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标 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
耕地撂荒的危害2024年镇耕地抛荒治理工作方案

“耕地撂荒的危害2024年镇耕地抛荒治理工作方案”一想起耕地撂荒这个事儿,我就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这片土地,曾经是咱们的希望田野,如今却变得荒芜不堪。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咱们得好好策划一下2024年的耕地抛荒治理工作方案。
1.耕地撂荒的危害咱们得明确一下耕地撂荒的危害。
耕地撂荒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土壤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同时,耕地撂荒还会导致粮食产量减少,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
另外,耕地撂荒还会让农民失去收入来源,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2.治理目标(1)全面排查耕地抛荒情况,建立耕地抛荒数据库。
(2)对抛荒耕地进行分类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3)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种地技能和积极性。
(4)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3.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耕地抛荒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合力。
(2)开展耕地抛荒排查。
对全镇范围内的耕地进行拉网式排查,详细记录抛荒耕地的位置、面积、原因等信息。
(3)制定分类治理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抛荒耕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①对于因土地质量原因导致的抛荒耕地,采取土地改良、土壤修复等措施,提高土地质量。
②对于因劳动力不足导致的抛荒耕地,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③对于因政策原因导致的抛荒耕地,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
(4)加强农民培训。
组织农民参加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地技能和积极性。
(5)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对积极参与耕地抛荒治理的农民给予奖励,激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6)加强执法监管。
对非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维护耕地资源。
4.工作步骤(1)启动阶段:成立耕地抛荒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
(2)排查阶段:对全镇范围内的耕地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耕地抛荒数据库。
(3)治理阶段:根据分类治理方案,对抛荒耕地进行治理。
5.工作要求(1)高度重视。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耕地抛荒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024年地区土地监督检查整顿方案

2024年地区土地监督检查整顿方案
将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重点领域展开工作:
一、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确保土地利用合理有序。
要强化土地利用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土地调查监测体系,切实加强对违规土地利用行为的监督检查,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加强土地使用权管理,依法规范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加大对土地规划实施和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
不断完善土地出让、使用权登记和管理制度,健全土地使用权有序退出机制,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三、强化土地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对土地执法检查和监督工作,坚决查处违法占用土地、乱占乱建等违法行为,加大对涉土领域腐败和渎职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土地资源安全。
四、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加强对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等环境问题的监测和治理,落实好土地资源保护政策措施,保障土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健全土地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土地监察检查体系,强化对各级地方政府履行土地管理职责的监督,对失职渎职行为进行查处,坚决维护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六、加强对土地经营主体的监督,加大对土地管理主体的监察力度,加强对土地出租、承包等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保障土地承包权利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2024年地区土地监督检查整顿方案将在强化规划管理、使用权管理、执法监督、资源保护、监察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工
作,致力于提高土地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推动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国土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分部分项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国土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分部分项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国土整治是指对国家领土范围内的农村、城市、荒地进行整治和利用的一项综合性治理任务。
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土地整理项目是一个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它的监理质量控制是确保整个国土整治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下面将从项目前期工作、项目设计、项目施工以及项目竣工验收等方面,介绍土地整理项目监理质量控制的要点。
1.项目前期工作1.1确定项目的整治目标、任务和范围,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1.2参与项目概算的编制和项目招标文件的编写,确保项目合理预算,并明确施工标准和要求。
1.3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评估项目的可行性、风险和效益,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4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审批程序和监督要求,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项目设计2.1制定详细的项目设计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规划、道路布局、水利设施规划等。
2.2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包括土地规划、土地利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3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整地整村的要求,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
3.项目施工3.1严格按照项目设计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2控制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按照工期要求进行。
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3.4进行各项工程验收,包括工程桩基验收、土方整平验收、水利设施验收等,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项目竣工验收4.1完成工程竣工验收的各项手续,包括项目竣工报告书、竣工图纸、竣工决算等的编制和整理。
4.2进行工程竣工验收评定,评估整治效果和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3编制竣工验收报告,向相关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以上是土地整理项目监理质量控制的要点,在实际工程中,还应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同时,监理单位还应确保监理人员专业素养和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优秀案例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优秀案例土地整治是一项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农田质量的重要工作。
在我为您撰写的本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的优秀案例,并探讨这些案例对于提高农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以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
1. 案例一:北京市平谷区耕地保护工程北京市平谷区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平谷区政府通过实施耕地保护工程,对农田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和整治,以保护农田质量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该项目通过修复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土壤质量等手段,成功提高了农田的水肥利用率,稳定了粮食产量,并且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2. 案例二:江苏省淮安市长江北岸耕地恢复项目江苏省淮安市长江北岸地区的耕地资源长期以来遭受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为了恢复这一地区的农田质量,淮安市政府启动了耕地恢复项目。
该项目通过清理污染物、修复土壤、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等措施,成功恢复了大面积的耕地,并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个案例表明,土地整治不仅能提高农田质量,还能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境,并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
3. 案例三:广东省梅州市水土保持工程广东省梅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但由于抚育式经营和水土流失等原因,当地的农田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为了改善农田的水土墒情况,梅州市政府实施了水土保持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梯田整治、修复退耕还林的坡地和荒地等措施,从而有效提高了农田的保水保肥能力。
这个案例证明了水土保持工程对于提高农田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在总结和回顾这些案例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些项目有效提高了农田的水肥利用效率,稳定了粮食产量,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通过修复土壤和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等手段,这些项目改善了农田的质量和生产能力,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这些项目还带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局面。
2024年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清理方案

2024年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清理方案____年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清理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私利,滥用职权、违法建设,大量占用和破坏农田、山林等重要耕地资源。
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决定在____年开展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清理工作。
二、目标1.整治和清理违法用地,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2.回收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3.建立和完善违法用地监测和管理机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监督。
三、工作内容1.制定违法用地整治和清理方案。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违法用地整治和清理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全面、专项、有序开展整治和清理工作。
2.加强违法用地监测和管理。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违法用地进行全面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加强对违法用地的管理和监督。
3.强化违法用地整治力度。
对发现的违法用地,采取坚决、及时的整治措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恢复和保护受损的土地生态环境。
4.回收和合理利用违法用地。
对整治清理的违法用地,积极争取回收并进行合理利用。
可以通过招标、竞价等方式进行处置,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5.加强宣传和教育。
借助各种媒体宣传平台,广泛宣传违法用地整治和清理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违法用地的警惕,构建社会共治的良好环境。
四、工作步骤1.制定整治和清理方案。
各地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科学制定违法用地整治和清理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2.开展违法用地调查和监测。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各地的违法用地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测,建立违法用地数据库,为制定整治和清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整治和清理违法用地。
根据整治方案的要求,各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违法用地进行清理工作。
2024土地督察整改工作方案

2024土地督察整改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土地督察工作意义重大。
2024年,我们将制定土地督察整改工作方案,旨在全面整改土地资源滥用、污染和破坏问题,为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建设作出贡献。
本方案的目标包括:1. 有效整改土地资源滥用和浪费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2. 加强土地环境保护,减少土地污染和破坏;3. 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二、整改重点和措施1. 整改土地资源滥用和浪费问题(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制定并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规划,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土地利用方式。
(2)加强土地流转和管理。
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和机制,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加强土地执法监管。
加强土地执法力量建设,加大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强化执法效果。
2. 加强土地环境保护(1)加强土地污染治理。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加大土壤污染整治力度,修复和治理受污染土地。
(2)加强农药和化肥管理。
完善农药和化肥登记制度,加强对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监管,推广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土地污染风险。
(3)加强土地生态修复。
推动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高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3. 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加强土地监测和评估。
建立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获取土地资源状况数据,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优化土地利用方式。
推动城乡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调整,加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益。
(3)加强土地保护与修复。
加强土地保护和修复规划编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
三、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1. 组织实施方案。
2024年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清理方案

2024年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清理方案____年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清理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面临严重压力。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大了对违法用地的整治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进违法用地的专项整治和清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二、整治目标本次违法用地专项整治的目标是:1.清理整治一批严重违法用地,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2.借助违法用地整治的机遇,推动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违法用地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土地管理氛围。
三、整治范围本次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清理范围包括:1.城市建设用地中的违规建筑物和违法占地行为。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乱象和非农化违法行为。
四、整治措施本次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清理的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整治清理工作机制(1)成立违法用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治清理工作。
(2)制定整治清理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确立工作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
(3)建立违法用地清理清单,对违法用地情况进行登记、核查和分类,形成专项整治清理台账。
2.逐一排查违法用地(1)建立专门队伍,负责逐一排查违法用地。
(2)依法开展地块调查、土地勘测、资料复核等工作,完善违法用地的基础数据和证据。
3.严查违法分子(1)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违法用地的举报工作。
(2)加大打击力度,依法追究违法用地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4.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违法用地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违法用地的认识和警惕。
(2)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3)利用多种媒体开展宣传,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整治成果评估为了评估整治清理的成果,建立整治清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制定以下工作要求:1.成立评估小组,对整治清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
2.对整治清理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3.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违法用地的整治清理工作。
2024年违法违规用地整治行动方案(二篇)

2024年违法违规用地整治行动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我国违法违规用地问题严重,给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隐患。
为了加强违法违规用地的整治工作,2024年的整治行动旨在全面清理、整治和规范违法违规用地,恢复土地资源的合法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行动内容1.建立健全违法违规用地监测和管理体系(1)加强违法违规用地的监测和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定期更新的违法违规用地台账。
(2)建立违法违规用地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2.加强违法违规用地的整治力度(1)对严重违法违规用地进行立案调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没收违法违规用地。
(2)对一般违法违规用地进行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采取强制措施。
(3)对村庄宅基地、城市老旧小区内的违法违规用地进行集中整治,恢复原貌,保护土地资源。
3.加强城市用地管控(1)加强土地用途管控,严防新违法违规用地的产生。
(2)规范城市建设用地,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的查处力度。
(3)加强城市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4.加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管理(1)强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严禁用于非法经营性开发。
(2)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管理办法,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5.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1)严禁在环保红线和生态保护区内进行违法违规用地活动。
(2)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违规用地的整治力度。
6.加大对涉及国有土地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1)严惩侵占、私分、出卖国有土地的违法违规行为。
(2)建立健全国有土地管理制度,严禁未经批准擅自私自占用国有土地,确保国有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和管理权。
三、实施方案1.加强组织领导(1)国家建立违法违规用地整治行动的指导领导小组,明确负责人,制定整治行动的工作要点和时间表。
(2)各级政府建立违法违规用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行动方案的具体实施。
土地整治专项攻坚行动方案

土地整治专项攻坚行动方案为了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发展水平,特制定本专项攻坚行动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农村土地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稳定农村经济的基础。
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农村土地面积有限,土地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有不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因此,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对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目标本专项攻坚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在2025年前,实现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1. 推进农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包括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类、分布等方面的调查,并进行科学的评价。
通过调查评价工作,全面了解农村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的整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2.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针对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集体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和政策完善。
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保护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根据农村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结果,制定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保护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
通过规划编制,确定农村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为整治工作提供指导。
4. 加强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包括对农村土地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保护和治理工作,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5. 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通过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024年地方土地整顿行动方案(2篇)

2024年地方土地整顿行动方案____年地方土地整顿行动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使用的混乱和不合理现象也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____年地方土地整顿行动方案将积极推动土地整理工作,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打造高效、宜居的城市空间。
该方案的目标是: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和浪费用地。
2. 改善城市生活环境: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理,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3. 打造宜居城市:通过土地整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空间,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4. 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土地整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1. 制定土地整理规划: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土地整理规划,明确土地整理的目标、范围和任务。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各地应加强土地管理,确保土地利用的规范和合理性,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和浪费用地。
同时,鼓励土地闲置和废弃地的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3. 推动城市更新:各地应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城市更新规划,通过改造和更新老旧小区,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和交通条件。
4. 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各地应根据居民的需求和规划要求,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文化设施等,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
5. 增加绿地空间:各地应注重保护和建设绿地,增加城市的绿地空间,提供更多的绿化休闲场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6. 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各地应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加强对土地整理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确保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不合理的土地使用行为。
三、组织和保障1. 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应设立土地整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领导土地整理工作,明确责任和任务,并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问题。
低洼荒废耕地整治工程方案

低洼荒废耕地整治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低洼荒废耕地整治工程是指对处于低洼地势且长期荒废的耕地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改良地球、修复生态、进行土地整理、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种植新作物等手段,使其重新变为可用的良田,以增加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提高农业产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工程项目。
二、项目背景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大量低洼地势的荒废耕地,这些耕地长期未得到有效利用,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产出和农村经济发展。
因此,开展低洼荒废耕地整治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增加农产品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目标1.全面整治一定面积的低洼荒废耕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2.恢复和改善耕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3.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技术和新型作物种植模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
四、项目内容1.土地整理:对低洼荒废耕地进行土地整理,包括疏草除根、平整土地、排水疏浚等工作,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为后续种植和施肥作好准备。
2.生态修复:在整治过程中,重点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包括植被恢复、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使整治后的耕地具有更好的生态环境。
3.推广技术:在整治过程中,积极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技术和新型作物种植模式,包括覆膜种植、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4.资金支持:为了保障整治工程的进行,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作用,出台相应土地整治补贴政策,吸引各类投资,逐步形成土地整治资金支持机制。
五、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启动:确定项目实施范围和规模,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进行相关调研和规划,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2.土地整理:对低洼荒废耕地进行土地整理,包括疏草除根、平整土地、排水疏浚等工作。
3.生态修复:重点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包括植被恢复、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4.推广技术:积极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技术和新型作物种植模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水毁耕地的土地治理措施研究

水毁耕地的土地治理措施研究水毁耕地是指由于水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农田损坏和耕地土壤退化的现象。
水毁耕地的治理是实现农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护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提高农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研究水毁耕地的治理措施。
一、综合治理方案综合治理水毁耕地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的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综合治理方案包括:1. 灾后评估和修复:在灾后及时评估水毁耕地的损失程度,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包括土壤修复、排水系统修复等。
2. 预防和减灾:加强农田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排水能力,减少因排水不畅而引发的水毁耕地。
同时加强地质环境监测,预防地质灾害对农田的破坏。
3. 改善耕地质量:通过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的产出能力。
4. 农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加强农田保护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地沙化。
二、土壤修复措施水毁耕地往往伴随着土壤侵蚀、泥沙淤积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土壤修复措施:1. 土壤固结和改良:利用工程手段对于泥沙堆积地进行固结和改良,以恢复土壤的稳定性。
2. 良好的施肥管理:根据土壤性质和作物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3.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维护,加强土壤的保持力,减少水土流失。
4. 土地改良和复垦:对于严重破坏的耕地进行改良和复垦,改善土壤质量,使其重新具备农作物生长的条件。
三、水资源管理措施合理管理水资源对于水毁耕地的治理至关重要,可采取以下措施:1. 建设排水系统:加强农田排水系统的建设与改善,提高排水能力,减少农田积水的时间和面积。
2. 就地蓄水: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建设塘坝、水库等蓄水设施,增加农田的蓄水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对农田的影响。
3. 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包括渠道建设、灌溉设施改造和农田水资源管理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田的抗旱能力。
四、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能够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降低水毁的风险:1. 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轮作方式,减少对单一作物的依赖,增强耕地的抗风险能力。
2024年违法违规占地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2024年违法违规占地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____年违法违规占地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与目的当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面临着严峻的违法违规占地问题,给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保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整治违法违规占地行为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利用,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切实维护土地管理秩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明确____年进行违法违规占地专项整治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目标是:通过全面整治违法违规占地行为,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二、整治行动的任务与重点1. 任务(1)调研分析: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违法违规占地调研,了解违法违规占地的类型、规模和影响,为制定整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立法修订:结合调研结果和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违规占地的法律惩处力度。
(3)加强监督执法:加强土地管理监督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占地行为,对涉嫌犯罪的案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4)修复整治:对已发生的违法违规占地行为进行修复整治,恢复土地原貌,修复生态环境。
(5)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使用权、土地转让和土地流转等制度建设。
2. 重点(1)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整治:重点整治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包括未经审批建设的建筑物、违规占用农用地建设的非农业类项目等。
(2)违法违规土地利用整治:重点整治违法违规占用、挪用土地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转让、出租或者复垦耕地等违法行为。
(3)城市建设用地管理整治: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审批和管理的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审批建设的城市建设用地行为。
三、整治措施与具体步骤1. 整治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治行动的各项工作。
(2)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社会和企业对违法违规占地行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土地管理理念,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自觉性。
土地整理项目汛期预案情况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整理项目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汛期是自然灾害的高发期,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给土地整理项目带来严重威胁。
为确保土地整理项目在汛期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土地整理项目安全运行,减少汛期灾害造成的损失。
2.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3.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对汛期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汛期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汛期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信息收集、上报、下达指令等工作。
3. 项目部设立应急小组,负责项目现场的安全巡查、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工作。
四、汛期预案措施1. 汛前准备(1)加强气象预警,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对项目区内的排水系统、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排水畅通。
(3)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如沙袋、抽水泵、应急照明设备等。
(4)开展汛期应急演练,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汛期应对(1)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发现险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3)密切关注水位变化,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汛期灾害。
3. 汛后恢复(1)对受灾区域进行评估,制定恢复重建方案。
(2)组织施工人员修复受损设施,尽快恢复项目正常运行。
(3)对受灾群众进行安抚,确保社会稳定。
五、保障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防汛意识。
2. 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物资储备,确保防汛物资充足。
4. 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土地整理项目在汛期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毁坏麦田监督方案

毁坏麦田监督方案麦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源,而毁坏麦田的行为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为了保护麦田和维护农业生产的稳定,制定一套严密的监督方案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背景麦田毁坏指的是损害农业耕种活动的行为,包括采挖土地、破坏田地、盗窃农作物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导致农民损失经济利益,同时也会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威胁。
当前,我国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对麦田的保护。
然而,由于毁坏麦田的行为具有隐蔽性,防控难度较大,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制定有效的监督方案,确保麦田的安全。
监督方案麦田监督方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预防、检测、处置。
预防1.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的麦田,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责任人和任务。
2.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在整个麦田的管理过程中,注重对工作人员的体检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提醒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工具,不要对麦田造成因过度施用而造成的毁坏。
3.提升现场监督管控的能力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包括遥感监测、无人机巡航等,对麦田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预防由于人力监督不足和难以到达现场的原因,防止不法分子对麦田进行毁坏。
检测1.定期巡查麦田定期巡查麦田,加强对麦田内部管理的监测力度。
提高麦田治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快速的发现不法分子破坏的现场进行对其的制止和攻击。
2.投放监测设备遍布在整个麦田的各个角落的监测设备是监测麦田状况的重要工具。
这些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麦田内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状况立即报警并调度工作人员进行处置。
处置1.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处置发现麦田被破坏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对不法分子采取必要的行动,捣毁其破坏的行为,确保只要有破坏行为均立即封堵和制止。
2.启动应急预案制定麦田应急预案,一旦发现不法分子进行破坏,立即启动预案。
对破坏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安排专业力量对补救措施进行制定,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和保护农业生产环境。
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项目设计报告

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项目设计报告1.1 项目立项批复状况及调整状况1.1.1项目立项的批复意见2021年12月,«2020年度省投资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中寨坪村历史遗留和自然灾祸损毁土地复垦项目»先后上呈麻阳苗族自治县疆土资源局和怀化市疆土资源局。
经怀化市疆土资源局审核,向湖南省疆土资源厅央求为2020年湖南省投资历史遗留和自然灾祸损毁土地复垦项目。
1.1.2项目区位置和范围项目区位于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内,触及高村镇中寨坪村1个行政村。
项目区位于中寨坪村北部,中寨坪村东和北衔接庙坳村,南和仓屋村搭界,西和胡家村、白羊村相连。
天文坐标:东经109°50'41"~109°51'35",北纬27 °56'23"~27 °57'45"。
1.1.3项目区地貌类型项目区位于怀化市麻阳县北部,依据«高规范农田树立»〔DB43/T 876-2021〕属于丘陵山区。
1.1.4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土位置于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境内,触及高村镇的中寨坪村一个行政村团体一切,土地权属清楚,界限明白,无土地权属纠纷。
本次设计规划了土壤重构工程和配套工程均未打乱权属界限,故不触及权属调整内容,权属界限坚持原状。
1.1.5批复的项目树立规模、新增耕空中积可研审查批复项目树立规模面积为26.67ha,复垦后新增耕空中积为0.00ha,耕空中积不增加,改善农田耕种面积25.02ha,恢复农田耕种面积0.81ha。
1.1.6项目树立内容主要工程内容为土壤重构工程和配套工程二个方面。
土壤重构工程:本项目触及的土壤重构工程包括平整工程,土地平整面积为0.81ha,其中,推土机推土1620.6m3,清淤外运2430.9m3,田埂修筑116.88m3,土地翻耕0.81ha,人工巧部平整0.81ha。
配套工程:本项目触及的配套工程包括灌排工程、建(构)筑物工程和其它工程。
水毁耕地的土地治理措施研究

水毁耕地的土地治理措施研究水毁耕地是指由于水灾、水库调水等原因导致耕地受到严重水毁破坏的现象。
水毁耕地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影响农民的生计。
研究水毁耕地的土地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针对水毁耕地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护工程:在水毁耕地周边建设防护设施,如堤坝、护岸等,来防止水域的泛滥和移动对耕地造成的破坏。
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水毁耕地的发生。
2. 水土保持工程:通过修建沟渠、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降低水毁耕地的风险。
进行梯田和水土保持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能力,减少水毁耕地的可能性。
3. 深耕翻植:对水毁耕地进行深耕翻植,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渗透性,提高耕地的抗洪能力和水毁恢复能力。
4. 农田排水:通过改善耕地的排水条件,增加排水设施,加快过水速度,减少水毁耕地的面积和程度。
5. 合理灌溉:加强对农田的灌溉管理,确保灌溉水的供应和排水的通畅,避免过度灌溉造成耕地湿润,导致水毁耕地。
6. 种植适应性作物:选择适应于水毁耕地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抗洪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水毁耕地对农民产生的损失。
7. 生态修复: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恢复水毁后土地的功能,包括植被恢复、土壤修复等。
这可以促进水毁耕地的自然恢复,减少人为干预的成本。
以上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农民参与水毁耕地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农民应积极参与到水毁耕地的治理中,提高自身的水毁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科研机构可以加强对水毁耕地治理的研究,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水毁耕地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各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通过合理的治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毁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民的生计。
德惠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暨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德惠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暨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工程
项目简介
德惠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暨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工程是德惠市政府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地资源而展开的一项重要工程。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综合整治措施,提高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黑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在项目建设中,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土地整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农田水利建设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减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此外,该项目还将注重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就业创业。
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注重科学规划、精细施工和严格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总之,德惠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暨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工程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都江堰市耕地灾毁耕地实施方案

都江堰市耕地灾毁耕地实施方案引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源。
然而,近年来都江堰市遭受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导致大面积的耕地受到灾害破坏和毁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一套可行的耕地实施方案迫在眉睫。
本文将围绕都江堰市耕地灾毁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耕地实施方案,以期恢复和保护耕地资源。
一、背景近年来,都江堰市频繁遭受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等,导致大面积的耕地受到破坏和毁坏。
这不仅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还加剧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制定耕地实施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耕地灾害评估在制定耕地实施方案之前,需要对灾毁耕地进行评估,确定受灾情况和程度。
评估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地调查:组织专业人员赴受灾耕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受灾情况,包括面积、受损程度、毁坏原因等。
2. 数据分析:利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受灾耕地进行影像解译和数据分析,确定灾害范围和受灾程度。
3. 统计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对受灾耕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具体的灾害情况和耕地损失数据。
三、恢复耕地措施针对都江堰市耕地灾毁的情况,制定以下恢复耕地的措施:1. 抢险修复:对受到灾害破坏的耕地进行紧急抢险修复工作,包括清理杂物、平整土地、修复灌溉设施等,以尽快恢复灾害受损的耕地。
2. 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对受灾耕地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建设固定式护坡、植物覆盖等措施,预防水土流失,减轻耕地灾害的发生。
3. 耕地改良:对受损耕地进行改良,包括施加有机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疏通排水等,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增加耕地的抗灾能力。
4. 耕地集中规划:对耕地资源进行集中规划,优化耕地布局,减少因灾害而造成的耕地损失,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农业保险系统: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系统,为农民提供相应的保险服务,为他们提供对抗自然灾害的经济保障。
四、实施方案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耕地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实施方案进行监测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施工测量进场后根据业主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的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精确地测定拟建工程的位置,进行放样和完成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并在施测前10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报送业主审批,在施工中,我们将尽力保护好全部的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施工中增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1.1、在测量中做到1.熟识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标准精心施测。
2.选用高精度的先进仪器,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按有关规定检验、校正,保证测量仪器精确度。
3.做到“勤”、“精”、“复”,“勤”即勤测,每一道工序开始时都要施测,认为必要时可重测或加密施测。
“精”,施测要精确,技术要熟练,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要精通,施测的方法要先进,措施要可靠。
“复”即所有施工测量工作必须做到有放必复,各项工作分别由专人负责,并应对测量标志定期进行复测,测量内业工作应有专人进行校核,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4.所有外业测量资料,都应有记录,测量完成一段时间后,由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认可。
测量人员组成:测量放样,是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成立专门测量放样小组,由具有理论与实际工作经验的测量工程师担任组长,并配备有实际经验的测量员组成,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放样和测设复测。
1.2、施工测量控制1.施工测量放线的任务就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布置尺寸放到地面上,即根据工程的图示坐标和标高用测量仪器确定在实地的平面位置和所处高程。
2.测放临时水准点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当施工牵涉到的水准系统不是一个标准时,应同意换算为工程的施工水准系统,据此设立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
根据需要和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是:(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2)在居民区或生产区每200米设置一个水准点,旷野每400米设置一个水准点;(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
3.平面放线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
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都要进行校核。
在工程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
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米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一般是选用20、25、30米或标段的具体情况作桩距,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
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
4.纵断面水准测量纵断面水准测量之前,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100米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精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超过1毫米。
以此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以此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
二、土地平整本工程土地平整的重点是对项目区地等进行削高填底及田面平整。
通过土地平整,将项目区耕地布局为以交通道路、田间路、生产路、排水沟等围成的田块,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
2.1、植被清理清除开挖工程区域内的全部树木、树桩、树根、杂草、垃圾、废渣以及监理工程师认为的其他有碍物,砍伐树木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2.2、表土的清除、堆放和使用表土系指含根须,草木植物、覆盖草等的表层有机质土壤,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开挖深度开挖表土,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表土堆放不宜过高,避免将土壤压实和防止冲刷流失,以备征地复耕之用。
2.3、本工程土地平整主要为耕地的平整,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农田田块放线,便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农艺要求进行土地平整,每一格田4-6亩,田面按设计高程施工,应便于土方量少、排水顺畅;土地平整田面高差控制在±3cm,耕作层在10cm以下。
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2.4、土地平整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按设计图纸→分格田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械进场→沿渠道流向,机械剥离表土耕作→在格田内集体堆放耕土层→平整格田→若新造田块缺少覆耕作土,则翻松40cm处理→表土耕作层加覆→复核平整后的格田高程→交工验收。
2.5、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测量点,定出平整开挖区域和填筑区域,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制定合理的土方调度方案。
高程复核完后,应对该田块底层基础进行检查,看田块耕作层底下是否为砂漏地或淤泥,如是应及早进行协调,保证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和耕作侧防渗能力。
2.格田土方平整施工: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然后先把表层原田面耕作土25cm用推土机分两层推土剥离后,堆放在格田内,暴雨时需用塑料布遮盖,避免暴雨淋刷使土壤大量流失。
表土剥离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细平工作,局部高差较大处,由铲运机铲运土方回填,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格田平整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高于设计田面标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设计田面标高田块,开挖及回填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田块有足够的保水层。
防止表土层底部为漏水层,在施工时应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
并按照设计要求用铲运机运土,推土机配合平整进行耕作层回覆,新造田表土翻松则用推土机的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
三、农田水利工程施工3.1、测量放样根据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控制点,按照图纸进行场地测量放样,复测校验,放样时应打好定位桩,并做好标记和记录,经监理审批后进行施工放样。
(1)先绘出施工详图,然后再依图放样施工。
(2)确定各工程中线、轴线、边线和墩台等位置及尺寸。
3.2、人工挖基坑1.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外观检验→交工验收。
1.2、土方开挖1.工艺流程:放出开挖尺寸灰线→确定开挖的顺序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2.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开挖过程中不得超挖。
3.根据现场土质情况放坡,测量人员跟踪随时操测校正水平标高,边挖边清理边坡、槽壁,保证开挖出的沟槽边坡、槽壁顺直平整。
4.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确定开挖顺序→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段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1)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30cm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余20cm厚土应根据放出的100cm 水平线,用尺或事先量好的100cm标准尺杆清底。
(2)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3.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1.钢筋绑扎:(1)本工程钢筋采用集中制作,分地绑扎。
(1)工艺流程:画钢筋位置线→放横筋→放纵筋→绑扎。
(2)采用预制骨架,放横筋后放置纵筋,按间距绑扎,箍筋搭接处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
2.模板安装:模板采用木方、竹胶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3.5mm钢管或10×10cm木方。
模板采用竹胶板,根据结构形状裁割成形,模板依据结构位置线支设,模板背楞为木方,采用φ48×3.5mm钢管加固与支撑。
3.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震捣前搭设好操作平台。
混凝土采用人工填仓,振动棒跟随振捣。
(2)浇筑方法: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边灌边振捣,应分层浇筑、振捣。
(4)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
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
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5)要分层浇筑震捣,分层厚度为40Omm左右,用D50m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动器操作做到“快插慢拔”,振捣点沿结构筋内侧布置,由四周向中间振捣,插入下层砼深度在50-100mm,振动棒移动间距为250-300mm(梅花式)每次震动时间为15-20s左右,在振动过程中,视砼翻浆和不再下沉及冒气泡为止。
砼浇筑完后,小木锤轻敲模板,检查砼浇捣密实度。
(6)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
(7)表面抹平: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
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3.4、干砌块石施工:干砌石在砌筑时,应做到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稳定。
石块宜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大孔隙用碎石堵塞,确保干砌块石的稳定性。
四、机井施工4.1、管道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机械钻井→分段安装井管→填滤料→洗井→深度、出水量试验→井台、井盖制作安装→交工验收。
4.2、施工要求根据规划图所标的井位施工。
所有施工按水利部发布的《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进行。
在进行井位放线后,通知监理人员验收。
进入砂砾石层(含水层)时,通知监理人员实测含水层厚度。
管井施工完成后,通知监理人员验收。
井管安装(含水层)时,通知监理人员,确保漏水层厚度。
洗井完成后,进行深度、出水量试验。
4.3、作业条件1.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并设置了排水沟。
2.钻井设备就位,井管及滤料购置,材料已备齐,并已加工和配套完成。
4.4、施工操作工艺1.钻井井管成孔采用回转式专用钻机成孔,钻机的选用根据孔径、井深确定;钻孔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机具突然倾倒或钻具下落,落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钻机就位,调整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度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钻机钻进根据土质分段进行,施工人员随时监测钻进率和垂直度,以便作出相应调整,进入砂砾石层(含水层)时,通知监理人员实测含水层厚度。
管井施工完成后,通知监理人员验收。
2.安装井管、回填滤料井管根据不同材质分段安装,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就位到设计深度,先安装沉淀管,其次安装滤管,最后安装实管。
上下管道要落实沉稳,随时纠正垂直度,确保管道对接在一条垂直线上。
井管安装完成后回填滤料,滤料根据设计要求回填密实,井管四周滤料分层同时回填,振捣密实。
3.洗井,洗井用泥浆泵将井内泥浆抽出。
4.洗井完成后,进行深度、出水量试验。
5.施工完成后井孔用盖板封严,以免掉杂物或发生人员安全事故。
五、过路涵施工施工前均需人工挖基坑。
然后进行基础施工,进而砌筑、浇筑或吊装结构,最后回填土。
5.1、测量放样根据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控制点,按照图纸进行场地测量放样,复测校验,放样时应打好定位桩,并做好标记和记录,经监理审批后进行施工放样。
(1)先绘出施工详图,然后再依图放样施工。
(2)确定各工程中线、轴线、边线和墩台等位置及尺寸。
5.2、人工挖基坑(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外观检验→交工验收。
(2)土方开挖工艺流程:放出开挖尺寸灰线→确定开挖的顺序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开挖过程中不得超挖。
根据现场土质情况放坡,测量人员跟踪随时操测校正水平标高,边挖边清理边坡、槽壁,保证开挖出的沟槽边坡、槽壁顺直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