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王维宝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紧密地围绕核心素养,加强数学语言交流,循序渐进地提升数学思维。
而师生数学语言交流的质量、课堂互动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兴趣的发展。
因此,依据学情的需要,加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对此,数学教师应深入课堂,重视数学知识的载体即数学语言的教学,积极探索语言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
一、把握心理,健康疏导,形成良好数学语言表达环境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这些现象的发生: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或支支吾吾,或干脆不说。
从小学生的心理来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小学生对课堂回答存在一定程度的“为难”心理,担心会因为答错受到老师的批评。
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应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为此,有必要通过制度手段,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评价环境,除了数学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有一种包容的思维和心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敢讲、敢说外,学生还必须要具有健康的数学语言交际习惯和心理。
二、注重习惯,深度阅读,拓展数学语言表达的精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阅读学习首先就是要学会阅读。
”一个对阅读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学困生”。
由此,足见我们对数学的学习也永远离不开数学阅读。
数学语言中的概念、定理等内容存在一定的抽象意义,必须要完全的精准,才能够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含义,为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发言中运用准确的语言,严谨的表达,从而提升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特别是要加强阅读指导,培育兴趣,以良好的语言阅读习惯为数学语言形成奠定基础,在长期广泛的阅读中感悟自己的数学语言美妙。
三、规范用语,指令明确,提升数学语言修养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语言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基于这一教育认识,为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首先,教师的语言表达要规范,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从而给学生一言一行做出良好的榜样。
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到语言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框架,善于分析细节。
真正的数学教育家本质上也一定是一个语言规范的数学教师,不要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表达带进课堂对学生产生误导,如“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不能读成:长加宽加高乘以4”。
因此,教师和学生要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对数学语言的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教师对数学语言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四、互动交流,立足主体,完善数学合作探究活动
在我们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非常常见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经常会组织每个学生一起进行课堂小组交际合作、同桌交流、课堂小结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课堂小结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给每一位优秀的学生都提供了自己的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的平台和机会,即学生获得可以独自面对全班同学的发言机会。
通过搭建数学语言的教练平台,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表达了很多优质的观点,他们为了更好地使自己的数学观点意见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必然精心地准备,認真地组织自己数学课堂表达的语言,从“要我说”逐渐变成“我要说”。
与此同时,通过这些课堂小结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一些优秀的数学“学困生”也必然会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及带领下,逐步地学会用准确的课堂数学语言和方式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数学看法和观点意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