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创新例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创新例谈
班集体是学校的细胞,它既是学校实施素养教育的差不多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而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工作的差不多主题。
班级要不断取得进步,就必须创新。
班主任作为学生德、智、体全面进展的第一责任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起着专门的作用。
因此,班主任老师自身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对能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说也至关重要。
下面谈谈我当班主任工作中创新实践的点滴体会。
一创新形式
1、“总统”竞选制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班级,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班委会,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
因此,班委会的组成即班干部的任命也就成为班级好坏的关键。
关于任命谁为班干,决定权应授予学生,因为只有学生才会真正了解学生。
但尽管现在已是机械化、电脑化时代,但大多数学生的思想依旧比较保守,那个学期的班长是谁,那么下个学期他们选的班长确信也是那一位同学。
如此一来,三年都会是同一个班长,其他班干部也大多数“按兵不动”。
如此,班级治理的工作任务只落到几个班干身上,这不利于同学治理和能力培养。
因此,我就进行改革,参照美国“总统”选举制,由全班只选出一位班长,也确实是选出一位“总统”,然后由“总统”任命他认为能胜任他(她)所担任职务的同学做班干。
如此各司其职,形成一个以“总统”为中心的核心,而且这位“总统”的“官员们”都专门听从他的指挥与调配,班干部团结了,办事就齐心,就能有力地阻碍并带动全班同学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从而在各方面都能取得好成绩。
班主任工作起来就专门省心。
同时学生们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与发挥。
采纳“总统制”的弊端是班长会任命与其关系好的同学来担任班干,其他能力强的同学却没有当任。
这时班主任应规定“总统”所任命的班干必须在班主任同意的情形下方可在班上宣布,并让每位班干进行就职演说。
只是“总统”如此任命他的“官员”还有一个好处,确实是那些能力不强,与班长关系专门好的同学,担任了班干,做起情况来就认真,甚至尽心尽职。
如此也能够锤炼和培养这些学生的能力。
2、“竞争上岗”制
由于现在社会提倡“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强调个人能力。
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班干部任命也实行“竞选制”,由班里的同学自由进行竞选,竞争各个班干职位。
如此既能锤炼学生的口才,又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
就如我班实行了班干竞选制时,由因此第一次实行,同学们都专门兴奋,热情高涨,对每位上去竞选的学生都报以烈火的掌声,引来专门多其他班的同学观看。
每一个岗位的竞选者都专门多,专门是宣传委员,有多位同学竞争,因为我们班大多数同学热爱书法,专门多同学写字都专门棒。
每当一位同学上去时,同学们都认为这位同学不错,掌声都连续不断。
但到最后位时,只见那位同学上去用简笔画画了一只猴子掰玉米,并用漂亮的粉笔字写上“猴子掰玉米”,一分半钟完成,然后他说:“同学们请看黑板,这确实是我竞选宣传委员的资本。
”同学们报以持久的烈火的掌声,之后再也没有同学上去了,这位同学也就当选了宣传委员。
采纳竞选岗位制有一个弊端确实是每期都会是那些能力最强的人当选,如何能让那些能力也专门强,但比当选班干稍逊一点的同学也当班干?这就可规定某些岗位可由老班干与未当过班干的同学共同竞争,如正、副班长、团支书、纪律委员;有些岗位则只能由从未当过班干的同学进行竞争,如体育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等,而且岗位不能重复竞争,也确实是说,上学期当了班长,这学期就不能再竞选班长,但可竞争其他岗位。
如此就可让更多的同学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锤炼与发挥。
也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治理。
3、全民皆官制
这是针对那些“老大难”或棘手的治理问题而设置的。
全民偕官制也确实是全民动员,人人皆官,人人均参与治理,人人均可管别人,同时人人又可能被别人管。
就如社会实践,宿舍治理工作就比较难开展,因为学生已是高二年级老生了。
单靠一个宿舍长管,专门多同学都不理不睬。
开始的几天,宿舍长布置的任务,宿舍成员不积极配合,有的甚至不干。
我采纳罚扣,找学生谈话等多种方法,但成效不佳。
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制订上、下铺轮值一天,人人当舍长的治理制度。
如此,每人都当宿舍长,都尝过管人与受人管的味道,设身处地地一想,当别人管自己的时候,也想着自己管别人。
因此,同学们不管谁当宿舍长,个个都听宿舍长的指挥与治理。
在基地宿舍综合治理评估中,本班三个宿舍被评过“文明宿舍”,惹得别班的同学纷纷来取经。
二差不多特点
1、主体性
前三种治理模式差不多上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辅。
既有以班干为代表的班委会主体性,又有全班同学的主体性。
每位同学差不多上班的细胞,是班级进展的原动力。
没有学生的主体性,班级就会僵化、封闭,停滞不前。
以班干为主体的班委会是班级的要紧支柱。
没有班委会的主体性,就专门难把全班同学的主体性形成合力。
这些创新模式,确实是要充分发挥班干和全体同学的主体性,事实上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制造性。
2、民主性
在班级治理中,每位同学差不多上班级的主人,都可参与班级治理活动,在班级进行某项活动之前,班委会可尽量开放决策程度,全民参与,使同学们真正了解班级活动的意向,并依照全班同学投票决定。
每位同学之间处于平等关系。
如此,增强全体同学决策的一致性,提高班级组织目标的达成度。
另外,实行民主监督,学生定期对班干作出“称职;差不多称职;不称职”评判,而且实行班务公布。
如
此,随着民主性的提高,同学们的主人翁感愈强,主体性愈高。
3、开放性
现在的社会是改革开放的社会,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以后,面向现代化”。
这些班干任命的改革也能够说是改革开放这一潮流所趋。
由于现代媒体的增多、快捷,学生接触社会较多,班级也置于整个社会环境系统中。
学生们也会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制造性,按照现代教育要求把班办出特色,提高同学们素养。
4、创新性
班级制度的创新,打破往常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味地服从学校、老师的做法,使学生完全处于主体地位,是治理的主体,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
从而使学生能力得到锤炼,素养得到提高,以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高素养人才。
参考文献:
《中学德育有用手册》海峡文艺出版社
《教育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