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中所有权保留条款纠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卖合同中所有权保留条款纠纷点在生活中,大家买个东西都不陌生吧?买个手机、买辆车、买个房子,心里总是想,交易完成了,东西是我的,没毛病。
但是!有时候你以为交易一完成,你就能高高兴兴地拿着东西走人,谁知道突然之间,合同里冒出来一个“所有权保留条款”,让你傻眼了。
听起来很复杂是吧?简单说,就是在你付款了,甚至拿了货的情况下,卖方依旧声称:我的东西,我说了算,所有权还不完全交给你,直到你把钱付清,或者做完其他某些事。
就像你租了个房子,交了租金住进去,但房东突然跟你说:“嘿,你好好住着,但我还
是有权把你赶走。
”听起来不太舒服吧?这就是所有权保留条款的困扰所在。
说起这个条款,很多人就像见了鬼一样,“什么鬼?我买了东西,咋的,卖家还能
控制我的财产?”确实,这个条款一开始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也容易引发纠纷。
你想想,看着一辆车停在你家门口,手续都办好了,你还得听卖家说:“哎,车子我还是暂时拿着,等你付款完了,才能真正归你。
”别说心里别扭,光是想象一下拿到东西却又不能
完全拥有的感觉,就够让人崩溃的。
你买了车,车商说:我把车交给你了,但你得再等几天,等我确认收到最后一笔款项后,车的所有权才完全转移给你。
这时候,你可能就会开始想,这合不合理?我的钱都交了,车也拿了,咋还不算我的?这就是所有权保留条款发挥的作用。
卖方会在合同中明确指出,直到你全额付清款项,或者完成特定的合同义务,物品的所有权才算完全转移。
这时候,买方就面临一个难题了。
如果你一直按时付款,一切顺利,那倒没什么问题。
可如果一方违约,或者出现纠纷,那就容易“出事”。
想象一下,如果你早早地付了大笔钱买了个大件,结果它突然变成了“半买半租”的状态,卖方甚至能拿回物品或者主张所有权,你的心情能不差吗?有些人就会怀疑:
“这条款不就是给卖家留了条后门,方便他们在必要时拿回物品,自己一手遮天吗?”诚然,有些商家就是利用这条款的漏洞,趁机给自己留后手。
不过,也有一些是为了防止买方拿了物品后不履行支付责任,毕竟如果一笔大交易里,买方真拿了货不给钱,那卖家岂不冤枉了?
要说这种条款的最大麻烦,不光是卖家总是“拿着不放”,更麻烦的是,买方有时候对这些条款并不清楚。
很多人拿到合同一看,看到几个大字“所有权保留”,脑袋就炸了,觉得是卖家的“霸王条款”,想跳楼。
这时候,合同的细节特别重要。
你得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已经按约定付了款,卖家是不是完全履行了交付义务。
否则,一旦发生纠纷,你就可能进入“谁也说不清”的尴尬局面。
那要是你真的遇到这种事,怎么办?别慌,打个电话,找个律师,看看合同是咋写的,自己是不是在其中有任何违约的地方。
假如你真的是按时付款、履行了自己的义务,而卖方还赖账不给你完全所有权,那就可以准备好理论一番,甚至走法律程序了。
别光看卖方,自己也得在这场博弈中小心,合同签得好,才不会被卖方牵着鼻子走。
不过,说实话,这种所有权保留条款的纠纷,不是绝对不能避免的。
你在签合同之前,务必要擦亮眼睛。
你可以选择跟卖家好好谈,明确条款,看看能不能争取到一种相对平衡的交易条件。
或者,干脆选择那些信誉好的商家,避免自己掉进这种条款的陷阱。
买卖合同不是儿戏,双方一旦出现误解,那可真是“鸡飞蛋打”,最终只能两败俱伤。
还是那句话,所有权保留条款这种事儿,关键看你对合同的理解和对方是否守信。
只要自己把事情搞明白,避免给卖家留下可乘之机,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你要记住,做生意嘛,讲究的是公平与诚实。
如果卖家一开始就打算耍心眼,那你早晚会看清楚。
到时,别客气,直接拿出合同说话,不怕不怕,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