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三年级学生写作文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三年级学生写作文的方法
对于小学写作,一年级进行看图写话,能够简单清晰的对于图中的画面进行表达即可,将五要素表达清楚就行.二年级写作要求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并能完整的分段,段落能自
然衔接.但是到了三年级,就开始正式的写作文了.这一时期就不是仅仅格式正确,字数足
够这么简单了.那么小学三年级作文补习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摘一片知识的树叶)
在三年级,我们必须正式开始学习写作.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可以满足于正确的构
图组成,可以写出足够的字数,更主要的是提高写作能力,做到通顺、连贯、分清主次能
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提高作文水平除了更多的阅读,更多的练习,从三年级开始,还要告诉孩子一些必要
的作文技巧,让孩子有一篇好的作文标准,如何开始和结束,如何写到突出主题.这些基
本技能,老师会讲到一些,但也需要家长同步.如果父母了解一些写作方法对孩子将大有
帮助.
提高三年级孩子的作文水平主要学会以下几点:
首先,学会建立主题,并围绕主题构思文字.根据题目要求,建立要写的主题,然后
围绕主题列出材料,然后过滤和排列材料.
第二,学会区分主要次要,知道关键的东西应该写得详细,次要内容应该是缩写,非
必要的材料带过.最可怕的写作是从头到尾.没有主要或次要焦点.就像一个正在运行的帐户,它让人一眼就感到无聊.因此,三年级的孩子必须学会专注于关键点.即使一篇文章只
写了一件事,你也应该详细写出来.
(我很刻苦)
第三,要培养细节感.细节对于整篇文章至关重要.一篇没有任何细节的文章并不令人
印象深刻.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并了解细节.如何描述细节?即抓住某一点并用浓重的去描
绘它.例如,如果你想写下雨,那么一个人就会陷入困境.有些孩子可能用一句话说完:"
一个人走得太快,不小心掉进泥里,被泥土覆盖."如何描写细节:就是要写他为什么匆匆
赶路,怎样的过程摔倒,摔倒后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衣服的变化等等.这些地方都可以
经过精心描绘,是文章生动有趣.以上就是小学三年级作文补习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希
望本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这个问题很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的语文教师,令语文
界同仁们感到无比棘手。

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不起来,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在
写作方面进行重点攻关,只有攻克难关,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现提出几点见解,与同行们共同探究。

一、细致观察,追求真实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
曾拜当时著名的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
福楼拜听。

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
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

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
眼睛去观察、认识、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
界著名的小说家。

所以学会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常听一些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拿起笔起来就头疼,总学得
没东西可写”。

有的干脆说:“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


有的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但是仔细一看,生搬硬套的多,甚至瞎编一些内容,空洞无物,脱离实际。

为什么造成作文难写呢?总的来说,就是缺少观察,没有真实感,因此无
从下笔。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认为,首先要学会观察。

我在教初中语文第三册阿累写的
《一面》这篇课文时,指出作者阿累在描写鲁迅外貌时,五次写了他的“瘦”。

其中三次是从远到近更清楚,更细致地写出外貌特征。

为什么作者对鲁迅的外貌特征
写得那么传神,那么典型呢?主要是作者善于细致的观察,内心有独特的感受。

所以,我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非常重视观察,重视写真实内容。

因此,每个星
期的作文课,我都利用一定的时间带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写作,有时在校园里观察校
园植物,观察竹子、树木、花草,有时在周末时间到野外参观,进行野外写作,领略秀美
的自然风光。

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积累丰富的题材,写出真实内容,而且
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二、积累素材,学而致用在教学中,碰到有不少
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之外,没
有一本课外阅读材料,很少看书读报,写作的知识贫之,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
时想一句写一句,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

或者刚开了个头,敷衍了几句,就草草收场。

内容空泛,不知所云,因此对作文望而
生畏。

为了能改变害怕作文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平时要多进行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

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篇,其义自见。

”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

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

所以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

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有如涌泉,滔滔不绝,内容充实有力。

我们所学的课文有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对人物或动物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

如《一面》中对鲁迅的描写,《鹤群翔空》中的鹤群飞翔姿态的描写,鹤鹰搏斗的场面的描写,只要认真阅读,积累素材,就能变为自己有用的东西。

此外,除了从书本中积累素材外,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积累,比如,就人新事的出现,各种有益的宣传,自然现象,社会新闻,国际时事等等这都是极好的素材,只要注意这方面的人和事,自然就会有丰富的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能妙笔生花,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三、提倡模仿,培养兴趣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

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

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

即使刚开始时的机械模仿,也应加以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场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

又如历史上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他们的写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

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使学以致用。

例如我教了郑振铎的《猫》一课,让学生以另一动物为题模仿写作,有很多学生仿写很成功,把课文写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虽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
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
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

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
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

平时要广泛阅读
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
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

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
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
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


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

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

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

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
份思考,多一份收获。

”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


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
二是多练。

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

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
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
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

”把观
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
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
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
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
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
想的长河。

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

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

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

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

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