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动能都增大
B.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吸收的热量一定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C.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凡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一定自发地发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液晶属于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态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C.晶体不能转化为非晶体,非晶体同样不能转化为晶体
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4.关于饱和汽及饱和汽压的正确说法是( ).
A.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待稳定时, 蒸汽的压强一定会减小
B.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随饱和汽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相同温度下,各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都相同
5.有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依据以上说明“55°杯”的工作原理是()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B.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C.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1g、100℃的水与1g、100℃的水蒸气相比较,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不相同
C.玻璃上附着水发生浸润现象的原因是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内部平均距离大,所以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7.如图所示,是水在大气压强为1.01×105PA下的汽化热与温度的关系图线,则()
A.大气压强为1.01×105PA时,水的沸点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该图线说明温度越高,单位质量的水汽化时需要的能量越小
C.由该图线可知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与温度无关
D.该图线在100℃以后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水已经汽化了
8.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C.大粒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B.布朗运动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子运动
C.制冷系统能将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较高温度的空气中,同时引起其他变化
D.甲分子固定,乙分子从距离甲大于r0(10﹣10m)的位置开始以速度v向甲运动,在不断接近甲的过程中一直做加速运动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摄氏温度t成正比
B.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或非晶体两种形态出现
D.液晶是一种特殊物质,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具有光学各向同性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C.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对于温度相同的氧气与氢气,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不同
C.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D.压强不变时,一定量的水蒸发为同温度的水蒸气,吸收的热量大于其增加的内能
13.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晶体微观结构及其解释的论述中,不正确
...的是
A.甲图中,晶体中沿不同的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故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B.乙图为金刚石中碳原子形成一种紧密结构,相互之间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十分坚硬,可制造玻璃刀和钻头
C.丙图为食盐晶体的点阵结构,晶体的许多特性都与点阵结构有关
D.丁图为液晶分子的排列示意图,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因温度、压强、摩擦等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而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液晶光学性质的改变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上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
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球形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压缩气体需要做功,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草叶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阳光下看到细小的尘埃飞扬,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
D.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16.如图所示,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外包着纱布,纱布的下端浸在水中.纱布中的水在蒸发时带走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低于周围空气温度.当空气温度不变,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温度计示数减小,则_____.
A.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
B.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增大
C.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减小
D.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增大
17.关于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层与液体内部相比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
B.液体表面层与液体内部相比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
C.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表面层中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
D.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液面相切,与分界线相垂直
18.当水蒸汽达到饱和时,水蒸气的压强不再变化,此时()
A.水不再蒸发B.水不再凝结
C.蒸发和凝结达到动态平衡D.以上都不正确
19.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取决于物体的()
A.压强B.温度C.体积D.状态
20.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D.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蜂蜡和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
2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及分子势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分子势能可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B.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水蒸气的压强不再变化,这时蒸发和凝结停止进行
C.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
D.不浸润现象的附着层,分子间距离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23.关于饱和汽和相对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汽压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B.温度一定时,饱和汽的密度为一定值,温度升高,饱和汽的密度增大
C.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汽压与相同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
24.关于下列实验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薄板一定是非晶体
B.图乙说明气体分子速率分布随温度变化,且T1>T2
C.图丙的实验情景可以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D.图丁中的现象说明水黾受到了浮力作用,且浮力与重力平衡
25.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跟液面垂直
B.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C.由于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故液体表面的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D.有些小昆虫能在水面自由行走,这是由于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A错误.
B.当存在其他影响时,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转化为功,故B错误.
C.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C正确.
D.一切宏观自然过程除了要符合能量守恒定律,还得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错误. 2.D
解析:D
【解析】
液晶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结构特征的一类物质.液晶是介于液态与结晶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液晶较为生疏的一种物质状态.关键需要记住其定义和基本特性即可.
3.B
解析:B
【解析】
(1)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还是晶体,选项A错误.
(2)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B正确.
(3)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C错误;
(4)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要增加,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该题通过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进行判断:晶体是具有一定的规则外形,各项异性,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表现各项同性,由此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4.B
解析:B
【解析】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其压强也是一定的,与体积无关;故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稳定后蒸汽的压强不变,故A错误;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不变,与饱和汽体积无关,故C错误;饱和汽压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相同温度下,各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不同;故D错误.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时晶体物质被熔化,此过程晶体物质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以下时,此时晶体物质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
故选C.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雨水在布料上形成一层薄膜,使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A 正确;
B.1g 100℃的水要变为1g 100℃的水蒸气,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100℃的水与1g 100℃的水蒸气温度相同,故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和总动能都相同,故B错误.
C.当浸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附着层内分子间距比液体内部分子间距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的缘故,故C错误;
D.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不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同性的特征.故D错误;
故选A.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液体的沸点与温度无关,大气压强为1.01×105Pa时,水的沸点是100℃不变;故A错误.
B、该图线说明温度t越高,单位质量的水汽化时需要的能量Q越小;故B正确.
C、液化与汽化是相反的过程,汽化热与温度有关,则水蒸气液化放出的热量也与温度有关;故C错误.
D、该图线在100℃以后是水的过热状态,可以理解为水没有来得及汽化;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水的汽化热曲线,注意高于沸点的温度下液体处于过热状态,通常过热引起的都是比较负面的影响,生活中要减少过热.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错误.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晶体一定时固体,且内部具格子构造,但外部并不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如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是晶体,故B错误.
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不改变盐的晶体结构,故C错误.
所有的晶体均具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正确.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正确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详解】
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所以具有各向同性的不一定是非晶体.故A错误;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将能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是不可能的,故C正确;甲分子固定,乙分子从距离甲大于r0(10-10m)的位置开始向甲运动,在分子间距离大于r0的过程中,分子力是引力,分子做加速度运动,在分子间距离小于r0的过程中,分子力是斥力,分子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布朗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以及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注意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多种表达式,理解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
10.C
解析:C
【解析】A、根据查理定律可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
力学温度K成正比,故A错误;
B、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是受到浮力作用的结果,变大表面张力,故B错误;
C、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或非晶体两种形态出现,故C正确;
D、液晶是一种特殊物质,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故D 错误。

点睛:该题考查查理定律、表面张力、晶体与非晶体以及液晶的特性等,都是一些记忆性的知识点的内容,考点比较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积累即可。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选项A正确.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故B正确.
C、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要增加;故C错误.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
解答该题要熟练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对于晶体有一下特点:①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②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③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非晶体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它没有一定规则的外形,如玻璃、松香、石蜡等.它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叫“各向同性”.它没有固定的熔点.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A项正确.
B:对于温度相同的氧气与氢气,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由于分子质量不同,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不同.故B项正确.
C:液体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不是与液面垂直.故C 项错误.
D:一定量的水蒸发为同温度的水蒸气,吸热的同时要膨胀并对外做功,则吸收的热量大于其增加的内能.故D项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答案为C.
液体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不是与液面垂直.
13.B
解析:B
【解析】
晶体中沿不同的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故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A正确;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其物理性质差异很大,B错误;晶体的许多特性都与点阵结构有关,C正确;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D正确.
1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上的排列是有序的,选项A错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选项B错误;玻璃及水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故我们很将玻璃板拉开,这不是因水膜的表面张力,选项C错误;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球形,选项D正确;故选D.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对于气体而言分子之间距离很大,分子力可以认为为零,压缩气体做功是因为要克服气体压强产生的压力做功,并非因为分子间有斥力存在,故A错误;
B.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到最小的趋势,如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
C.阳光下看到细小的尘埃飞扬是固体颗粒在空气的流动下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故C 错误;
D.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绝对湿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16.A
解析:A
【解析】
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蒸发加快,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减小,选项B错误;因空气的饱和气压只与温度有关,空气温度不变,所以饱和气压不变,选项C、D错误;根据相对湿度的定义,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选项A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湿度温度计的原理、分子速率分布的特点和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弄清热力学第一定律各物理量的含义,注意气体等压变化过
=⋅∆计算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程中(C→A)应用W P V
17.B
【解析】
【详解】
液体间的作用力是由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作用一起的,即由分子作用力引起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这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液面相切,与分界线相垂直。

故ACD 正确,B 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达到饱和时的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水蒸气达到饱和时,蒸发和凝结仍在继续进行,只不过蒸发和凝结的水分子个数相等而已,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宏观上取决于温度,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由
0A
V V N 能算出一个气体分子运动所占据的空间,不是气体分子的体积,A 选项符合题意。

故A 正确;
B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内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B 选项不合题意,故B 错误;
C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和物体吸收的热量的总和。

由于是绝热过程,物体吸收的热量为零,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 动能减少,C 选项不合题意,故C 错误;
D .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蜂蜡和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
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D 选项不合题意,故D 错误。

故选A 。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内能改变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由于未说明传热情况,故内能可能增加,A 选项不合题意,故A 错误;
B .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说明云母片导热各向异性,所以云母片是晶体,而非蜂蜡,B 选项符合题意,故B 正确;
C .当0r r 时,间距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C 选项不合题意,故C 错误;
D .晶体和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变,比如天然的水晶是晶体,而熔融后的玻璃是非晶体,D 选项不合题意,故D 错误。

故选B 。

2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离r >r 0,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选项A 正确;
B .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水蒸气的压强不再变化,这时蒸发和凝结仍在进行,达到动态平衡,选项B 错误;
C .温度不同时,未饱和汽的压强不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选项C 错误;
D .不浸润现象的附着层,分子间距离r >r 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选项D 错误.
故选A 。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饱和汽压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故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值,相同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是不同的;但饱和汽压不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故A 错误;
B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一定,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这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饱和汽压只是指此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压强无关。

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为一定值,温度升高,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增大,故B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