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山 西 中 医 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SHANXI J OF TCM Jun.2019 Vol.35 No.6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
中医学将CAG归属于胃痛、痞满、嘈杂、纳呆等范畴。
根据Correa提出的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的理论[1],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 meta Plasia,IM)和异型增生 (Dys Plasia, DYS) 被认为是胃癌前病变。
研究已证明,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2],慢性胃炎的得癌率明显高于非胃炎患者。
CAG伴癌前病变则大大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因此延缓和阻止甚至逆转癌前病变的病理性进程能够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
目前西医缺乏治疗CAG伴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中医药治疗CAG伴癌前病变具有明显的优势。
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的情况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近年来医家见解颇多,尚缺乏统一的结论,归结病因不外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舒、脾胃虚弱等。
多数医家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根本,脾胃虚弱,水谷化生无源,胃失所养,导致胃黏膜的萎缩,而标实则是气滞、水湿、痰凝、血瘀等,导致气机不利,胃络失养,从而造成胃黏膜萎缩,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较为密切。
王长洪[3]认为胃受到邪气的侵袭,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不降反上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等胃气上逆之表现,同时也可出现胃脘痞满不舒、胃痛等一系列胃气不降之症。
脾与胃关系密切,胃失和降,脾失运化,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最终导致气滞、湿阻、食积、痰结、血瘀停于胃,而五者又可相因为患,久而则生慢性萎缩性胃炎。
李郑生[4]认为CAG 的病机特点分虚实两类,或脾胃虚弱为本,或肝旺乘脾、或寒热痰瘀,或虚实夹杂。
认为情志活动的异常,就可能引起肝失疏泄,肝脾相克,导致脾失运化,产生水湿、痰凝、血瘀,停聚于胃,导致胃失和降,气机阻滞,胃失濡养,则导致胃黏膜的萎缩。
戴辉煌[5]认为本病多由本虚导致,或是脾胃气虚,或是胃阴虚,标实以痰凝、血瘀为主。
慢性胃病日久,阳损及阴,脾气不足,胃阴化生无源,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升降无权则清浊不分,就会产生痰饮,气虚痰凝,阻滞胃络,阴虚火旺,灼伤胃络,胃络不通,而成血瘀,日久则为本病。
简胜男[6]认为幽门螺旋杆菌属于中医毒邪范畴。
毒邪作用于机体,使机体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
毒邪发病迅速或潜伏再发。
病程长且反复发作,且据有广泛内损性,日久则会损伤正气,胃络失养,造成胃黏膜萎缩。
李汉文认为[7]CAG病机特点应是以脾胃气阴两虚为本,胃络瘀阻,气滞痰凝为标。
2 中医药治疗
2.1 辨证分型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8]指出,CAG主要证型有: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 (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
临床各医家大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有着不同的认识,或辨证治疗,或分期治疗,或根据某一种证型进行研究,但是基本证型都在以上几种内,一般以脾胃虚弱、肝胃气滞多见。
唐旭东[9]将辨证为血瘀证CAG患者分为6型:气滞血瘀用失笑散合四逆散、金铃子散加减,气虚血瘀用失笑散合归芍六君汤,寒凝血瘀用失笑散合香苏饮,血瘀热郁用失笑散合丹栀逍遥散,痰瘀互阻用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阴虚血瘀用失笑散合益胃汤,随症加减,获得很好疗效。
冯敏[10]治疗证属脾虚血瘀证的CAG患者,在健脾活血法的基础上佐以补肾,选取此证型的CAG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 (P ﹤0.05)。
潘秀芝[11]在治疗胃阴虚的CAG患者时使用酸甘化阴法,在此基础上,又将此法分为酸甘凉润法、酸甘柔润法、酸甘温润法,在临床中收到很好的疗效。
伊春锦[12]在临床中治疗证属脾胃虚弱兼有血瘀毒邪的CAG患者,常以健脾活血解毒法治疗,常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以解毒清热;黄芪、党参、仙鹤草以益气;白术、茯苓健脾化湿;砂仁、陈皮以理气;三棱、莪术活血化瘀;在临床中收到很好疗效。
马学玉[13]观察参赭镇气汤 (党参、炒白术、白茯苓、代赭石、山药、生龙牡、芡实) 治疗证属脾胃虚弱型慢性萎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谭 宝 姜兆红 智雪峰
摘要: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此病的进展情况,以利于临床更好治疗。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辨证论治;综述
中图分类号:R57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56 (2019) 06-0058-03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编号:
2015011130)。
作者简介: 谭宝,男,博士,副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院 (太原
030012);姜兆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智雪峰,山西中
医药大学。
·综 述·
山 西 中 医 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SHANXI J OF TCM Jun.2019 Vol.35 No.6·59·
缩性胃炎的疗效。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参赭镇气汤治疗,对照组应用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徐珊[14]在治疗CAG伴有肠上皮化生时,将其分为3型:肝胃不和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湿热内滞用三仁汤加减。
认为久病入络,脾胃之疾一般病程较长,久病之人会引起气血瘀滞,需当辨证论治,适当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在临床中疗效显著。
2.2 基本方加减治疗:王灼慧[15]采用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34例,均给予六君子加减方加减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果各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生命体征、肝肾功均未出现异常。
刘茂先[16]运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石伟平[17]运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选取7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任顺平[18]运用柴平汤 (小柴胡汤加平胃散) 加减治疗CAG,脾虚重用党参、黄芪、炒白术等以健脾益气;胃阴虚加太子参、沙参、麦冬等益气养阴;有瘀血加三七、丹参、莪术等活血化瘀;疏泄太过重用旋覆花、代赭石以和胃降逆,或加郁金、预知子、川楝子疏肝理气和胃;疏泄不及加茯苓、紫苏梗、玉蝴蝶以行气开郁。
临床疗效显著。
2.3 固定方:熊云华[19]将108 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益胃汤 (四君子汤加半枝莲、莪术、栀子、法半夏、枳实、黄芩等) 随证加减,对照组予胃苏颗粒治疗,均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康建媛等[20]选取116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组给予萎胃汤 (党参、黄芪、白术、三七、莪术、三棱、枸杞子、麦冬、石斛、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炙甘草) 加减治疗,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丛军等[21]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莪连颗粒 (党参、白术、半夏、莪术、丹参、茯苓、黄连、白花蛇舌草、甘草等)、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鄢琛尹等[22]采用自拟益胃温阳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自拟益胃温阳健脾方 (丹参、白芍、当归尾、茯苓、山楂、党参、炒白术等),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李佃贵[23]将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组在四联用药基础上应用化浊解毒健脾方 (茵陈、藿香、佩兰、砂仁、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顾诚[24]以二参三草汤加减 (太子参、黄芪、炒白术、炒薏苡仁、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紫丹参、炙甘草) 治
疗,收到很好疗效。
孔祥才[25]观察香砂养胃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治疗,治疗组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沈晓笑[26]将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替普瑞酮治疗,治疗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枳消萎汤 (人参、枳实、茯苓、当归、陈皮、木香、柴胡、丹参、白术、白芍、法半夏、白花蛇舌草、炙甘草) 治疗,结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3 结语
临床上中医药治疗CAG伴癌前病变不但效果好,而且毒副作用小,具有广阔的前景。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辨证分型过杂,缺乏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科研设计不够严谨,许多临床观察不设对照组,更少提及盲法设计。
疗效评价没有统一标准,治疗前后所取活检组织难以准确定位,存在治疗结果判定的差异。
疗程不一致,相互之间缺乏可比性。
治疗结束后随访不够。
对于本病的研究以临床研究为主,实验研究进行较少。
今后应制订符合CAG 伴癌前病变病理、病症特点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坚持宏观辨证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重视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加大临床观察样本量,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等方法。
制定统一的分级量化疗效标准,胃镜活检部位一致,疗程观察统一,重视CAG胃癌前病变患者的随访。
注意剂型改革,提高加工工艺。
加强前瞻性实验研究,建立CAG伴癌前病变动物模型,进一步从细胞、分子、基因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中医药治CAG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更好地应用中医药治疗CAG伴癌前病变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Correa P. A human model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 [J]. Cancer Res,1988,48 (13):3 554-3 560.
[2]Eckmann L, Nebelsiek T, Fingerle AA, etal. OPPosing functions of IKKbeta during acute and chronic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J].
PANS, 2008,105 (39):58-63.
[3]高文艳,林一帆.王长洪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浅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24 (33):3 741.
[4]高奎亮,徐广鑫,许秀东,等.从肝论治嘈杂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15 (15):72.
[5]戴辉煌,王常松.从本虚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浅析[J].天津中 医药大学学报,2017,36 (4):253-254.
[6]简胜男,张怡,方锐洁,等.扶正和胃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探讨[J].山西中医, 2015,31 (12):1.
[7]王玉娟,邓华亮.李汉文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 环球中医药,2015,8 (10):1 227-1 228.
[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
合消化杂志,2018,26 (2):124-128.
[9]王春燕,王萍,王凤云,等.唐旭东运用失笑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证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 (3):
96-97.
[10]冯敏,王雪梅.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48例临床
·60·山 西 中 医 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SHANXI J OF TCM Jun.2019 Vol.35 No.6
观察[J].社区中医药, 2018,34 (29):105.
[11]潘秀芝.酸甘化阴法在治疗胃病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 (9):33.
[12]马坤,邱志洁.伊春锦老中医基于“毒邪”理论论治胃病[J].
福建中医药,2014,45 (6):24-25.
[13]马学玉.参赭镇气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J]. 陕西中医,2016,37 (9):1 134-1 135.
[14]单卓程,王德龙,龙惠珍,等.徐珊以“和”论治肠上皮化生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8,50 (11):251-252.
[15]王灼慧,成虹,叶晖,等.六君子加减方治疗 HP 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
2018,37 (10):918-922.
[16]刘茂先.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 (23):3 520.
[17]石伟平.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 (11):1 291.[18]余吉.任顺平应用柴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 (12):62.
[19]熊云华.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世界
中医药,2016,11 (10):2 012-2 015.
[20]康建媛,黄明河,李健.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J].中医研究,2013,26 (10):20-21.
[21]丛军,廖玲君,朱梅萍,等.莪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 (1):27-28.[22]鄢琛尹,庄永卫、宋力伟. 益胃温阳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 (3):194.
[23]郭敏,李佃贵.化浊解毒治萎方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的影响[J]. 环球中医药,2016,9
(11):1 293-1 296.
[24]顾诚.单兆伟运用自拟二参三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 (2):222-223.
[25]孔祥才.香砂养胃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8,36 (6):726-727.[26]沈晓笑.参枳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疗效及对三叶因子3、胃泌素-17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7,26 (27):3 031-3 032.
(收稿日期:2019-01-07)
本文编辑:王福岗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J]. An aesthesia,2004,59 (7):695-
703.
[2]Ui H,Andoh T ,lee JB,et al. Potent pruritogenic sction of tryptase mediated by PAR-2 receptor and its involvement in
anti-pruritic effect of nafamostat mesilate in mice[J].Eur J
Pharmacol ,2006,530 (12):172-178.
[3]李仰琪,陆春,田歆,等.结节性痒疹患者皮损中蛋白酶活化受体2的表达与分布[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4,21 (5):367-371.
[4]倪春雅,涂平,刘玲玲.蛋白酶活化受体2在皮肤生理病理功能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38 (3):
183-186.
(收稿日期:2019-01-20)
本文编辑:王福岗
细胞分泌白三烯4 (LTB4) 和前列腺素E2 (PGE2),其中LTB4与PAR-2激活剂诱发的皮肤瘙痒密切相关。
有学者研究显示,PAR-2不仅表达于肥大细胞的胞膜,也存在于胞质内类胰蛋白酶阳性的颗粒。
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特异性PAR-2激活肽均能引起肥大细胞内的钙离子动员,引起组胺释放。
而且,PAR-2可通过神经源性机制直接调节皮肤炎症机制[4]。
所以通过下调PAR-2的表达,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瘙痒,该实验中,白斑膏涂抹可以明显下调PAR-2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根据理论依据及实验数据,白斑膏具有较好的止痒效果,对外阴白色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Payne V,Kam PC. Mast cell tryptase:a review of its physiology (上接第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