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T01:31:01.83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6期作者:张勇
[导读]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十分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张勇
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十分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十分注重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但是部分初中生缺乏信息技术学习自信以及抗干扰感知能力。

因此,需要根据主体性、成功性、差异性等原则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
前言:
从学生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与健康发展的关键。

从信息技术教学来看,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教学要求。

因此,需综合分析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以及培养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习自我效能感分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这一理念,指的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持技能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之后,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进行了完善,认为其是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控制生活各个方面能力的知觉与信念。

学习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利用自身技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自信程度,是学生能否有效控制学习行为与能力的主观判断【1】。

2.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具有诸多问题。

首先,初中生缺乏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信,认为自己学不会,主要是由教师忽视学生情感体验造成的,没有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其次,初中生抗干扰感知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课堂情境的创设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状态,教师应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2】。

再次,初中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投入的精力不足,部分学生并没有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实践练习,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不够感兴趣。

此外,初中生学习行为结果的预期感知比较低,例如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通过学习无法获得更多的技能,认为自身能力不足。

3.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分析
3.1培养依据
在制定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时,应明确培养依据,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要求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同时,信息技术教学也有模仿与创新并存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的同时进行创新练习。

②学生心理特点。

进入初中之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具有较高的认知、评价与控制能力。

但是,此时学生会忽视同伴、教师与家长的评价,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

③影响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可以将影响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包括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学习成败经验、生理情绪状态以及学习归因方式等,而客观因素包括替代性经验、教师评价、教学目标的清晰度与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3】。

3.2培养原则
在培养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时应坚持主体性原则、成功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与反馈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即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成功性原则即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给予学生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差异性原则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因材施教;反馈性原则即教师应客观评价学生,为学生提供客观地反馈信息。

3.3培养策略
①情绪唤醒和谐教学策略。

班杜拉认为人们会根据生理与情绪状态所传达的信息判断自身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不同情境产生的生理指标进行不同的解读,并根据生理信息衡量自身能力。

例如,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紧张、焦虑,学习自我效能感就会比较低。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兴趣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激发兴趣便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多媒体、故事等手段创设信息技术教学情境,或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教师应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关系的民主性与平等性,缓解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提升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②最大限度体验成功策略。

信息技术学习成败经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让学生体验到更多成功的乐趣便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教师也可以制定个体化与合作化奖赏方式,给予学生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4】。

同时,教师应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预期,并通过难易程度合理的任务让学生完成目标。

③榜样树立策略。

从客观角度来看,替代性经验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在初中阶段,学生会与其他同学进行攀比,若赢了其他同学便会有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针对此特点,教师需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注意自己的教学态度、言行举止以及操作规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其次,可以通过合同探究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补与交流,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后进学生。

④多元化评价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至关重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需及时给予学生客观评价,多肯定学生,激励学生。

在评价时,教师需投入自身情感,可以是微笑,也可以是手势,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

但同时,教师也需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学生及时改正。

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评价教师、学生互评,真正实现民主,丰富评价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结语:
在培养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前应明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综合分析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根据主体性、成功性等原则应用情绪唤醒和谐教学策略、最大限度体验成功策略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自
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刘琼,甄玲.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以学习投入为中介作用[J/OL].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71-81[2021-11-19].
[2]刘斌,王孟慧.在线教学中教师支持如何影响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基于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分析[J/OL].宜宾学院学报:1-7[2021-11-19].
[3]王向东.高职生自我效能感与择业效能感研究——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1,13(05):69-74.
[4]夏峥嵘.初中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语文素养关联分析[J].中学语文,2021(29):3-6. 作者简介:张勇(1979.9-),男,汉族,河南西平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工作于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办公室。

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CJYC20201738 课题名称: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