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学习备忘之阴阳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学习备忘之阴阳易
大厚生
2021年1月整理
概述:
阴阳易:大病初愈,大邪已去,正气没有完全恢复,邪气没有完全消退。

需节饮食,慎起居。

若行房事,则容易传染邪气。

阴易:女传男,阳易:男传女。

392,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身体重、少气:是精气大伤,正气虚衰的表现。

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阴精被耗,筋脉失养。

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毒热上攻。

阴阳易不是房劳复,房劳复,是房事后复发的;阴阳易是指被传染而得的。

393,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劳复,有注家指出是广义的,包括食复。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清热除烦,宽中行气;治疗病后劳复出现余热在胸膈的心烦,又有腹部气机不畅的腹满。

清浆水,应是轻度发酵的米汤。

乳酸杆菌。

博棋子,围棋子。

栀子豉汤类方共六个
(1)栀子豉汤
(2)栀子生姜豉汤
(3)栀子甘草豉汤
(4)栀子厚朴汤
(5)栀子干姜汤
(6)枳实栀子豉汤
伤寒论有七个方子有加减:
小青龙、小柴胡、四逆散、通脉四逆汤、真武汤、理中汤、枳实栀子豉汤。

394,伤寒瘥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小柴胡汤是很好的解热的极好的方子。

“伤寒瘥以后,更发热,脉沉实者,下之解,宜大柴胡、大承气汤”
下解,首选大柴胡汤。

“伤寒瘥以后,更发热,脉浮者,以汗解之,宜桂枝汤”
柴胡,解热用15克以上,疏肝10克,升阳3-6克
395,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病后遗留下的水湿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熬) 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苈子(熬)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咸) 栝蒌根各等分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小便利,止后服。

泻水的方子
(1)十枣汤,泻胸水,治悬饮,饮停胸胁;胸腔积液。

没有水肿。

(2)大陷胸汤,大陷胸丸:治疗结胸,热和水饮邪气相结;胸痛,短气。

水在胸腹腔。

没有
水肿。

(3)牡蛎泽泻散。

有水肿。

真武汤,五苓散和猪苓汤,不是泻水,是利水。

396,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两太阴虚寒,饮邪不化的表现。

可温化胸中膈上寒饮的三个方子
“干呕,吐涎沫,头疼者,吴茱萸汤主之”
“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324条
见到饮邪不化,吐清晰痰涎的证候,要辨别是脾肺阳虚,还是胃寒饮邪不化,还是肾阳虚衰饮邪不化。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余热未尽,形气两伤。

气逆欲吐:余热在胃,胃气失和,胃气上逆,甚至闻到油烟味都恶心。

少气,热伤正气。

气阴两伤,或气液两伤。

白虎汤,知母和石膏,清热力量大。

竹叶和石膏,清热力量小,有清心除烦的作用。

短气
大结胸证,水结部位偏高的时候,有胸痛,短气,烦躁,心中懊恼等。

是实证,是有些邪气阻滞气机。

少气,伤寒论是指正气虚,气不够吸
栀子豉汤适应症,无形邪热留扰胸膈,蕴郁心胸,轻见虚烦不得眠,重见反复颠倒,心中懊恼;若火热伤气而兼见少气的,用栀子甘草豉汤清宣郁热,兼以益气。

398,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

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伤寒论全文已讲完;衷心感谢郝师的精彩深刻讲解!
学习备忘要点脑图:
参考:
书籍:《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郝万山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视频:《郝万山伤寒论全集》共70集;腾讯视频;201909发布,上传作者不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