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新变化与面临的挑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新变化与面临的挑战
孔令民 黄梦娇 聂立肖 南京师范大学 
摘 要: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性质、价值观、管理方式等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新变化,论述二十一世纪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 新时期 挑战
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同的变化,为维持其世界领先地位,美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改革,其中高等教育的变革甚至比二战结束以来所发生的变化都要大,美国高等教育在二十一世纪发展变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一、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变化
1.美国公立大学与学院私有化程度加强。

1.1州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持续缩减。

在美国州政府的财政预算中,高等教育财政预算被看做是可以灵活设置的大项目,因此当州政府的财政状况优良时,州政府可能会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这里所说的只是可能,因为在通货膨胀和高等教育学校招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州政府实际上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是减少的。

另一方面,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州政府会减少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将本该划拨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用于刺激经济发展的产业。

1.2高等教育机构不断私有化。

上边说到,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在减少,高等教育学校为了能够弥补这些减少的资金就会主动变得越来越私有化。

一些学校加大法律、工商管理等能够给学校带来更多收益的在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专业的设置与发展。

还有一些学校加大与公司企业的合作,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优势来增加本校的办学资金。

1.3州政府财政支持的减少和学校私有化程度加强的后果。

第一,对高校准入、成功与多样性的影响: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不断减少,大部分学校为了维持学校运行和促进学校发展会选择增加学费来弥补,但是这对于那些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孩子是非常不利的,这些学生本来进入大学的机会就相对较少,增加学费会进一步增加他们进入大学的困难,这些少数族裔和社会底层家庭的学生无法进入大学,高校的学生构成单一,不利于大学的多样化和包容性特质的形成。

第二,对于大学教师的影响:政府财政支持减少,学校为了维持正常运行一方面会推迟教师的退休时间,另一方面学校为了减少财务支出会聘任一些薪水较少的临时教员,这会影响新教师的聘任。

而本身素质不高的临时教员人数的增加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培养,更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三,对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市场化条件下,学校会加大社会热门专业的建设,对一些“钱”途不大的专业就会相对的忽视,这会影响学科的发展,同时学校还会加大与企业的合作,这也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四,大学使命的窄化:政府财政支持减少,学校得不到应有的财政支持就不能顺利的开展各项工作,不能完成大学的使命。

第五,对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政府财政支持减少,名校本身资源丰富,筹措资金能力强,州政府减少资金投入对这一类的高校影响较小;但普通院校在财政支持减少的情况下学校发展会遇到极大的困难,这两类学校的差距会越拉越大,这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

2.大学更加商业化和表现出政治性倾向。

2.1校企合作增多。

美国近年来不断出现以大学为基地建立的校企合作的研发中心,学校与企业合作成果颇丰。

通过校企合作高校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从而为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有些企业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研发新型毒品等危害社会安全的物品给校企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有些学校为了经济利益会协助企业完成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丢掉了高校的社会责任。

大学不断地参与到商业开发中,一些大学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能给自身带来商业利益的研究领域,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

2.2政治因素对科研的干扰。

美国的高校科研受到党派之争和意识形态的干扰。

一些政治家会为了照顾自己选区的利益而进行财政支持上的倾斜,影响学术研究的方向;还有政治党派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左右学术研究。

3.美国大学招生及学生结构的变化。

3.1不断变化的大学生结构和持续增长的入学需求。

美国拥有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现在美国大学里有很多的超龄以及少数族裔学生,2000年超过25岁的学生占了全部全日制在校生的近四分之一,同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在校生是少数族裔学生。

然而美国四年制大学学生中来自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学生所占比例仍然较高。

贫穷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的最大障碍。

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少数族裔和父母没有念过大学的学生进入较好的四年制大学几率较低。

但美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3.2美国大学生结构变化以及入学需求增加的影响。

第一,美国民众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与高等教育对学生家庭、族裔的限制存在矛盾。

一边是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的减少,社会低层家庭以及少数族裔学生进入大学机会进一步减少;一边是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加,这势必会造成冲突与矛盾。

第二,高校学费持续增加,如果没有配套的政府财政资助政策,低收入家庭以及少数族裔学生会被大学拒之门外。

第三,政府只是对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学生进行资助是不够的,这些学生一般学业基础薄弱,英语读写能力弱,应该给这些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业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第四,越来越多不同肤色、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会改变学校的特质面貌:少数族裔增多就应该增加开设能够反映这些民族文化的课程;同时一些移民家庭的学生因为英语不是母语,英语水平不高,所以应该对这部分学生加强英语的教育。

二、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通过上述美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变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全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

1.高等教育私有化程度增加。

美国大学的费用越来越多的由学生及其家庭来承担,这种现象在公立以及私立大学和学院中都表现的非常明显。

学生及家庭不得不为享受高等教育支付更多的费用,增加了学生及其家庭的负担。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稳定,进一步造成高校间贫富差距,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2.原有高等教育使命与责任感受到威胁。

高校与企业合作增多,高校科研市场化倾向严重,同时政府对高校科研干涉加大,这些会破坏学术正义和大学的长远发展。

针对这些情况应该赋予大学一定的权利实现自治,政府过多介入会影响大学的正常运行。

3.高等教育入学限制。

美国大学录取率在持续提高,但高校在校生结构比例不协调。

社会底层以及少数族裔家庭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缺乏对这些学生的针对性帮助。

三、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撰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强调了教育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性。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能够始终保持其世界领先地位,这其中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

通过研究的二十一世纪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我国当下也存在着大学尤其是精英大学中来自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占整体学生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的问题,这对社会整体发展是不利的。

同时近年来我国大学商业化趋势明显,高校科研存在浮躁之气,这些都是社会商业化给大学自身使命的冲击。

总之,通过新世纪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挑战的建议,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mi Zusman. Challenges facing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
科 技 教 育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452
浅析英汉衔接对比与翻译
李雄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外语系
摘 要:本论文从韩礼德提出的五个衔接手段入手,在这五个方面进行英汉对比,通过详尽的英汉双语的例子,不仅突显了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也对两种语言间互译颇具启发。

关键词:衔接 对比 翻译
一、引言
对于衔接手段的研究,最系统的当属韩礼德和哈桑的研究,他们将衔接手段分成五大类,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

以下,将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对比。

二、 照应
照应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区别明显:英语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作为衔接手段的的频率比汉语高得多,并且代词的限定词使用频率相也大大高于汉语。

例句:原文:在童年的时候,家是一声声呼唤。

那是的我似乎比今日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

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住在相邻的同学聚在一起,天马行空,玩得天昏地暗,直至炊烟散去,听见父母“喂,回家了,吃饭了”的呼唤才回家……译文:in my childhood, home was a string of calls. It seems that I was entitled to more freedom than today’s children. I didn’t have to show up in front of my parents right after school, instead I would go to play with my classmates who lived in the neighborhood. We frolicked like mad until dinner was ready and our parents called “come back! Come home for supper”……从以上例子来看,英语中更多的使用了“I”、“my”“We”和“our”等人称代词极其限定词,汉语中仅有一个“我”,依靠语义和逻辑衔接。

三、替代
替代就是用其他词语去替代上文中出现过的词语,是篇章衔接的重要手段,有效规避重复罗嗦。

汉语和英语都会采用替代方式达到篇章衔接。

但是,英语的替代手段丰富多彩,大大超过汉语;汉语替代较为单一,以原词重现为主。

比如:原文:杰克研究近代历史,不研究近代文学。

译文:Jack studies modern history and doesn’t do modern literature.
四、 省略
省略指某个词语不出现,但根据上下文能理解和找回的语言现象。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存在省略现象,但是,汉语本质上是意合语言,英语本质上是形合语言,所以省略的使用并不一致。

比如:原文: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 to be swallowe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译文:有些书应当尝试看看,有些书应当囫囵吞枣, 有少数书应当细细咀嚼慢慢消化。

很容易推断出原句中有略系动词are,使得原文简介明了,符合英文的行文习惯。

但是汉语中即便存在“有些书”和“应当”这样的重复,也没有省略,这也是符合汉语的特点。

五、连接
连接指的逻辑意义的串联手段。

它的作用就是用来句子之间的存在的某种逻辑关系。

由于汉语是 “意合”语言,从而通常使用隐性的连接,但是英语是“形合”语言,通常使用显性连接,因此在翻译中,英文的连接成分通常会在汉语译文中略去。

比如:原文: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译文: If you are not a hospitable host at home, you will find it difficult to meet a hospitable host when you visit others away from home.原文的逻辑关系是隐性的,而译文中,其中的逻辑关系较为明显,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其中的条件关系。

六、 词汇衔接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衔接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汉语靠使用大量的重复词来保持句子衔接性,而英语中则会尽量避免重复词的出现,除非为了强调等特殊目的。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对于译者而言,应在英语中尽量避免重复,而在汉语中需要适当运用。

原文:当今世界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

译文:There are two major issues in the world today: one is peace and the other is development.短短一句话,原文有两个重复“一个是”和“问题”, 这种现象在中文里面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觉得冗余。

在译文中,却全然没有重复的现象, 通过一个代词“one”和“the other”,巧妙避免重复。

七、结语
英汉语言的在衔接方面的差异显著, 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有这种差异意识,翻译要做出适当调整,切不可死译。

只有这样,译文才能达到信息对等,语言准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d Hasan,Ruqaiya: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1976.
[2]陈慰英汉语言学词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4]何兆熊新遍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李雄伟(1981.10—),女,湖南,研究方向为口译理论与教学,学历:硕士,职务:讲师。

first century[J].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2009,68(2).
[2]李成军.当前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政策动向[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6).
[3][美]波恩鲍姆.学术领导力[M].周作宇,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9.
[4]蔡晓星.论21世纪的高校人事管理[J].高等教育管理,2002(2).
[5]梅红,宋晓平.论大学教育的基本宗旨与实现———从美国通识教育到“社会人”的全面发展[J].高教探索,2014,(2).
作者简介:孔令民(1992—)男,山东济宁人,南师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黄梦娇(1992—)女,江苏常州人,南师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聂立肖(1990—)女,河北石家庄人,南师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2016年・8月・下期经营管理者
学 术
理 论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4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