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及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及优化作者:耿美金纪静魏育红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15期
摘要:“农超对接”作为新型的产品流通方式在我国进行试点及普及,试图建立有序的现代农业,缓和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及生鲜农产品损耗率以达到超市、农户、消费者三方共赢。
睢宁旭旺超市采用特有的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将日用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相结合,形成“农超对接”模式下的农产品供应链。
文章建立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影响供应链运行效果的因素,进而提出优化措施,以促进“农超对接”供应链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农超对接;供应链;物流配送模式
“农超对接”是指通过建立相关平台,促进农户与超市及便利店等具有合作意向的城镇客户签订相关协议,采用直接供货的方式完成对接,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
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农村,使农户群体生产与城市消费市场需求相结合,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达到共贏的目的。
此模式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发展的十分成熟,我国也有多家大超市采用此模式形成自己专有的物流供应链。
但是对于我国一些县城农村地区,大超市显然不能覆盖此区域,并且各地的农业、地理特点不一,“农超对接”实行的模式和办法也就不能统一而论。
“农超对接”供应链是一个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系统链条,目前大致有三种配送物流模式:共同配送物流模式,超市自营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这三种模式均联结了农产品供应商和超市,最大程度提高各环节的协调性,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稳定的供应链。
供应链主要有减少冗余生产、缩短供应链时间、提高成本效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与提高产品质量等目标,供应链管理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科学的综合分析供应链运行效果,把握供应链各成员的核心任务、操作流程和之间的关系,能够进一步完善供应链。
很多研究对“农超对接”供应链的实际运行、发展建议、未来前景等问题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缺乏数据来源和具体财务信息,忽视了供应链各个节点直接的合作协调,信息对接和共享。
本文针对徐州市睢宁旭旺超市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建立运行效果评价体系并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其进行优化调整,以期达到提高农超对接效率的目的。
旭旺超市位于徐州市睢宁县,拥有40家直营店和300余家加盟店。
超市配备较大规模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在睢宁的魏集、梁集、高作、王集、邱集、姚集、庆安、朱楼等村镇都建立了与农户进行直接合作的农产品供应点。
直营店位于睢宁县城中心,加盟店则位于这些睢宁县下属村、镇的中心位置。
超市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将日用商品配送到二级加盟店,然后在返回的过程中收购农产品并配送到城镇各个超市,最终完成农资的物流活动。
根据睢宁县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旭旺超市采用的是自营物流双向配送模式。
其配送图1所示。
这种以自身的物流配送中心为基础,以县城四十家直营店和乡村三百余家加盟店为联系枢纽,通过“农产品进城”和“日用品下乡”进行双向循环物流的模式结合了徐州市睢宁县的地理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物流资源,使消费者既能购买到有质量保证的商品也可以享受到新鲜低价的农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促进了睢宁县的经济发展。
基于“农超对接”供应链现状,针对旭旺超市以自身物流配送中心为基础的供应链模式,本文选择AHP(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绩效评价。
农超对接模式的供应链质量风险识别是一个联系紧密的递阶层次,构建四个目标层次:农产品种植环节B1(品种改良率C1、抗风险力
C2、农户收益率C3),农产品加工处理B2(整理C4、清洗C5、分级C6、处理C7、包装
C8)自营物流运输配送B3(农产品流通设施C9、保险设备与技术C10、运输前预冷工作的缺失C11、冷链运输的工具再污染C12、配送信息流的双向管理C13)超市销售环节B4(超市贮藏风险C14、顾客满意度C15、顾客改变购买意愿C16)
构造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引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来定义判断矩阵=(Aij)n×n,将各个指标制成两两打分矩阵,并将打分结果直接构造为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并依据上述打分依据,得出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分别为:
为了检验以上构造的矩阵A,B1、B2、B3、B4是否具有符合现实研究的可能,需要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用MATLAB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根据最大特征值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1)目标层一致性检验
将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通过MATLAB进行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由此可知得到最大特征值λmax=4.1569。
由于CR
(2)准则层的一致性检验
以农产品种植环节为例,具体算法同目标层一致性检验,得到农产品种植环节的最大特征值为λmax=3.0858。
由于CR
对于所求得的单层的一致性检验进行二次分析,这是由于本文中所探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系统,所以需要对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与总权重计算,通过上述论述,可
以得到准则层的各指标一致性检验见表1。
总体指标体系层次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专家打分体系对农超对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为满意的可操作性。
利用SPSS计算农超对接模式下的各个指标体系权重,各个比较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w,得到的各个总指标对应权重为:
w=[w1,w2,w3,…,wn]T
由此可以得到,“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各个二级指标绩效的权重占比w=[0.38,0.1,0.4,0.12]T。
运用构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值,在旭旺超市进行实地考察基础上,对于徐州睢宁旭旺超市的农超对接模式进行绩效定性和定量评估。
通过上述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定量分析可以得到,农产品种植环节占比0.38、农产品加工处理占比0.1、自营物流运输配送占比0.4、超市销售环节占比0.12(满分值为1)。
饼状图如图2。
定性分析:综合考虑了上述评价体系中16个可能出现绩效风险指标的频度数、严重度数、不可探测度数三个方面,进行计算矩阵分数并排序可知,农产品流通设施、保鲜设备与技术风险、配送信息流的双向管理是最应当引起管理者重视的三个绩效环节。
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在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的价值绩效变动容易发生在农产品种植环节和自营物流配送环节。
自营物流运输配送最为关键,其次是农产品种植环节。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旭旺超市在农超对接物流链中存在以下问题:
1. 远距离的运输所引发的信息物流无法实时掌握的技术问题急需解决。
这个问题是现代化
信息社会的要求;同时,旭旺超市独有的双向循环物流模式对信息化程度配送有更高的要求。
旭旺超市以自营物流配送中心为基础,为降低供应链质量风险,需要信息化物流配送技术和仓储技术的保证,这直接关系到规避农产品物流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成本,此外,信息化物流的配送也对销售环节的压力有直接缓解的作用,从而提高自营物流配送的品牌效应,以提高农超对接效率。
2. 在当代社会环境下,滥用农药化肥和水土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问题应得到普遍高度关注。
(一)信息化物流运输管理
在现代信息化的管理的要求下,信息收集的重要性体现在整个旭旺超市“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方方面面:与农户确定合作前,需要收集农户生产地点以及周边环境的生产地各类信息指标;与农户合作时,对于农产品运输的路线选择和管理需要收集各个生产地的测量信息;回程时双向循环物流所携带日用品需要统计农户各区的需求信息。
因此,超市应当推进物流信息运输的技术革新,实时掌控配送物流,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加资金投入力度,促进科技创新。
(二)农户商户资源共享
超市管理者应当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注重自营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的监管,提高超市质量的监控和对市场探测的灵敏度,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将农产品的生产信息进行有效的记录和电子备份,提高超市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
同时,农户应当注重考察种植农产品质量的选择,从源头控制可控的产品质量隐患,积极与超市共享信息。
旭旺超市的自营物流配送根据上述意见进行优化后,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郭锦墉,黄强,徐磊.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的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江西省的抽样调查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2]平海,单金辉,陈进冠,等.基于AHP-熵值法的农超信息对接绩效评估及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7(15).
[3]郭锦墉,徐磊,梅晨.企业家精神,合作社能力与“农超对接”——基于无形资源竞争观[J].华东经济管理,2017(05).
[4]史文倩,烟台市“农超对接”模式参与主体绩效评价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
[5]王明明,“农超对接”供应链运行效果评价:山东例证[D].山东农业大学,2016.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