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级 Ⅱ、Ⅲ级 Ⅳ级
高度分化 中度分化 低度分化
转移途径:
1、肝内播散:经门静脉肝内播散,可引起 门脉高压
2、肝外血行转移:肺、脑、骨等 3、淋巴转移:肝门、胰周、腹膜后 4、 种植性转移
临床表现:
1、肝区疼痛 2、消化道症状 3、乏力、消瘦、恶病质 4、发热:抗菌素无效 5、癌旁表现:多样化、多为特征性生化改变
肝脏疾病
Liver diseases
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手 术治疗的适应证 熟悉肝脓肿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肝脏解剖
了解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时机 了解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病因、 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类与作用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一、解剖概要
肝是人体内最大实质性器官 成人肝重约1200~1500g 左右径约25厘米 前后径约15厘米 上下径约6厘米
可见肝癌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
因此凡中年以上,特别是有肝病史的病人,出 现 1、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 2、消瘦 3、进行性肝肿大
应及时作详细检查。
1.定性血清学诊断
(1)甲胎蛋白(AFP)测定
血清AFP≥400μg/L,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 生殖腺胎胚源性肿瘤
(2)血清酶学及其肿瘤标记物检查
由于缺乏特异性,只作辅助诊断
继发性肝癌
• 系身体其他部位的恶 性肿瘤转移至肝,又 称转移性肝癌
• 来源以腹部内脏癌肿 转移多见
临床特点
• 症状 肝外原发病表现为主 可伴有肝区疼痛,乏力纳差、黄疸腹水
对肝表面肿瘤有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1、转移性肝癌 2、肝硬化 3、肝脏良性肿瘤 4、邻近器官肿瘤
并发症和转归
1.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2. 上消化道出血 3. 其他 ① 肝功能衰竭
② 全身感染
③ 血性胸水、腹水
④ 转移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目前仍是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肝脏的血供
供血25%~30% 供氧40%~60%
供血70%~75% 提供营养
肝动脉
门静脉
二、生理功能
分泌胆汁 每日600~1000m1 代谢功能 参与碳水化物、蛋白质和脂肪化谢、参
与各种维生素代谢、对雌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具有 灭能作用 凝血功能 肝是合成或产生许多凝血物质的场所 解毒作用 通过分解、氧化和结合等力式而成为无 毒 吞噬或免疫作用 Kupffer细胞的吞噬作用 造血和调节血液循环
部 位:隔下上腹部(以右上腹为主) 毗 邻:胃、十二指肠、胆囊、结肠肝曲、右
肾、肾上腺 韧 带:左右三角韧带、冠状韧带、镰状韧
带、肝圆韧带、肝胃韧带、肝十二指 肠韧带、肝结肠韧带、肝肾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蒂): 肝动脉、门静脉、肝总管
肝门: 第一肝门、第二肝门、第三肝门
Glisson鞘: 门静脉系统,包括门静脉、肝动脉、肝胆管
链球菌
类杆菌
共同表现:发热、肝区疼痛、肝肿大
一、细菌性肝脓肿
bacterial liver abscess
病因病理
胆囊炎,各 种原因引起 的胆管炎
腹腔感染肠 道感染痔核 感染脐部感 染
全身性感染, 如亚急性细菌 性心内膜炎、 肺炎和痈等
肝邻近器官感 染,如胃、十 二指肠穿孔, 膈下脓肿等






体检:
1. 肝肿大 中晚期最常见体征 2. 黄疸 多见于弥漫型或胆管 细胞癌 3. 腹水 呈草黄色或血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癌出现典型症状诊断不困难,但多
失去治疗机会,或疗效不佳。
文献报道肝癌术后1、3、5年生存率
≤5cm分别为89.9%,85%,79.8% >5cm则为62.5%,42.6%,27.5%。
小的无症状 观察治疗、定期复查
手术治疗指征: 血管瘤直径>10cm 直径5~10cm,但位于肝边缘,有破裂可 能 直径3~5cm,但有症状,或不能排除肝 癌
第五节 肝恶性肿瘤
原发性 转移性
肝癌 上皮组织 肝肉瘤 间叶组织
一、原发性肝癌
• 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多见 • 高发于40~50岁年龄组 • 男多于女 • 恶性肿瘤死亡率调查,分别为男性和女
灌注冲洗
(2)肝切除术
适应症 ① 慢性厚壁脓肿 ② 肝脓肿切开引流后,脓肿壁不塌陷,留有
死腔,窦道.长期流脓不愈. ③ 左外叶多发脓肿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④ 急诊肝叶切除一般不主张
手术注意事项:
1. 脓肿已向胸腔穿破者,应同时引流胸腔 2. 胆道感染引起的肝脓肿,应同时引流胆道 3. 血源性肝脓肿,应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灶
小肝癌 ≤5cm 大肝癌 >5cm 微小肝癌 ≤2cm 小肝癌 > 2cm, ≤ 5cm 大肝癌 > 5cm, ≤ 10cm 巨大肝癌 > 10cm
生长方式
浸润型 膨胀型 浸润膨胀混合型 弥漫型
组织学分类:
1、肝细胞肝癌,恶性度高,我国占原发肝
癌91.5% 2、胆管细胞癌 3、混合型
癌细胞分化程度
2、右膈下脓肿:多继发于化脓性腹膜炎或上腹 部大手术
3、肝癌:与脓肿比较无感染表现,肝质地硬、 凹凸不平、AFP阳性,B超有助鉴别
4、胆道感染:多有右上腹绞痛及黄疸,压痛主 要在胆囊区,肝肿大及肝区压痛不明显。X线检 查无膈肌升高,运动受限。B超和CT检查有助于 鉴别诊断。
并发症
• 肝右叶脓肿可穿破而形成膈下脓肿 • 也可向右胸穿破,左叶脓肿则偶可穿人心包 • 如向腹腔穿破,则发生急性腹膜炎 • 胆管性肝脓肿穿破血管壁,引起大量出血,从
性恶性肿瘤的第三和第四位
病因: 病因及病理尚未确定。可能为:
1. 肝硬化 2. 病毒性肝炎 3. 黄曲霉素 4. 其他:化学致癌物质、水土因素
病理
大体形态类型 1、结节型:最常见,多伴肝硬化 2、巨块型,可为单发大块状,也可融合而成。 3、弥漫型,最少见,肉眼不易和肝硬化区别。
肿瘤大小
传统 现代
(2)CT:可检出约1.0cm的早期肝癌,诊断 符合率90%,应用动态增强扫描提高分辨率
(3)MRI :对良恶性肝肿瘤,尤其血管 瘤鉴别优于CT ,可三维立体显示血管、 胆道成像
(4)肝动脉造影检查 〈2.0cm的小肝癌诊 断符合率90%,是目前对小肝癌定位诊断中 最佳方法。
(5)X线检查:意义较小 (6)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7)腹腔镜检查:
2、手术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
适应症:
① 较大脓肿,有穿破危险,或已穿破胸腔 或腹腔 ② 胆源性肝脓肿 ③ 位于左外叶肝脓肿穿刺易污染腹腔 ④ 慢性脓肿
手术途径:
• 经腹腔切开引流:注意妥善隔离保护腹 腔和周围脏器,避免脓液污染,安置多 孔橡胶管引流
• 经腹膜外切开引流:适用于肝右叶后侧 脓肿。腹膜外用手指钝性分离至脓腔, 行切开引流
胆道排出,临床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① 全身支持充分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失调。可多次少量输血和血浆,增加机体 抵抗力
② 抗生素:早期、大量、选择敏感性抗菌素,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择
③经皮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
适应于单个较大的脓肿
方法: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脓腔置入引流 管。引流后第二或数日后即可用等渗盐水 加入敏感抗菌素冲洗脓腔和注入抗菌药物, 待冲洗液变清澈,B型超声检查脓腔〈2cm 即可拔管。

肝脓肿
临床表现
常继发某种感染性先驱疾病,起病急
1. 寒战和高热 最常见症状,表现弛张热 2. 肝区疼痛 胀痛或钝痛,呈持续性,可伴有右肩牵
涉痛,胸痛、刺激性咳嗽和呼吸困难
3.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 全 身中毒反应及消耗的结果,少数病 人出现腹泻、腹胀、呃逆。
4. 体征:肝区叩痛和肝肿大最常见。
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寒战、 高热
肝大不显著,多无局限性隆起
较大、多数为单发、位于肝右叶
巧克力色、无臭、可找到滋养体,培养涂片 无细菌
WBC可增加、菌培养阴性、阿米巴抗体阳性
较小、常多发 黄白色、培养涂片可发现细菌 WBC、中性粒明显升高、菌培养阳性
可找到滋养体或包囊
无特殊发现
抗阿米巴好转
抗阿米巴无效
1、手术治疗
(1)肝切除,治疗首选
适应症:
1. 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 质病变
2. 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
3. 无广泛肝外转移性肿瘤
根治性肝切除
单发的微小肝癌、小肝癌 单发的向肝外生长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
表面较光滑,周围界限较清楚,受肿瘤破 坏的肝组织少于30% 多发生肿瘤,肿瘤结节少于3个,且局限在 肝的一段或一叶内
姑息性肝切除
多发性肿瘤,局限于相邻肝段或半肝内,无 瘤肝代偿性增大,达全肝50%以上;如肿瘤 分散,可分别作局限性切除
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边界较清楚,第一、二 肝门未受侵犯,无瘤侧肝代偿性增大,达全 肝50%以上
肝中央区(肝中叶,或Ⅳ、Ⅴ、Ⅶ段)的大肝癌, 无瘤肝组织明显代偿增大,达全肝的50%以上
检查
• 白细胞计数增高,明显左移,可有贫血 • X线胸腹部透视:右叶脓肿可使右膈肌升高,
运动受限;肝阴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可出 现右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 • 左叶脓肿X线钡餐可见胃小弯受压、推移现象 • B型超声可分辨直径2cm的脓肿病灶 • 肝脏CT
B超检查:
1.无创性检查 2.可重复进行 3.首选检查方法 4.能分辨直径2cm的脓肿 5.并确定部位、大小、距体表深度 6.阳性诊断率96%
方法: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套管针穿刺置 管闭式引流术
2、切开引流
适应症: (1)经抗阿米巴治疗及穿刺吸脓,脓肿未见缩小,高 热不退者 (2)脓肿伴细菌感染,经综合治疗不能控制者 (3)脓肿已破入胸腹腔或邻近器官 (4)脓肿位于左外叶,有破入心包危险者
第四节 肝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 肝腺瘤
肝血管瘤治疗
巨大的再生能力
正常肝脏可行肝三叶切除。在临床实践 中,肝切除时阻断肝血流一般不超过20-30 分钟,最好限制在10分钟之内。肝脏对缺氧 非常敏感。缺氧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
第三节 肝脓肿
Liver abscess
常见的肝脓肿有:
大肠肝菌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多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
阿米巴性肝脓肿
Ⅰ或Ⅷ段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 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连同淋巴结清扫;难以
清扫者,术后行放疗
周围脏器受侵犯,连同受侵脏器一并切除。远处 脏器单发转移性肿瘤,连同转移灶一并切除
(2)不能切除的肝癌 可选择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化疗
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等单 独或联合应用。部分病人肿瘤缩小后 可二次手术切除。
B超引导下消融治疗
• 无水酒精注射 • 微波消融 • 射频治疗
射频消融
介入治疗 (TACE )
• 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 至肝动脉
栓塞:碘化油、 超液化碘油
化疗栓塞:阿霉 素、5-FU、顺铂 等
肝移植:效果不佳
指征:
肝功能属C级,或长期B级,经护肝治疗不 能改善 肿瘤直径≤5cm,数目小于3个 无血管侵犯
二、阿米巴肝脓肿
amebic liver abscess
阿米巴肝脓肿是肠道阿米巴感染并 发症。阿米巴原虫经结肠溃疡侵入门静 脉所属分支进入肝内。
(一)非手术治疗(首选)
1、抗阿米巴药物
(甲硝唑、氯喹、依米丁)
2、反复穿刺吸脓 3、全身支持疗法
(二)手术治疗 1、经皮穿刺脓肿置管闭式引流术 适应症 1)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病情重,脓肿大有穿破危险者
如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的某些同 工异构酶
2.定位诊断
• 超声检查 • CT检查 • 磁共振成像(MRI) • 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 • X线检查 • 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 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
(1)超声检查: 非侵入性有较好定位价值的检查方法 高分辨率B型超声诊断符合率90% 可发现〈1.0cm或更小的病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以及查体及辅助检查即可诊 断,诊断困难时B超引导下施行穿刺,抽 出脓汁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肝脓肿的鉴别
病史 症状 体征 脓肿 脓液 血液化验 粪便检查 诊断性治疗
阿米巴性肝脓肿 有阿米巴痢疾史
细菌性肝脓肿 继发于胆道感染或其他化脓性疾病
起病缓、病程长 肝大显著,可有局限性隆起
分区:左半肝 左内叶 左外叶 右半肝 右前叶 右后叶 尾状叶
Couinaud分段法: Ⅰ段:尾状叶;Ⅱ段:左外叶上段;Ⅲ段:左外叶下段; Ⅳ段:左内叶下段;Ⅴ段:右前叶下段;Ⅵ段:右后叶下段 ;Ⅶ段:右后叶上段,Ⅷ右前叶上段。
肝小叶结构
中央静脉 肝窦 门静脉小分支
肝动脉小分支 交通支
肝脏的血流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