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 相互关系 。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 相互制约、相互 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 物乃至整个生物 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 其他的事例来证 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一教材分析 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 文章以饱 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 眷顾,表 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二、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 滋润、善待、 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默读第二部分 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 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
(2)然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 死了三十三棵,这说明什么?
(3)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要考虑这些?
假如没有了树,将会是如下后果: 1.陆地沙化,生态系统会严重打破。 2.气温会变热,空气会变少,植物的氧化作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 的是什 么? 2、 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 绍文章 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 印第安 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 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 西雅图。白 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4)内容具体,建议细致。
调查报告的一般写法: 标题。直截了当地把调查的问题写在
标题里,如《关于xxx问题的调查报告》。 概况。交代所调查问题的基本情况,
点明调查的结论。 调查内容。写清事物的发生、发展过
程及产生的影响、后果。可以按时间顺序 写,也可以按问题性质从不同侧面来写。
结论。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性 意见。
最后写调查人姓名及整理调查报告的 时间。
拓展实践
交流资料,尝试练笔 1.交流:用文中调查的方法调查自己 家周围树木生长情况,做好记录, 分析原因。 2.通过交流,相互启发,确定关心的 问题。 3.回顾写调查报告的步骤与方法。 4.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写一份调查
报告。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3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 具体特点 人类破坏行为 造成后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 护环境,爱护 家园。 三、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 相关的 情感。 四、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 己生存 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 了解印第 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 快,鹿的 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 择喜欢的 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 的话说说 。
词语:调查、测量、措施、 建议
调查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
原因——调查——分析—— 结论——建议
默读调查部分 (1)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2)画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 做法?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 这样写的作用。如果是你还 会怎样调查? (3)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 请画出这部分课文中表示数 字的词语。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 义,激 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 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 物?请你 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 留下的印 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 毫不留情地 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 却要告诉我 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 么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 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 举学生 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 圣”这个 词语。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 地是神圣的 ?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14*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 森林还是 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 美国总统罗 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 鹿的大敌—— 狼。结果摧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 的生态灾难。那 么,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可能谁也不会想到, 那就是得到特别保 护的宠儿——鹿。课文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捕 杀狼前后凯巴伯森林 的不同情况,说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 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 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S)版
四年级下册
11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什么是调查报告
人们根据在实践中对客观实 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而 写出来的书面材料,目的在于提 供研究问题根据,解决问题的参 考意见。
读一读
调棍剩 宜 垃 圾坑填 订 秃 萎贸摊 贩 罚
读音:枯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 是神圣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 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 呢?让 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用会消失。 3.夏天少了很多阴凉的地方,人们出行会很
麻烦和痛苦。冬天风沙会很大。 4.紫外线指数会升高。会诱发疾病。 5.地球会变得像个老人,没有绿色的生机。 6.风不调雨不顺。
请同学们根据小作者的建议,给相关 部门写一份建议书,你想怎样写?
(1)反映问题,有理、有据、有节。
(2)态度十分诚恳。
(3)语言文明礼貌。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 什么话 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 首” 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 以写知 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 “我们 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 神圣 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 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 我们 :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 己的 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 上,呈 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我 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 段。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一教材分析 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 文章以饱 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 眷顾,表 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二、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 滋润、善待、 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默读第二部分 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 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
(2)然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 死了三十三棵,这说明什么?
(3)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要考虑这些?
假如没有了树,将会是如下后果: 1.陆地沙化,生态系统会严重打破。 2.气温会变热,空气会变少,植物的氧化作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 的是什 么? 2、 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 绍文章 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 印第安 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 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 西雅图。白 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4)内容具体,建议细致。
调查报告的一般写法: 标题。直截了当地把调查的问题写在
标题里,如《关于xxx问题的调查报告》。 概况。交代所调查问题的基本情况,
点明调查的结论。 调查内容。写清事物的发生、发展过
程及产生的影响、后果。可以按时间顺序 写,也可以按问题性质从不同侧面来写。
结论。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性 意见。
最后写调查人姓名及整理调查报告的 时间。
拓展实践
交流资料,尝试练笔 1.交流:用文中调查的方法调查自己 家周围树木生长情况,做好记录, 分析原因。 2.通过交流,相互启发,确定关心的 问题。 3.回顾写调查报告的步骤与方法。 4.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写一份调查
报告。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3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 具体特点 人类破坏行为 造成后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 护环境,爱护 家园。 三、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 相关的 情感。 四、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 己生存 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 了解印第 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 快,鹿的 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 择喜欢的 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 的话说说 。
词语:调查、测量、措施、 建议
调查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
原因——调查——分析—— 结论——建议
默读调查部分 (1)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2)画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 做法?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 这样写的作用。如果是你还 会怎样调查? (3)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 请画出这部分课文中表示数 字的词语。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 义,激 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 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 物?请你 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 留下的印 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 毫不留情地 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 却要告诉我 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 么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 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 举学生 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 圣”这个 词语。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 地是神圣的 ?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14*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 森林还是 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 美国总统罗 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 鹿的大敌—— 狼。结果摧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 的生态灾难。那 么,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可能谁也不会想到, 那就是得到特别保 护的宠儿——鹿。课文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捕 杀狼前后凯巴伯森林 的不同情况,说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 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 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S)版
四年级下册
11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什么是调查报告
人们根据在实践中对客观实 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而 写出来的书面材料,目的在于提 供研究问题根据,解决问题的参 考意见。
读一读
调棍剩 宜 垃 圾坑填 订 秃 萎贸摊 贩 罚
读音:枯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 是神圣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 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 呢?让 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用会消失。 3.夏天少了很多阴凉的地方,人们出行会很
麻烦和痛苦。冬天风沙会很大。 4.紫外线指数会升高。会诱发疾病。 5.地球会变得像个老人,没有绿色的生机。 6.风不调雨不顺。
请同学们根据小作者的建议,给相关 部门写一份建议书,你想怎样写?
(1)反映问题,有理、有据、有节。
(2)态度十分诚恳。
(3)语言文明礼貌。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 什么话 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 首” 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 以写知 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 “我们 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 神圣 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 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 我们 :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 己的 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 上,呈 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我 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