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教学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教学试卷带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可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点是
A .A 和C
B .B 和
C C .A 和
D D .B 和D
2.如果B 地的气温是15℃,那么,A 地的气温约是℃。
A .27℃ B .15℃ C .10℃ D .30℃
3.有关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 .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 .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D .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B .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
C .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D.东南亚的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5.地球之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①地球不透明②地球不发光③地球足够小④地球不停地自转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本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每年阳春三月日本四岛的樱花都会同时怒放
C.日本是一个渔业大国
D.日本耕地小,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7.地球上0°经线是()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
8.星期天,假如我们要去广州动物园游玩,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A.广东政区图 B.广州市交通图 C.世界地图 D.广东地形图9.下列国家中地跨欧亚两洲的是A.①国 B.②国 C.③国 D.④国
10.“一山有四季”的形成原因是()
A.海拔高度 B.纬度因素 C.距海远近 D.人体感觉
11.地球自转和公转()
A.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B.周期相同
C.方向相同
D.无相同之处
二、判断题
1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划分的.(判断对错)
13.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14.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是马六甲海峡 ( )
15.丹麦畜牧业发达,素有“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之称。
()
16.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______)
三、填空题
17.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在图①②③④四处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2)②处最热月出现在月份,说明②处处于半球。
(3)A地的气候特征与图①②③④中的图相吻合。
(4)B地的气候类型是(填名称),这种气候类型主要集中在亚洲。
B地比C地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18.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写出B点的经纬度位置(也称地理坐标):。
(2)图中A点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半球;在五带中属于带。
(3)图中B点位于A点的方向。
(4)请在图中标出C点(提示:C点经纬度位置(也称地理坐标)为:30°S,150°W)。
1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向。
20.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
特点。
2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面积最大的国家。
现在该国粮食
能够自给,还要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
四、填表题
22.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顺地势呈__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3.欧洲西部工来密集,发达国家集中,_________________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人称改革为“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读经纬网图,回答:
24.写出A .C 两点的经纬度: A D
25.A .B .C .D 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是 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位于北半球的点是 ,位于低纬度的点是 。
26.A .B .C .D 四地中,A 位于B 地的 方向 27.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河,b_______河,A_______洋,B________海,C_____湾。
国家: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
(2)图中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为高大的 山,中部是 河和 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南部是 高原。
(3)南亚7月份的盛行风,请在图中标出风向。
(4)该地区大多属 气候,一年分热、雨、凉三季。
参考答案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是山地地形,山地的西边是海洋,海洋风自西向东吹向山坡,A是在山脚下,B是在迎风坡,C是在背风坡上,D是山顶,可以判断出,迎风坡降水是最多的,故选B.
2.地形对影响气候的形成,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图中B的海拔比A高2000米,所以若B地的气温是15℃,那么,A地的气温约是27℃,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与气候的有关知识.
3 .C
【解析】
试题分析:A、亚洲的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故A错误;B、亚洲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人口稀疏,故B错误;C、亚洲的人口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故C正确;D、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D错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4 .D 【解析】东南亚的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而不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大多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5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地球之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地球不透明,地球不发光,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
6 .C
【解析】
试题分析: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A说法错误;日本的气候南北差异很大,春天,樱花由日本的南端依次向北开放,B 说法错误;日本的北海道附近是世界著名的渔场,C说法正确;日本人多地少,农业生产使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单产很高,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日本的特征。
7 .C
【解析】
试题分析: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有无数条,为了区分每一条经线,我们给它们标注上度数。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作为东西经度的起点,又称本初子午线;赤道南北半球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8 .B
【解析】
试题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假如,星期天我们要去广州动物园游玩,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广州市交通图.
故选:B.
【点评】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9 .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国家的轮廓可知,图中①是意大利,②是德国,③是俄罗斯,④是法国,在这四个国家中,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上主要的国家。
10 .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山区不同的高度气温不同,植被表现为垂直变化,地表景观往往出现很大的差异,可见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观。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点评: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低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一般气温较高。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在地球表面,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100米,大约降低0.6℃。
11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12 .√
【解析】
试题分析: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差别很大.
解: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课本知识解答.
13 .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所以答案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南亚。
14 .×
【解析】试题分析: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的宝库”,其石油资源大部分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欧洲西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该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
15 .√
【解析】
试题分析:丹麦畜牧业发达,猪肉、牛肉、奶酪、黄油以及火腿、香肠等乳肉制品行销国际市场,素有“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之称,故原题正确.
考点:欧洲西部的国家
16 .错误
【解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故错。
17 .(1)①(2)1、南
(3)①
(4)温带季风气候、海陆因素
【解析】
试题分析:
(1)通过上面四幅气温及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气温曲线越直的,说明
此地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说明其年较差小,在图上只有①的气温曲线最
平直,所以年较差是最小的。
(2)从②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其气温最高是出现在1月份,说明此地是南半球。
(3)A地是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常年高温多雨,所以
对应左侧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是①,从图上可以看出,①是全年高温,且每个月的降水都在100毫米以上,是多雨型。
(4)从图上可以看出,B大致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此地区是典型的温带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与C纬度大致相当,但B
处的降水要比C处多,是因为B处离海近,能更多地受到海洋湿润气流
的影响,而C离海远,降水稀少,这是因为两地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18 .(1)(30°S、110°W)
(2)西、南、南温
(3)东北
(4)略
【解析】
试题分析:
(1)经纬度的判断要注意“横纬竖经”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向东增大为东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所以可以判断B的经纬度是(30°S、110°W)。
(2)西半球的范围是从160°E-20°W,所以110°W位于西半球,而南北半球的判断就看其纬度属于南纬还是北纬,A点的纬度是南纬,所以是南半球,南纬40°位于23.5°S-66.5°S,这个范围是南温带的范围,所以A处在南温带。
(3)通过经纬网判断方向,B位于A的右上角,所以B位于A的东北方向。
(4)要标出这个点(30°S,150°W),30°S与B点是同一条纬度,150度的经度位于A的西侧。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断。
19 .西、东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20 .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分布广【解析】
试题分析:亚洲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跨距大,地形上的高低错落,使得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离海远,大陆性气候分
布广.
考点:本题考查亚洲气候的有关知识.
21 .南亚绿色革命
【解析】
试题分析: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
由于人口众多,以前印度的粮食需要大量进口,近年来由于实行了绿色
革命,印度的粮食已经基本能够自给,故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粮食自给归功于绿色革命。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印度的地理特征。
22 .放射状
【解析】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的许多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
高原和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故填放射状。
23 .服务业;绿色金子
【解析】欧洲西部的服务业体系完善,产值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该区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
首位。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所以
畜牧业发达。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欧洲西部的经济,属于基础题目,理解记忆即可。
24.A(80。
N ,60 。
W) D(0。
,0。
);
25.东半球:B.C.D;西半球:A;北半球:A.B.C;低纬度:D
26.西北
【解析】
试题分析:
24.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
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
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
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据图可知:A点的
坐标是(80°N ,60° W);B点的坐标是(0°,0°)。
25.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
南半球;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30°、6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地区,0°~30°为低
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据图可知:B.C.D位于东半球;A位于西半球;A.B.C位于北半球;D位于低纬度。
26.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
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图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27 .(1)a印度河,b恒河,A印度洋,B阿拉伯海,C孟加拉湾。
国家:
①印度,②巴基斯坦,③孟加拉国,④尼泊尔。
(2)喜马拉雅喜马
拉雅喜马拉雅山,恒河和印度河,德干高原。
(3)见上右图(4)热带
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本题以南亚地区图为载体,考查有关地区重要的地理事物名称
及分布、主要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知识。
图中a为印度河,b为恒河,A印度洋,B为阿拉伯海,C为孟加拉湾;①②③④分别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湾国和尼泊尔。
南亚地形可分为三个单元,北侧为喜
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和印度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7月份南亚盛
行西南风,风向如上右图所示。
南亚多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可分热、雨、凉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