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疾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讨论。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11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人员治疗时间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人数57例,对照组患者56例。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的是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完成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以及血清胆红素的恢复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疾病,其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标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干预
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疾病,其在当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近些年以来,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高胆红素血症疾病会对引发新生儿出现胆红素脑病等疾病,根据相关资料调查得知,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疾病治疗中开展护理措施,其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的预后效果。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1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分析
1.1基础性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13例新生兒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57例,对照组患者56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1:26,患者平均年龄达到了(22.1±2.6)d。

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0:26,患者平均年龄为(21.8±2.2)d。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其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全部采用暖箱进行保温,同时采用蓝光治疗,并对患儿进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在这一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等。

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的是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首先,在临床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病房内湿度进行控制,一般需要保持在50%~60%,温度控制在28℃~32℃之间。

在对患者进行沐浴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手卫生措施。

而在沐浴完成之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在其皮肤上涂抹润肤油,对患儿的皮肤进行滋养,预防皮肤破损状况的出现。

然后,护理人员在同患儿接触过程中需要采用轻抚的方式,动作保持轻柔,力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同时通过语言和眼神等同
患儿进行交流。

抚触时需要从患儿的头部开始,直到患儿的下肢,最后对患儿的背部进行抚触。

然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儿目前对其进行母乳喂养,这是由于这一阶段的新生儿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母乳喂养一方面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新生儿更好的成长。

但对于吮吸能力较差的新生儿,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滴管将母乳滴入新生儿口中,诱导其进行吮吸动作。

喂养完成之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新生儿的各项生理状况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记录,观察其是否有呛咳问题。

在喂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喂养速度以及喂养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结合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展开。

最后,对于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的新生儿,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白蛋白的注入,帮助患者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统计,数据资料的计量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数据检验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明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于本次研究的11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其在临床护理完成之后,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效果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疾病,其在当前的新生儿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占据了新生儿疾病中的30%~50%。

若患儿在发病后不能够接收到及时的治疗,往往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会诱发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脑病等,威胁新生的生命安全。

在当前,针对该疾病的致病原因等调查还未完成,主要原因是感染和遗传等。

根据相关调查得知i,新生儿胎粪中的胆红素含量较高,远远超过正常的胆红素产量。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轻抚和按摩等措施来帮助新生儿刺激肠道排便。

另外,还可以让患者服用一些减少胆红素的药物,改善新生儿的消化系统。

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营养护理时,其需要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食谱。

另外一点,患儿得到睡眠以及穿衣的合适性等,其会对患儿的汗液排泄等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对这些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的过程中,需要调节蓝光照射官光源。

听过悲催调查得知,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疾病患者,观察组患者开展护理措施后,患者无论是在住院时间还是血清高胆红素等要明显由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吴春萍.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6):2-3.
[2]乔霜,房丽丽,都伟.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4):160-163.
[3]曹阳.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05):548-549.
[4]廖丽芳.综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5):76-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