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资格考试简答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答案)
1、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答: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三是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四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要素。
答:影响人的发展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遗传素质也叫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
二、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三、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四、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人的发展规律有几个方面?
(1)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2)阶段性——要有针对性,不能一刀切(3)不平衡性,——要把握关键期,适时而教,(4)互补性—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5)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6)整体性—-要把学生看作是复杂的整体.
4、简述教材的作用?
答: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
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及各种视听材料。
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材是学生在学习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2)教材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3)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他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提供了基本材料。
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5、简述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答: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社会中心课程论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
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
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应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社会中心课程论的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主张课程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6、简述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运用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
运用演示法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教师要做好
演示前的准备。
(2)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所有感官,使学生全面、立体地观察演示。
(3)教师要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
(4)教师要研究演示的方法,及时辅以讲解。
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多方面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1)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元化。
(4)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6)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为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8、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一、及时复习。
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三、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四、复习方法多样化。
五、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六、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七、掌握复习的量。
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问题情境与
表征方式。
2、知识经验与迁移。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
6、动机强度与情绪状态。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10、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影响。
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
一、学习的成败经验(直接经验)二、替代性经验(间接经验)。
三、言语劝说(言语说服)。
四是情绪唤醒(情绪的唤起)
11、简述中学德育的实施途径。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
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与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
12、简述贯彻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疏导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3、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的共同目标,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2、一定的组织结构。
一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班集体不可或缺的形成要素。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14、简答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观察法,而系在自然条件下,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的方法。
2、谈话法,班主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谈话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的基本方法。
3、调查法,班主任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的方法。
4、分析书面材料法,即班主任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等方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