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疗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患者焦虑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名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共计30名,实
施常规性护理方式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人数30名,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
物治疗方式。

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情况。

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及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后,整体负面情绪人数显著
低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阶段来看,针对焦虑症患者来说,通过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能够有效
的改善患者的情绪指标,未来可在精神科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

【关键词】认知行为;药物治疗;焦虑症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1752(2019)22-0110-02
焦虑症作为当前阶段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社交恐惧、广泛性焦虑障碍等,其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障碍。

而且这部分患者
在社交生活当中往往承受巨大的压力,很多患者由于无法承受巨大压力而自杀。

因此针对焦虑症患者来说,临床上应当探究有效的治疗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本次研究主要就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具体的数
据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60焦虑症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符合焦虑症疾病的诊断标准。

所有的患者均排除所存在
的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将所有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30,男性人数15名,女性人数15,年龄为26~55,平均年龄为40.4±2.5岁,观察组人数共计30,男性人数16,女性人数14,年龄为25~53,
平均年龄为41.4±2.8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方面不具备统计学
意义。

本次研究过程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同意,所有的患者均知晓并了解本次
研究过程,且签署实验认可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对患者心理指标进行监控。

药物方
式选择盐酸万拉法辛胶囊,睡前服用,每次服用25mg,每天服用一次。

根据患
者的耐受情况来进行剂量加减[1]。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安排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内容主要包括关于焦虑症的相关知识、概念,认知方面的构建等工作,对患者所
存在的焦虑功能失调性思维进行优化,同时纠正患者作为核心的认知放大现象,
实施呼吸控制训练,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最后做好放松性训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精神状况,结合SAS及SDS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析,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度或抑郁度越严重(反映疼痛度)。

分数为1~10分。


过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评分统计将患者情绪指标划分为严重(8~10分)、一
般(6~8分)、稳定(<6分)。

改善率=(稳定+一般)÷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软件的处理和分析,资料通过组间比较形式进行,以P<0.05表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观察组在整体治疗完成后,疼痛度改善效果显著,因此所存在的负面精神情绪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两组患者负面情绪人数对比
3.讨论
随着当前阶段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针对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方式和手段也在日益完善和改进,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在当前阶段的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的整体效果和作用[2-3]。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指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规范化的知识讲解来进行认知过程的改变,改善患者的观念,纠正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效的提升治疗的效果,提升疾病治疗作用[4]。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后,整体的治疗效果显著,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在负面情绪人数情况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万拉法辛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有效的抑郁抑制剂,其能够作用于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焦虑症发病率。

如果能够将药物联合护理方式结合起来,对于患者的焦虑症改善依从性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安全性方面能够得到保障[5]。

综合上文所述,在当前阶段针对焦虑症患者来说,通过实施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后,整体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仝巧英,张宇鑫.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对于焦虑症失眠症状的临床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4):98-99.
[2]孙仕田,郭长香.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万拉法新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4):91-92+125.
[3]徐志宏.广泛性焦虑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166-167.
[4]杨晓红,邵凤玲,张建明.内观认知疗法配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内科,2017,12(06):855-857.
[5]宋宁,王苏豫,葛鑫,张百泽,王小竞,丁桂聪.认知行为疗法对学龄前牙科焦虑症患儿就诊合作程度的干预评估[J].口腔疾病防治,2016,24(10):599-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