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1、文言虚词:1.以(1)介词,把。

引以为流觞曲水(2)介词,因为。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连词,用来。

亦足以畅叙幽情2.于(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介词,对或在。

暂得于己(3)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当其欣于所遇(4)介词,到。

终期于尽3.为(1)动词,作为,当作。

引以为流觞曲水(2)动词,成为。

已为陈迹4.之(1)结构助词,的。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
盛(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仰观宇宙之大(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4)动词,到,往。

及其所之既倦(所之:所喜爱的事
物)(5)代词,它。

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5.所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
短语。

或因寄所托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
2、自审与拷问——《小狗包弟》: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

在人都不能成为人、人都不能保全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然而,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
种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

这里面有作者对荒.唐社会含泪的控诉,也有严酷的自审,更有对自我灵魂的拷问。

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让人敬佩。

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文学家的良心;我手写我心;灵魂深处;自审的勇气。

3、古今异义: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书信)
4、锦衣纨绔: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纨绔,古时富贵人家子弟所穿的细绢裤。

指达官贵人的后代。

饫甘餍肥:饫:饱食;餍:吃饱。

饱食肥美的食品。

形容生活
优裕、奢侈。

蓬牖茅椽:牖,窗子。

椽,架设屋瓦的木条。

蓬牖茅椽比喻屋舍简陋。

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

形容环境简陋,生活贫困。

沽名钓誉: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

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毓:养育)。

钟鸣鼎食: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树倒猢狲散:比喻为首的人垮下来,随从的人无所依附也就随之而散(含贬义)。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心劳日拙: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

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
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日暮途穷:天黑下去了,路走到头了,比喻到了末日。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

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

也说九流三教。

指点迷津:为迷路的人指示方向,多用于比喻。

寄人篱下:寄居在别人家里,指依靠别人过活。

偷天换日:比喻暗中玩弄子法,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来欺骗别人。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5、烽烟:战争。

6、古今异义(古/今):1、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
带的随身物品)。

4、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5、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

6、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离开、距
离/到达)。

8、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7、文言虚词:于。

(1)介词,对于。

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

覆杯
水于坳堂之上。

8、文言翻译: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赋并不是与众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9、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0、南冠:囚犯。

11、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12、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使……鸣(发出声音)
14、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15、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6、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

相当于税务局长。

17、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顺序D
依据逻辑顺序
1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19、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烛之武)许之(主语)2、(烛之武)辞曰:“臣之
壮也……”(主语)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二)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
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3、佚
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5、何厌之
有(有何厌──宾语前置)(三)判断句1、邻之厚,君之薄也。

(也表判断)2、以乱易整,不武。

(否定判断句)(四)固定句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2、夫晋,何厌之有?(….怎么….)
20、文言实词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1、词类活用: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
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22、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
23、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4、通假字: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通“暮”)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26、五是巧记。

舍众取寡,以少推多。

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án,其余都读mái。

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27、文学常识:《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

在文学,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28、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9、五行:金、木、水、火、土。

30、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31、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32、唐诗《回乡偶书》《登鹳雀楼》《凉州词》《春晓》《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分别是贺知章、王之涣、王之焕、孟浩然、王维。

33、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杀(名作动)
34、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35、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3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7、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广州亚运会报道中曾有这样的句子:“中国队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宁波选
手广州亚运囊括10金。

”其中的“囊括”明显用词不当。

“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38、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
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39、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40、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