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 力 和 第八章 运动与力 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 做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同样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表现(转变法)。
2.实验结论:阻力越大 , 小车速度改变的越快;阻力越小 , 小车速度改变的越慢;3.推测:假如小车遇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伽利略理想实验研究不受力的状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笛卡尔提出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状况下保持静止。
)知识点 2:牛顿第必定律1.定律内容:全部物体在没有遇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增补:(1)“全部物体”指全部物体都满足此规律;(2)“不受力” 其实不是物体不受任何力,而是指物体在某一方向上合力为零也许完满不受力;(3)本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就连续静止;本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就连续做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必定律是经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以能用实验来直接考据;(5)牛顿第必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知识点 3:惯性1.看法:全部物体都有保持本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类性质叫惯性。
2.性质:惯性是物体自己固有的一种属性。
全部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3.增补:(1)惯性不是力,不可以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惯性与速度没关)(2)防范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等。
(3)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升成绩 , 拍打衣服可除尘,运动员助跑,撞击锤柄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等。
(4)利用惯性解说现象:例:汽车忽然刹车时,乘客为什么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因为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忽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因为惯性要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连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因此汽车忽然刹车时,乘客会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知识点 4:二力均衡1.均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均衡状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一册在手,打牢基础十年经验,倾心整理目录第七章力 2 1、力 2 2、弹力 3 3.重力 3 第八章运动和力 5 1.牛顿第一定律 5 2、二力平衡 6 3、摩擦力: 7 第九章压强 9 1.压强 9 2.液体的压强 10 3.大气压强 11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 第十章浮力 13 1.浮力 13 2、阿基米德原理 14 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4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6 1.功 16 2、功率 (P) 16 3.动能和势能 17 4、机械能及其转化 18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9 1.杠杆 19 2.滑轮 20 3、机械效率η 22 第七章力 1、力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力,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力的作用效果: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模型法)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支持力和压力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或者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弹力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知识点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是XXX,简称牛(N),表示符号为F。
补充:一个力的产生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接触力: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等),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非接触力:磁力、重力)。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表示方法是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4: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产生条件是发生弹性形变。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补充:弹性形变是指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塑性形变是指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知识点5: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弹簧测力计有盒型和圆筒型两种。
补充: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使用前要调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在测量前,需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拉动挂钩几次,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如果指针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则可以开始测量。
为避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指针稳定后再进行读数,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线,读数原则为“就近原则”。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它的大小又叫重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9.8N/kg。
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清单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清单)第1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 两种观点(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撤掉,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即物体的运动力来维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物理学家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认为:物体的运动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设计实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如图所示,改变水平面表面的粗糙程度,使其对小车运动的阻力不相同。
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二次铺棉布,第三次将棉布去掉,只剩下木板,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斜面、棉布、毛巾、玻璃板、刻度尺等。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阻力较大的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
(2)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棉布,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阻力较小的棉布表面上滑行的距离。
(3)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更光滑的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
(4)实验记录表表面材料阻力大小小车运动距离小车速度减小情况毛巾大最短比较棉布中比较长比较木板小最长最【分析与论证】对物体运动的阻碍程度反映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
小车在不同材料的平面上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对上述实验结论进一步推理可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永远运动下去。
由此可以说明伽利略的说法是的,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实验结论】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得越远。
若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物体的运动速度将不会减小,将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
【交流与讨论】(1)实验方法①控制变量法:控制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②科学推理法:若小车不受阻力时,小车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将永远做运动。
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汇总第七章第一节:力1、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如:弹簧橡皮筋的形变、铁球变铁饼变铁条等)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即:物体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2、力用F表示,力的单位牛顿(牛)(N)(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地球附近受到的重力为9.8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实验中要判断某一要素对物体的影响,则需要另外两个要素一致;如要判断不同力的大小的影响,则力的方向于作用点要一致;多次操作仅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及作用点均不能发生变化;控制变量法4、作用点的找法:一般一个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部分,重力、平衡力、合力、浮力的作用点在物体重心上。
5、力的示意图:沿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使力越大线段越长,线段的起点或终点都可以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画50N的推力和拉力。
6、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穿滑板鞋推墙,身体离墙而去;人对墙的推力,墙給人反弹力;7、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区分:1.研究对象是受力物体;2.推拉拍做这个动作的是施力物体,被推拉的是受力物体3.主动施加力的是施力物体,被动受到力的是受力物体;如:⏹小明穿滑板鞋推墙:小明对墙的推力中小明是施力物体,墙是受力物体;⏹小明穿滑板鞋推墙,身体离墙而去:身体离墙而去是因为受到墙的反弹力,则墙是施力物体,小明是受力物体;⏹小明用手拍桌子:小明是施力物体,桌子是受力物体⏹小明用手拍桌子,手感到疼痛: 则针对手的疼痛,桌子是施力物体,手是受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安培力的施力物体是电场;手提鱼:鱼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鱼受到的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是手(记住不是绳子);摩擦力:人走路受到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面(受到摩擦力的物体压着谁,谁就是施力物体);第二节:弹力1、弹性:(1)定义: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原来状态的性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力知识点全面总结
7 力7.1 力知识点一、力1、力的定义:杠铃被举起、车子被推动、货物被吊起、拖车被拉动、路面被压紧、铁屑被吸引,其中物体和物体之间发生的举、推、吊、拉、压、吸引等,说明了力的存在。
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
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对力的认识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推、拉、提、压等作用时,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的作用时,必定有施力物体,同时又一定有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我们平常所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未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如两物体虽然接触,但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相隔一定距离的小铁钉)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挤、压、提、吸引、排斥等思维拓展: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解读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反过来,如果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如力可以使弹簧伸长,可以使树枝变弯,可以把金属片压成各种形状。
反过来,若弹簧伸长了,树枝变弯了,则说明弹簧、树枝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反过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物体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知识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八章知识点独家总结
第七章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说明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或者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对”前面的是施力物体,“对”后面的是受力物体。
书是。
又如受书到桌面的支持力,书是(2)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
如两个相互相互靠近的磁铁。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1)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如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或出现“加速”或“减速”字眼的,即运动快慢的改变。
或匀速转弯,做匀速圆周运动等(2)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就是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还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同时发生改变。
(3)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1)这3个要素均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画示意图时候要体现力的3个要素。
作图时候要注意题目要求画出几个力的。
4.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1)发生条件接触并挤压或拉伸(2)平时所说的推力、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3)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不一定是弹力(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作用在挂钩上拉力的大小5.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符号G,单位N(1)大小G=mg,因g=9.8N/kg,所以m的单位要化为kg(2)方向竖直向下(3)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采用悬挂法找重心6**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合=F1+F2,方向与这两个力同向(2)同一直线上,方向不相同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合=F1-F2(假设F1>F2)方向与F1同向第八章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⑹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8.2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
①有力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
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②有力作用时物体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
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
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三、重力
定义:
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
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7~12章主要知识点复习-A4打印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7~12章主要知识点复习第七章: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字母“F ”表示。
单位“牛(N )”2、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必有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运动状态改变指快慢改变或方向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力的示意图画法:○1确定力的作用点;○2沿力的方向画线段;○3在线段末端画箭头;○4在箭头旁标上字母及大小。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7、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
(或根据弹簧的伸长量跟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
8、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G=mg m=G/g g=9.8N/kg 粗略计算:g=10N/kg 9、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铅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第八章: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理概括出来的。
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3、惯性大小由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惯性大小与是否运动和运动快慢无关。
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受惯性力、惯性作用等。
4、二力平衡的条件:(1)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力的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判断一对力是不是平衡力,先判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是受到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作用。
6、物体受到平衡力或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7、摩擦力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总是要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8、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 9、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七章力7.1 力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间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3.至少两个物体,一个受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
4.发生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要相互接触,如:磁力.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1.形变。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快慢,运动方向)。
三、力的三要素1.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3.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力的作用效果(模型法)。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力是成对存在的。
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和受力物体。
7.2 弹力一、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性:能恢复原大小塑性:不能恢复原大小。
3.产生条件:①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②物体相互接触挤压。
4.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拉力、推力、支持力。
二、弹簧测力计1.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力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⑤不仅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使用⑥可在太空中使用7.3 重力一、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二、重力大小: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公式:G=mg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三、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铅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四、重心: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第八章运动和力8.1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状态。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表达〔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平安气襄, 汽车安装平安带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⑹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8.2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 力 和 第八章 运动与力 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第七章力知识点一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2)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使用前指针要对零;B、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C、要认清它的分度值;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知识点三重力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g=9.8N/k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一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的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推理,称作理想化实验。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公式归纳(最新最全)
八下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公式归纳第七章力第1节力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
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七章第八章知识点汇总
物理第七章、第八章知识点汇总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例子: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
1.内容:力的大小、方 向、作用点称为力的 三要素。它们都能影 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表示方法:画力 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 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
1.概念:测量力的大小 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 计。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 度内,弹簧受到的拉 力越大,弹簧的伸长 量就越大。(即在一 定的限度内,弹簧的 弹力和与弹簧的形变 量成正比)
3.种类:盒型弹簧测力
弹簧测力计注意事项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 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 计)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
(接触力: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 等),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非接触力:磁力、重力)。
力的作用效果
1.意义: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存 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
弹力
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2.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
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
弹簧测力计
第七章
力
Are you have a power?
力 1.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和表示符号: (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托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
知识点一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2)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使用前指针要对零;
B、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C、要认清它的分度值;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
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知识点三重力
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g=9.8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运动和力
知识点一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的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推理,称作理想化实验。
2.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⑴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都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C、揭示了“力”的本意,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需要力。
3.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绝不能说成“在惯性作用下”或“受到惯性”、“克服惯性”等。
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 汽车安装安全带;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
知识点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判断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两种方法: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若二力满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的条件,就是一对平衡力。
(2)根据二力平衡的定义:若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力。
5.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1)如果物体在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如做变速运动、曲线运动等。
6.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与上面的判断思维过程正好相反)
(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物体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则物体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知识点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
作用。
3.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6.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