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合集下载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引言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以及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制定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服务业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以及政策措施。

二、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1.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其占GDP的比重达到%。

2.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其年均增长率达到%。

3.扩大服务业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使服务业就业占比达到%。

三、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1.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确保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加强服务业物流和信息流的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2.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业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 发展健康医疗服务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3.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 加强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推广现代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 支持传统服务业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发展。

4.培育新兴服务业- 鼓励互联网经济发展,促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 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服务业的应用,提升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

- 发展共享经济,推动共享出行、共享住宿等新业态的发展。

四、政策措施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服务业发展的保障。

2.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

3.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4.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

附件:1.相关政策文件2.统计数据3.会议纪要法律名词及注释:1.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指标。

2.互联网+: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行动计划。

3.物联网: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网络。

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旨在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50%以上。

二、发展重点: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打造国际一流服务业品牌。

三、推动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信息、能源、物流等领域的投入,改善服务业运输、通信、供应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休闲、娱乐、商业等服务设施。

四、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强金融服务业发展,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推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五、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能力;促进科技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向高端、智能方向发展;加大对服务业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六、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吸引外资进入服务业;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体制,优化贸易环境;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七、打造国际一流服务业品牌:提升服务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推动服务业自主创新;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提高服务业服务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推动服务业走向世界。

八、政策支持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为服务业提供融资和资金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

服务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关键领域。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将为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服务业的提质增效。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背景和目标1.1 背景本规划是根据国家发展需要,结合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服务业发展指导性文件。

1.2 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2.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思路2.1 优化服务业供给结构2.1.1 提升传统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益2.1.2 发展新兴服务业2.2 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2.2.1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2.2.2 推动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2.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2.3.1 推进互联网+行动2.3.2 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2.4 扩大对外开放2.4.1 促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2.4.2 加强对外服务贸易合作3.关键领域发展规划3.1 旅游业发展规划3.1.1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3.1.2 推动旅游产品升级3.1.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3.2 金融业发展规划3.2.1 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3.2.2 推动金融创新发展3.2.3 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3.3 教育培训业发展规划3.3.1 提升教育培训服务质量3.3.2 推动教育培训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3.4 健康医疗业发展规划3.4.1 建设多层次医疗体系3.4.2 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3.4.3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3.5 环保节能业发展规划3.5.1 加强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3.5.2 推动环保技术与创新3.5.3 加大环保产业支持力度4.政策支持和保障4.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4.1.1 制定服务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 4.1.2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4.2 支持企业发展4.2.1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4.2.2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4.3 推动人才培养4.3.1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4.3.2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4.4 加强监管和服务4.4.1 健全监管体制机制4.4.2 提供服务和保障措施附件:1. 服务业发展统计数据2. 相关法律法规全文注释:1. “服务业”指以提供服务为主导的经济活动。

国务院《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国务院《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龙源期刊网
国务院《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作者:
来源:《办公室业务》2012年第12期
近日,国务院发布《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规划》共分6章,内容涉及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总体要求、服务业发展重点、扩大服务业开放、改革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和规划实施保障等。

《规划》提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见,涉及行业包括: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设计咨询、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电子商务、工程咨询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

《规划》明确了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要求,包括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体育产业、养老服务业等。

《规划》还就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内地与港澳地区服务业合作、推进海峡两岸服务业合作等提出明确要求。

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规划》要求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结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逐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和征收环节;研究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征税范围,完善征税办法。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引言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为了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旨在实现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对“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进行介绍与分析。

一、发展目标1.提高服务业比重: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58%,实现从制造业驱动向服务业驱动的转变。

2.增加就业岗位:在“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将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000万个。

3.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业的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4.扩大服务贸易:积极开展跨境服务贸易,促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提升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

二、政策措施1.调整政策:加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鼓励企业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创新能力。

2.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3.深化改革:推动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4.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规则的制定,促进跨境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重点领域1.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提升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

2.金融服务:加强金融服务能力,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持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

3.教育服务: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4.医疗健康: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5.文化创意: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结论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质量。

同时,服务业的发展还将推动就业增长,扩大服务贸易,提高我国在全球服务业中的地位。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23年版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23年版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 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争取到2025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左右,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支撑。

2. 扩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快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服务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加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 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加强服务贸易的开放与合作,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培育服务贸易新业态,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4. 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加大服务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能力。

5.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简化服务业市场准入程序,鼓励创新创业,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6.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提高制造业的服务化水平,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型升级。

7. 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完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这些规划和政策旨在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文:一、总体目标1.1 宏观目标根据国家发展的总体要求,我国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旨在推动服务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1.2 细化目标为了实现上述宏观目标,制定以下细化目标:1) 截至2020年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达到60%;2) 培育新兴服务业,提高其增加值占比,使其在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达到20%;3)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使服务业的客户满意度达到80%以上;4) 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服务品牌,增强中国服务业的国际影响力;5) 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二、重点领域2.1 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重点工作包括:1)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旅游设施的质量和舒适度;2) 推进旅游景区的开发和改造,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景点;3) 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2 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监管和管理,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重点工作包括:1) 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2)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便利和灵活的金融服务;3) 推动金融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服务品牌。

2.3 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是提高整个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重点工作包括:1)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2) 推动科技服务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三、政策措施3.1 加大投资力度为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将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推动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

南京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南京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南京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前言商务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类型较多,内容较庞杂。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代码》(GB/T4754-2011)的划分,商务服务业包括9个中类(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安全保护服务、其他商务服务),30小类。

商务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行业,也是高附加值行业。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商务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日益凸显。

根据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率先发展这一精神,为促进南京商务服务业在今后五年中的飞跃式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明确南京今后五年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

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第一章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商务服务业既是服务业门类中一个重要部门,又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中,商务服务业增长最快,就业弹性最大,对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十一五”时期,全市积极按照规划要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商务服务业发展迅猛,战略地位日渐凸显,成为南京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十一五”期间南京商务服务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2008年,全市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436.73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为11.45%,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了22.70%;从业人员10.07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0.57%。

其中企业管理服务行业营业收入295.74亿元,占全年我市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67.72%,占据了近2/3的份额,利润81.72亿元,占全年我市商务服务业营业利润的比重高达89.96%,企业管理服务行业对全市商务服务业的贡献率最高,位居第一;其次是广告业,营业收入38.62亿元,占全年我市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84%,居第二位;旅行社营业收入34.68亿占全年我市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94%,居第三位。

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昌平区“十二五”时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昌平区商务委员会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昌平区商业服务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消费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较快增长。

201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8.3亿元(按法人在地统计口径计算),在10个远郊区县和5个城市发展新区中排名第三位;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2倍多,年均增长2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7.8个百分点,高于5个城市发展新区平均增速5.4个百分点。

(二)行业、业态结构日趋健全完善批发零售业已有购物中心、百货店、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零售业态和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汽车、建材家居等多种类型的专业市场;餐饮业中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特色的餐饮网点大量出现;居民生活服务业中的洗染、照相、修理、洗浴、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等网点有所增加;农村连锁超市、便利店达到380多家,实现了千人以上大村全面覆盖;现代物流、会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三)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商业服务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显现。

2010年,全区商业服务业(含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下同)实现增加值55.3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14.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8.7%。

2010年,商业服务业企业实现税收30.9亿元,比2005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25.4%,占全区税收总额的21.7%,占第三产业税收总额的36%。

在第三产业各行业中,商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及税收均居首位。

昌平区商业服务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商业服务业发展宏观调控机制不够健全完善,规划落实缺乏有效保障,资源配置、空间布局还不尽合理;商业经营定位差异不明显,整体经营层次偏低,特别是缺少高端零售商和商品品牌;部分企业经营效率低、经济效益低、发展后劲不足等。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一、规划背景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在此背景下,我国制定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规划目标该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4年,在关键领域和关键方向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规模快速增长,实现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推动我国经济由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型。

具体目标包括:1.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

到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

2.重点领域的服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加强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创新,推动高质量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的产生。

3.关键领域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

4.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强制度和政策支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三、主要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主要措施,包括:1.深化服务业。

推动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服务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

2.加强服务业创新能力培育。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服务业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

3.培育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

支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新兴的服务业领域发展壮大。

4.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延伸,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关键任务根据该规划,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任务包括:1.提升服务业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服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动服务业从标准化服务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服务提升。

2.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南京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南京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南京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摘要本文提出了南京市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商务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通过制定本规划,将促进南京市商务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 引言商务服务业是指以提供各类商务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产业。

它包括商务咨询、商务代理、商务信息、商务交流等多个领域。

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2. 南京市商务服务业的现状分析南京市商务服务业具有以下特点:•商务服务业已成为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商务服务业的主要龙头企业和创新创业机构集中在南京市。

•商务服务业存在着服务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3. 十二五规划目标根据南京市商务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制定了以下目标:•提高商务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企业和市民的需求。

•加强商务服务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商务服务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4. 主要措施•制定支持政策:制定一系列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方面的扶持。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商务服务人才队伍,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投入,推动商务服务业的科技创新,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际合作的平台,吸引国外优秀的商务服务机构和企业进入南京市,推动南京市商务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5. 实施步骤•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制定具体的时间表和目标,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计划和监督实施过程。

•完善政策体系: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媒体和宣传渠道,宣传南京市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成果和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参与。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 引言服务业是指以人力和技术为基础,提供各种非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部门。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服务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GDP贡献度逐年增加。

为了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 规划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结构仍然相对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旨在加快推动中国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

3. 规划目标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服务业升级改造,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目标包括:- 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60%- 服务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以上- 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打造一批优秀服务业品牌4. 发展重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一些重点领域的发展,包括:4.1 旅游业旅游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规划中将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旅游业向高品质、高水平发展。

4.2 金融业金融业是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中将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3 医疗健康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迅速,成为服务业的新兴领域。

规划中将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扩大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4.4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创新性,是推动服务业升级的重要领域。

规划中将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融合。

5. 推动机制为了顺利实施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需要推动机制的支持。

规划中明确了以下推动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政府部门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 鼓励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加强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6. 实施路径为了实施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需要明确实施路径。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立足我国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构建结构优化、水平先进、开放共赢、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第一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综合竞争力。

(一)金融服务业。

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社会融资结构。

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为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推进金融服务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大力改善对“三农”和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

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保险、信托、理财、担保等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品种体系。

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功能作用,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建立国家政策支持的巨灾保险体系。

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推进中小保险公司差异化发展,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

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强化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

提高监管方法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前瞻性,维护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

加强金融法律、支付清算、征信、反洗钱等金融服务业基础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十二五”时期,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风险,健全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构建功能健全、服务高效、分工合理、竞争有序、效益良好、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二)交通运输业。

加快完善铁路网络,建设国家快速铁路网,强化重载货运网,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引言服务业是指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需求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行业。

在中国,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

为了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 背景中国服务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服务质量不稳定、行业结构不合理等。

因此,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促进服务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目标和任务2.1 目标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业品牌。

2.2 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明确了以下任务:- 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 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

- 推动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 建设创新型服务业园区,培育一批创新型服务企业。

- 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贸易规模。

3. 政策支持为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包括:- 加大投资力度,支持服务业发展。

- 减少行政审批,促进市场准入。

- 积极推进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

- 出台与服务业发展相关的法规和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鼓励服务业企业创新,提供相关资金和政策支持。

4. 实施步骤为了确保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将采取以下步骤:4.1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4.2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4.3 加强统计监测,及时评估规划实施情况。

4.4 加强交流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结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政策支持和实施步骤的落实,服务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并且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而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对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该领域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制定《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主要内容(一)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到2020年,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到65%;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服务贸易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服务规模和服务质量有较大提升。

(二)发展重点规划明确了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深入推进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加强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业人才素质和专业能力;改善业务环境,提高服务行业在政策、法规和信用等方面的保障水平。

(三)支持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重点,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

其中包括:加强政府引导,制定有利于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服务业技术创新支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促进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推进金融和商务的创新发展;加强监管和服务保障,提高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实施路径为确保《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顺利进行,规划明确了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强化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保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进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强监测评估和政策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各界对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进展规划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前言 (1)一、规划总则 (2)(一)规划目的 (2)(二)规划重点 (2)(三)规划依据 (2)(四)规划原则 (2)二、进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4)(一)“十一五”进展回忆 (4)(二)面临的挑战 (7)三、进展思路 (9)(一)指导思想 (9)(二)进展目标 (9)(三)总体思路 (10)(四)进展指标 (10)四、重点任务 (12)(一)优先进展民生品质商业 (12)(二)大力进展特色时尚商业 (14)(三)积极推进现代引擎商业 (16)(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8)(五)创新进展现代流通方式 (20)五、优化布局 (22)(一)提升三大标志性商业中心 (22)(二)进展六类功能性商业中心 (22)(三)建设宜居型社区商业 (25)六、保障措施 (26)(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6)(二)优化商业服务业进展环境 (26)(三)加强商业建设的引导 (26)(四)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相关扶持政策 (26)(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教育等社会组织作用 (27)(六)加强行业基础调查研究和规划动态评估工作 (27)前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中国特色世界都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

商业服务业作为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进展和宜居都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进展。

适应“十二五”时期首都产业进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适应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变化趋势,依照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进展规划》。

本规划服务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都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以科学进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商业服务业内涵式进展,将通过全面、系统、规范建设,构建面向以后,与都市经济运行系统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系统,为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北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展做出积极贡献。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为了使服务业发展更加高效、有序、可持续,制定“十二五”规划成为必要。

1.2 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促进服务业的优化升级,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战略规划2.1 优化服务业结构2.1.1 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2.1.2 推动服务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2.1.3 强化创新能力,培育新兴服务业2.2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2.2.1 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2.2.2 提高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2.2.3 增强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3 打造服务业发展生态圈2.3.1 加强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2.3.2 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业核心竞争力2.3.3 促进全球服务业交流与合作三、重点领域发展规划3.1 公共服务领域3.1.1 健康服务3.1.2 教育服务3.1.3 公共交通服务3.2 金融服务领域3.2.1 金融科技创新3.2.2 保险服务3.2.3 证券服务3.3 文化创意产业3.3.1 电影、音乐、游戏产业3.3.2 设计、艺术、文化遗产产业3.3.3 文化旅游产业四、政策措施4.1 支持政策4.1.1 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4.1.2 减少行政限制,促进市场化竞争 4.1.3 加强政策宣传和指导4.2 金融支持政策4.2.1 加大对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4.2.2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4.2.3 加强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安全稳定4.3 人才引进政策4.3.1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4.3.2 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4.3.3 创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附件:1.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2.服务业发展统计数据报告3.服务业发展政策法规汇编法律名词及注释:1.服务业:指提供给其他经济部门和居民生活消费者的非物质产品和服务。

东城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东城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东城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序言“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商务部门的大力培育下,东城区商业服务业借助北京承办第29届奥运会和建国60周年庆典的重大历史机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商业服务业规模、效益、结构均较“十五”时期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消费品市场更加安全、便利、规范、繁荣,商业服务业行业管理和运行体系进一步健全。

“十二五”时期,新东城区将迎来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关键时期,也是东城区商业服务业大力实施品牌引进和提升战略、进一步加快国际化、现代化步伐的重要阶段。

为此,东城区商务委员会制定《东城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对全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对《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落实。

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第一部分“十一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回顾一、商业服务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时期,东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7.58亿元,保持了年均16.3%的增长速度。

在行业中,餐饮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地位举足轻重。

截至2010年末,全区餐饮行业实现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了17.5%,较2005年末提高了12.2个百分点,具备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体验区”的基础条件。

“十一五”时期,我区新建澳门中心商场、北京饭店二期、金宝汇、乐天银泰、来福士、百荣世贸商城二期、北京国瑞购物中心、时尚新世界百货、天雅红桥大厦、国盛中心等大型商业项目10个,新增商业设施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

截止到“十一五”末期,全区商业设施建筑面积达到了327万平方米,是“十五”末期的1.44倍。

全区人均商业面积(按照实际消费人群计算的人均零售和餐饮营业面积之和)为1.52平方米/人;商业坪效也由“十五”末期的2.72万元/平方米提高到了“十一五”末期的4万元/平方米。

二、商业服务业业态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时期,东城区商业服务业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业态更加完善,囊括了百货店、购物中心、大卖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连锁超市等所有市场流通业态形式,是北京市业态形式最为齐全的城区之一。

中国十二五时期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思路

中国十二五时期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思路

中国“十二五”时期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思路商务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通常被称为“企业的外脑”,正在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软投入”。

它不仅能够推动制造企业的进步,还能促进服务业的改造升级。

没有发达的商务服务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也无法构筑起体系完备、业态丰富的现代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十二五”期间亟待加强的关键领域。

如何认清现状、把握趋势与规律,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明晰未来的目标对策思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商务服务业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中,商务服务业增长最快,就业弹性最大,对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但在现阶段,人们对商务服务业还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缺乏关于商务服务业的权威而统一的定义,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商务服务业的概念和范围不完全相同,在我国甚至还没有关于商务服务业的对口统计资料,因为统计部门所统计的是“租赁与商务服务业”,而没有把商务服务业专门剥离出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商务服务业属于租赁与商务服务业[1],范围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旅行社以及其他商务服务(主要是会议及展览服务、包装服务、保安服务、办公服务)等9个中类20个小类,它们主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对商务服务业做了界定,认为“法律服务、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经济鉴证类服务、咨询服务、专业化的工业设计、广告业、会展业”是商务服务业的主要内容。

国内学者对商务服务业的看法也不尽一致。

比如,李善同(2006)在讨论“十一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目标时就认为,我国的商务服务包括:营销、广告与公关服务;建筑、科学与工程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计算机软件与信息处理服务;研发与技术服务;经营组织服务;人力资源发展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前言 (1)一、规划总则 (2)(一)规划目的 (2)(二)规划重点 (2)(三)规划依据 (2)(四)规划原则 (2)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4)(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二)面临的挑战 (7)三、发展思路 (9)(一)指导思想 (9)(二)发展目标 (9)(三)总体思路 (10)(四)发展指标 (10)四、重点任务 (12)(一)优先发展民生品质商业 (12)(二)大力发展特色时尚商业 (14)(三)积极推进现代引擎商业 (16)(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8)(五)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20)五、优化布局 (22)(一)提升三大标志性商业中心 (22)(二)发展六类功能性商业中心 (22)(三)建设宜居型社区商业 (25)六、保障措施 (26)(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6)(二)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环境 (26)(三)加强商业建设的引导 (26)(四)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相关扶持政策 (27)(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教育等社会组织作用 (27)(六)加强行业基础调查研究和规划动态评估工作 (27)前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

商业服务业作为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

适应“十二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适应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变化趋势,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服务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商业服务业内涵式发展,将通过全面、系统、规范建设,构建面向未来,与城市经济运行系统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系统,为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北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规划适用领域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典当、拍卖、租赁等特殊流通业。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

一、规划总则(一)规划目的通过规划引导,加快转变商业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北京商业服务业运行质量和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商业引擎带动作用,促进北京现代商业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切实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

(二)规划重点前瞻谋划“十二五”时期北京商业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预测商业发展规模和商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明确商业发展重点任务和布局,夯实商业发展基础。

(三)规划依据主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加快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11〕5号)等市级规划、相关文件及北京市土地、人口、交通等专项规划为依据。

(四)规划原则1.协调发展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的长远目标,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联动旅游、文化、交通等相关领域“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促进商业服务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2.前瞻谋划把握世界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商业发展规律,前瞻预测城市发展和消费变化趋势,引导北京商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规划的科学性。

3.统筹兼顾从北京商业服务业发展实际出发,既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又要兼顾统筹。

做到内外贸统筹,中心城、新城、乡镇及农村城乡统筹,各功能区统筹,全面均衡发展。

4.融合创新坚持创新发展理念,适应首都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加强商贸发展与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北京商业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影响力不断增强。

1.商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连续三年成为国内最大的城市消费市场。

“十一五”时期,北京商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2010年年均增长16.4%,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6229.3亿元,连续第三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十一五”期间,批发零售业商品购销总额、购进额、销售额分别年均递增24.9%、27.8%、27.5%,分别超过“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16.0、18.6、19.0个百分点,居全国各城市前列,商贸流通聚集、辐射的枢纽功能日益突出。

2.在全国率先形成消费拉动型经济格局,对首都经济增长贡献加大。

一是最终消费率逐年攀升,自2006年起连续五年超过投资率,2010年达到56.0%,超过投资率12.8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形成消费拉动型经济。

二是批发零售业对首都经济增长贡献能力增强。

“十一五”时期,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7%。

2010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位居当年全市服务业之首。

3.切实发展民生商业,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度有较大提升。

“十一五”时期,以服务民生为主要功能的民生商业得到长足发展。

通过积极推动规范化菜市场建设、主食加工中心和早餐网点建设、停车引导系统改造、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培育生活服务品牌企业,开通家政服务网等工作,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居民生活便利度有较大提升。

初步构建了乡村现代流通网络,已实现乡镇和千人以上大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两个基本覆盖”,实现了网络质量和配送率“两个全面提升”;启动了“家电下乡”惠民工程,开展“一乡一集市”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商业业态结构不断完善,商业发展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十一五”期间,北京商业服务业业态更加丰富,业态结构明显升级,百货店、大型超市、生鲜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专卖店等各类零售业态发展迅速,特别是具有综合功能的购物中心业态实现了快速发展。

新型餐饮业态不断涌现,大众餐饮、休闲餐饮快速发展,大众快餐、酒吧、茶楼、主题餐厅、休闲餐厅等给北京餐饮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

拍卖、典当和租赁等特殊流通行业加快发展,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5.商业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连锁经营增长迅速。

商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连锁经营企业234家,连锁企业门店9299个,比2005年增长55.7%;实现商品销售额2133.0亿元,零售额1625.5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01.0%和71.0%;13家企业进入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和门店数量分别占到百强总数的15%和5%。

6.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已具有一定产业优势。

“十一五”是北京电子商务大发展时期,知名网购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电子商务交易额前十位企业所实现的交易规模约占总交易规模的90%以上,领军企业在独立B2C市场和服装B2C市场中份额排名第一。

网络零售发展迅速,规模处于行业领先。

2010年,北京电子商务企业实现网络在京销售额157亿元,同比增长1.2倍。

全国B2C销售规模排名前8位的企业中,有北京企业5家,交易规模占全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的57.7%。

刷卡消费实现快速发展,全市累计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18.5万户,较2005年增长3.5倍;刷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从2005年的27%上升到2010年的65%,提高38个百分点。

7.商业品牌层级不断提升,有效带动消费升级。

“十一五”时期,北京通过不断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不断丰富北京市场,有效带动了消费升级。

近300家世界知名零售商中超过40%入驻北京,全市已有超过3000家零售外资店铺,1200多家国际品牌专卖店,世界顶级品牌100强中已有90家进入北京市场。

顶级品牌占有率位列世界第六,零售业开放程度居内地之首。

8.商业特色化发展效果明显,特色商业街和老字号成为展示北京独特商业文化的窗口。

“十一五”时期,北京特色商业街发展进入新时期。

全市已形成了什刹海—烟袋斜街、南新仓、红桥市场、世贸天阶、潘家园旧货市场、雅宝路、马连道茶叶街等20余条风格各异的特色商业街。

2006、2010年,商务部认定的第一、二批“中华老字号”中,北京有117家企业入选。

现有26个老字号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重点老字号企业销售额、利润额和缴税额年均增长15%以上。

9.立足首都功能,保障了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供应服务。

“十一五”时期,北京商业服务业立足于发挥首都功能,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现已建立了粮油、猪肉、蔬菜等18个品种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形成了生活必需品储备体系,在全国城市中率先建立了蔬菜政府储备机制;出色完成了全国“两会”、北京“两会”、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年阅兵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应对甲型H1N1流感、南方冰雪灾害,汶川、玉树地震等突发事件的供应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了特殊时期城市商业运行平稳、安全、有序。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挑战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北京将努力构建“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国际商贸中心。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将突出体现产业的先导性、功能的引领性和模式的先进性。

随着北京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北京市民生活方式正在走向富裕阶段,城市消费呈现出明显的高端化、层级化、休闲化和体验化特征。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趋于复杂,尽管世界经济正处于缓慢复苏之中,但国际经济走势仍呈现较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从国内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处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转型与改革的关键阶段。

作为密切联系消费、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北京商业服务业面临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

以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标准和水平相衡量,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还存在着现实差距:商业产业规模和对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贡献还有待加强;商业产业先导性、功能引领性和模式先进性还不够突出;商业空间分布还不够均衡,商业品牌聚集度还有待提高;商业服务业发展品质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北京特色商业文化内涵还有待深入挖掘;商业组织化程度还有待提升,商业企业国际竞争力、文化创新力还有待加强。

三、发展思路“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

北京商业服务业建设将积极发挥在保障民生、满足消费、繁荣城市、激发都市产业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要求,努力提高首都服务水平。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着眼于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从首都功能定位出发,适应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巩固消费、投资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加速促进商业服务业的整体升级,助力北京创造,塑造北京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