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安徽高考卷物理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安徽高考卷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A. 速度
B. 力
C. 质量
D. 加速度
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成平方关系
D. 无关
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A. 镜子中的倒影
B. 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
C. 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
D. 透过放大镜看物体变大
A. 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B. 电阻与电流成正比
C. 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D. 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A. 速度
B. 加速度
C. 动能
D. 向心力
A. n表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
B. q表示电荷量
C. S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
D. v表示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
7.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哪种情况会产生感应电流?
A.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但不切割磁感线
B. 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但闭合回路
C. 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且闭合回路
D. 导体在磁场中不运动,但闭合回路
A. 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
B. 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等于匝数之比
C. 原副线圈的功率之比等于匝数之比
D.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电流之比
A. 恢复力与位移成正比
B. 恢复力与位移成反比
C. 恢复力与位移的平方成正比
D. 恢复力与位移的平方成反比
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B. 光电子的数量
C. 光电子的发射角度
D. 光电子的动能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10N,向东;另一个力为15N,向北。

则物体的合力为____N,方向为____。

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h=5m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____m/s。

3. 一个平面镜,其反射面的法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

4. 一个电阻为10Ω的导体,两端电压为20V,通过导体的电流为____A。

5. 一个电子以1×10^6 m/s的速度进入垂直于速度方向的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5T,电子的轨道半径为____m。

6. 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为100μF,两端电压为50V,则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为____C。

7. 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200匝,原线圈电压为220V,则副线圈电压为____V。

8. 一个弹簧振子的周期为0.1s,则其频率为____Hz。

9. 在康普顿效应实验中,入射光子的波长为0.2nm,散射光子的波长为0.3nm,则散射角度为____。

10. 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能量为____eV。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一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倾角为30°,物体质量为2kg,沿斜面方向的初速度为10m/s。

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2. 一根长为1m的均匀直导线,通以电流10A,导线置于磁感应强度为0.5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线垂直。

求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一、选择题答案
1. C
2. A
3. B
4. D
5. C
6. D
7. C
8. A
9. A
10. A
二、填空题答案
1. 18.0N,东偏北30°
2. 9.9m/s
3. 60°
4. 2A
5. 1.96×10^11 m
6. 5×10^4 C
7. 44V
8. 10Hz
9. 60°
10. 1.89 eV
三、计算题答案
1. 最大距离:8.84m
2. 安培力:5N
1. 力学:自由落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功和能。

2. 电磁学:电阻的计算、欧姆定律、电磁感应、理想变压器、安培力。

3. 光学:光的折射、反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4. 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简谐运动、波动。

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选择题:
考察学生对物理量的分类(标量与矢量)、物理定律的理解(如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学基本概念(如电阻、电流)、光学现象(如折射、反射)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示例:第1题要求学生区分标量和矢量,速度和力是矢量,而质量是标量。

填空题:
考察学生对物理公式、物理概念的记忆和应用能力,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

示例:第2题要求学生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v² = 2gh 来计算落地速度。

计算题:
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物理公式的应用以及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如力学中的运动学问题、电磁学中的安培力计算等。

示例:第1题要求学生应用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来计算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本试卷覆盖了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同题型,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