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新课标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新课标研究
填空题
1、在我国过去的数学课程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以___方式为主要特征;
被动接受
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___和合作者。

引导者
3、《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___”、“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统计与概率
4、合情推理能力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条件科学地提出___的能力。

数学猜想
5、对科学数学提供的素材进行教学重构就得到___,它才是数学教育的内容。

教育数学
6、孔子曾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他所说的“五行”包括___、___、___、___、___。

恭,宽,信,敏,惠
7、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必修课程有___模块,选修课程有___模块和___专题。

5,5,16.
8、数学课程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___”的倾向。

双基异化
9、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___.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10、“数学建模”、“数学探究”、“___”的学习内容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基础。

数学文化
分析题
11、《标准》中的数感的内容有哪些?
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12、新课程的微积分在内容处理上有什么新的突破?
(1)不学极限概念来学导数概念;(2)在内容的选择上,把重点放在导数及其运用上,以体现导数作为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一般性和有效性;(3)在内容安排上,更加关注微积分的现实背景及其应用、微积分的基本思想、微积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13、数学新课程中常见的评价形式有哪些?
(1)课堂观察(2)成长记录袋(3)推迟判断
(4)开放性任务(5)调查和实验(6)数学日记
14、就如何学习、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数学概念,前苏联数学家阿.尼.柯莫戈洛夫提出了什么建议?
数学不能从定义开始。

去定义一些概念,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在这些定义中应用一些其他的概念。

当我们不理解一些概念的含义时,我们就不能前进一步,不能表述出任何一个定义。

因此,任何一个数学理论的叙述要从一些不用定义的概念开始。

用它们就已经可能去表述深入一步的任意的概念。

人们如何互相解释自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呢?对于这一点没有其他方法,只有在例子中借助于对确定事物典型性质的详细描述来阐明。

这些描述可以在细节上不完全清楚并且可以不彻底。

但是具有足够清晰程度的概念的内涵就可以逐渐从它们中显示出来。

论述题
15、如何理解数学新课程中的数学?
1.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2.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3.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4.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6、您认为,数学新课程在实施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17、如何理解“大众数学”的理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如何理解“合作者”的含义?
“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
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
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
到指导和建议。

19、如何理解标准中的“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在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要前后一致,不自相矛盾,不模棱两可,要有充分的根据.
20、“标准”对数学能力的进一步要求是什么?
1.在培养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2.提出问题的能力;
3.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1、在数学教学中,要学生理解公式就是要理解什么?
公字母的可变性,关系的确定性,公式成立的条件
22、如何理解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
1.学会选择,是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学会选择,将有利于个性发展。

2.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基础。

必修课程是基础,选修系列1、2也是基础,选修3、4同样是基础,它们是为学生的不同需求而设置的。

3.高中数学课程的多种选择是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普遍趋势。

23、新课程为什么要强调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一是培养未来公民的需要;
第二是现代数学本身的原因;
第三是数学教育界自身认识上的原因。

24、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表现在那些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第二,增强数学的可视化,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25、选修2-1的内容有哪些?
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26、数与代数削弱的内容哪些?
(1)降低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
(2)减少了公式,降低对记忆的要求;
(3)降低了对一些概念过度“形式化”的要求.
27、培养符号感的途径有哪些?
引进字母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进行符号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