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附讲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欢飞
• 1931年11月17日,徐志摩从北京回到上海家 中,一场后来让陆小曼悔恨终身的争吵, 在这栋老式洋房里爆发了 • “给你说了多少遍,不许坐飞机。” • “你知道我多喜欢飞啊,你看雪莱,死 得多么风流。” • “你又瞎说了。” • “你怕我死吗?” • “怕什么!你死了大不了我做风流寡 妇。”
懵懂志摩
• 小时在家塾读书,十一岁时,进入硖石开 智学堂,从师张树森,打下了古文根基 • 1910 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郁达夫同班 • 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上发表论文《论小 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 “宜竭力提倡之” • 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发表了《镭锭),不久徐志摩 就留洋去了。 • 1920年徐志摩收到张君劢的信,被迫不耐烦 地把张幼仪接到徐志摩的身边。
痛并快乐着
•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 怜取眼前人。 • 1922年生次子彼得,遂与徐志摩在柏林签字 离婚。这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 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 签好离婚协议后,志摩跟着她去医院看了 小彼得,“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 颠倒”
超链接文字 超链接音频
• 他透明如水晶 • 他热烈如篝火 • 他活泼如山溪 • 他浪漫如海鸥
徐志摩
志摩的诗
徐志摩
•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 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小 字槱森,后改名志摩。 • 曾用笔名:南湖、云中鹤、诗哲、海谷、 黄狗 • 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 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 人的影响。 •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年轻生命的陨落
• 1931年11月19日晚上,林徽因要在协和小礼 堂给外国使节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 答应要做林徽因的忠实粉丝,在从上海 家里出来后,他辗转到南京看朋友。出 门时,裤子上还破了一个洞,极其寒酸。
年轻生命的陨落
• 19日上午8点之前,给 林徽因发了一封电报, 就登上了由南京飞往北 平的“济南号”飞机, 途中遇见大雾,撞到山 顶,砰地一声,一颗璀 璨的新星陨落了。
认 明 了 那 清 幽 的 住 处 ,
在 半 空 里 娟 娟 的 飞 舞 ,
《志摩的诗》
• 《为要寻一颗明星》、《这是一个懦 怯的世界》、《我有一个恋爱》、 《婴儿》、《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 的跳荡》等篇 • 既是抒情诗又是爱情诗,表现了对人 生自由的向往和对恋爱自由的渴望, 对理想的追求。
《志摩的诗》
婚后矛盾凸显
• 陆小曼生活奢侈 • 醉生梦死,染上烟瘾 • 1928年,徐志摩一边在三所大学担任教 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 • 1930年秋天,为补贴家用,在胡适的推 荐下去北大兼课。 • 《爱眉小札》
• 爱,你何以如此固执,忍心与我分离两 地?上半年来去频频,又遭大故,倒不 觉得如何。这次可不同,如果我现在不 回,到年假尚有两个多月,虽然光阴易 逝,但我们恩爱夫妇,是否有此分离之 必要?眉,你到哪天才肯听从我的主张? 我一人在此,处处觉得不合式,你又不 肯来,我又为责任所羁,这真是难死人 也! ——徐志摩
• 首先,他当时所生活的康桥环境触发了他的 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这时期主要有 《夏》、《夏日田》 • 其次,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志 摩正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情死》、 《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 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 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草上的露珠儿》
不被祝福的婚礼
• 1926年8月14日即七夕节的那天,在北京北海 公园进行了一场人们议论了很久的订婚仪 式
• 1926年10月3日两人举办婚礼,胡适做介绍人, 梁启超为证婚人。
不被祝福的婚礼
•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 问上没有成就,你们两个人都属用情不 专,以至于离婚后再娶再嫁,以后务要 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梁启超
——
——
《雪花的快乐》
溶 入 了 她 柔 波 似 的 心 胸 !
消 溶 , 消 溶 , 消 溶 贴 盈那 近 襟盈 时 她 ,的 我 柔 ,凭 波 沾借 似 住我 的 了的 心 她身 胸 的轻 衣, 啊 清, 香她 !身 上 有 朱 砂 梅 的
飞 扬 , 飞 扬 , 飞 扬
等 着 她 来 花 园 里 探 望
陆小曼
翡冷翠的一夜
• 1925年3月11日启程出国欧游 • 在意大利的翡冷翠(即佛罗伦萨)《翡冷 翠的一夜》 • 有哈代、罗赛蒂等英国作家的译诗 • 漫游欧洲时对异乡他国生活的感受,如 《西伯利亚》、《在哀克刹脱教堂前》 • 爱情诗篇:《翡冷翠的一夜》
《翡冷翠的一夜》
• 揭露了军阀屠杀无辜,《梅雪争春》 • 暴露了军阀活埋伤兵、杀死人民的血腥罪 行:《大帅》、《人变兽》 • 失去乐观调子,染上了一层忧郁、失望、 逃避现实的颓废色彩 • 想象奇特,思想灰暗
《志摩的诗》
• • • • 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 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 探讨生活哲理的; 写景抒情的。
《雪花的快乐》
你飞也不 看扬不去 ,,上那 我飞荒凄 有扬街清 我,去的 的飞惆山 方扬怅麓 向, , !
不这飞我翩假 去地扬一翩如 那面,定的我 冷上飞认在是 寞有扬清半一 的我,我空朵 幽的飞的里雪 谷方扬向潇花 ,向, 洒, 。 ,
• 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 • 表达了他当时的抱负和志趣,而且形 象地传达出他的诗绪汹涌的状态
早期诗歌的风格
• 调子清新,情绪高扬 • 音韵、节奏、格式匀称且整齐
海上情思
• 1922年8月离开欧洲,启程回国。回国 途中,曾在新加坡、香港、日本稍作 停留,经历两个月的旅程,于10月15日 到达上海。
《志摩的诗》
• 诗歌具有形象性、可感性 • 抽象的事理,化为生动、可感、可见的具 体形象 • 《毒药》、《白旗》、《婴儿》 • 有它的特色,有它的成功,也有它的不足。
翡冷翠的一夜
• 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识了陆小曼,并着 了魔似的与她热恋起来,此事招致社会的 非议和家庭的反对。
陆小曼
• 陆小曼(1903-1965),江苏常州人,近代 女画家,精通英文和法文。 • 1922年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 • 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 • 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 冈》五幕话剧。她喜欢昆曲,也能演皮黄 • 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 实的文字修饰能力。
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徐志摩生命中重要的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读书技巧?结合作品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背景?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寓意懵懂志摩?小时在家塾读书十一岁时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打下了古文根基?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郁达夫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成年志摩?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杭州一中考入上海沪江大学
• 1921年秋天结识了“人艳如花”的“才女”林 徽因,并在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下以特别生的 资格进了剑桥大学皇家学院。 • 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 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
志摩的爱情婚姻观
• 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 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 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 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 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 勇决自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 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 矣。
主要作品
•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集》 •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 《自剖》、《秋》 • 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 •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徐志摩生命中重要的三个女人
张幼仪
林徽因 陆小曼
读书技巧
• 结合作品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背景 • 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文字背后所要表 达的寓意
林徽因
林徽因
• 林徽因(1904----1955)出生 于浙江杭州。建筑学家和作 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 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 国一代才女。
康桥之恋
• 徐志摩经常到林徽因的住处和她畅聊,他 们经常沿着康河边的石板路缓缓地走着, 浓重的雾气悄悄地从四周弥漫上来。 • 志摩的眼里常噙着泪水忧伤地向身边这个 他视为灵魂知己的女人说着自己的理想与 生活的艰辛
张幼仪
在他一生当中 遇到的几个女 人里面,说不 定我最爱他!
张幼仪
• 张幼仪(1900——1988)1900年出生原籍江苏 宝山,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是 当时上海宝山县巨富。张祖泽有八子四女, 张幼仪排行第八,为其次女。她的二哥张 君劢,是中国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 和哲学家。
张幼仪
• 他的理想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着距 离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与林徽因的恋爱 结果遭到破灭,他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和 理想的社会终不能实现,使他忧郁、苦闷。 • 诗篇也不同程度地蒙上了悲凉的氛围。 • 《消息》、《一星弱火》、《问谁》等
泰戈尔访华
•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给徐志摩 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与泰戈 尔建立了友谊,志摩擅长于抒情诗,同时也 喜欢写泰戈尔那样的哲理诗。 • 5月底,泰戈尔离沪去日本,徐志摩与他同行 • 《沙扬娜拉》
康桥之恋
• 林徽因被徐志摩差不多每天一封的信 折磨得辗转难眠 • 为了爱,他甘愿做一块陨石 • 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 终归到底,她还是没有那么爱他。
浪漫志摩初长成
• 在康桥的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的思 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 转折点。 • 他开始翻译文学著作:曼殊斐儿、丹 农雪乌、伏尔泰 • 他还开始创作新诗,《康桥再会吧》 最为经典 • 散文作品:《我所知道的康桥》
• 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 于杭州一中,考入上 海沪江大学。同年十 月,由家庭包办,与 张幼仪结婚。
• 1916年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 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 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 入北大就读 • 拜梁启超为老师
• 1918年8月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 • 1921年买舟横渡大西洋到英国追随罗素
《沙扬娜拉》
那 沙 摩 扬 忧一 娜 愁声 珍 拉 重 ! 里 有 蜜 甜 徐 的 志 —— —— 道 重一 ,声 珍 重 , 道 一 声 珍 象 的一 娇朵 羞水 ,莲 花 不 胜 凉 风 最 是 那 一 低 头 的 温 柔 ,
《志摩的诗》
• 描写贫富悬殊穷人痛苦生活 • 写景抒情诗,如《沪杭车中》 • 反映生活的容量是不大的,内容的发掘是 不够深刻的,思想感情也并非全是那么积 极和健康 • 诗的形式变化多样,有长诗,短句,自由 诗,散文诗,更多的是对西方的诗式进行 试验
志摩的一生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 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 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 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 途。 ——蔡元培
在爱情面前,他低到尘埃里去了!
再别康桥
超链接
感谢您的聆听 !
八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