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地区福利院老年期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漯河地区福利院老年期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对漯河地区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初步评估。
方法采用二阶段调查方法对漯河地区3个县和2个乡316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27.85%,其中Alzheimer病(AD)占18.04%,脑血管性痴呆(VD)占7.28%,其他痴呆占2.53%。
结论老年期痴呆已经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负担,应引起高度重视。
标签: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调查;生活质量
老年期痴呆是以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障碍和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
主要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也出现逐年增加态势,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
为了解老年人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现状,2011 年6~10月对漯河市城乡最大的8所福利院生活的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痴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选取的抽样单位为漯河市城乡8所最大的福利院,共316例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调查对象。
男性254例,女性62例;中学及以上26例,小学130例,文盲160例;年龄最小61岁,最大100岁,平均(78.57±5.00)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以福利院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个人健康状况和疾病史、婚姻状态、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听力、牙齿、社会支持、日常生活习惯、体检情况等一般情况。
调查采用二阶段法,(1)检出病例:应用AD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测量,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问卷等进行初筛病例。
(2)痴呆诊断和分型分度:对初筛病例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痴呆诊断标准对痴呆作出诊断;用Hachinski 缺血指数量表(HIS)鉴别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痴呆(HIS ≤ 4分为非血管性痴呆;HIS ≥ 7分为VD;4分0.05),见表1。
2.3 老年痴呆在不同年龄的患病率
痴呆、AD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AD患病率增长迅速,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4.247,P 0.05)。
痴呆患者年龄平均为(76.53±8.72)岁,明显高于非痴呆患者[(70.03±7.09)岁](P 0.05)。
见表4。
2.6 婚姻状况与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关系
丧偶独身者痴呆的患病率为31.55%,明显高于配偶健在的患病率(20.91%)(χ2=4.044,P 0.05)。
丧偶者患痴呆、AD的危险性高于在婚者,见表5。
3 讨论
据统计,全球有2 000多万人患有老年期痴呆症。
我国患有痴呆的老年患者500多万。
预测到2030年我国老年痴呆将有1 200万[2]。
本课题对漯河地区8所福利院60 岁以上者进行整群抽样,研究结果显示痴呆患病率为27.85%,远高于以往报道的一般老年人群中调查的结果,这可能和研究对象中70 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有关。
其中AD患病率为18.04%、VD患病率为7.28%、混合性痴呆患病率为2.53%。
AD患者和VD患者合计占全部痴呆患者的90.91%,是老年期痴呆患病的最主要2种类型。
调查中发现福利院AD大年龄组患病率高,90 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可达50.00%,其次为75岁以上的为40.00%,最低组为60岁以上占17.24%,考虑与福利院老人群体的特殊性有关,诸如年体弱多病、孤独抑郁、家庭状况差、经济水平低等众多因素。
另外,调查研究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不同的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婚姻状况等与AD患病率的关系,结果提示AD患病的性别分布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性与女性痴呆中AD患病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提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AD病,可能是因为女性大多在生活自理能力上比较强,与儿女相处容易,更愿意在家庭形式中生活养老,来福利院的老年女性往往是子女没有精力照顾或无子嗣,这部分老年女性因种种社会原因,文化程度比较低,社会支持、人文关怀少,易孤独寂寞,思考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痴呆患病率远高于老年男性[3]。
AD患病与文化程度关系密切,文盲的患病率可高达41.25%,其次是小学文化的老人患病率为15.38%,初中及以上的患病率为7.69%;同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越明显,痴呆的患病率越高,AD和VD患病率亦呈递增趋势,AD患病率增长迅速,V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的趋势较缓,亦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丧偶者AD的患病率为22.33%,明显高于配偶健在的患病率(10.00%)。
因此在管理形式上应该尽可能让老人多参与日常管理,老人之间可以通过互助的形式增强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增加老年的运动交际和活动范围,减少孤独,适当地接受各种形式的文化培训,应该引起民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在福利院老年群体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AD是当务之急。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老年孤独、心理压力、缺乏必要的脑力、体力锻炼与AD发生密切相关[4-6]。
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加强防治措施,逐步建立并完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增强专业医疗护理人员进行老年护理,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黄河浪,吴磊,胡祥炬. 南昌和九江市福利院老年痴呆患病率调查分析[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2):73-78.
[2] 张红,陈长香,赵春双,等. 唐山市养老院老年人认知障碍及危险因素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1,9(38):1684-1689.
[3] 屈秋民,乔晋,韩建峰,等. Alzheimer病患病率与患者性别的关系[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7):511-512.
[4] 唐牟尼,刘协和,云扬,等. 社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1):22-25.
[5] 王新德. 老年人痴呆的定义分类诊断和鉴别[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5-6.
[6] 严波,王宁宇. 老年性痴呆患者嗅觉功能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