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鹤壁市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鹤壁市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行动,加快业态模式和服务内容创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质量转变,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大规模、提质增效,提高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全面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围绕省级区域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以“物流+贸易”、“物流+加工”、“物流+仓储”为主攻方向,加快建立“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现代物流提质增效。
到2025年,现代物流增加值达到90亿元,打造全省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以白寺现代物流产业园、现代煤炭物流园区为重点,推进京东(鹤壁)亚洲一号仓二期、九州通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万邦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提升物流基础设施水平。
重点发展煤炭、电商、快递、冷链、医药、化工品、商贸、应急等专业物流,提升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
实施物流市场主体引育工程,发展壮大国龙物流、大用运通物流、永达配送、远通集团等本土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总部企业,以京东、韵达、顺丰为先导,引领行业跨越发展。
实施城乡物流高效配送工程、多式联运工程、城市快递进社区,提高物流整体周转效率;建立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打造全国快递进村样板。
培育物流新业态新模式,适应产业转型、内需扩大、消费升级带来的物流需求变化,积极发展“互联网+”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新业态,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创新应用,强化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
发挥现代物流尤其是电商快递物流等优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形成物流牵引产业、产业支撑物流的良性循环。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两个示范区为目标,统筹城乡旅游资源,加快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观光和休闲度假游并重转变,将鹤壁打造成为探寻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十二五规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
该规划于2011年由中国政府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经济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其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其中,着重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加强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十二五规划”是一个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它提出了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措施,意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旨在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50%以上。
二、发展重点: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打造国际一流服务业品牌。
三、推动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信息、能源、物流等领域的投入,改善服务业运输、通信、供应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休闲、娱乐、商业等服务设施。
四、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强金融服务业发展,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推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五、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能力;促进科技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向高端、智能方向发展;加大对服务业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六、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吸引外资进入服务业;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体制,优化贸易环境;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七、打造国际一流服务业品牌:提升服务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推动服务业自主创新;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提高服务业服务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推动服务业走向世界。
八、政策支持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为服务业提供融资和资金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
服务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关键领域。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将为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服务业的提质增效。
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7个规划的通知
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7个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鹤壁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06.30
•【字号】鹤政〔2022〕10号
•【施行日期】2022.06.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7个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鹤壁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鹤壁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鹤壁市“十四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鹤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鹤壁市“十四五”铁路航空发展规划》《鹤壁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鹤壁市“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6月30日附件:1.鹤壁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2.鹤壁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3.鹤壁市“十四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
4.鹤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5.鹤壁市“十四五”铁路航空发展规划
6.鹤壁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7.鹤壁市“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实现中国“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目标应注意三个问题
生们 , 我首先要代表经合组织 , 向商务部和北京市政府对这 私营部 门提供的服务 ,在这 方面社会服务和保险能够 降低 次会议的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
今 天 我 们 认 识 N / 务 业 在 全 球 经 济 和 中 国 经济 中 发挥 l P .
我们预 防性储蓄的需求 ,这样就能够刺激 国内的消费增长。 第四 ,开放竞争的服务市场能够为我们提供机会 ,让
就业的来源 , 服务业不仅创造了很 多就业机会 , 而且还提升 业和贸易的贡献相对 来说还是 比较小的 。现 在中国正在努 了工人的薪酬水平 。
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 , 创造更 多的就业机会 。 中国服
第二 ,服务能够支持 国家和 国际的价值链 ,交通 、物 务提供者 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显然在中国的第 1 个五年 2 流 、电信 、金融 服务能够把生产各个领域连接在一起 , 并且 计划中 ,要 求 G DP中服务业的比重要从 4 %涨 到 4 %,这 2 7 还能够把产品和 国内外 的消 费者联 系在一 起。
务贸易的增加值 。
开 放竞争性 的市场 能够促进 生产 力,无论是 服务业还 是 制造 业 ,能够帮 助大家在价值链上更进一 步。通过服务 , 中国的企业能够降低成本 ,增加生产力 。提升服务 ,消费者
第二 ,影响服务业的政策非常复杂的 。
边境贸易的规 则并不是显而易见 , 分析和衡量起来也 也能够从更低的成本和 更多的选择 中受益。大家 已经确定了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 OEC D我们一直讨论这个话题 ,因 企业家进入新的市场 , 采用新技术 , 开放的服务环境能够鼓
为服务业 刺激 创新 竞争以及生产力 ,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经 励所有的生产者创造更好的产 品。
在"十二五"规划中找寻服务业发展先机
4 6人 ,高 出第二产业 1 倍 以上 。万 2 . 7 元增 加值能 耗 ,  ̄ F -氧化 碳排 放 ,服 务 - H 业 不到 第 二 产业 的 1 。2 0 / 0 9年 服 务 5 业实 现 税 收 9 8 4 . 元 , 占四 川全 部 8亿
税 收 的 比重 为 5 .% , 比第 二 产 所 38
在 “ 二 五 ” 规 划 中 找 寻 服 务 业 十
■漆 先望
21 0 0年 1 1月 8日,在 香 港 举 行
的 2 1 川 省服 务 业 推 介 会 上 , 来 自 0 0四 成 都 、 绵 阳 、 德 阳 、 宜 宾 、达 州等 地 的 企业及 园区代表 ,向香港 企 业推 出 了现 代 物 流 、金 融 、 商 贸 流 通 、旅 游 、
增长 。今年四川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
30 0 0美 元 , 随 着 发 展 阶 段 的 更 替 , 居
铁 路 建 设 — — 低 碳 经 济 的 客 观
要 求
铁 路 每 公 里 占地 为 公 路 的 1 , / 3
每 吨 公 里运 价 为公 路 的 1 / 4,每 吨 公 里 能 耗 为公 路 的 1 目前 ,四 川 每 / 5 万平方公里的铁路密度仅为 6. 19公
利 于服 务业 发展 的政 策和 体 制环 境 。大 力发展 生 产 性服 务 业 和 生活 性 服 务 业 ,积 极 发 展 旅游 业 。
拓 展服 务 业 新领 域 ,发 展 新业 态 ,培 育 新热 点 ,
推进 规模 化 、 品牌 化 、网络 化经 营。 推动 特大城
市形成 以服务经 济 为主 的产业 结构 。
其次 ,政 策 导 向 面 临 战 略 性
调 整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
国务院《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龙源期刊网
国务院《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作者:
来源:《办公室业务》2012年第12期
近日,国务院发布《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规划》共分6章,内容涉及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总体要求、服务业发展重点、扩大服务业开放、改革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和规划实施保障等。
《规划》提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见,涉及行业包括: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设计咨询、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电子商务、工程咨询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
《规划》明确了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要求,包括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体育产业、养老服务业等。
《规划》还就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内地与港澳地区服务业合作、推进海峡两岸服务业合作等提出明确要求。
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规划》要求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结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逐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和征收环节;研究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征税范围,完善征税办法。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中国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消费率上升。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产总值年均增速 , 服务业 固定 资产投 资年均增速超 过全社会 固定 资产 投资和第二产业 固定 资产投资年均增速 。  ̄ U 2 0 1 5 年, 服务业 增 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较 2 0 1 0 年提 高4 个百分点 , 成为三 次 产业中比重最高 的产业 。 推动特 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 的
服务业发展 “ 十二五”划
目录( 略) 前言( 略) 第一章 服务业发 展面 临的形势( 略)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十二五 ” 时期 , 推 动服务业大发 展需要把握 以下原则: ( 一) 发展 服务业与促 进经济结 构调整 、 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 相结合 。 推动服务业 与工业 、 农业 深度 融合 , 催 生 新技术 、 新工 艺、 新产 品, 促进企 业组织结 构完善 和生产 经营模式创 新, 不 断 增强我国产业 发展综合优势 ,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 二) 发展 服务业与扩大 国内需求 、 改善人 民群 众生活相结 合。 进一步发挥 服务业 对拉动 消费和投资 的积极作用 , 培育新 的 经济增长点, 满足人民群众 日 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三) 发 展服务业与扩 大就 业、 提 高劳动 者素质相 结合。 发 挥服务业吸纳就业 的主渠 道作用 , 加强人 才培养开发和就业 服务 体系建设, 将我 国人 口多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 ( 四) 发展 服务业与推 进城镇化相结 合。 适 应城镇化发 展的 趋 势和要求 , 强 化服务产业 支撑 , 增强服 务功能 , 在城镇化进 程 中完善服务体系, 提升城镇宜 居宜业水平。 ( 五) 推动服 务业 全面发 展 与重 点突破 相结 合。 坚 持生 产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关键字:一、“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背景“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规划,必须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上述认识与要求,基本反映了"十二五"规划的宏观背景。
1、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世界经济大调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期。
专家预测,源于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的住房次级贷款危机而演化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目前仍处于蔓延加深阶段。
世界经济史上的经济周期规律表明,一次经济危机由爆发--加深--稳定--复苏,长者5-8年,短者3-5年,平均5年左右。
考虑到21世纪以来知识、技术、信息经济突飞猛进将极大地增强世界经济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这次经济危机的周期乐观估计也要持续3年左右。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将会带来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带来对自然资源的更多消耗,由此也带来资源环境的更大约束。
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传统产业,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集约建设园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更为迫切。
从全国看,"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GDP将由3000美元增加到6000美元,由此将产生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
通过分析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非工业化发展历史进程、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把握这个时期将会出现的新特征。
现在已出现端倪的有:全面小康社会的消费需求及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需求在升级,今年"十一"长假出现的旅游井喷现象说明,旅游休闲度假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之相适应的是一批益居型生态城市正在兴起。
产业结构升级,体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将会持续低、中端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规律,也将出现局部反梯度现象;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持续制造产业向资源型产业前向链接、商贸业向制造业链接、从而推进整体产业链延伸、产业空间聚集的产业集群规律。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行,到2015年结束。
其目的在于指导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在经济、社会、环境、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制定实施计划,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全面和持续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继续实现“两个转变”,即要从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成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包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经济增长布局等。
十二五规划还提出要通过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来推动经济发展。
在社会方面,十二五规划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其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全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
政府还将继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社会。
此外,十二五规划还将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全民文化素质提高。
在环境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
其中,重点是深化环保制度改革,加强环境监管,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十二五规划还将加大投入,支持环保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和示范工作,强化生态保护功能,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备受污染的土地和水源等。
在教育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实现全民受教育的目标,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注重教育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政府将加大投入,改善和完善教育设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和选拔,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在科技方面,十二五规划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高端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政府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总而言之,十二五规划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阶段,是新时代中国梦的落脚点。
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第三节 发展 目 标
根据推动服务业大发 展的总体 要 求 ,“ 十二五 ”时期 , 要努力实现 以下 目标 : ( 一) 提高服 务业 比重。服务业增 加 值年均增速 超过 国内生 产总值年 均 增速 , 服务业 固定 资产投资 年均增 速 超过全社会 固定 资产 投资和第二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  ̄ t 1 2 o 1 5 年, 服 务业 增加值 占国内生 产总值 的比重较 2 0 1 0 年提高4 个百分 点, 成 为三次产业 中比重最 高的产业 。 推 动特大 城市形 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 二) 提 升服务业水平。服务业新 兴领域 不断 拓展 , 新型 业态和 新兴产 业不 断涌 现 , 规模化、 品牌 化 和 网络 化 水平不 断提升 , 生 产性 服 务业 对产业 结构优 化升级的 支撑作用 明显提高, 生活性 服务业满 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 求 的能 力明显增强 , 农村服 务业水平 明显提升。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大企 业大集 团 , 创建一批 具 有国际影
高劳动者素质相结合。 发挥服务业吸纳 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人 才培养开发 和 就 业 服 务 体 系建 设 , 将 我 国人 口多 的 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新 型服务业 态和新兴服务产业发展 的 市场 管 理办法 逐步完 善。国家服 务业 综 合改革试 点取得 明显成效 。服务业 发 展环境 进一 步改善 , 对外开放领 域 和范 围进 一步扩 大 , 国际化 水平不 断 提高 。 ( 四) 提高服务业吸纳就业能 力。 到2 0 1 5 年, 服 务业 就 业人数 占全社 会
业 发 展 示 范 区。 ( 三) 推进服 务业改革 开放 。 垄断
业的功能作用, 积极发展责任保险、 信 用保险 , 探索建立 国家政 策支持的 巨 灾保险体系。 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 推 进 中小保 险公司差 异化发 展, 规范 发 展保 险中介市场 , 推 进再保 险市场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二五规划详细内容-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规划建议
十二五规划建议一是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调高调优调强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规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形成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
二是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战略举措,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
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大规模培养培训人才,大力度引进高素质人才,以高素质人才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把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继续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扎实推进城区建设。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是以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突出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和相关产业,全面繁荣各项社会事业。
特别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先投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优化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五是坚持以改革促转变,深入解放思想,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强化有利于科学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工作导向,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行政办公室:刘美玲。
国务院发布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对策 .
江等 内 河高等级航道建设。 二是支持石油
储备二期工程 、 煤矿安全改造等能源基础
一
五、 节能减排 、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是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
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提高投资的质量
和改善投资的结构 , 发改委明确明年投资 设施建设。三是支持城镇供水 、供热 、供 重点支持十大重点 节能工程 、城镇污水 的六大重点领域和任务 :
和 对 外开 放 ,加 快转 变对 外 贸 易发 展
其 中,发 展重 点将 主要集 中于 生产 方 式 ,大力 发 展服 务 贸 易 ,积极 合 理 性、 生活 L 生、 农村服务和海洋服 务领域 。 有 效利 用 外 资 ,推 动 有条 件 的服 务 业
W WW mo n e y c h i n a n e t . c n 圜
o l i c y T r e n d s } 政策动向
企业 “ 走 出去 ”。
在政 策创新方 面 ,完善有利于服务 务规模 。 业 发展 的税 收政 策 ,结合 营 业税 改征 此 外 ,国 家 财 政预 算 安排 资 金 ,
进 一步扩 大 服务 业利 用外 资领 域 ,
引导外 商 投 资发 展农 业 技术 服 务 、交 增 值税 试 点 ,逐步 扩 大增 值税 征 收范 重 点 支持 服务 业 关键 领域 和 薄弱 环 节
通 运 输 、现 代物 流 、银 行 、证 券 、保
险 、信息 、软件设计开 发 、商务服务 、 工程 咨询 服 务 、节能 环保 服 务 等生 产
四是加强社会管理建设 。按照 “ 十二五”
的效率和结构 ,否则容易造成重复建设 , 带来产能过剩。
政法基础 设施 建设规划 的要求 ,支持基
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南省是中国中部省份,位于黄河流域,地处中国的东中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农业大省。
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南省也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下面就是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一些内容:一、经济发展目标: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传统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工业由重化工业向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转型。
2.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力争年均增长9%;全面提升人均GDP水平,争取达到全国中等水平。
3.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城镇化进程加快:提高城镇化率,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产业发展重点:1.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发展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
2.工业发展: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加强旅游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4.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网:加快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广清洁能源、新能源,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保护和恢复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1.促进就业创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加强退休人员养老保险。
3.加快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进分级诊疗。
五、区域协调发展:1.开放与对外开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河南综合保税区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售后服务}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
近年来,鹤壁市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6.96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2.4%左右;2010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8%。
图1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变化时间序列(注:2000—2005年数据为公报数据,2006—2010年数据为市统计局修订后数据)图22010年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税收贡献度不断加大。
服务业已经成为鹤壁市税收的主要来源。
2005年至2010年期间,服务业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由2005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亿元,占总税收的比重由2005年的22.8%提高到2010年的33.3%;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高达30.5%,高于全市总税收年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
鹤壁市作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经过科学规划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2010年,鹤壁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5亿元、25.38亿元、6.45亿元、7.7亿元、4.05亿元和26.83亿元,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5%、33%、8.4%、10%、5.3%、34.8%。
图32010年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行政审批(许可)“两集中、三到位”。
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功组建,农商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成立各种担保机构27家。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名,并通过各类高层次人才兼职、担任顾问、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为鹤壁提供智力服务。
(二)发展环境1、有利因素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鹤壁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即长-鹤-泰铁路横穿东西,已成为豫北“十”字交通中心。
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可以就近与郑州共享航空港。
距天津港口500公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产品可直通海外市场。
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
鹤壁市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市道路通畅便捷,绿化覆盖率已超过40%。
城市供水、供电能力充足,可充分保证鹤壁市服务业的发展需求。
作为河南省30个服务业特色园区之一,占地4.9平方公里的产业综合功能服务区正在积极建设;3000亩的综合物流园区、6000亩的职业教育园区、1200亩的鹤山区煤炭物流园区等服务业特色园区正在快速推进。
全面建成后,将为鹤壁市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增长动力。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全市现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61处,古代大型遗址26处,馆藏文物10万余件。
全市共有6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鹤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淇河沿线旅游资源正在大力开发,“一河五园”工程加快推进;云梦山作为鬼谷子王禅授徒讲学之地,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和“战国军庠”;大伾山北魏大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
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
在鹤壁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投资已由2005年的19.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5.8亿元,年均增速高达43.6%。
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加大,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拉动全市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
2、不利因素服务业占比偏低。
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8%,低于全国25个和全省10.1个百分点。
在“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占GDP比重始逐年下滑,已经降至20%以下。
服务业企业规模较小。
由于受城区人口基数小等因素影响,真正上规模、上档次、能够开展综合性服务的企业较少,能够提供特色服务的企业则更少,尤其缺乏大型服务业企业。
现有服务业企业在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个性化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不足,与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业企业相差甚远。
城市人口基数偏小。
淇滨区作为鹤壁市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区,城镇人口不到20万人,市内市场潜力较小,已经严重影响了鹤壁市服务业的发展。
缺乏有效的服务业扶持政策。
为促进服务业发展,我市虽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与周边地市相比,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我市没有建立专门的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土地、财税、金融、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政策尚未具体明确;另一方面,由于各部门法规林立,加上没有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我市已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服务业专业人才匮乏。
我市服务业企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懂技术运营、会管理、市场开发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
由于我市多数服务业企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规模较小,出现了“招人难,留人更难”的现象。
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发展趋势今后一个时期,服务业将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服务业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经验表明,当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以上时,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
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将实现快速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人均GDP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全市人均GDP的不断增长,服务业将由以餐饮住宿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积极转变,实现传统和现代服务业的均衡发展。
三是产业加速互动融合。
随着社会分工深化和产业链延伸,制造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产业链条上游的研发、设计、策划和下游的物流、配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的支撑,鹤壁市服务业将与其他产业呈现加速融合态势。
四是空间集聚趋势明显。
受市场网络、人才因素、创新环境、区域品牌等因素影响,服务业在其空间分布上加速向中心城市高度集中,与制造业集聚共生于某个区域,形成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集聚区。
鹤壁市在现有服务业集聚区不断发展的同时,将会有更多的服务业集聚区不断涌现。
(四)发展机遇现阶段,我市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无论是发展趋势还是现实需求,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国际、国内服务业产业的转移。
服务业国际转移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服务业也由于成本问题正在向内地积极转移,鹤壁市凭借明显的交通和区位优势、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基础,将成为承接服务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
二是良好的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国家和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鹤壁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服务业发展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服务业领导小组,出台《鹤壁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鹤政〔2006〕42号),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
三是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鹤壁市正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同时,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已具有煤电化材一体化、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等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和金属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一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四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随着鹤壁市新区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新型社区建设和鹤淇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鹤壁市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必将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新型服务业发展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要任务;以新型商贸、现代物流、职业教育、文化、旅游、房地产等六大产业为重点;以产业综合功能服务区、综合物流园区、职业教育园区、陶瓷物流园区、煤炭物流园区、文化改革试验区、煤化工物流园区、汽车物流园区等八大集聚区为载体;力争引进10个全国行业知名品牌企业,建设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
通过实施“6811”工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提升传统服务业,显著扩张现代和新兴服务业。
初步构建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服务业体系,把鹤壁市建设成为立足本地、服务周边、特色鲜明的服务业新兴城市。
(二)发展原则开放助推的原则。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大招商为契机,根据我市服务业发展总体安排,积极引进省内外大型服务企业,通过“引进来”推动本地服务业快速发展。
大力支持有条件、有特色的本地服务企业拓展外地业务,通过“走出去”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区域竞合的原则。
树立竞合发展理念,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以豫北六市为着眼点,进行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
围绕我市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一方面注重与周边地市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业体系;另一方面注重与周边地市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协同合作拓展外部市场。
产业融合的原则。
加快推动三次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动制造业以生产为主向生产与服务并重转变,推动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向制造业全过程渗透,实现“工业制造”与“工业服务”双翼齐飞。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
重点突破的原则。
根据我市现有基础和资源禀赋,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实行重点突破;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中精力实施重点支持;对中心城区、重点园区集聚资源实现重点发展。
力争在“点”上取得突破,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有序推进、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
创新引领的原则。
抓住经济全球化、东部产业转移和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契机,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服务业分工与合作。
作为河南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县)之一,积极探索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体制机制,以不断创新引领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2011-2015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1个增长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快速增长、结构明显优化、功能大幅提升、布局相对集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市服务业发展走在全省5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县)前列,将产业综合功能服务区建成全国服务业发展特色示范园区。
2020年,力争服务业增速达到16%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左右,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三、发展布局立足鹤壁全域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指导,按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城乡均衡发展”的思路,构建“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的战略性空间格局,优先规划建设八个服务业重点集聚区。
根据不同类别服务业行业空间集聚的一般规律和区位特征,以“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体现不同区域的主体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