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亮铜层毛刺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性亮铜层毛刺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式
镀铜层表面出现毛刺是一价铜干涉的结果,一价铜被水解成氧化亚铜而产生粗糙镀层,有时产生铜粉或海绵状镀层。

为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涉,在溶液维护上首先要注意如下问题:(1)磷铜阳极的质量。

使用的阳极要选用定点生产的有品质保证的产品,例如广东多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铜。

在生产使用中若无棕黑色薄膜,是含磷量低;若局部无棕黑色薄膜,则是含磷量不均匀,均应停止使用。

阳极要选用含磷量0.1%~0.3%铜阳极,操作时不要移动阳极,以免磷膜掉下来污染溶液,导致工件表面产生毛刺。

要保证阳极面积与阴极面积之比不得小于1.5 :1,阳极套不宜过厚,以防堵塞(以单层涤纶布为宜)。

阳极挂钩与极杠之间接触要良好。

(2) 镀件需带电人槽。

带电入槽可减轻工件浸蚀。

出槽时工件未取尽前不要关闭电源,工件与挂具非接触部位也宜经过绝缘处理。

(3) 保证硫酸浓度。

硫酸具有降低镀液电位、增强镀液导电雠能、防止硫酸铜水解成氧化亚铜的危害,从而减少镀液中铜粉晦作用。

(4) 定期添加适量的双氧水。

添加时,建议直接加入到槽底并须强烈搅拌。

添加双氧水是抑制Cu+过多积累的有效途径,当溶液中超过1.5g/L的Cu+时,镀出工件即可见有毛刺出现。

要注意的是勤加少加,以防光亮剂失效。

(5) 防止产生置换铜层。

对于形状复杂件要注意预镀层的质量,防止由此而产生置换铜层。

这一方面特别要注意管状件,管状件内壁预镀铜或镍都是镀不上的。

因为工件一进入光亮酸性镀铜槽即会开始与亮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结果溶液中产生大量铜粉,详见反应式:
Fe+CuS04→Cu↓+FeSO4此外还存在着铜粉与二价铜离子的歧化反应,这时又会产生一价铜。

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把预镀铜工序由氰化预镀铜改为化学镀铜或化学镀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件内壁全部镀上预镀层,才能避免酸性光亮镀铜时再出现置换反应。

我司根据市场的工件技术要求,研发了各种不同的酸性镀铜添加剂产品,主要推荐如下:1、EXULTRA 鼎级酸性光亮镀铜工艺2、SUPER 高填平酸性光亮镀铜工艺3、UTTOP 特强酸性光亮镀铜工艺4、酸性光亮镀铜辅助产品,如下:(1)、HN-CS酸铜湿润剂(2)、HN-LV酸铜高效填平剂(3)、HN-DM酸铜低位剂(4)、HN-FSA快速镀铜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