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五规划中现代服务业经典解读
十二五规划建议之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规划会给服务业怎样的命题?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编制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纲要,建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服务业列入重点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规划会给服务业发展怎样的命题呢?结合之前召开的服务业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可以预测服务业的任重道远。
服务业将是“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
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十二五”服务业指标将会大幅上调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8月26日的全国服务业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曾表示,中央正在起草的“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服务业发展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国务院在2007年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确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引言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以及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制定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服务业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以及政策措施。
二、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1.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其占GDP的比重达到%。
2.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其年均增长率达到%。
3.扩大服务业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使服务业就业占比达到%。
三、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1.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确保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加强服务业物流和信息流的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2.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业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 发展健康医疗服务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3.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 加强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推广现代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 支持传统服务业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发展。
4.培育新兴服务业- 鼓励互联网经济发展,促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 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服务业的应用,提升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
- 发展共享经济,推动共享出行、共享住宿等新业态的发展。
四、政策措施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服务业发展的保障。
2.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
3.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4.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
附件:1.相关政策文件2.统计数据3.会议纪要法律名词及注释:1.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指标。
2.互联网+: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行动计划。
3.物联网: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网络。
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旨在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50%以上。
二、发展重点: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打造国际一流服务业品牌。
三、推动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信息、能源、物流等领域的投入,改善服务业运输、通信、供应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休闲、娱乐、商业等服务设施。
四、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强金融服务业发展,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推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五、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能力;促进科技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向高端、智能方向发展;加大对服务业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六、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吸引外资进入服务业;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体制,优化贸易环境;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七、打造国际一流服务业品牌:提升服务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推动服务业自主创新;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提高服务业服务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推动服务业走向世界。
八、政策支持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为服务业提供融资和资金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
服务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关键领域。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将为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服务业的提质增效。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背景和目标1.1 背景本规划是根据国家发展需要,结合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服务业发展指导性文件。
1.2 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2.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思路2.1 优化服务业供给结构2.1.1 提升传统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益2.1.2 发展新兴服务业2.2 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2.2.1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2.2.2 推动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2.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2.3.1 推进互联网+行动2.3.2 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2.4 扩大对外开放2.4.1 促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2.4.2 加强对外服务贸易合作3.关键领域发展规划3.1 旅游业发展规划3.1.1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3.1.2 推动旅游产品升级3.1.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3.2 金融业发展规划3.2.1 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3.2.2 推动金融创新发展3.2.3 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3.3 教育培训业发展规划3.3.1 提升教育培训服务质量3.3.2 推动教育培训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3.4 健康医疗业发展规划3.4.1 建设多层次医疗体系3.4.2 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3.4.3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3.5 环保节能业发展规划3.5.1 加强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3.5.2 推动环保技术与创新3.5.3 加大环保产业支持力度4.政策支持和保障4.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4.1.1 制定服务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 4.1.2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4.2 支持企业发展4.2.1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4.2.2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4.3 推动人才培养4.3.1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4.3.2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4.4 加强监管和服务4.4.1 健全监管体制机制4.4.2 提供服务和保障措施附件:1. 服务业发展统计数据2. 相关法律法规全文注释:1. “服务业”指以提供服务为主导的经济活动。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一、引言1-1 背景和目的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知识、技术和信息为基础,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
1-2 国家战略和政策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和相关政策文件,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背景分析2-1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结构特点、主要发展障碍等。
2-2 国内外环境分析分析国内外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包括国际竞争态势、国内政策环境、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三、规划目标和总体方略3-1 发展目标确定现代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包括总体规模、结构调整、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
3-2 发展方略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方略,包括政策支持、法规和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措施。
四、重点领域和任务4-1 金融服务详细规划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任务,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子领域。
4-2 信息技术服务规划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重点任务,包括软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等子领域。
4-3 专业咨询服务确定专业咨询服务领域的发展任务,包括管理咨询、人力资源咨询、法律咨询等子领域。
五、政策措施5-1 支持政策制定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包括财税优惠、融资支持等方面。
5-2 市场准入与监管规范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和监管,促进市场竞争和规范发展。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一:该名词的注释。
2-法律名词二:该名词的注释。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列表。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引言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为了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旨在实现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对“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进行介绍与分析。
一、发展目标1.提高服务业比重: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58%,实现从制造业驱动向服务业驱动的转变。
2.增加就业岗位:在“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将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000万个。
3.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业的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4.扩大服务贸易:积极开展跨境服务贸易,促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提升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
二、政策措施1.调整政策:加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鼓励企业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创新能力。
2.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3.深化改革:推动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4.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规则的制定,促进跨境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重点领域1.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提升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
2.金融服务:加强金融服务能力,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持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
3.教育服务: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4.医疗健康: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5.文化创意: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结论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质量。
同时,服务业的发展还将推动就业增长,扩大服务贸易,提高我国在全球服务业中的地位。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23年版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 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争取到2025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左右,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支撑。
2. 扩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快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服务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加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 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加强服务贸易的开放与合作,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培育服务贸易新业态,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4. 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加大服务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能力。
5.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简化服务业市场准入程序,鼓励创新创业,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6.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提高制造业的服务化水平,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型升级。
7. 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完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这些规划和政策旨在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服务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为了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制定本规划是必要的。
二、背景分析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现代服务业是指在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的背景下,以提供知识、信息、技能和服务为主要目标的产业门类。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现代服务业对于提升经济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⑵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面临的挑战尽管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包括服务质量不高、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总体目标和任务⑴总体目标通过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20年,我国现代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明显快于GDP增长率。
⑵主要任务(1)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对客户体验的满意度。
(2)加大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力度,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
(3)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加强科技与服务的融合。
(4)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5)加强服务业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四、主要举措和政策措施⑴提升服务质量的举措(1)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估体系,评价服务质量并推动服务业提升。
(2)加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
⑵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举措(1)设立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资源。
(2)加强高校与服务企业合作,联合培养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
⑶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的举措(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服务业发展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
(2)设立服务业创新创业基金,支持服务业企业的创新发展。
⑷深度融合的举措(1)积极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提升制造业的服务水平。
(2)支持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⑸加强监管的举措(1)建立健全服务业监管机制,加大对服务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文:一、总体目标1.1 宏观目标根据国家发展的总体要求,我国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旨在推动服务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1.2 细化目标为了实现上述宏观目标,制定以下细化目标:1) 截至2020年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达到60%;2) 培育新兴服务业,提高其增加值占比,使其在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达到20%;3)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使服务业的客户满意度达到80%以上;4) 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服务品牌,增强中国服务业的国际影响力;5) 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二、重点领域2.1 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重点工作包括:1)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旅游设施的质量和舒适度;2) 推进旅游景区的开发和改造,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景点;3) 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2 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监管和管理,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重点工作包括:1) 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2)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便利和灵活的金融服务;3) 推动金融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服务品牌。
2.3 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是提高整个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重点工作包括:1)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2) 推动科技服务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三、政策措施3.1 加大投资力度为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将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推动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一、背景和目标1.1 背景随着经济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1.2 目标本规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提质增效,推动服务业向高端、绿色、智能方向发展,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关键任务和重点领域2.1 关键任务- 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推动服务业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加强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信息技术、物流、交通等方面的支持。
- 推动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服务业的合作和交流。
- 提升服务业的人才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人才。
2.2 重点领域- 金融服务业: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监管和创新,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 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强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 医疗健康服务业:加强医疗健康服务业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 教育培训服务业:加强教育培训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 文化创意服务业:加强文化创意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政策措施和支持措施3.1 政策措施- 减少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限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 加大对服务业的财政支持,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和贷款支持。
- 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人才奖励和激励措施。
- 推动服务业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服务业中的应用。
3.2 支持措施- 加强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加强对服务业企业的监管和指导,提供优质的服务供给。
- 加强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对接,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 加强服务业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服务业的形象和知名度。
《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

《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作者: ————————————————————————————————日期:《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问:何为现代服务业?答: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
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问:《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有何意义?答:《规划》的出台,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答:自2006年全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按照《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组织实施了“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加强了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开展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应用示范,优化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环境,提高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答:1.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
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突破了一批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和系统集成技术,制定了一批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
2.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通过应用示范,创新了一批服务模式和服务业态,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企业。
3.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环境明显优化。
颁布了《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支持建设了若干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综合研究机构,加大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政策的实施力度。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一、规划背景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在此背景下,我国制定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规划目标该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4年,在关键领域和关键方向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规模快速增长,实现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推动我国经济由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型。
具体目标包括:1.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
到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
2.重点领域的服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加强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创新,推动高质量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的产生。
3.关键领域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
4.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强制度和政策支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三、主要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主要措施,包括:1.深化服务业。
推动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服务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
2.加强服务业创新能力培育。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服务业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
3.培育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
支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新兴的服务业领域发展壮大。
4.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延伸,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关键任务根据该规划,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任务包括:1.提升服务业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服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动服务业从标准化服务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服务提升。
2.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 引言服务业是指以人力和技术为基础,提供各种非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部门。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服务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GDP贡献度逐年增加。
为了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 规划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结构仍然相对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旨在加快推动中国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
3. 规划目标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服务业升级改造,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目标包括:- 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60%- 服务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以上- 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打造一批优秀服务业品牌4. 发展重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一些重点领域的发展,包括:4.1 旅游业旅游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规划中将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旅游业向高品质、高水平发展。
4.2 金融业金融业是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中将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3 医疗健康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迅速,成为服务业的新兴领域。
规划中将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扩大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4.4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创新性,是推动服务业升级的重要领域。
规划中将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融合。
5. 推动机制为了顺利实施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需要推动机制的支持。
规划中明确了以下推动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政府部门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 鼓励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加强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6. 实施路径为了实施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需要明确实施路径。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引言服务业是指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需求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行业。
在中国,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
为了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 背景中国服务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服务质量不稳定、行业结构不合理等。
因此,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促进服务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目标和任务2.1 目标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业品牌。
2.2 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明确了以下任务:- 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 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
- 推动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 建设创新型服务业园区,培育一批创新型服务企业。
- 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贸易规模。
3. 政策支持为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包括:- 加大投资力度,支持服务业发展。
- 减少行政审批,促进市场准入。
- 积极推进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
- 出台与服务业发展相关的法规和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鼓励服务业企业创新,提供相关资金和政策支持。
4. 实施步骤为了确保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将采取以下步骤:4.1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4.2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4.3 加强统计监测,及时评估规划实施情况。
4.4 加强交流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结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政策支持和实施步骤的落实,服务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并且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十二五规划解读汇总(整理打印)

专家解读十二五规划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日前,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建议全文首次公布。
十二五规划建议称,十二五规划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十二五规划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的工作生活都有怎样的提示作用?解读要点:未提到‚遏制投资‛和‚稳定房价‛业内专家表示,作为指导性建议,至少说明未来五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是严加控制的,还原房屋的民生功能。
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建议当中,没有提到‚遏制投资‛和‚稳定房价‛。
对此,杨红旭表示,‚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只提到抑制投机需求,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合理的投资可能不会遭到政府的严厉打压,现在有两三套房的,一套自住,其他的放租作长期投资,这种情况政策可能会有所放松‛。
另外,‚稳定房价‛在建议中也没有出现。
杨红旭分析认为,现在政府是在以时间换取空间,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投入。
不过,有专家表示,目前房产税主要是在旧税种上修改,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因此,未来五年税收改革主要还是围绕着物业税。
‛杨红旭称。
应该协调劳动收入和增殖性财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记者:‚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现在收入分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在现有的分配体系之下如何提高劳动性收入?对此您有什么建议?苏剑:现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收入在人群之间分配不平均,一个是收入的来源构成不合理。
第一个好理解,现在讨论的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关注的主要是人们的收入是怎么来的?大体来说,人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劳动收入,一是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又可分为服务性收入和增值性收入两种,前者指的是财产被用于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收入,比如房屋租赁等等,后者指的是由于财产的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收入,比如房价、股价或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所产生的收入。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https://img.taocdn.com/s3/m/979cdd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b.png)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为了使服务业发展更加高效、有序、可持续,制定“十二五”规划成为必要。
1.2 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促进服务业的优化升级,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战略规划2.1 优化服务业结构2.1.1 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2.1.2 推动服务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2.1.3 强化创新能力,培育新兴服务业2.2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2.2.1 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2.2.2 提高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2.2.3 增强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3 打造服务业发展生态圈2.3.1 加强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2.3.2 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业核心竞争力2.3.3 促进全球服务业交流与合作三、重点领域发展规划3.1 公共服务领域3.1.1 健康服务3.1.2 教育服务3.1.3 公共交通服务3.2 金融服务领域3.2.1 金融科技创新3.2.2 保险服务3.2.3 证券服务3.3 文化创意产业3.3.1 电影、音乐、游戏产业3.3.2 设计、艺术、文化遗产产业3.3.3 文化旅游产业四、政策措施4.1 支持政策4.1.1 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4.1.2 减少行政限制,促进市场化竞争 4.1.3 加强政策宣传和指导4.2 金融支持政策4.2.1 加大对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4.2.2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4.2.3 加强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安全稳定4.3 人才引进政策4.3.1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4.3.2 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4.3.3 创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附件:1.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2.服务业发展统计数据报告3.服务业发展政策法规汇编法律名词及注释:1.服务业:指提供给其他经济部门和居民生活消费者的非物质产品和服务。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91页)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91页)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是以生产非实物服务产品的单位和机构组成的集合体,包括的领域广泛、行业众多,既有与工农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生产性服务业,又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密集、信息密集和知识密集程度较高,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特点,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我市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幸福佛山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落实《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佛山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安排,是指导我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服务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服务业领域其他专项规划和地方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一)现状特点。
“十一五”时期,我市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水平,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构筑起相对完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从2005年到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从868.01亿元增长到2,003.6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5.2%。
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2.6%。
2010年,服务业就业人数为149.7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的39.3%。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有较强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2.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时期,我市以采购分销、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以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健康养生等为代表的新业态不断涌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规划会给服务业怎样的命题?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编制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纲要,建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服务业列入重点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规划会给服务业发展怎样的命题呢?结合之前召开的服务业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可以预测服务业的任重道远。
服务业将是‚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
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十二五‛服务业指标将会大幅上调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8月26日的全国服务业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曾表示,中央正在起草的‚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服务业发展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国务院在2007年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确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而根据测算‚十二五‛服务业指标的专家透露,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
结构转型,上述目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的实现期限将被提前5年。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将会大幅上调。
拟向中央上报的指标是,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超过50%。
目前正承担发改委‚十二五‛规划相关课题研究的山东经济学院教授李新运讲述,‚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以产业结构调整、内外需调整为重要任务,按此判断,服务业比重在‚十二五‛加快提升没有疑义。
应对挑战,强化措施保障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表示,如果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能实现43.6%,那么未来5年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到2015年也只是达到48.6%。
‚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难度已经比‘十一五’加大。
‛服务业发展面临较大的指标挑战。
在8月份召开的全国服务业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首批37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试点区域都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
山东省提出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占经济比重达到45%以上,服务业实现税收占地方税收比重达到6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以上。
对此,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提出,下一步要进一步制定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要敢于出台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比重超过50%虽然有难度,但是努力一下,不是不能实现。
‛李新运强调。
十二五规划中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位: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14)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
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31)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
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