改善PVA溶液的流动性,研究者们开始尝试使用交联剂来改变PVA溶液的粘度。
交联剂是一种能够在聚合物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的物质。
通过引入交联剂,可以改变聚合物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从而影响溶液的流动性。
对于PVA溶液而言,交联剂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粘度特性。
在PVA溶液中,交联剂的引入可以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交联结构。
交联结构的形成会增加溶液的粘度,使溶液变得更加粘稠。
这是因为交联结构可以阻碍聚合物分子的自由运动,导致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的排列更加有序。
因此,随着交联剂浓度的增加,PVA溶液的粘度也会增加。
另一方面,交联剂的引入还可以改变PVA分子链的长度分布。
PVA的分子量分布对溶液的粘度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分子量分布较宽的PVA溶液粘度较高。
而交联剂的引入可以使PVA分子链的长度分布变窄,从而降低溶液的粘度。
此外,交联剂的引入还可以改变PVA溶液的结晶行为。
PVA溶液的结晶度对其粘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无交联剂的情况下,PVA溶液的结晶度较高,分子链更容易形成有序的结晶结构,从而增加了溶液的粘度。
而交联剂的引入可以抑制PVA的结晶,使分子链更难以形成结晶结构,从而降低溶液的粘度。
此外,交联剂的种类和浓度也会对PVA溶液的粘度产生影响。
不同种类的交联剂具有不同的交联能力和结构稳定性,因此会对PVA溶液的粘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交联剂的浓度越高,交联反应的程度越大,对PVA溶液的粘度影响也越大。
总的来说,交联剂的引入可以改变PVA溶液的粘度特性。
通过调节交联剂的种类、浓度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可以实现对PVA溶液粘度的调控。
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交联条件

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交联条件一、介绍聚乙烯醇和戊二醛是常见的聚合物和交联剂。
它们可以通过交联反应相结合,形成高强度的三维网络结构,用于制备各种材料。
二、交联条件1.交联剂使用量聚乙烯醇和戊二醛的交联反应需要一定比例的物质来完成反应。
实践中发现,交联剂使用量对交联效果有直接影响。
通常情况下,聚乙烯醇和戊二醛的重量比在1:2-3之间,即聚乙烯醇100g对应戊二醛200-300g。
2.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也是影响交联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反应时间在小时量级,通常需要实验室或工厂中进行。
当反应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聚乙烯醇和戊二醛就形成了新的三维网络结构,形成高强度材料。
3.反应温度反应温度也是影响交联效果的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反应温度在室温下进行即可,但当需要快速完成反应时,可以提高反应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反应温度可能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影响交联效果。
4.反应环境交联反应需要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进行。
当反应环境为酸性时,可能会形成其他化学反应,影响交联效果。
5.搅拌条件搅拌条件也影响交联效果。
搅拌可促进反应物的混合和反应,有助于提高交联效果。
但是,搅拌过度可能会导致气泡的产生,影响材料质量。
三、应用聚乙烯醇和戊二醛交联材料用于制备各种材料。
例如,用于制备高强度的贴合剂、涂层材料、降解性材料、生物材料和吸附材料等。
其应用领域广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四、总结聚乙烯醇和戊二醛交联反应具有明显的优点,其交联条件的选定对交联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合理地选择交联剂使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环境和搅拌条件等因素,可以得到理想的交联效果,制备出高强度的三维网络结构材料,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交联型聚乙烯醇的构效关系及对纸张的增强机理

交联型聚乙烯醇的构效关系及对纸张的增强机理交联型聚乙烯醇的构效关系及对纸张的增强机理引言:纸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的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交联型聚乙烯醇(PVA)作为一种用于纸张增强的改性剂,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交联型PVA的构效关系,深入分析其对纸张增强的机理。
第一部分:交联型PVA的构效关系交联型PVA是通过将聚乙烯醇与交联剂进行反应而得到的一种改性剂。
其构效关系主要包括交联剂的种类和比例、反应条件等因素对PVA的性能和效果的影响。
1. 交联剂的种类和比例:不同种类的交联剂对PVA的交联程度和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
例如,常用的交联剂有甲醛、乙烯二醇二甲醚等,而交联剂的比例则决定了交联程度。
实验结果显示,交联剂的种类和比例对PVA的强度和韧性有显著影响。
2. 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pH值是影响PVA交联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较高的温度下,交联剂更容易与PVA发生反应,从而增强了PVA的交联程度;而适当的反应时间和酸碱条件有助于提高交联效果。
第二部分:交联型PVA对纸张的增强机理交联型PVA在纸张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增加纸张的强度、韧性和尺寸稳定性来实现。
其增强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联作用:交联型PVA通过与纤维形成交联结构,使纤维之间产生更多的连接点,从而增加纸张的整体强度。
交联结构还可以提高纸张的耐水性和耐化学品的性能。
2. 集粘性作用:交联型PVA具有优异的黏附性,可以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增加纤维之间的粘合强度,从而提高纸张的抗折性和耐磨性。
3. 拉伸作用:交联型PVA的交联结构可以牵引纤维,使纤维在拉伸过程中更加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纸张的韧性和断裂强度。
4. 抗湿作用:交联型PV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水分的渗透,减少纸张在湿环境下的吸湿性,从而增加纸张的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
结论:交联型PVA作为一种纸张增强的改性剂,其构效关系和增强机理对于纸张的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油井水泥降失水剂接枝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

油井水泥降失水剂接枝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随着油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油井通过水泥固井保证井壁的稳定性,防止氧气渗透,保障井筒的安全运行。
在水泥固井过程中,常常需要添加与水泥相容的降失水剂,以降低水泥浆的黏度,增加流动性,避免沉积或分层现象的出现。
然而,传统的降失水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使用量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如何寻找更为环保、高效的降失水剂成为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接枝改性聚乙烯醇便应运而生。
聚乙烯醇是一种良好的离子交换介质,能够通过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形成与水泥相容的作用,使得降失水剂能够更好地溶解于水泥浆中,提高油井水泥固井的效果。
同时,接枝改性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迅速分散于水泥浆中,降低水泥浆的粘度,增加流动性。
此外,其具有较佳的热稳定性和耐盐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油井环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项研究表明,接枝改性聚乙烯醇的成功应用离不开它优异的性能。
研究人员采用了接枝反应的方法,将聚乙烯醇与吡啶-甲基丙烯酸酯复合物连接起来,形成了降失水剂与水泥之间的交联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稳定性和降失水效果的研究。
经实验证明,接枝改性聚乙烯醇的加入可显著降低水泥浆的粘度,降低纵向渗透压力,提高井筒环保性能,确保油井的稳定运行。
在使用接枝改性聚乙烯醇时,需要注意控制其添加量。
过多的添加量会导致水泥浆的降失效果下降,甚至引起泥浆分层等现象。
因此,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寻找到适宜的添加量。
同时,要注意优化其稳定性和使用周期,提高应用的成本效益。
总之,接枝改性聚乙烯醇在油井水泥固井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工程师们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然而,其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只有不断推动该领域的科研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安全、高效、环保的需求。
除了优异的性能外,接枝改性聚乙烯醇还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质,能够减少化学品的使用量,降低污染。
聚乙烯醇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聚乙烯醇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是一种具有溶解性、粘性和流变性的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纸张、包装、建筑等。
在化学合成中,聚乙烯醇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可以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催化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等。
一、聚乙烯醇的物理化学性质聚乙烯醇是一种疏水性聚合物,但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胶态性,因为其分子链中含有羟基(–OH)官能团。
在水中,聚乙烯醇分子会形成交错的聚合物网络,在其物理化学性质中还包括分子量、胶团大小、分散度、流变特性、热稳定性等。
二、聚乙烯醇在合成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1、聚合物增容剂聚乙烯醇在聚丙烯、聚乙烯等合成中作为聚合物增容剂,可以增加其流动性和强度,降低缩伸性。
同时,聚乙烯醇的粘性和表面活性也可以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其他物质的界面相容性,促进混合物的均匀化。
2、水凝胶纳米纤维材料聚乙烯醇还可以在水相中形成水凝胶态,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形成纳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纳米孔结构和表面活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医学、过滤和能源领域。
三、聚乙烯醇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1、金属催化剂的载体聚乙烯醇具有高度的孔隙度和表面积,是一种优秀的催化剂的载体材料。
将金属催化剂载入聚乙烯醇孔道中,可以提高其分散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2、聚合物前驱体聚乙烯醇可以与阳离子或氟化物反应,形成一种含氢或含氟的聚合物前驱体。
这些聚合物前驱体可以在高温下裂解为自由基或阳离子,作为聚合物的起始剂或单体,制备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四、聚乙烯醇在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中的应用1、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具有羟基官能团,可以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比,产生更多的氢键,增加表面张力和黏度,形成高效的表面活性剂。
同时,聚乙烯醇的溶解度和分子量也可以调节其表面活性。
2、稳定剂聚乙烯醇在聚合物、纳米物质等的制备中,可以作为一种稳定剂,使用起到调节物料粒子大小和分布,减少颗粒堆积的效果。
F-E-03_聚乙烯醇与环糊精分子组装行为

聚乙烯醇与环糊精分子组装行为高婷,郭敏杰*,樊志,么敬霞,郭艳玲(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 天津, 300457)关键词:聚乙烯醇环糊精分子组装分子组装聚合物是单体之间经可逆的和方向性的次价键相互作用连接而成的聚合物[1]。
分子组装聚合物的合成过程涉及互补单体通过分子识别的选择性非共价键合、链生长(组分沿一定方向的序列键合)和链终止[2]。
分子组装聚合物主要是由氢键等非共价键作用形成的,主要可以分为:氢键型[3]、配位作用型(或称金属型)[4]、π-π堆叠型[5]、离子型[6]和混杂型[7]分子组装聚合物。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其分子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独特的空间结构,使其对许多的分子具有包合作用。
本文对聚乙烯醇(PVA)与γ–环糊精(γ–CD)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选取两种不同的聚乙烯醇分别与γ–环糊精进行分子组装:PVA I,分子量9000~10000,醇解度为98%;PV AⅡ,分子量为22000~26000,醇解度为98%。
实验将得到的两种包合产物分别进行了旋光度测试,并分别进行了红外谱图分析和热重分析。
聚乙烯醇、γ–环糊精和组装体的旋光度值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PVA 与γ-CD包合产物与PV A、γ-CD、PV A与γ-CD混合物的旋光度有明显的不同。
表1 聚乙烯醇和环糊精组装前后的旋光度变化Table 1 the optical rotation between mixture and inclusion complex of PV A and γ-CDγ–CD and PV AⅠγ–CD and PV AⅡγ–CD PV AⅠPV AⅡMixture InclusioncomplexMixtureInclusioncomplexMolecular weight 1294 9000 26000 ————Optical rotation(α)0.175 0 0 0.175 0.085 0.175 0.065 Specific opticalrotation [α]D20+175°0 0 +175°+85°+175°+65°Temperature ofdecomposition (℃)300.4 262.5 275.5 262.5 287.3 275.5 295.6*通讯联系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20704031),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20060515),天津科技大学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060420)(A) (B)Figure 1 TGA scans of samples: (—) Inclusion complex of PVA/γ-CD; (…) γ-CD; and (- - -)PVAFigure 1(A)为较低分子量的聚乙烯醇与环糊精包合产物的热重分析图,Figure 1(B)为较高分子量的聚乙烯醇与环糊精包合产物的热重分析图。
聚乙烯醇交联过程的研究

聚乙烯醇交联过程的研究赵大成高一波高歌刘凤岐*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系,长春130021,[-CHO]/[-OH]×10-3[-CHO]/[-OH]×10 Fig. gel percentage of PVA/GA as a function of [-CHO]/[-OH] in system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体系的凝胶分数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凝胶化临界配比明显依赖于聚合物浓度。
聚合物浓度越低,达到临界凝胶点所需的交联剂相对用量越大,表明在稀释体系中,分子内交联是影响交联网络结构一非常重要的因素。
聚合物浓度越低,分子内环化程度越高,从而有较高的临界凝胶化配比。
由上述结论可以对分子内和分子间交联反应程度作出预测,进而为水凝胶体系的交联网络统计理论分析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江波,陈埔,向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10(1),130 2.Burton B. Sandiford,Chji-Shyoung Chiou, US 4665987, 1987.5.19 3.庄银凤,朱仲祺,朱耀伟,陈留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 15 (4): 145致谢: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74014)资助。
Study on the Crosslinking of PV AZhao Dacheng , Gao Yibo , Gao Ge , Liu FengqiPolymer Department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3E-mail:liufengqi@Besides the general performances, poly(vinyl alcohol) hydrogels (PV A) have some special properties such as nontoxic,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high water contcnt and biologically compatible. It was significant to study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PV A hydrogels on various conditions.We have studied the gel percentage of PV A-GA-HCl system. It was found that gel percentag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GA and the critical mixture ratio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 PV A.Keywords: Poly(vinyl alcohol) Hydrogel Glutaraldehyde。
聚乙烯醇的改性--正文

第一章引言1.1聚乙烯醇的概述1.1.1聚乙烯醇的简介聚乙烯醇,简称PVA,在聚乙酸乙烯酯的甲醇溶液中添加氢氧化钠皂化制得。
根据皂化程度的不向,分完全皂化物(可溶于水)和部分皂化物(仅能溶胀)两种。
其结构含有大量亲水性基团(经基)。
因而具有耐矿物油类、油脂、润滑剂和大多数有机溶剂的特性[1]。
1.1.2聚乙烯醇的应用聚乙烯醇主要应用于( 1 )水溶性胶粘剂5%-20%的PVA溶液,具有长期稳定性,加少量三聚氰胺树脂扩可提高耐水性,用于邮票胶带、安全玻璃中间膜,以及纸与纸、纸与木材和卷烟纸等的粘接;( 2 ) 纸张表面施胶剂将PVA涂布于纸品的表面,可减少纸品对水和油墨等的吸附,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平滑度、疏水性、适印性等指标,且具有优于丁苯橡胶的耐风性,臭味也少,可用于食品包装纸;( 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VA是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可部分吸附在分散粒子的表面,起胶体保护作用,提高物系的粘度,防止分散粒子的聚结,使乳液稳定可用于乳化植物油、矿油和蜡等;( 4 ) 化妆品的基质用于配制美容乳[2]及揭取型面膜,含15% PVA 的面膜涂抹在皮肤上,形成覆盖膜,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去,可使松弛的皮肤紧缩、皱纹暂时舒展、皮肤温度升高而促进血液循环。
覆盖膜的封闭作用,暂时地阻碍皮下水分蒸发,促进角质层的永合,使皮肤变得柔软,并吸附除去表面的污垢, 起光滑皮脸的作用;( 5 ) 彩色照相用彩色影像稳定剂,在显影加工完的彩色印相纸上涂贴一层PVA,能够提高彩色影像坚牢度,不发生光退色,是因为PVA薄膜层能隔断空气中湿气和氧对彩色染料的影响。
另外,还用于替代明胶干板中的明胶彩和制备光致变色照相材料的基质;( 6 )制备特种蒸发膜PVA能用于制备使醇脱水的薄膜预蒸发器。
目前聚乙烯醇的应用虽然已经很广泛,但通过对其物理或化学改性厂应用领域将更为拓阔。
1.2 聚乙烯醇的结构、聚合度和醇解度1.2.1 聚乙烯醇的结构聚乙烯醇分子中存在两种化学结构:( 1 )1,3——乙二醇结构( 2 )1,2——乙二醇结构-CH2-CH-CH2-CH-CH2-CH--CH2-CH-CH-CH2-CH2-CH-CH-| | | | | | |OH OH OH OH OH OH OH这两种结构在聚乙烯醇分子中所占比例的不同,将导致其在性能上产生一定的差异。
Fenton法氧化降解聚乙烯醇的机制

1. 1 聚乙烯醇模拟废水 PVA 由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提供 , 其模拟废
水的配制方法 : 准确称取 1. 5 g PVA , 加热溶解 , 定 容至 1 000 mL ,其 pH 为 6. 08, COD 为 2 755 m g /L , BOD 5 为 226 m g /L , BOD 5 /COD 为 0. 082,总有机碳 质量浓度为 1 252 m g /L。 1. 2 试剂和仪器
试剂产生的 ·O H 作用于 PVA , 使其氧化分解 , 有
60%左右的有机碳以 CO 2 的形式被排放出来 , 这是 导致 COD 降低的主要原因 。
另外 ,对照图 2中 pH 的变化 , 可以发现 Fen ton
试剂本身 会引 起体 系 pH 的 下 降 , 但 降 幅 要 比 在
PVA 溶液中添加 Fen ton 试剂时的小 , 说明 Fen ton
PVA 转变成了其他小分子物质 , 也可能是 PVA 仍
然存在 ,只是聚合度发生了改变 。比较图 1 和图 4
聚乙烯醇 ( PVA )是重要的化工和合成材料原 料 ,应用领域涉及纺织 、食品 、医药 、建筑 、木材加工 、 造纸 、印刷 、农业 、冶金等行业 [ 1 ] 。尤其在纺织印染 行业排放的废水中 , PVA 是其中主要的难降解物质 之一 。由于 PVA 是高聚物 , 可生化性差 , 采用传统 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 2 ] 。虽然 可以通过某些方法对 PVA 进行回收利用 [ 3 ] ,但在废 水中 仍 然 残 留 较 多 的 PVA , 使 废 水 处 理 的 难 度 增加 。
[收稿日期 ] 2005 - 06 - 29; [修订日期 ] 2005 - 07 - 08。 [作者简介 ] 华兆哲 ( 1969—) , 男 , 江苏省无锡市人 , 博士 , 副教 授 , 研 究 方 向 为 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电 话 : 0510 85881811; 电邮 : huazz@ sy tu. edu. cn。 [基金项目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教外 司留 ( 2005 - 55) ]。
聚乙烯醇的分子链

聚乙烯醇的分子链(原创版)目录1.聚乙烯醇的概述2.聚乙烯醇分子链的结构特点3.聚乙烯醇分子链的性质和应用正文【1.聚乙烯醇的概述】聚乙烯醇(PVAL)是一种聚合物,其分子链由乙烯醇单体组成。
作为一种常见的聚合物,聚乙烯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粘合剂、涂层、纤维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聚乙烯醇分子链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聚乙烯醇分子链的结构特点】聚乙烯醇分子链是由许多乙烯醇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
每个乙烯醇单体含有一个羟基(-OH),这些羟基在聚合过程中与其他乙烯醇单体的羟基发生反应,形成聚乙烯醇分子链。
聚乙烯醇分子链的结构特点如下:1.线性结构:聚乙烯醇分子链呈线性状,这使得它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2.羟基分布:聚乙烯醇分子链上的羟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间隔。
这使得聚乙烯醇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和亲水性。
3.支化结构:在聚乙烯醇分子链中,有时会出现支化结构,这会对聚乙烯醇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3.聚乙烯醇分子链的性质和应用】由于聚乙烯醇分子链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良好的水溶性、黏度稳定性、成膜性等。
这些性质使得聚乙烯醇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粘合剂: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可作为粘合剂应用于木材、纸张、皮革等材料的粘合。
2.作为涂层:聚乙烯醇溶液可作为涂层涂覆在材料表面,以提高材料的耐水性、耐油性等性能。
3.作为纤维:聚乙烯醇可通过纺丝工艺制成纤维,这些纤维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吸湿性和舒适性,可用于制作内衣、床上用品等。
综上所述,聚乙烯醇分子链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使其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

调研报告——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1.研究背景高分子凝胶是基础研究以及技术领域的一种重要材料。
凝胶是指溶胀了的高分子聚合物相互联结,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又在网状结构的空隙中填充了液体介质的分散体系.近几年,高分子水性凝胶(又被称为水凝胶)的研究获得了极大的重视。
水凝胶是一种网络结构中含有大量水而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弹性、储液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Tanaka发现凝胶的体积相变现象以来,响应型凝胶(responsive hydrogel)作为一类新兴的智能材料,尤其是作为软湿件材料成为智能高分子材料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医药和生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环境的pH值、离子浓度、温度、光照和电磁场或特定化学物质发生变化时,凝胶的体积也随之发生变化,有时还出现相的转变.这种体积的急剧扩张或收缩的变化是可逆的、不连续的,这种现象称为凝胶的敏感性.正是由于高分子水凝胶环境刺激响应这一智能化功能,使其在许多领域得以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对于响应型凝胶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以温度、环境的pH值、离子浓度等激发因素为主。
2.PV A基水凝胶发展现状PV A是一种高度亲水的水溶性聚合物,PV 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物理交联法(冰冻一熔融法与冰冻一真空脱水法')与化学交联法(化学试剂交联与辐射交联)两种。
由于PV A水凝胶有着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极好的吸水性,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了很高的重视,可以用作人工肾、渗透膜、接触性镜片、伤口绷带和敷料、组织工程以及药物释放体系等等。
因此,对于PV A水凝胶的制备研究很有意义。
2.1 目前对PV A水凝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对其凝胶过程中水的结合情况,体系的应力变化,动力学等方面进行考察。
2、将PV A与其它聚合物共混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制备水凝胶。
聚乙烯醇的分子链

聚乙烯醇的分子链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聚乙烯醇的概述
2.聚乙烯醇分子链的结构特点
3.聚乙烯醇分子链的性质与应用
正文
聚乙烯醇(PVAL)是一种聚合物,它是由乙烯醇单体经过聚合反应而成的。
聚乙烯醇广泛应用于黏合剂、涂料、纤维等领域,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分子链结构。
聚乙烯醇的分子链主要由重复单元组成,这些单元以一定的规律排列。
聚乙烯醇分子链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聚乙烯醇分子链是由许多乙烯醇单体连接而成的,每个单体都含有一个羟基(-OH)。
由于羟基的存在,聚乙烯醇分子链具有一定的极性,这使得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黏度。
其次,聚乙烯醇分子链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
氢键是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使得聚乙烯醇分子链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再次,聚乙烯醇分子链具有较高的结晶度。
结晶度是指分子链中结晶部分所占的比例。
高结晶度使得聚乙烯醇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良好的耐热性。
由于聚乙烯醇分子链的这些特点,使得聚乙烯醇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黏合剂领域,聚乙烯醇的羟基可以与被粘物质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从而提高黏合强度。
在涂料领域,聚乙烯醇的羟基可以与颜料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提高涂料的附着力。
在纤维领域,聚乙烯醇分子链的韧性和强度可以提高纤维的耐磨性和耐拉伸性。
总之,聚乙烯醇分子链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使其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
聚乙烯醇基生物高分子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聚乙烯醇基生物高分子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石油基塑料逐渐受到了限制和限制,而生物高分子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替代品,经受住了市场和人们的检验。
其中,聚乙烯醇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高分子材料,既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又具有优异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非常适合用于环保和生物医学领域。
一、聚乙烯醇的特性聚乙烯醇(PVA)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
它是由乙烯醇单体(C2H4O)聚合而成,它的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基团(OH-),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溶解性,是世界上最常见和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之一。
PVA的分子量可以从几千到几百万不等,它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机械强度和耐热性也会增强。
二、PVA基生物高分子的合成聚乙烯醇作为一种有机物可以来源于天然、化学或合成等途径。
其中,PVA基生物高分子的合成一般通过天然或人造材料进行改性后得到。
例如,聚乳酸(PLA)或聚羟基丁酸酯(PHB)与PVA混合聚合,可以合成出具有良好物理性能、生物降解性的复合材料。
此外,也有学者通过添加柠檬酸等物质,使PVA脱去一定量的羟基基团,从而使PVA降解速度加快,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
另外,由于聚乙烯醇对水的吸收性非常强,因此在聚乙烯醇基高分子中添加适量的水溶性聚合物,如明胶、阿拉伯胶等,可以提高高分子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三、PVA基生物高分子的应用PVA基生物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物理和生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中,PVA基生物高分子可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修复组织、人工器官等。
在农业方面,PVA基高分子材料通常用于制备可降解的农业膜或包装膜。
在环保方面,PVA基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备可降解的塑料袋、建筑材料等。
由于PVA基高分子材料的良好性能和广泛应用价值,它已经成为生物高分子材料中最具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的一种。
四、PVA基生物高分子的未来发展聚乙烯醇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中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No.92006年9月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1788~1790[研究简报]分子内环化对聚乙烯醇交联体系的影响赵大成,高 歌,李志英,刘凤岐(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1)关键词 聚乙烯醇;水凝胶;内环化;临界凝胶点;平衡溶胀度中图分类号 O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1-0790(2006)09-1788-03收稿日期:2005-11-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274014)资助.联系人简介:刘凤岐(1958年出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与功能材料研究.E-mail :liufeiggi@.ci 由Flory [1],Stockmayer [2]和唐敖庆等[3]建立、发展起来的凝胶化理论引用了一条重要的假定:分子内环化仅限于在凝胶分子中产生,而在临界凝胶点之前,不存在分子内的环化.但真实的高分子体系,尤其是在稀释体系中,反应过程很难完全满足上述假定,并且由于分子内环化的影响,理论计算的临界凝胶点以及凝胶点后的溶胶/凝胶分配等与实验值有很大的偏差,前人对此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和补充[4~10].本文以聚乙烯醇(PVA )-戊二醛(GA )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分子内环化对凝胶体系的影响,为水凝胶体系的网络结构评价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Fig.1 Gel fraction chang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crosslinker content1 实验部分1.1 试剂 聚乙烯醇(PVA ),北京有机化工厂,聚合度1750,醇解度88%;戊二醛(GA ),质量分数50%的水溶液,天津天泰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盐酸:A.R.级,北京化工厂,使用前分别配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1.2 交联过程 称取一定量的PVA 溶液,按一定配比加入交联剂戊二醛,充分混合后,加入催化剂盐酸,搅拌均匀,室温下静置5d 使其充分交联;然后用蒸馏水浸泡24h ,洗涤,过滤,除去溶胶部分.重复5次操作,以期将溶胶部分提取完全.将凝胶部分置于烘箱中恒重.由于交联剂戊二醛在凝胶体系内的含量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凝胶分数可由下式计算:!=干凝胶质量体系中PVA 的总质量>100%2 结果与讨论2.1 临界凝胶点 交联体系在交联剂含量较低的范围内没有凝胶出现,达到临界凝胶点后,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在凝胶分数接近90%时开始缓慢增加(图1).由凝胶分数外推至!(%)=0,即得凝胶化临界配比"c[#(—CHO )/#(—OH )].图2给出了凝胶化临界配比"c 同PVA 溶液质量浓度的关系,临界配比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升高,其变化规律同多官能团小分子缩聚体系的结果一致[10].2.2 临界凝胶点处的内环化分数 根据本实验测定的临界反应程度$'c 减去无分子内交联假设下$c的理论结果,可得到临界凝胶点处的分子内交联程度为($'c -$c ).定义f =[(g 'c -g c )/g 'c ]X 100%则f 为分子内交联所占的分数.Fig.2 Mixing molar ratio of —CHO to —OH at thecritical gel points as a function of PVA concen-trations Fig.3 Variety of fraction of inner cyclization with PVA mass concentration图3给出了f 同PVA 浓度的关系.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分子内环化分数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聚合物浓度越低,内环化分数越高.根据拟合直线计算可知聚合物质量浓度降至1.08X 10-2g /mL 时,内环化分数将达100%,体系难以发生分子间交联而发生凝胶化,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推测.我们以聚合物质量浓度低于1.10X 10-2g /mL 的体系进行交联反应,无论加入多少交联剂,都未观察到凝胶的出现.2.3 溶胀行为 溶胀度是评价交联高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溶胀度和网链的平均分子量M c 的关系为M c !p "112-#()1=O 5/3式中,O 是凝胶网络的溶胀度,M c 为网链的平均分子量,"1是溶剂的偏摩尔体积,!p 是聚合物的密度,#1是聚合物和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溶胀度越小,则M c 也越小.图4是不同体系中提取出溶胶部分所得凝胶的溶胀度随交联剂含量变化的曲线.在相同交联剂配Fig.4 Eguilibrium swelling ratio curves of PVA gels at various mass concentrations O (PVA )/(g ·mL -1):a . 2.20X 10-2;6.5.12X 10-2;O .8.03X 10-2;d .17.8X 10-2.比(反应程度)下,不同交联体系的溶胀度并不相同,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溶胀度减小.本文研究的体系为长链分子的交联,由于分子链的缠结效应,在反应过程中可形成永久物理缠结点,这种永久的物理缠结点起到附加交联点的作用,使表观M c 降低,溶胀度下降.因此在相同反应程度下,聚合物的质量浓度越高,分子链的缠结效应越大,溶胀度就越小.因此通过调节聚合物的质量浓度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凝胶分子的网络结构.在同一聚合物浓度下,凝胶溶胀度随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意味着交联剂含量越高,M c 越小(图4),这是链状高分子无规交联的必然结果.这与小分子单烯与双烯单体的共加聚交联反应凝胶结构不同[10].小分子烯烃单体加聚反应体系提高了双烯单体(交联剂)的含量,对M c 影响不大,基本保持恒定.二者的凝胶形成机理是不同的,小分子烯烃单体加聚反应体系中,由于双烯单体活性较高,侧链反应几率较大,首先形成微凝胶,然后通过外围的侧链联成大凝胶.双烯单体越多,则微凝胶部分交联密度越高,网孔(M c )呈双分布,为非均匀交联分布状态,使整个凝胶的M c 基本保持恒定.因为本体系是高分子溶液的交联体系,高分子链呈均匀分布状态,分子链上的每个官能团反应几率相同,制备的凝胶也呈均匀分布状态,增加交联剂能提高体系的交联密度,所以使得网链的平均分子量9871 NO.9 赵大成等:分子内环化对聚乙烯醇交联体系的影响097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Voi.27 M下降.从而使得通过控制交联剂的用量来有效调节凝胶分子的网络结构成为可能.c参考文献[1]Paui J.Fiory.J.Am.Chem.Soc.[J],1941,63:3083—3096[2]Stockmayer W.H..J.Chem.Phys.[J],1943,11:45—55[3]TANG Au-Chin(唐敖庆),TANG Xin-yi(汤心颐),CHEN Xin-Fang(陈欣方)et al..The Statisticai Theory of Poiymer Reactions(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M],Beijing:Science Press,1985:112—153[4]Suematsu K..Eur.Phys.J. B.[J],1998,6:93—100[5]Jeannine E.Eiiiott,Jay W.Anseth,Christopher N.Bowman.Chemicai Engineering Science[J],2001,56:3173—3184[6]Stephen E.Rankin,Leo J.Kasehagen,Aion V.McCormick et al..Macromoiecuies[J],2000,33:7639—7648[7]Lin putationai and Theoreticai Poiymer Science[J],1997,7:95—100[8]Dougias R.Miiier,Christopher W.Macosko.Macromoiecuies[J],1976,9:206—211[9]Oguz Okay,Manfred Kurz,Karin Lutz et al..Macromoiecuies[J],1995,28:2728—2737[10]Hamid J.Naghash,Oguz Oka.Journai of Appiied Poiymer Science[J],1996,60:971—979Influences of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nPVA Crosslinked SystemZHAO Da-Cheng,GAO Ge,LI Zhi-ying,LIU Feng-oi!(College of Chemistry,Jilin Uniuersity,Changchun130023,China)Abstract The infiuences of intramoiecuiar cyciization on the crossiinking reaction processes and the gei's sweiiing ratio in poiyvinyi aicohoi(PVA)-giutaraidehyde(GA)system were studied.The resuits show that the intramoiecuiar cyciiz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that has infi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PVA networks.The iower PVA concentration,the higher intramoiecuiar cyciization degree and higher criticai geiation mixing mo-)were obtained.The intramoiecuiar cyciization fractions were increased iecuiar moiar ratio of CHO to OH(rcwith the decrease of PVA concentration.Eguiiibrium sweiiing ratio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VA con-centration at the same extent of reac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crossiinker concentration at the same PVA concen-tration.The formation of network can be adjust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PVA concentration or the crossiinker concentration.Keywords PVA;Hydrogei;Intramoiecuiar cyciization;Criticai gei point;Eguiiibrium sweiiing ratio(Ed.:W,Z)分子内环化对聚乙烯醇交联体系的影响作者:赵大成, 高歌, 李志英, 刘凤岐, ZHAO Da-Cheng, GAO Ge, LI Zhi-Ying, LIU Feng-Qi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1刊名:高等学校化学学报英文刊名: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年,卷(期):2006,27(9)1.Stockmayer W H查看详情 1943(11)2.Paul J Flory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413.Hamid J Naghash;Oguz Oka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64.Oguz Okay;Manfred Kurz;Karin Lutz CYCLIZATION AND REDUCED PENDANT VINYL GROUP REACTIVITY DURING THE FREE-RADICAL CROSS-LINKING POLYMERIZATION OF 1,4-DIVINYLBENZENE[外文期刊] 1995(8)5.Douglas R Miller;Christopher W Macosko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76(09)6.Lin R H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7(07)7.Stephen E Rankin;Leo J Kasehagen;Alon V McCormick Dynamic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gelation with extensive cyclization[外文期刊] 2000(20)8.Jeannine E Elliott;Jay W Anseth;Christopher N Bowman Kinetic modeling of the effect of solvent concentration on primary cyclization during polymeriz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monomers[外文期刊] 2001(10)9.Suematsu K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8(06)10.唐敖庆;汤心颐;陈欣方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 19851.蔡勇.杨荣杰.CAI Yong.YANG Rong-jie聚乙烯醇复合凝胶的强度与界面强度研究[期刊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27(4)2.于成龙.王秀峰.江红涛.单联娟.YU Cheng-long.WANG Xiu-feng.JIANG Hong-tao.SHAN Lian-juan用于陶瓷快速制造的聚乙烯醇凝胶热分解研究[期刊论文]-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25(6)3.朱世强陶土、碳酸钙对抗静电阻燃胶板抗静电性和阻燃性的影响[会议论文]-20094.胡婕.邵光杰.王立民.靳小秋.褚君在.HU Jie.SHAO Guang-jie.WANG Li-min.JIN Xiao-qiu.CHU Jun-zai 纳米氧化物La0.8Sr0.2MnO3的制备研究[期刊论文]-物理测试2005,23(4)5.郭兴林.陈广强.李福绵.张树霖.GUO Xinglin.CHEN Guangqiang.LI Fumian.ZHANG Shulin以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类为交联剂的丙烯酸β-羟乙酯类水凝胶中水的拉曼光谱学研究[期刊论文]-高分子学报2000(5)6.崔莉.叶正涛.Cui Li.Ye Zhengtao PA6/PVA共混物的相容性与力学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塑料科技2009,37(10)7.王伟药物模型分子在聚乙烯醇水溶液中的迁移性质研究[学位论文]20088.郭兴林.李福绵聚乙烯醇和丙烯酸-β-羟乙酯水凝胶的摩擦学特性[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22(8)9.李光沛.陆懋圣.蔡静蕊.王旭.任强.张建环保阻燃胶的开发[期刊论文]-林产工业2002,29(3)10.刘素华思密达和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原医刊2006,33(10)本文链接:/Periodical_gdxxhxxb20060904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