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1937年7月8日中共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该电文发表的背景是爆发了()
A. 秋收起义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皖南事变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电文发表于卢沟桥事变后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蓄意挑动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中国军民奋起反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正确
AC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选B
2.《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歌曲中提到的“大战”()
A. 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B.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是马保三率领山东纵队第一旅取得的重大胜利
D.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答案】D
【解析】据“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可知歌曲中提到的“大战”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路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故D正确
ABC三项不符合题干内容故排除
故选D
3.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 取代蒋介石的地位
B. 满足各阶层处死蒋介石的要求
C. 向中共表达合作抗日的诚意
D. 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答案】D
【解析】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
石实行“兵谏” 如果此时处死蒋介石中国可能陷入更大规模的内乱对抗日大局更为不利为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得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最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符合题意
4.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下列事件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百团大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给出的“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这个国家公祭日定义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三十万人以上最符合设立公祭日的要求
5.20世纪30年代据当时逃至天津的难民称“前日下午由沈阳开出之北宁一0二次
车”“车内拥挤不堪”“居民纷纷向关内迁移” 大批难民逃往关内是因为爆发了()
A. 辽沈战役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30年代”“由沈阳开出”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大批难民逃往关内是因为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军政大员四散逃避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故B项正确
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与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不符故A项错误
西安事变发生在西安与题干“由沈阳开出”不符故C项错误
七七事变发生在北平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6.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③④
【答案】D
【解析】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
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
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
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④
故选D
7.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 九一八事变
D. 西安事变
【答案】C
【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次日清晨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随后日军只用四个多月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8.“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 鸦片战争
B. 全面内战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答案】C
【解析】
9.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 《双十协定》的签订
【答案】B
【解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由此可知“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B项正确
故选B
10.下列对第三次长沙会战历史地位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 自全民族抗战以来唯一一次大捷
C. 自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D.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答案】D
【解析】A项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排除
B项错在“唯一” 故排除
C项台儿庄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故排除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故D项正确
故选D
11.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写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材料中的“上海一隅之抵抗”指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淞沪会战
D. 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上海一隅之抵抗”指的是淞沪会战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于8月13日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为保卫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故选C
12.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形势示意图该战役是()
A. 平型关战役
B. 太原战役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从图中看出这是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故选D.
13.中共中央对全国宣告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 “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 “取消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其目的是()
A.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B.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D. 保障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可知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共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御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故B项符合题意
A项是国民革命时期
CD项是抗战胜利后故都应排除
故选B
1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大捷
C. 保卫大武汉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A
【解析】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一支骄横的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东侧伏击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 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15.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相同点是()
A. 都是日军蓄谋已久后突然发动
B. 当地的中国驻军都奋起反抗侵略
C. 两次事变都发生在东北地区
D. 都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答案】A
【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所以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相同点是都是日军蓄谋已久后突然发动故A符合题意
16.从下图台儿庄战役形势图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八路军对战役进行了积极的配合
B. 战役集中于山东、江苏地区
C. 苏联公开支持中国抗战
D. 李宗仁参与指挥了台儿庄战役
【答案】B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从下图……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 从图中无法判断八路军、苏联在战役中的作用排除A、C项
从图中可以看出台儿庄战役的主要攻防行动均在山东、江苏地区 B项正确
从图中无法得出该参与战役的指挥官之一为李宗仁排除D项
故选C
17.如图是抗日战争一著名战役示意图这个战役是()
A. 平型关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平津战役
D. 辽沈战役
【答案】B
【解析】题目给出的示意图中有台儿庄字样可知它反映的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故选B.
18.“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 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
B.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C.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主要是直接反映相关历史的遗迹遗物第二手资料则存在转述现象如回忆录、著作等由此可知屠杀现场照片为第一手资料可信度更高故D正确
ABC项为第二手资料故排除
故选D
19.“历时4个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这句话描述的会战是
()
A. 徐州会战
B. 太原会战
C. 淞沪会战
D. 武汉会战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进入武汉会战阶段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打破了日军妄想“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0.1941年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败退但在中国战场上我国取得一次正面战争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次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D
【解析】1941年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败退但在中国战场上我国取得一次正面战争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次战役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故D正确
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2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淞沪会战的积极影响
21.(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该宣言发表的意义
【答案】(1)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展现了不屈服的抗战精神坚定了抗战的信心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赞赏推进国共合作
【解析】(1)根据材料一“历时三个月( 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的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抵抗最坚决、最持久、战绩最显著的一次大会战会战后期蒋介石在苏州召开的高级将领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如果我们在这次上海战争发生以后到双十节为止不能以壮烈的牺牲予倭寇以最大的打击……则本月5日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正义演说不会发表国联谴责日本暴行的议案也不会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多月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也展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力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发展
【答案】(2)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进行全民族抗战
【解析】(2)根据材料二“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
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 取消现在的
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7年7月7
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中日民族矛盾
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开始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22.(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世界新秩序”的名称1919年的中国”有何标志性事件?
22.(2)材料二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请举一著名战例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2.(3)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的标志是什么?“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与了哪一国际组织的创建?
【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五四运动
【解析】(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两次会议即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战后国际新秩
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
胜国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但是列
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由此也引发了1919年
中国五四运动
【答案】(2)九一八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析】(2)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
抗战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
汉会战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敌后战场抗战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答案】(3)发表《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
【解析】(3)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
联盟该联盟正式成成的标志是1942年1月1日美、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
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人宣言》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
转战争的形势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参
与了联合国的创建
23.(1)材料一中图1的火柴盒上的“77”火花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设计?这一事件对中国时局有何重大影响?
23.(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和材料二说出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所做的工作及其目的此
外中国共产党还为抗战做了哪些努力?请举一例说明
23.(3)材料三中的昆仑关战役属于抗战中哪一战场的战役?结合材料三说出昆仑关
战役的意义这个战场还进行了哪些战役给日本侵略军沉重打击?请举一例说明
23.(4)材料一中图3的《大公报》应该出版于哪一年?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日木
投降矣” 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答案】(1)事件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解析】本题以史料实证作为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了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和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史实题目设计既注
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答案】(2)工作创办抗日军政大学
目的增加抗日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努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等
【解析】
【答案】(3)战场正面战场
意义昆仑关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抗日攻坚战的首次胜利影响巨大
战役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
【解析】
【答案】(4)时间 1945年
因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
24.(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国共两党两次携手”合作的斗争目标分别是什么?
24.(2)列举一例共产党开赴抗日前线在正面战场配合国民党作战的事件
24.(3)从材料二的两幅图中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处理
好与国民党的关系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1)第一次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
作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国
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答案】(2)平型关大捷
【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八路军一一五师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在平型关取
得首战大捷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
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答案】(3)变化由合作到内战(或分裂)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宣告国共合作破裂
处理好国共的关系有利于台湾的早日回归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