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一面 (2)》作业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作业
1.给每组加点的字注音。
(32分)
(1)
⎪⎩⎪⎨
⎧⎪⎩⎪⎨
⎧⎪⎩⎪⎨
⎧•
••
••
•)
()(
)3()
()(
)2()
()(瘠贫脊书横蛮竖横待虐心虚
(4)⎪⎩⎪⎨
⎧••)()(
隙缝纫缝
⎪⎩⎪⎨
⎧⎪⎩⎪⎨
⎧⎪⎩⎪⎨
⎧⎪⎩⎪⎨
⎧•
••
••
••
•)
()(
)8()
()(
)7()
()(
)6()
()()5(谐和油楷红殷切殷态姿情恣劣恶恶憎答案:(1)x ū n üè (2)h éng h èng (3)j ǐ j í (4)f én g f èng (5)w ù è (6)z ì z ī (7)y īn
y ān (8)k āi x éi
2.选出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踌躇:犹豫 摩挲:用手抚摩 B.窘:困苦不堪 平素:平时
C.优遇:优待 打眼:显眼,惹人注意
D.殷勤:热情而周到 颓唐:精神萎靡 答案:B
3.下边破折号的用法与例句“我……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
”相同的是(4分)( )
A.你买这一本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B.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
C.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D.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答案:C 课堂作业
阅读语段完成4—9题。
(34分)
①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
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
我对自己说:
②“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③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④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
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⑤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4.作者在文中点出自己的精神支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先烈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
黑暗有如憎恶魔鬼……”写出四种称呼的含义。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作者说“不愿恣情地悲痛”,实际上他很悲痛,表现他这种心情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分)
7.从鲁迅先生与工人的相互关系中,你悟到一个什么样的做人道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结合《毁灭》、《铁流》两书简介,想想鲁迅先生把两本书送到工人手上寄予了什么希望?鲁迅先生一生奋斗的宗旨是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作业
9.综合下列资料,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6分)
《一面》所写的事情是极平常的,但具有典型的意义,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鲁迅的伟大品格。
作者是一个爱好文学的进步青年,看过杂志上关于鲁迅的访问记,也一定读过鲁迅的作品,了解鲁迅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
在这一次与鲁迅的一面之缘中,又作了仔细观察,这就可能将所见之“小”与人格之“大”联系起来,文章极力渲染“我想买书而又无钱购书的窘态”,描写鲁迅“慈祥的眼光”,“奖励似的微笑”,“无偿的赠书”,这就表现鲁迅对青年的关心、爱护和鼓励,描写鲁迅的肖像,突出头发直竖,精神抖擞等细节,指出鲁迅虽瘦却很有精神,这就表现出鲁迅对旧社会的不调和的战斗精神,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画龙点睛,使“小”中之“大”更加分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答案: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5.答案:同志——表示志同道合,鲁迅和广大革命者包括广大的共产党人有着共同的革命志向;朋友——表示亲密无意,鲁迅热爱广大革命人民;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循循善诱,鲁迅热忱地指导广大革命青年。
6.答案:我们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我不能自已
7.答案:不设统一答案。
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须尊重别人,真心待人。
8.答案:送书是对进步青年的关怀和支持,希望书中所描写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能对进步青年产生影响,壮大中国革命的队伍。
鲁迅先生一生奋斗的宗旨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9.答案: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突出主题。
创新作业
阅读语段《回忆鲁迅先生》,完成10—15题。
(26分)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
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
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
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
(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
)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
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0.第四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4分)
11.文中一开始写了鲁迅先生的笑,说他的笑声是“明朗”的,这个词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替换。
(4分)
12.写鲁迅的笑突出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6分)
13.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字迹潦草深恶痛绝,虽然如此,他还是认真对待每一封信,这说明鲁迅具有怎样的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画横线部分三次写到许广平看到鲁迅在灯下工作,其作用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
”文中接着写了邻家及花园里的夹竹桃,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答案:青年人写字太潦草。
11.答案:爽朗
12.答案:乐观开朗
13.答案:对青年人要求严格,又十分关心他们的成长,虽然他们写得潦草,但鲁迅先生总是极认真地看,表现他既严肃又热情的品质。
14.答案:强调突出鲁迅工作通宵达旦,十分忘我的境界。
15.答案:以外界的景物,衬托鲁迅工作时的操劳和睡下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