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读书会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感想与收获
读书感想:在现代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在读幼儿园之前,都是跟着父母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没有到学校之前,家庭就是学校,而家长的角色就是老师,这一点是无可替代的,在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各种环境的影响,生存压力比较大,很多家长的重心都放在了事业上面,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这一点我想是错误的,学校里面一个班级的学生最少是45名,如果把一个老师一天的时间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也就是十多分钟,再称职的老师也做不到像家长那样一对一的辅导和教育,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是素质教育,缺一不可。
读书收获:中国自古有一句古话,说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就是读书的好处和收获,读了维尼老师这本书以后,再结合自已家庭教育孩子的情况,我收获很多,也总结了很多。
第一个收获:做为家长不能认为给孩子提供一切好的生活和物质条件,就是起到了家长应尽的作用,从我自身的家庭教育来说,这个方法证明我是错误的,我的孩子问我要什么玩具我都满足他,想吃什么,我给买什么,我认为我对孩子是最好的,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但是我的孩子从来不这么认为,孩子从来没有说我好过,不管是我的同事和朋友,问孩子,爸爸对你好不好,孩子总是回答爸爸不好,还是妈妈对我好,孩子问我要玩具的时候,孩子的妈妈总是阻止,说家里的玩具太多了,不要买了,这个时候孩子会哭闹,做为爸爸,我不忍心看到孩子哭闹,我就给买,但是孩子一直不说我好,从来没有说过喜欢爸爸,都是说喜欢妈妈,做为爸爸来说,我非常惭愧,一直以为自己在外面努力赚钱,让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能够给他创造更好的条件,但这不是孩子想要的,做为爸爸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事业重要,但是家庭和孩子更重要。
第二个收获: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找各种理由借口,孩子说的每的每一句话都是纯真的,做为父母,不能以工作忙为借口不理孩子,我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也会经常出差,有时候即使不出差,孩子也会几天看不到我本人,因为我晚上回家比较晚,那时候孩子就睡觉了,早晨我又走的比较早,这时候孩子还没有醒来,这样一连几天,孩子总是以为我出差了,经常问妈妈,是不是爸爸又出差了,又有好几天没有看到爸爸了,妈妈会告诉孩子,爸爸没有出差,只是工作忙,前段时间,我看过一本书,书里面提到一个爸爸和我是一样的情况,这个爸爸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忙的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有一次,孩子就问爸爸,爸爸,你一个小时工资多少钱?爸爸说,我一个小时工资两百块钱,孩子听了以后,立即跑到自己的房间里面,从自己的压岁钱里取出来两百元钱给爸爸,告诉爸爸,说要买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好想让爸爸陪自己一会,爸爸看到孩子手里拿的钱,看着孩子天真的眼神,顿时感到非常羞愧,无地自容,爸爸抱起孩子来,对孩子说,爸爸不要你的钱,以后爸爸每天都陪你一个小时。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也在深深的自责,自己和那个父亲一样,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平时陪孩子特别少,经常对孩子讲工作忙,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这次学校组织家长到学校谈读书分享会,共同分享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经验,我和孩子妈妈一同参加,我到学校来就是要告诉我的孩子,爸爸妈妈非常喜欢孩子,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孩子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重要的,在这次分享会上,我也把这个故事和所有的家长共同做了一个分享。
第三个收获:父母要做到在孩子面前双方是平等的关系,父母要给孩子说什么话或者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孩子总是站在那里像领受任务一样,而孩子要给父母说两句话的时候,父母总
是非常不耐烦,不愿意听,甚至会说,你小孩子懂什么,然后就把小孩子赶到一边去了,父母要么玩手机,要么看电视,根本不管孩子要对你说什么表达什么,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感觉到非常孤独,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做为父母,应该和孩子成为朋友,而不应该成为上下级关系,孩子想和家长沟通的时候,请家长蹲下身子,和孩子保持一样的身高,而不是让孩子仰视你,这样孩子才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无拘无束的和你进行沟通交流,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用商量的口吻去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者不想做的事情,强迫孩子去做,那结果也会非常糟糕,如果这时候家长引导一下,和孩子商量并且鼓励一下,问孩子想不想,能不能去完成这个事情,当孩子看到家长信任的眼神,孩子在这个时候是可以去做家长安排的事情,而效果比强迫的要好的多。
这就说明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保护好孩子,家长和孩子之间是非常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
第四个收获:父母不能轻易打孩子,孩子的年龄小,心智发育还不成熟,调皮是天性,我们做为家长成年人,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孩子教育孩子,尤其是我们这一代父母,为八零后成长起的一代人,不能像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教育我们那样,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没有不打孩子的,只要小孩子不听话,父母没有时间去教育你,直接打孩子,在学样里面也是一样,老师也可以打孩子,甚至家长跑到学校,鼓励老师,只要孩子不听话,使劲打孩子,所以大多数八零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现在八零后这一代我们都做了父母,我们再教育孩子必须要改变原来的那种思维和方法,不能再想着孩子不打不成器,不打不成才的老办法,做为父母,对孩子都是一样的心态,爱之深,恨之切,孩子听话的时候,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和全世界都送给孩子,一旦孩子不听话了,马上又是另外一种方法,直接武力解决,打完了还不许孩子哭,越哭越打,和孩子形成对立面,想着用自己的拳头让孩子屈服,在这个问题上,我教育孩子一开始也打过,有一次带孩子出去,孩子不听话,说了两句,孩子哭了,一哭我更心烦,接着就打,打了孩子以后哭的更厉害了,最后还是孩子妈妈哄好的,现在我不打孩子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先和孩子商量,即使孩子做了做事,也先去教育,让他知道他做的这件事情是错的,不应该去做。
孩子做了错事以后,让孩子主动承担错误。
第五个收获:家长要经常表扬孩子,要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去相提并论,去比较,很多家长都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其它优秀的孩子比,你看人家小孩子多听话啊,从来不打架,学习又好,你怎么做不到呢?但是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人无完人,我们做为家长总是能看到别的孩子优点,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优点,这是我们的思维意识有问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即听话,又努力,学习又好,这是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所以才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教育专家曾经就这个问题发过警示,如果一个家长在自己孩子面前去表扬别人家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说的一无是处,那么会给这个孩子留下一个非常深的阴影,如果家长换另外一种教育方法,和孩子交流的时候,用肯定的眼神,说其它的孩子努力了就取得了好的成绩,你只要努力,你也一样能够做到,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以及肯定。
要更多的关注孩子身上的优点,帮助改掉缺点。
这样才是完美的教育。
张涵爸爸
201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