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游戏教案《花果山上摘仙桃》含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设计】
我园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我欢乐”——让孩子在健康活动中获得欢乐的成长体验的专题讨论,结合课题讨论,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活动成为老师们教学讨论的重点。
本活动设计我立足《纲要》精神,本着"用幼儿感爱好的方式进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的原则,让幼儿在活动中
拥有更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我创设了幼儿感爱好的教学情境“花果山上摘仙桃”,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特别感爱好,经常是三五成群的学孙悟空的动作玩耍,于
是抓住这个机会,我带领幼儿共同收集废旧的挂历纸,本着废物利用,一物多玩的原则,将金箍棒作
为学具引入课堂,于是开展了本次活动。
幼儿在活动中利用自制的纸棍(金箍棒)进行自由探究玩法和
多项基本动作的训练,在实现花果山摘仙桃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渗透奥运健儿精神“生命不息,
勇攀高峰,不怕困难,争取成功"的品德训练,本活动与《纲要》所提倡的生活化、嬉戏化相吻合。
【活动目标】
1、以孙悟空上花果山摘仙桃的形式感受“金箍棒”的花样玩法,自由探究纸棍的多种玩法,体
验活动带来的欢乐。
2、启发幼儿大胆运用纸棍练习跳、跨越、爬行、投掷等基本动作,培育幼儿的创新合作意识、
竞争意识,训练幼儿的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3、进行奥运健儿精神的品德训练“生命不息,勇攀高峰,不怕困难,争取成功"。
4、培育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体验人多力气大,同伴间应当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巧用“金箍棒”,体验不同的玩法。
2、难点:启发幼儿大胆运用纸棍练习跳、跨越、爬行、投掷等基本动作,训练幼儿的动作的协
调性和敏捷性。
【活动预备】
音乐音响、每人一根自制的金箍棒、桌、凳、红旗、花果山场景、仙桃、小篮、旗子等。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全体幼儿扮演猴子,老师扮演美猴王到花果山摘仙桃,全体听音乐《西游记》主题歌,表演动作进行体能训练。
二、小猴到花果山途中自由探究金箍棒的玩法,进行形式多样的动作训练。
(1)自由探究纸棍的玩法,如学孙悟空左右舞动金箍棒。
(2)跨跳:将纸棍横向排列,间距为50cm左右,让幼儿来回跨跳;双单脚跳:将纸棍按肯定的距
离摆放,让幼儿连续跳过。
(3)三根“金箍棒”排在一起做跳圈的嬉戏。
(4)棍子夹在两腿之间跳动。
把棍子当马骑,夹在两腿中间,按指定路线跳着走。
(5)抬花轿(两人一前一后拿两根棍放于身体两侧当花轿,一人站在中间,三人一起行走)。
(6)开火车:全体幼儿站成一排,把棍子放于身体两侧前后相接当车厢,幼儿一起走或跑。
(7)用棍当枪做嬉戏,可以向远处投掷。
(8)变成大大的运动场,师带领幼儿围着“金箍棒”听音乐做小鸟飞、蝴蝶飞、小兔跳、青蛙跳
的动作。
三、克服重重困难:绕过“山岗”,爬过盘丝洞,越过火焰山,最终翻山越岭到达花果山摘仙桃:
1、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1)用桌子当做障碍物,小猴子绕过“山岗”。
(2)爬过盘丝洞:幼儿把纸棍竖着摆放成两列,中间间隔20cm宽,把两只手和脚分别放在两列棍
的两边,手和脚不能碰棍爬行,幼儿分成两队进行竞赛,最先爬完者获胜。
(3)越过火焰山:把棍竖摆分成两列,中间间隔15cm,幼儿两脚一前一后站在棍的中间,两手侧
平举保持身体平衡,幼儿分成两队进行竞赛,最先走完者获胜。
(4)翻山越岭到达花果山摘仙桃:用“金箍棒”排成一排当做小沟(幼儿练习双脚立定跳);用凳子
当做登高物(幼儿练习高处往下跳),最终到达花果山摘到了仙桃。
2、个别幼儿练习动作。
3、嬉戏竞赛《花果山摘仙桃》,哪组最终一名幼儿最快回到起点就立刻举起旗子哪组就获得冠军。
(分红、黄、蓝队进行竞赛)。
四、孙悟空和猴子们摘到仙桃后欢呼成功,做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1、成功:
(1)本活动的选材我立足于《纲要》,选择生活化、嬉戏化的活动内容,用幼儿感爱好的“花果
山上摘仙桃”的形式来开展活动,活动中老师扮演美猴王,孩子们扮演小猴子,幼儿在开心的嬉戏、
表演和竞赛中进行基本动作的训练,转变了以往单调乏味的动作训练,让孩子们用自创的不同方法来
进行体育熬炼。
由于金箍棒的方法不限,幼儿在活动中拥有较大的探究空间,因此,在活动中,幼儿
所表现出的乐观性特别高,能想出很多花样玩金箍棒,满意了幼儿自主的需要。
同时,小伴侣在分组
活动中沟通次数的频繁,也促进了幼儿交往力量的提高。
(2)在活动的开头部分,我以表演西游记主题歌引入,并设下了悬念,结合以往生活和嬉戏的阅
历来激发孩子的想象,避开了过多的引导,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我在本次活动
中做到了一物多用,一根自制的纸做“金箍棒”却让孩子们玩出了不同的花样,进行了跳、跨越、爬行、投掷等基本动作的练习,训练了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敏捷性。
材料简洁、废物利用,玩法却富于
变化是本次活动的特点,针对幼儿在体能进展上的各种差异,满意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从活动效果
可以看出孩子们特别喜爱这样的活动。
(3)本活动我以嬉戏贯穿教学,嬉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感爱好的活动。
幼儿嬉戏
隐藏着进展的需要和训练的契机,进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嬉戏中体现最为淋漓尽致,这是嬉戏本质所打算的,将健康活动与嬉戏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进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敏捷性,协调性,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由于活动使孩子在轻松、开心的氛围中尝试了成
功的喜悦,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因此孩子们的学习乐观性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做到了情感价值的提升,将健康活动与品德训练相结合,活动中自然融入奥运健儿精神“生
命不息,勇攀高峰,不怕困难,争取成功"的品德训练,避开了单纯的说教。
2、不足与对策:
(1)幼儿进行金箍棒的自由探究玩法训练时,由于场地大,幼儿当时的爱好又达到极致,这时幼
儿的调控不好把握。
此时需要老师的教学机灵,让孩子做到收放自如,回到老师教学的轨迹上来是必
需留意的问题。
(2)进行各种“金箍棒”的摆放、组合对幼儿来说具有肯定的挑战性,因此,活动中发觉幼儿在
嬉戏中的尝试行为频发率极高,这时要留意幼儿的平安及个体的需要,老师适时表扬那些表现好,动
作完成较完善的孩子,同时侧面提示其他孩子按要求完成任务。
(3)留意老师在活动中地位及角色扮演。
在整个活动的组织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特别重要。
在本
案例中,老师先以一个活动的发起和参加者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探究,形成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集体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又充当了一个玩伴的角色,起到了较好的主导作用;最终,老师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强调以孩子为主体,真正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乐观性,把活动推向了更高潮。
(4)在今后的活动中我要不断提高自己观看、分析的力量,依据每个孩子不同的力量、特点,准时调整目标,进行支持、合作、引导,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满意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