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8届高考地理提升训练26区域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训练26 区域联系
欧洲传统工业散布呈“香蕉带”形状,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据此完成第1~2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的要紧缘故是( )
A.科技人材向东流动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工资本钱相对较低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地域( )
A.劳动力需求增加
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经济会变得萧条
D.产业结构取得优化
以下图为某企业工厂选址城市及转移途径示用意。
读图,完成第3~4题。
3.阻碍该企业工厂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廉价劳动力
B.环境因素
C.原料和动力
D.交通运输
4.该企业工厂转移对迁入地的阻碍是( )
①增加了就业职位②使城市品级提升③增进高新技术进展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⑤可能加大环境压力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⑤
北京某服装企业将除总部外的2 000多名生产工人和全数设备迁至河北衡水。
新厂流水线从6条变成12条,面积由6.5公顷扩张至20.5公顷。
据此完成第5~7题。
5.该企业负责人说“在北京待了十连年,本钱愈来愈高”,此本钱要紧指( )
A.劳动力和交通
B.劳动力和地租
C.动力和原料
D.动力和交通
6.企业总部留在北京要紧因为( )
A.方便获取市场信息
B.距离远,搬迁费用高
C.北京的政策优惠
D.北京市场尚未饱和
7.该类企业外迁对北京的阻碍是( )
A.提高人口容量
B.解决“大城市病”
C.均衡教育资源
D.分散城市职能
2017年4月10日,来自西亚的14万吨原油在缅甸马德岛卸载,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中缅两
国能源领域合作步入新时期。
读图完成第8~10题。
8.中缅输油管道建设的踊跃阻碍有( )
A.改善云南大气质量
B.爱惜缅甸生态环境
C.增强我国能源平安
D.改善缅甸能源结构
9.关于缅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地形南高北低
B.河流有明显的凌汛现象
C.全年高温多雨
D.西南季风带来丰硕降水
10.海上巨轮运输进程中石油泄漏易造成海水污染,海上油污扩散的要紧缘故是( )
A.洋流
B.水循环
C.海洋生物
D.大气环流
我国东部沿海地域人口浓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欠缺的窘境;西部广大地域资源丰硕,却因资金欠缺、基础设施和技术掉队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
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的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进展,我国前后制订了假设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用意,完成第11~13题。
1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高压输电
B.管道运输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形的自然落差自流输送
12.②工程关于我国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是( )
A.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完全以气代煤
B.为提高我国能源供给平安性发挥重要作用
C.解决沿线地域及长江三角洲地域能源供给紧张的问题
D.减缓我国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13.有专家指出,④工程极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域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有关其成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①沿途有些地域地下水埋藏浅,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升高
②沿途地域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③沿途有些地域土壤中的盐分有慢慢向地表集聚的可能
④沿途地域要紧处于半湿润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域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4.新型城镇化要通过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的和谐进展来实现城乡一体化。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皖南地域毗邻长江三角洲,有利于吸纳长江三角洲地域的资金、产业转移,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中心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
材料二图为皖南部份地理事物散布图
(1)皖南地域承接产业转移,其工业类型要紧属于型工业,请说明皖南地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缘故。
(2)皖南地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本地的农业生产有何阻碍?
(3)为推动皖南地域的可持续进展,对新迁入该地域的企业设置相应的门坎。
请你对门坎的设置提出一些建议。
材料三脐橙是亚热带水果,下表为皖南歙县脐橙种植条件评判。
(4)歙县是闻名的茶叶之乡,有观点以为可在该地建设脐橙种植基地,你是不是赞同这种观点?请论述理由。
参考答案
提升训练26区域联系
1.C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本钱和扩大市场,从而取得最大利润。
欧洲西部经济进展水平高于东部,人材、配套设施都优于东部,劳动力本钱也较高,因此,西部对高科技产业的吸引力更大;欧洲东部劳动力本钱较低,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会降低劳动力等本钱,故C项正确。
2.D 伴随制造业转移,就业机遇也会向外转移,劳动力需求减少,A项错误;研发中心一样位于技术水平高的地域,可不能随制造业转移,B项错误;产业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上,产业结构取得优化,有利于产业升级,经济可不能显现萧条,D项正确,C项错误。
3.A 由图中能够看出,该企业工厂的转移线路由经济发达地域迁到经济欠发达地域,由沿海迁到内陆,通过工资水平的对照,要紧向工资水平低的地域迁移,因此主导区位因素是廉价劳动力,故A项正确。
4.A 要紧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考虑,产业转入有利于增进迁入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增加就业机遇,转入的往往是劳动密集型、高污染、资源型等产业,可能加大环境压力,故①④⑤正确。
产业转移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不能使城市品级提升和高新技术进展,②③错误。
故D项正确。
5.B 服装加工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产业。
随着城市经济进展,北京市劳动力价钱愈来愈高,土地价钱愈来愈高,生产本钱升高,不能不进行产业转移,故B项正确。
6.A 北京市人口众多,服装产品的消费市场广漠,总部留在北京能够快捷方便的获取市场信息;与搬迁费用、优惠政策、市场饱和程度无关,故A项正确。
7.D 人口容量与本地的科技、对外开放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有关,与企业的外迁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企业外迁能够减缓城市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大城市病”,故B项错误;外迁的是服装企业,不是教育部门,故C项错误;服装企业的外迁,能够降低北京市的工业比重,从而分散城市的职能。
故D项正确。
8.C 中缅输油管线的终点在昆明,会使得昆明石油加工业相应进展,可不能改善云南省大气质量;管道建设,对缅甸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阻碍;中缅输油管道建设,可使我国入口石油的线路大大缩短,利于我国的能源平安;关于缅甸能源消费结构没有阻碍,故C项正确。
9.D 缅甸河流多自北向南流,地形北高南低;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夏日受西南季风阻碍多降水;河流无冰期,不可能有凌汛。
10.A 海上石油泄漏造成海水污染,主若是通过洋流运动而扩散。
11.A 认真读图,结合中国要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能够推断线路①为西电东送的北路工程,②线路为西气东输工程,③为西电东送的南路工程,④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①和③均为长距离电力输送,应该是利用高压输电。
12.B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刻内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可不能改变;西气东输增加了东部发达地域能源供给,能源利用显现多元化,为提高我国能源供给平安性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可能完全解决东部能源紧缺的问题,只能减缓能源紧缺的状况。
13.B 由图可知,④是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沿途有些地域地下水埋藏较浅,随着调水工程的实施,河水水位上升,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上升,致使土壤中的盐分有慢慢向地表集聚的可能,①③正确;沿途地域主腹地处半湿润地域,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分也会随着水分上升到地表集聚,形成土壤的次生盐碱化,④正确;沿途地域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可不能造成盐碱化,②错误;该线路不在海岸线周围,可不能造成大量海水的侵入,⑤错误。
故B项正确。
14.(1)劳动力密集地价低;劳动力丰硕且廉价;政策支持。
(2)有利:城市化进展增进了皖南农业技术的进步;增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效益的提高。
不利:加重了农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3)要求迁入的企业环境污染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峻的企业迁入;要求迁入的企业具有必然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掉队且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
(4)赞同:年降水丰沛,有利于脐橙生长;低山丘陵地形,适宜脐橙种植用地广;挂果期光照充沛,有利于提高脐橙品质;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增进农业多样化;毗邻长江三角洲,陆路交通便利,有利于脐橙销售。
反对:年均温、积温不足,无益于脐橙生长;冬季极端低温低,频率高,易受冻害;破坏原生植被,加重水土流失;产业基础较弱,缺乏种植体会;阻碍原有特色产业茶叶生产。
(选赞同或反对意见都可,说明合理即成。
理由任答;只答观点,没写理由不得分)
解析:
第(1)题,皖南地域经济较掉队,承接产业转移时,应该要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缘故:皖南地域经济较掉队,地价低;劳动力丰硕且廉价;政府政策的支持。
第(2)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皖南农业技术的进步;增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效益的提高;不利方面的阻碍:加重了农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第(3)题,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转入地要注重对本地的环境爱惜,应该要求迁入的企业环境污染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峻的企业迁入;要求迁入的企业具有必然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掉队且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
第(4)题,假设选赞同建设脐橙种植基地,理由:该地年降水丰沛,有利于脐橙生长;低山丘陵地形,适宜脐橙种植用地广;挂果期光照充沛,有利于提高脐橙品质;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增进农业多样化;毗邻长江三角洲,陆路交通便利,有利于脐橙销售。
假设选反对建设脐橙种植基地,理由:年均温、积温不足,无益于脐橙生长;冬季极端低温低,频率高,易受冻害;破坏原生植被,加重水土流失;产业基础较弱,缺乏种植体会;阻碍原有特色产业茶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