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市1958_2009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_卓玛兰草
1961—2010年合作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0年合作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合作市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的日照市,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
本文通过收集1961年至2010年的日照市气象数据,分析了其气温、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首先,分析日照市气温的变化。
从1961年开始,气温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特别是在近20年来,气温升高的速度加快。
其中,高温日数增加较快,且出现高温日的时间也更早。
同时也出现了连续高温天气持续时间加长的情况。
这一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保持一致。
其次,分析日照市降水的变化。
从1961年至1990年期间,日照市的年降水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自1990年以来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幅度比气温变化幅度小。
同时,暴雨天气频率有所增加,可能导致水灾等灾害的发生。
降水量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
最后,分析日照市风速的变化。
自1981年以来,日照市的平均风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其中,冬季平均风速最为明显,可能会对城市交通和环境产生影响。
风速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日照市的气温逐年升高、降水量有逐年减少趋势、风速呈现下降趋势,这些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一致。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日照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例如增加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防汛减灾工作等。
1959_2009年土默川地区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分析_王春燕

60、70、80、90年代和 2000年后的各年代夏季平均气温分别
为 20.60、20.76、21.15、21.66和 22.42 ℃,可见最近 10年夏
季变暖同样明显 ,比 20世纪 90年代升高 0.76 ℃。秋季历年
平均气温为 6.50 ℃, 60、70、80、90年代和 2000 年后的各年
tionovertheyearsat3 stations(b)
为例 , 春季历年平均气温为 8.50 ℃, 20世纪 60、70、80、90 年
代和 2000年后的各年代春季平均气温分别为 7.94、7.82、
8.26、8.96和 9.66 ℃, 可见最近 10年春季变暖最为明显 , 比
20世纪 90年代升高 0.70 ℃。夏季历年平均气温 21.30 ℃,
代秋季平均气温分别为 6.74、5.91、6.29、7.00和 7.77 ℃, 可
图 2 1959 ~ 2009年土默川地区各站年平均气温时间分布
Fig.2 Theannualaveragetemperaturetimedistributionateach stationinTumechuanduring1959 -2009
DO I :10.13989/j .cnki .0517 -6611.2011.13.035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11, 39(13):7792 -7794
责任编辑 黄小燕 责任校对 李岩
1959 ~ 2009年土默川地区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分析
王春燕 1 , 刘秀荣 1 , 宋卫士 2 (1.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 ,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2.呼伦贝尔市气象局 ,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215494095_合作市近50年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系统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4)合作市近50年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系统研究黄莹霞,蒲致娟*,康学红,刘桂平,李 琳甘肃省合作市气象局,甘肃合作 747000摘要 利用甘肃省合作市气象局1971—202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及区域站降水资料,共筛选出了13次暴雨过程,出现23站次。
统计分析合作市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合作市暴雨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一般出现在6月中旬—9月上旬,具有明显的午后—前半夜型。
近10年暴雨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增加显著。
分析总结了合作市暴雨出现的主要环流类型大致分为4种类型:副高边缘型、低槽型、低涡型和副高内部型。
以副高边缘型为主。
关键词 暴雨;分布特征;灾情;影响系统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4–0119-03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增强,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强,未来气候风险将进一步加剧,如干旱、冰雹、暴雨等气象灾害以及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下,气候变化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热点问题。
暴雨是气象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容易引起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山体滑坡,摧毁道路、桥梁、房屋、农田等,导致人员伤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带,地形、地貌复杂,暴雨天气分散频发,而且与地形关系密切,强度大,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30年来,暴雨呈现增多趋势,暴雨频次的地理分布受地形影响明显,高原短波槽的生成和来自南海与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是造成甘肃东南部降水的重要原因[1-2]。
杨显玉等[3]对单次河东地区局部暴雨过程的分析发现,在暴雨发生前,大气能量有一个累积阶段,暴雨发生时,能量开始释放,暴雨结束时能量释放完。
水汽和能量均受到天气形势的影响,低空辐合和高空辐散为大暴雨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4-5]。
1958_2013年豫南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周期分析_马晓华

第36卷第9期2014年9月2014,36(9):1825-1833Resources ScienceVol.36,No.9Sept.,2014收稿日期:2013-11-18;修订日期:2014-06-2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1&ZD097);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SKLLQG1214)。
作者简介:马晓华,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评价与治理。
E-mail :maxiaoyeok@ 通讯作者:赵景波,E-mail :zhaojb@文章编号:1007-7588(2014)09-1825-091958-2013年豫南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周期分析马晓华1,赵景波1,2(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摘要:通过对豫南地区每日气温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 突变检验法、Morlet复数小波等方法对WMO 发布的10种极端气温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1958-2013年豫南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缓慢下降,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夏季日数、热夜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呈现波动上升,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呈下降趋势。
极端最高(低)气温、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夏季日数、热夜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都存在30a 左右的周期。
其中极端最低气温、冰冻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暖昼日数都存在5a 及以下的周期。
总体来说,1958-2013年,豫南地区极端天气热指数呈上升趋势,极端天气冷指数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极端天气;M-K 检验;小波分析;豫南地区1引言IPCC 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近100a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近50a 的线性增温速率为0.13℃/10a ,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1995-2006年[1]。
引洮河清流 解陇中干渴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试运行

的小波与李氏指数分析 [ J J . 水文 , 2 0 0 5 , 2 5 ( 5 ) : 1 8 — 2 0 . [ 9 ]李荣叻 , 王鹏 , 吴敦银 . 鄱 阳湖流域年 降水时间序列 的小
波分析 [ J ] . 水文 , 2 0 1 2 , 3 2 ( 1 ) : 2 9 — 3 1 . [ 1 0 ]马雪 宁 , 张明军 , 黄小燕 , 等. 黄河上游流域近 4 9 a气候 变化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 J ] . 干旱 区资源与环境 ,
候特征[ J ] . 干旱气象 , 2 0 1 2 , 3 0 ( 2 ) : 2 4 9 — 2 5 4 . [ 3 ]张 正强. 大 夏河流域 水面蒸 发量分析 [ J ] . 甘肃水 利水 电 技术 , 2 0 0 4 , 4 0 ( 4 ) : 3 4 6 — 3 4 8 . [ 4 ]李 小荣. 大夏河流域 水文特 性分析 [ n 甘肃水利 水 电技
1 7 J O z g e r M, Mi s h r a A K , S i n g h V P . S c a l i n g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d a t a i n c o n j u n c t i o n w i t h w a v e l e t a n a l y s i s l J 』 .
( 3 ) 根据年 降水 主周 期变 化过 程分 析 , 3 1 年、 2 O 年 和 5年 尺 度 的平 均 周期 为 2 O年 、 l 3年 和 3 . 4年 :
[ 6 ]姜晓艳 , 刘树华 , 马明敏 , 等. 东北地 区近百年 降水 时间序 列变化规律的小波分析[ J ] . 地理研究 , 2 0 0 9 , 2 8 ( 3 ) : 3 5 4 —
1959—2009年寒潮天气对奈曼旗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1959—2009年寒潮天气对奈曼旗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摘要对1959—2009年奈曼旗的寒潮天气进行了统计,并分析寒潮天气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以期指导农牧业生产。
关键词寒潮;农牧业;影响;内蒙古奈曼;1959—2009年寒潮是北方强冷空气大规模向南暴发,且在其所经地区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和冰冻等灾害天气[1]。
2006年中央气象台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 h内下降8 ℃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至4 ℃以下;或48 h内气温下降10 ℃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至4 ℃以下;或72 h内气温连续下降12 ℃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 ℃以下[2]。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各地常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寒潮的标准,内蒙古自治区以气温24 h下降8 ℃,且最低气温下降至0 ℃以下;或48 h内气温下降10 ℃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至0 ℃以下作为寒潮天气的标准[3]。
本文采用内蒙古自治区寒潮标准定义寒潮天气。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4]。
奈曼旗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之一,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3%。
奈曼旗农牧业生产因寒潮天气造成的损失达年均1亿~2亿元。
因此,研究寒潮对奈曼旗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来源本文所用1959—2009年的寒潮资料来自奈曼气象站,农业损失数据、牲畜死亡率数据来自奈曼旗农牧局。
春季为3—5月,秋季为9—10月,冬季为11月至翌年2月。
2 寒潮天气概况由表1可知,1959—2009年出现寒潮天气次数最多的月为11月,共60次;以1959—1969年寒潮出现次数最多,达59次。
3 寒潮天气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3.1 对农业的影响寒潮天气带来的降温幅度较大,降温后的最低温度通常超过了农作物的最低耐受温度,往往造成农作物发生霜害或冻害。
1959—2009年奈曼地区因寒潮天气共发生10次较严重冻害,分别发生在1961年5月21日、1964年9月15日、1966年5月23日、1966年9月14日、1967年9月10日、1969年5月20日、1973年5月20日、1987年5月13日、1995年9月14日、2006年9月10日。
合作市1958—2009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ol eo egah n ni n et c ne o h et om lU i m ̄,L nhu7 0 7 ,C ia C lg Go rpyadE v om n i c,N r ws N r a nv i e f r Se t e a zo 3 0 0 hn )
Ab t a t n o d rt e e l h o t we tr go ft e mi r ci t f h n e te d,t e Re d o l t l me t z owa n l z d.Th e s r c :I r e o r v a e n rh s e i n o c o l t h mae o a g r n c h n f i e ee n so He u s a a y e c ma f er — s i h w t a h n e t n so n a a e e a u e ae i c e sn o m 9 8 t 0 9.I o vo sy ic e s s i n e d t ei c e sn a g u t s o h tc a g e d a u l s r fn me n tmp r t r r r a i gf r 1 5 o 2 0 n t b i u l n r a e n wi tra h n r a i g r n e n i t e ma mu s h xi m.T e p e i t t n i n t e t n fd c e s n h u s i e h u s i c e s .T e me n a n a e e a u d mi i m e e - h r cpi i s i h r d o e r a e a d t e s n h n o r n r a e h a u ltmp r t r a n mu tmp r ao e n en
试论合作市草原保护与建设

今H畜牧曹医试论合作市草原保护与建设王银花(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草原站747000)摘要:本文从合作市草原现状、草原“三化”、生态项目建设等,做了综合分析。
正对困难和问题,从生态建设、鼠害防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合作市;草原;生态;治理;措施合作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属全省唯一的纯牧业市。
然而,由于全球大气候的不断变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致使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1草原现状合作市是甘肃省的重点纯牧业县市之一,现有天然草原面积17.4万hm2曰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6.4万hm2。
1.1草地资源概况合作市的草原类型复杂,每平方米可多达30~40种,没有明显的优势种群。
各类草地植物经多次调查初步鉴定,分属72个科,290属,628个种,其中牧草植物600余种,优良牧草约43种,占牧草种类总数的7.2%;中等牧草256种,占42.7%;低劣牧草247种,占41.1%;毒害草54种,占9%;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在75%以上。
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系绵羊。
1.2草地生产现状合作市境内海拔2850~3500m,大陆高原性气候特征明显,寒冷阴湿,长冬无夏。
年平均气温1.0益,降雨量540mm。
全市草场可利用面积338.71万亩,占全市天然草原面积的96.8%,平均亩产青干草169kg,全年青干草总贮草量为56769.8万kg,理论载畜量51.86万个羊单位。
2019全市平均亩产青干草200.97kg遥1.3草原变化分析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超载过牧、鼠虫危害等因素影响,合作市90%以上的草原岀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重度退化的占30.5%,中度退化的占48.2%,轻度退化的占11.3%,草原生态呈现总体恶化趋势。
草地退化诱发了鼠害的形成和蔓延,原生植被的生草层破坏率高达80%~95%,植被稀疏,植物群落结构简化,植被植被盖度降到20%以下,地上植物量仅为37.5~152.5kg/hm2,经风蚀后质地变粗,并逐渐沙化,形成具有荒漠化景观的次生裸地或极度退化地,即黑土滩。
1961—2010年合作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0年合作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合作市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近50年来的日照变化特征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就对1961年到2010年间合作市的日照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合作市近50年来的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
据数据统计,合作市近50年来的日照时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1961年-2010年的日照时数平均下降了20%左右。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受到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日照时数减少了约15%,成为日照时数下降的拐点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大气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合作市的日照时数继续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日照时数减少更为明显。
我们来看一下合作市日照变化带来的影响。
合作市日照时数的减少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气候环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日照时数的减少导致了气温的下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特别是在夏季和秋季,日照时数减少导致了作物的减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日照时数的减少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连续阴雨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影响了人们的心情和身体健康。
日照时数的减少还影响了当地的旅游业。
合作市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气候条件而闻名,然而日照时数的减少使得这里的旅游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应对日照时数的减少带来的影响,合作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加大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通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
通过引进抗旱、耐盐碱的优质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减少日照时数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监测。
通过加强气候变化的研究和监测,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和特征,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合作市近50年来日照时数的减少给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961—2010年合作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0年合作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近50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变得日益频繁。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座重要海滨城市,山东省日照市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961年至201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日照市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分析1961年至2010年期间日照市的合作市变化特征,探讨其在经济合作中的表现和影响。
我们来分析日照市的合作市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从1961年至1980年,日照市的合作市主要集中在渔业、农业和轻工业领域。
而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日照市的合作市开始逐渐向重工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转变。
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日照市逐渐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和金属加工中心。
日照市的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服务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合作市加大对日照市的投资。
从而使得日照市的合作市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我们来分析日照市的合作市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日照市的合作市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大量的合作市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促进了日照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合作市的增加也带动了日照市的就业率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通过与国际合作市的合作,日照市的产品和服务进入了国际市场,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日照市的合作市也为当地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
而这一切,都为日照市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来分析日照市的合作市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日照市的合作市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与国际合作市的合作,日照市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金和技术,推动了中国与国际的经贸合作。
日照市的合作市也为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和平台。
日照市的合作市也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声誉。
2009年11月全国气候道客阅读

2009年11月全国气候道客阅读
2009年11月,全国各地的气候变化多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将从北方、南方和中部三个方面来介绍全国各地的气候变化情况。
一、北方地区
11月份的北方地区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气温普遍较低。
在黑龙江、吉林等东北地区,气温已经降至零下十几度,出现了连续的降雪天气。
而在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气温也下降到了0℃以下,人们纷纷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此外,北方地区的风力也相对较大,寒冷的风雪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二、南方地区
11月份的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多地仍然处于秋天的状态。
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气温仍保持在20℃左右,阳光明媚,适宜出行。
而在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气温也在15℃以上,仍然是一个适合旅游的好时机。
三、中部地区
11月份的中部地区气候较为温和,既有北方的寒冷,又有南方的温暖。
在湖南、湖北等地,气温在10℃至20℃之间,多云的天气比较多,但也偶有阵雨。
在河南、安徽等地,气温则在5℃至15℃之间,已经进入了初冬。
2009年11月全国各地的气候变化多样,北方地区寒冷、南方地区温暖、中部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
因此,在出行和居住等方面,人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做出相应的准备。
尤其对于北方地区来说,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受到寒冷天气的侵袭。
而南方地区的居民则可以趁着好天气多出去走走,享受温暖的阳光。
希望大家在11月的气候中过得愉快!。
合作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SWOT分析

陈学红.合作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SWOT分析[J].南方农业,2023,17(22):125-127.合作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SWOT分析陈学红(兰州博文科技学院,甘肃兰州 730101)摘 要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抓住时代发展的各种有利机遇。
为了推动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为研究对象,以新时期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为背景,采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对合作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刻认识合作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加强合作市草地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强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合作市草地生态保护、加快草地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策略。
关键词草地生态畜牧业;SWOT;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中图分类号:X322;F326.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22.039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境内草原广阔。
海拔2 960 m,平均气温1.7 ℃,全州总面积4.5万km2,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全省主要牧区,牧业是全州的支柱产业,天然草原是全市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1]。
近年来,合作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大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地生态畜牧业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认识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措施。
因此,持续稳定地发展草地畜牧业是振兴甘南州民族经济的重要举措。
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合作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 合作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SWOT 分析1.1 优势(Strengths)合作市草场面积约16.45万hm2,天然草原是全市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和全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合作市草原保护建设情况调查及思考

合作市草原保护建设情况调查及思考韩永涛【摘要】合作市在天然草原保护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草原生态恢复明显,草原保护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对草原生态平衡发展提供建议.【期刊名称】《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8(037)006【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草原;保护;建设;生态平衡【作者】韩永涛【作者单位】合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合作7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1.31+3合作市是甘肃省的重点纯牧业县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与黄土高原接壤,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介于东经100°44′45″~104°45′30″,北纬33°06′30″~35°32′35″之间。
东连卓尼县,南靠碌曲县,西接夏河县,北临临夏州和政、临夏县。
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
全市土地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234 467 hm2(含新增太子山保护区55 851.2 hm2),占土地面积的87.4%,可利用草场面积226 935.7 hm2,辖区平均海拔2 960 m以上,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高寒阴湿,四季不分明,年均气温1.7℃,无绝对无霜期。
合作市草原是青藏高原和甘南天然草地中自然载畜能力较多,耐牧性最强的草地。
主要以高山草甸类为主体,其次是山地草甸、温性草原和沼泽化草甸类。
草地植物种类复杂,每平方米可多达30~40种,没有明显的优势种群,草地植物共分72科290属628种,其中,牧草植物600余种,优势牧草43种,占牧草种类总数的7.2%;中等牧草256种,占42.7%;低劣牧草247种,占41.1%;毒杂草54种,占9%。
其中牲畜可食牧草有316属,789种,占总数的83.66%,平均每0.5 hm2草场就可以载畜1个羊单位。
2017年天然草原植被草地盖度97%以上,每亩干鲜草产量为145.7 kg。
甘肃省合作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甘肃省合作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王丽娜;蒲致娟;吉哲君【摘要】选用合作市196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其年、季变化特征,对合作市气候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气候变化特征,以致于更好地指导当地农牧业生产.研究表明:近50年合作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升温明显;各季平均气温亦呈现上升趋势,冬季气温增幅最大.年、夏季、秋季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8(034)022【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作者】王丽娜;蒲致娟;吉哲君【作者单位】甘肃省合作市气象局,甘肃合作 747000;甘肃省合作市气象局,甘肃合作 747000;甘肃省甘南州气象局,甘肃合作 7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7气候变化对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体系具有深远影响[1]。
自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年平均气温以0.04℃/10年的倾向率上升,年降水量以12.66mm/10年的速度减少[2,3]。
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很多[4-9],特别是施雅风等[10-11]提出中国西北气候正在由暖干向暖湿转变。
通过分析合作市1961-2010年的气温和降水,做出科学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做到科学指导农牧业生产,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减少损失。
1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合作市气象局1961-2010年气象月、年报表资料,选取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出春(3-5 月)、夏(6-8 月)、秋(9-11 月)和冬(12 月至次年2月)的季、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时间序列。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了合作市近50年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根据合作市1961-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异常变化情况,并与多年平均值比较,进行气温、降水的异常分析,得出气候异常变化特征。
合作市属于什么气候分区

合作市属于什么气候分区1、甘南合作市气候合作市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也是藏区唯一设立的县级市,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理座标东径102°54′,北纬39°59′。
国道213线和省道306线环城而过。
北距甘肃省会兰州250公里,南距四川省会成都860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年均气温1.7℃,无绝对无霜期。
气候属于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畜牧业为主全市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246.7万亩,林地面积56.97万亩,城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8万。
合作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和西蜀与安多(甘、青、川藏区称谓)藏区连接的重要枢纽,历史上是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著名商贸集散地。
据史料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合作就是古西羌首领无弋爰剑建立的羌族政权的北塞重镇,而无弋爰剑则因最早将农、牧业生产技术自秦地传入青藏高原东部而著称于世。
中唐时期,西北游牧民族吐谷浑在北距合作仅80余公里的枹罕地区建都立国,并开辟打通了历史上著名的西连西域、西藏和印度,南接中原和蜀的“丝绸南路”,合作开始成为这条繁华商贸线上的重要贸易集散地之一而沿袭至今。
2、请问甘肃省合作市的气候怎样?合作市由于在海拔2500-3000米的地方。
所以气候干燥而且多变。
四季不分明。
用穿多少衣服跟你说吧,春天厚毛衣,夏天热的时候穿长袖衬衣,秋天薄毛衣,冬天要很厚。
多变,有时候四月份了还有可能下雪。
3、甘南合作市气候?4、甘肃甘南州合作市5月份的天气怎么样,我想去那旅游,不知要带什么衣服去,求解甘肃的地形是狭长,气候特点,以黄河划分:河西地区和河东地区不同。
五月份,河西地区,衬衣外套,早晚必需。
中午可着衬衣。
河东地区(平凉,庆阳和河西地区差不多)、(天水、定西、兰州、陇南、等地),全天衬衣皆可。
甘南略冷一些,衬衣+外套全天必需。
贵州省1959-2009年气温的变化特征

贵州省1959-2009年气温的变化特征马士彬;张勇荣【摘要】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pattern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1959-2009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the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 method to discuss the climatic variation trend and provide earlier protection for reg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Results:The undulation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is great during 1959-2009 and the changeable period is in the 1990s.The temperature shows a first rising and then declining trend.The increasing trend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temperature in January and in July presents an asymmetry pattern due to temperature rise in Winter.The temperature in Spring,Autumn and Winter in hilly and mountain region of Eastern Guizhou shows a rising trend and temperature in Summer presents a declining trend.The temperature in Summer,Autumn and Winter in plateau mountain region of Western Guizhou shows a rising trend and temperature in Spring presents a declining trend.The temperature in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in hilly and plain mountain region of Central Guizhou shows a rising trend.The temperature jump in Guizhou occurred in 2001.The temperature jump in three morphological regions increases with altitude increase from east to west and the temperature jump time brings forward in turn.%了解气候变化趋势,为区域农业生产提供前期保障,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贵州省1959-2009年气温变化进行定量化分析,阐述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1年贵州省气温变化波动性较大,以20世纪90年代为转折期,气温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年均温、1月、7月气温升高趋势呈非对称性,主要得益于冬季气温升高;东部丘陵山地地区春、秋、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夏季呈下降趋势;西部高原山地地区夏、秋、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春季气温呈下降趋势;中部丘原山地地区各季节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贵州省气温突变发生在2001年左右,3个地貌区也存在气温突变自东向西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突变时间依次提前.【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1【总页数】4页(P143-146)【关键词】气温变化;空间差异;时间差异;季节差异;贵州【作者】马士彬;张勇荣【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定论[1],IPCC第四次报告指出,1905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2]。
合作市大(暴)雨气候分析及防汛对策

合作市大(暴)雨气候分析及防汛对策
张占林
【期刊名称】《甘南科技》
【年(卷),期】1998(000)001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张占林
【作者单位】合作市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2
【相关文献】
1.和政县近30年大(暴)雨气候演变特征及灾害分析 [J], 赵月兰;何临平
2.呼伦贝尔市大(暴)雪气候特征及类型分析 [J], 王洪丽;杨春荣;邵志明;郑洪玉;乌尼尔;修俊梅
3.海城市大辽河、浑河、太子河行洪影响分析及防汛应对策略 [J], 何松;赵光昱
4.临夏初夏大(暴)雨实时预报系统 [J], 崔学祯;曾宏略
5.甘肃省长江流域大(暴)雨引发泥石流危险程度评价 [J], 马鹏里;蒲金涌;辛吉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合作市退化草原植被修复技术研究

方式进行生物防治,以免鼠兔灾再次爆发。而对于草原蝗灾, 则需要先建立完善的草原蝗灾监测机制,通过专业仪器设备来 对各地每年的蝗灾爆发情况进行准确预测,以便于及时采取相 应的蝗灾治理措施,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具体治理措施上, 同样应坚持综合治理原则,根据蝗灾实际情况对生态治理(如 保护蝗虫天敌、栽种蝗虫拒食植物等)、生物治理(如绿僵菌 防治、投放天敌等)、化学防治(以喷洒各类农药为主)等蝗 灾治理手段进行灵活运用,以有效降低蝗灾影响,或是基本消 除蝗灾[2]。
(4)灵活应用农艺修复措施。在草场新生植被的生长过 程中,也可以灵活利用各种农艺措施来促进草原植被修复。例 如在新生植被生长较少的区域,可补种披碱草、老芒麦、紫花 苜蓿等草种,而对于土壤肥力下降的草场区域,则可以适当施 加各种肥料,以补充草场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合作市的草原植被退化问题主要是由鼠兔
引言
合作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常 年高寒阴湿,同时还具有四季不分明、无绝对无霜期的气候特 点,草地资源也比较丰富,十分适合发展畜牧业,但由于近年 来草场植被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因此畜牧业的长期可持续 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农牧民收入与全市经济发展也随之受到 直接影响,而要想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对退化草原植被 修复技术展开研究分析与有效应用。
(2)强化科学放牧控制。由于草原植被恢复需要一定的 周期,而恢复过程中的草原生态系统又十分脆弱,因此合作市 要想尽快恢复草原植被,还需在控制蝗灾与鼠兔灾的同时,坚 持科学放牧原则,对农牧民的放牧行为进行全面管控与组织引 导,以实现对草场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避免草原植被因过度 放牧而再次遭到破坏。例如在家畜品种方面,应尽量鼓励农 牧民养殖对草原生态环境破坏较低的品种,而在养殖方式上, 则可以推广自然放牧与补饲圈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来,减少牲 畜放养频率,为植被留出充足的生长修复时间[3]。另外,对于 一些退化比较严重的草场,还可以通过轮牧的方式循环封闭草 场,并禁止恢复期内的草场放牧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市最高、最低气温都存在着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最高 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不同步,幅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即最低 气温比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更显著,最高气温的 斜 率 为 0. 027 ℃ / a、相关系数为 0. 607( α = 0. 001) ,最低气温的斜率为 0. 033 ℃ / a、相关系数为 0. 691( α = 0. 001) 。这与唐红玉等[10]分析结 果一致,即我国最低气温的增幅明显大于最高气温。春季最高 气温上升幅度较小,为 0. 007 ℃ / a,相关系数为 0. 118,没有通 过显著性检验,其他各季最高、最低气温均显著升高。最低气 温增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冬、秋、夏、春,说明冬季最低气温对气 候增暖的贡献较大; 最高气温增幅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冬、夏、 春,说明秋季最高 气 温 升 高 最 显 著。 最 高 气 温 代 表 白 天 的 温 度,最低气温代表夜晚的温度,合作市昼夜的温度都呈上升趋 势,最低气温上升幅度大于最高气温,即夜晚的增温幅度大于 白天,日较差变小,这与我国近 40 a 的气候最高温度略有升高、 最低温度显著升高、日较差变小的结论一致[11 - 12]。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0-1379. 2012. 04. 012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 of 1958 - 2009 in Hezuo City
ZHUO -lan-cao,LIU Pu-xing
·33·
人 民 黄 河 2012 年第 4 期
图 1 平均气温年变化曲线
年平均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按照气温距平符号分 布相对一致的 原 则,可 将 1958—2009 年 划 分 为 冷、暖 2 个 时 期: 1958—1986 年为冷期,长达 29 a,负距平年占 86% ,平均气 温为 2. 1 ℃ ,比 1958—2009 年平均气温低 0. 4 ℃ ; 1987—2009 年为暖期,长达 23 a,正距平年占 78% ,平均气温为 3. 0 ℃ ,比 1958—2009 年平均气温高 0. 5 ℃ 。
合作市平均降水量为 544 mm,1961—1970 年平均降水量 为 565 mm,1971—1980 年 为 533 mm,1981—1990 年 为 538 mm,1991—2000 年 为 522 mm,2001—2009 年 为 538 mm。 1961—1970 年是 52 a 来降水量最充沛的时期,1991—2000 年
2 合作市 52 a 气温变化特征
2. 1 气温年变化特征
根据 1958—2009 年合作市气象站平均气温序列分析结果 ( 见图 1) ,合 作 市 年 平 均 气 温 年 际 变 化 呈 升 高 趋 势,斜 率 为 0. 029 ℃ / a,相关系数为 0. 752 ( α = 0. 001) 。合作市多年平均 气温( 1958—2009 年) 为 2. 5 ℃ ,19 世纪 70 年代气温处于缓慢 上升阶段,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气温迅速上升,到 21 世纪初, 平均气温达 3. 2 ℃ ,比 19 世纪 60 年代高 1. 2 ℃ 。合作市气温 年变化特征与中国西部气温变化[8]基本一致。
(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the microclimate of change trend,the trend of climate elements of Hezuo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ange trends of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re increasing form 1958 to 2009. It obviously increases in winter and the increasing range is the maximum. The precipitation is in the trend of decrease and the sunshine hours increase. The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have been changed abruptly in 1990.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have been changing abruptly in 1994,however,th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hours have not abrupt change during the period of 1958 - 2009.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precipitation; sunshine hours; temperature; Hezuo City
收稿日期: 2011 03 12 基金项目: 甘 肃 省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 0803RJZA094 ) ; 甘 肃 省 教 育 厅 导 师 项 目 ( 0801 - 11) 。 作者简介: 卓玛兰草( 1985—) ,女( 藏族) ,甘肃甘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为干旱区域环境与绿洲建设。 E-mail: zmlczmlc@ 163. com
2. 2 气温季节变化特征
合作市春( 3—5 月) 、夏( 6—8 月) 、秋( 9—11 月) 、冬( 12— 2 月) 四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见图 2。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 景下,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但增温的幅度不尽相同,其 斜率分别为 0. 018、0. 026、0. 035、0. 038 ℃ / a。冬季平均气温的 升高的趋势最明显,温度增幅约为春季的 2 倍,因此冬季对气 温升高的贡献最大。
第 34 卷第 4 期 2012 年 4 月
【水文·泥沙】
人民黄河 YELLOW RIVER
Vol. 34,No. 4 Apr. ,2012
合作市 1958—2009 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卓玛兰草,刘普幸
( 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为了揭示西北地区局部小气候的变化趋势,对合作市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1958—
20 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科 学界、社会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关注[1 - 2]。随着气候变化,各地 区日照时数也发生了变化[3]。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 100 a 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升高,幅度为 0. 5 ~ 0. 8 ℃ ,比同期 全球升温幅度平均值( 0. 6 ± 0. 2 ℃ ) 略高[4]。中国西北部从 19 世纪小冰期结束以来变暖变干,但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发生 变异,新疆气候变干中止而趋向变湿,而青海湖的水位仍下降, 祁连山东段石羊河 径 流 量 也 持 续 减 少[5]。 甘 南 地 区 处 于 青 藏 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在气候变化区域类型上属于青藏高 原与中温带东部地区、暖温带东部地区的过渡区,是我国北方 农牧交错带甘青宁农牧交错区的一部分,是气候变化敏感区,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环境问题突出[6]。基于 这样的背景,笔者对合作市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 析,以揭示西北地区局部小气候的变化趋势。
2 406 h。1981—1990 年 为 日 照 时 数 最 少 的 时 期,1991—2000 年为日照时数最多的时期。日照时数最多的年 份为 1998 年 ( 2 643 h) ,最少的年份为 1989 年( 2 100 h) 。
图 5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曲线
日照充足,太阳能利用率高,冷季长,暖季短,主要自然灾害为 霜冻、冰雹和阴雨。2007 年末合作市总人口为 7. 87 万,其中农 村人口为 3. 43 万,总面积为 2 290 km2 ,其中城区面积为 11. 4 km2 。合作市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总流程为 300 km,年径流量 为 20. 3 亿 m3 ,水能蕴藏量为 27. 7 万 kW,可开发利用量为11. 0 万 kW,目前已开发利用 6 150 kW,开发潜力巨大[7]。
2009 年合作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冬季升温最显著,升温幅度最大; 降水量呈波动减小趋势,日照时数呈增大
趋势; 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在 1990 年发生突变,最高气温在 1994 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在
1958—2009 年无明显突变。
关 键 词: 气候变化; 降水; 日照时数; 气温; 合作市
3 合作市降水量变化特征
3. 1 降水年变化特征
合作 市 降 水 量 呈 波 动 减 小 趋 势 ( 见 图 3 ) ,其 斜 率 为 - 0. 962 mm / a,与我国年降水量减小的趋势一致,但比其 1. 266 mm / a 的减幅要小[13]。
·34·
图 2 气温季节变化曲线
图 3 降水量年变化曲线
0. 1 - 0. 2 - 0. 1 - 0. 4 0. 4 0. 6
夏季
气温
11. 9 11. 4 11. 5 11. 9 12. 3 12. 6 11. 9
距平
0 - 0. 5 - 0. 4
0 0. 4 0. 7
秋季
气温
2. 4 2. 3 2. 4 2. 8 3. 3 3. 7 2. 8
距平
- 0. 4 - 0. 5 - 0. 4
1 研究区概况
合作市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是甘南州政府驻 地,地处甘、青、川 三 省 交 界。全 市 由 北 向 南 倾 斜,平 均 海 拔 为 2 936 m; 位于卡加道乡北部的太子山主峰海拔为 4 500 m,为全 市最高点; 勒秀乡海拔为 2 400 m,为全市最低点。东北部为夷 平面区,南部为低山峡谷区。合作市属高寒湿润气候区,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