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2分)
1. (1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自恋(liàn)孪生(luán)诞生(dàn)涎皮(yán)
B . 烫手(tànɡ)熨帖(wèi)刹那(chà)刹车(shā)
C . 赢得(yínɡ)羸弱(léi)依赖(lài)水獭(lài)
D . 罪孽(niè)分蘖(niè)履行(lǚ)颠覆(fù)
2. (1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6月4日,经“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前方指挥部会议决定下,对沉船实施扶正救助打捞方案。
B . 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 . 基因引发严重精神病解释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恐惧症及各种癖好为什么会成为家族性疾病,以及双胞胎患同类精神病比例偏高。
D . 在社会信任度高的国家,要证明你妈是你妈只需文化上的简单证明就行;但在信任度不高的社会,就有可能发展到亲子鉴定的地步。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3. (2分) (2018高二上·铜仁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踏上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40年来,铜仁一中和着改革的强音、伴着时代的节拍、踩着发展的鼓点、迈着铿锵的步伐,用智慧书写学校发展的壮丽史诗。
40载风雨兼程,这众多的成就和辉煌绝不是()的,而是每一位铜中人兢兢业业、()的结果。
铜仁一中秉承“仁实勇毅”的校训,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负重爬坡,奋进拼搏,学校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40年同舟共济,40年薪火相传,40年春华秋实,40年桃李芬芳。
近年来,铜仁一中的高考成绩将被那群踏浪筑梦的少年们以更优异的表现不断刷新着,因此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如今,铜仁一中已成为了
铜仁人民茶余饭后()的必选项,成为了铜仁人的骄傲,更是成为了贵州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
回眸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巍巍梵净山“见证”了铜仁一中的奋斗历程,悠悠锦江水“目睹”了铜仁一中的辉煌成就。
四十年的砥砺奋进,如今的铜仁一中桃李满园,办学环境日益优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未来,铜仁一中将以办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奋力谱写黔东教育发展新篇章!铜仁一中的美好未来()。
(摘自多彩贵州网《改革开放结硕果砥砺奋进谱新篇》,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蹴而就殚精力竭娓娓而谈计日程功
B . 一蹴而就心劳日拙款款而谈倚马可待
C . 一挥而就心劳日拙娓娓而谈倚马可待
D . 一挥而就殚精力竭款款而谈计日程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近年来,铜仁一中的高考成绩被那群踏浪筑梦的少年们以更优异的表现不断刷新着,因此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B . 近年来,铜仁一中的高考成绩被那群踏浪筑梦的少年们以更优异的表现不断刷新着,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C . 近年来,铜仁一中的高考成绩将被那群踏浪筑梦的少年们以更优异的表现不断刷新,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D . 近年来,铜仁一中的高考成绩将被那群踏浪筑梦的少年们以更优异的表现不断刷新,因此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3)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铜仁一中走出了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不平凡发展历程,犹如翻开一本生动的历史书籍。
B . 在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犹如翻开一本生动的历史书籍,铜仁一中走出了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不平凡发展历程。
C . 犹如翻开一本生动的历史书籍,在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铜仁一中走出了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不平凡发展历程。
D . 犹如翻开一本生动的历史书籍,铜仁一中走出了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不平凡发展历程,在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
4. (3分) (2016高二上·鸡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陆羽《茶经》是中国最早的茶学著作,书中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关系,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
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
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
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
茶丈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
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
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
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
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唐代诗人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的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
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而非有意造作所至。
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
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还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
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叉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
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茶于是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
《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
“茶苏”是一种将荼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
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
“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荼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佛家视悟得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
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荼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营造的是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选自《中国的茶文化与儒释道》,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最早的茶学著作是《茶经》,其内容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B . 礼仪观念深入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中国的茶文化也体现出礼仪的观念。
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开始成为普遍的风俗。
C . 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D . 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不仅体现在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还体现在饮茶的量也要适度等方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唐代诗人的饮茶已不是解渴、提神、解乏等生理的需要,而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B . 因为茶叶中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同时还符合佛教规诫,因此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
C . 茶文化有道家养生的精神,这和作为本草的茶具有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消除心中烦恼的药草特性有很大关系。
D . 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与佛结下了缘分,但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它与茶学的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也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B . 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
从儒家的角度可表现为追求“和”的最高境界:从道家的角度可表现为追求忘记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和养生乐生的精神。
C . 佛家把悟得茶道视作修身的过程,只要保持高尚的情操,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就可以统一起来。
D . 茶之为饮,既可以营造出和谐稳定、和睦相处的空问,也可以营造出消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
5. (4分) (2019高二下·河池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报复
雨果·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
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
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
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
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
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
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
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
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
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
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
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
“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
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
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
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
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
“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
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你弄错了。
我不是杀人凶手!”
“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
“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
“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
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
‘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可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
’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
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
“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
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
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流,不得安身!”
“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
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那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
还可以活15秒钟!”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
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举起手枪抠动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
只见上面写道:“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
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
彭恩。
”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篇首句“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B . 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C . 文中画线部分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D . 小说人物设计巧妙:文亚明假扮成自己的父亲报复彭恩,符合其演员的身份,彭恩对文亚明报复的演技加以评价,也符合其剧评家的身份。
(2)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3)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
6. (1分) (2020高一下·佛山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从机器制翻译到智能教有,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①________,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
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②________。
未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在线客服、速记翻译、驾驶员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不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③________。
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
7. (1分) (2019高二下·牡丹江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臭氧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是正还是邪,①________: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是地球的卫士,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到了距地面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②________,引发头痛、胸闷甚至肺气肿等症状。
除了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臭氧污染③________。
臭氧浓度达到50ppb时,全国冬小麦就会减产413.2万吨;而英国每年因为臭氧污染造成的材料损失高达3.45亿英镑。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8. (4分)(2017·遵义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2)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9高三上·佳木斯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tán姓氏)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jué shù诈术)发擿(tī 揭发)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zhuì酒)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1)下列对文中开头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 .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 .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 .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 .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
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
B . 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
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 . 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
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 . 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
他去世后,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俊,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忙得无法分身,仍然不如王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②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10. (2分) (2019高一下·鄱阳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①上秋天远,白帝城②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
②白帝城: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临巫山。
(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
B . 颔联“巫峡啼猿”“衡阳归雁”与“数行泪”“几封书”,既是情景交融之佳句,又深得虚实结合之妙处。
C . 颈联“青枫江上”紧扣王少府贬长沙,“白帝城边”紧扣李少府贬峡中,“秋天远”“古木疏”意境高远雄浑。
D . 尾联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指在圣明的时代,会多多沐浴皇恩,希望两位友人的处境不久即会改变。
(2)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了哪些情感。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
11. (1分)(2020·兰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班会课上,高三(7)班班主任分享了《中学生》杂志刊登的文章。
这是一期探讨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主题文章,其中引用了历史上三位学者的说法。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 亚里士多德)
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其未来对国家的贡献也许比现在盲目所选的或被动选择的学科大得多,将来前途也是无可限量的。
(胡适)
同学对个人问题应从主观客观各方面来审量一下,或偏治学,或偏治事,治学治何种学,治事治何种事,来得一决定,向前努力。
( 梁漱溟)
对于以上说法,同学们看法不一:有的认为这三位学者的说法对当今高中生生涯规划具有指导意义;也有人认为他们的观点已经过时,不再有借鉴价值;还有人认为未来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的因素,规划可能赶不上……为此,班主任布置了下列三个学习任务,请你任选一个,以高三(7) 班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