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血脂指南修订中_降脂治疗原则_的思考_赵水平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他汀类药物治 疗能显著降低其 ASCVD 风险
CKD患者是他汀类药物引起肌病的高危 人群,发病风险与他汀类药物剂量密切相 关,应避免大剂量应用
01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能从强化降脂中明显获益 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为 ASCVD中危及 以上患者,LDL-C至少应<2.6mmol/L
总胆固醇(TC)
TC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 含胆固醇的总和
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肪, 是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是 调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HDL-C水平与ASCVD风险呈负相关 非HDL-C也可作为ASCVD一级和二级 预防的干预靶点
升高
≥6.2
≥4.1
-
≥2.3
≥4.9
降低
-
-
<1.0
-
-
表1 中国 ASCVD一级预防低危人群非糖尿病患者主要血脂指标的参考标准
+ 血脂管理原则
3. 降脂目标
首要靶点:LDL-C 次要干预靶点:非 HDL-C HDL-C和非HDL-C达标后 TG 仍高:同时采用二十碳五烯酸
ASCVD风险等级
LDL-C推荐目标值
降脂治疗后血脂不能达标,或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图3 降脂过程中的监测流程图
+
+目 录
CONTENTS
01 血脂检测项目 02 血脂筛查对象 03 血脂管理原则 04 降脂药物治疗 05 特定人群的血脂管理
+ 降脂药物治疗
1. 主要降脂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
中国人更应使用中国降脂方案!指南推荐“起始中等强度他汀”!

中国人更应使用中国降脂方案!指南推荐“起始中等强度他汀”!看赵水平教授谈中国人的降脂方案近年来,我国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
由于居民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更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防治形成严峻挑战。
在全国,每年就约有240万人死于ASCVD,占所有死因的1/4[1]。
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其他含有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壁内的蓄积可诱发复杂的炎性反应,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始动环节[2]。
可见,有效控制LDL-C等胆固醇水平,是防治ASCVD的关键。
然而HPS2-THRIVE研究发现,中国人群与西方人群的血脂管理是有所差异的。
在此,“医学界”有幸邀请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赵水平教授,围绕血脂管理以及适合中国人的降脂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与解答。
中西方人群胆固醇差异大,降脂用药需谨慎HPS2-THRIVE研究是由中国与欧洲合作完成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探究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二级预防试验。
赵水平教授指出:“该研究的特殊之处在于:入组患者包含了一万多名中国人,对我国和国际血脂异常治疗和ASCVD 二级预防有重大意义。
”最后结果显示,使用同等剂量的他汀治疗,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肝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欧洲患者,肝酶升高率(>正常值上限3倍)超过欧洲患者10倍,肌病风险也高于欧洲人群10 倍。
而且采用完全相同的他汀药物和剂量,中国人群比欧洲人群的LDL-C达标率更高得多。
当时众多学者专家对此感到差异,并于香港专门组织了HPS2-THRIVE研究专家讨论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赵水平教授就曾参与其中,对此,他表示:“当时我就认为,中国人无法耐受大剂量他汀。
因为在血脂的管理上,无论是进化环境或者基因的改变,必须要承认人种之间的差异,一概而论是不现实也不理性的。
CCEP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全文)

CCEP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全文)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脑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近30余年来,我国居民中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对ASCVD的防治形成严峻挑战。
为进一步做好血脂异常防治工作,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学术机构组织专家,于2007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该指南颁布以来,对于我国血脂异常的规范化防治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研究结果的陆续发表,为血脂异常管理策略提供了很多新信息。
新近,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13年底更新了成人降胆固醇治疗指南(ACC/AHA 降胆固醇治疗指南)。
虽然该指南针对美国患者而制定,但仍可能对我国现行的降脂治疗理念产生一定影响。
如何评价该指南、如何在我国积极合理的开展血脂异常和ASCVD的防治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修订工作已经启动。
为规范我国新指南颁布之前的血脂管理临床实践,藉此中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开展10周年之际,CCEP委员会组织部分专家制定这一专家建议,旨在针对当前血脂异常防治方面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阐述,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
1. 无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大量研究表明,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由此所诱发的多种ASCVD,因此高胆固醇血症被视为ASCV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控制胆固醇水平是降低ASCVD风险的关键措施。
1.1 血脂异常的干预靶点临床常规检验提供的血脂参数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与甘油三酯(TG)等。
现有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本因素。
赵水平:以危险分层为依据,实现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患者更全面的血管管理

赵水平:以危险分层为依据,实现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患者更全面的血管管理目前高血脂已被公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罪魁祸首”,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危及生命;同时,高脂血症也会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发生。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联合降脂与降压治疗的获益来源于长期坚持。
所以,药物的安全性、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对费用的承受度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加之《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公布在即,《门诊》杂志在长城会期间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水平教授,请他针对如何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进行综合管理阐述他的观点。
医师专访INTERVIEW﹀﹀﹀《门诊》ASCOT 研究、HOPE-3研究以及近期ESC会议上公布的最新研究都提示,联合降压降脂治疗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ASCVD的一级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各版本指南及专家建议均指出,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应进行他汀治疗。
请您谈谈我国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现状,以及怎样实行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危险因素全面控制?赵水平教授赵水平教授:CONSIDER研究结果显示,门诊81.2%的高血压患者至少合并一种血脂异常,合并高TC(总胆固醇)患者占61.0%,低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者占41.6%。
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已得到公认,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称之为ASCVD,其病因即为血脂异常,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被习惯称之为危险因素,胆固醇升高或血脂异常是ASCVD致命性的危险因素。
ASCVD是人类最常见疾病,而高血压最终导致的疾病除脑溢血、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衰外,最重要的就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目前对高血压已有、已发生或很可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降脂治疗非常明确。
目前在心血管领域,只要能在临床上被确诊为ASCVD就可以应用他汀,已经形成共识,但也带来一定的困惑。
对已患有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治疗虽然有效,但已经迟了,这就需要进行早期的一级预防。
赵水平:ASCVD患者血脂管理新理念

赵水平:ASCVD患者血脂管理新理念什么是ASCVDASCVD,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根据2013ACC/AHA指南定义临床确诊的ASCVD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的病史、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的卒中或TIA(新增)、外周动脉疾病或血管重建术(新增)。
随着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AS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ASCVD也成为全球死亡的首位原因。
为了减少ASCVD的全球负担,必须降低ASCVD的发生风险。
如何有效降低ASCVDASCVD概念由来已久,世界上最早的一份ASCVD死亡诊断是1958年,但直到2013年这一概念才作为整体管理理念被指南提出。
这些指南包括:2013年《IAS意见书: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荐》、2013年AHA/ACC《降低血胆固醇减少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指南》、2014年NICE血脂管理指南、2014 年NLA血脂异常管理建议(草案)。
2013/2014年相关调脂指南更新力度大,争议性强。
综观各大指南的ASCVD管理的具体推荐虽然有所不同,但是核心理念是一致的:他汀类是降低ASCVD的首选药物,针对高危患者,必要时需强化他汀治疗。
因为LDL-C在ASCVD发病中具有中心性、致病性作用,所以提倡以降低血LDL-C水平来防控ASCVD心血管风险。
而在目前所有的降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是国内外公认的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
他汀类药物应用需要多大剂量回首我国ASCVD的患者管理,还需结合国人经济状况、流病资料、临床研究等,从临床实践出发,完善更新我国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使之更符合我国国情。
考虑到中国ASCVD风险和LDL-C水平较低、大剂量主要终点事件不显著少于标准剂量、剂量加倍不良反应明显增多、成本效益不合理等因素,国外指南推荐的剂量不适合国人,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国情,他汀宜从小剂量开始,个体化治疗依然是最明智的选择。
如何选择他汀类药物对于如何选择他汀,建议根据降脂疗效、安全性评价和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概要与解读

表4他汀类药物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脂质和 脂蛋白影响的比较
.他汀类药物(rng) 阿托伐辛伐洛伐普伐氟伐 他汀他汀他汀他汀他汀 脂质和脂蛋白的改变水平(%)
TC TG
L—DcL
H—DcL
当前认为,使用他汀类药物应使LDL-C至少降低 30%~40%,要达到这种降低幅度所需各种他汀类药物剂脂达标率,同时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同类别调脂药的联合应用是一条 合理的途径,多由他汀类药物与另一种调脂药组成。(1)他 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调脂疗效大大提高,但无大 剂量他汀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2)他汀类与贝特类 药物联合应用:适用于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合用时不良反 应可能性增多,应高度重视其安全性。开始合用时宜用小剂 量,晨服贝特类药物,晚服他汀类药物。密切监测有无肌痛、 肌无力等症状和肝脏酶学及肌酶变化,如无不良反应,可逐 步增加剂量。在老年、女性、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 者慎用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的联合治疗。尽量避免与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环孢素、HIV蛋白酶抑制剂、地 尔硫革、胺碘酮等药物合用。注意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时,吉 非贝齐比其他贝特类药物发生肌病的危险性相对较多;(3) 他汀类与烟酸类药物联合应用:研究表明该种合用可显著升
另外,国产中药血脂康胶囊含有多种天然他汀类药物成 分,其中主要是洛伐他汀。常用剂量为0.6 g,2次/d。可使 TC降低23%,LDL-C降低28.5%,TG降低36.5%,HDL-C
停药后仍需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在用药过程 中,应询问患者有无肌痛、肌压痛、肌无力、乏力及发热等症 状,血CK检测升高超过5倍正常上限应停药。用药期间如
低血压及抽搐等,应暂停给药。
2指南解读分析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与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ATPm 2004年修订报告[2]共同之处在于:明确降低LDL-C 作为’调脂首要目标,TG升高者将非HDL-C水平作为调脂 次要目标;要求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后确定调脂方案和目 标;强调TI。C重要性及综合凋脂治疗的疗效。但指南基于 我国人群的许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大规模临床试验,具有 鲜明的符合国人的特点。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及解读

基于中国人群流行病调查资料和临床研究结果,并 参考国外有影响的相关指南,在中华医学会下属的心血
,_II-,m●¨·_一¨’帅m—H¨-一Ⅶ··一¨__1IllI-^‘ii=J4HliI—hp一一‘_¨—岫¨—”t∽I●_7呻帅—q●--。咖~。一¨一_舢—‰·,_I●p—¨h-·—_¨一¨·—¨“-—一¨·‘—mI¨√“‰.—Ⅲ_—_h—qlh一¨¨—qI-,1‘■-帅-.,一¨-,州¨—q~—H●¨7一¨—-帅—州●I-’州¨一¨7qh.-—Ⅲm一‘m…州¨
effects of its inhibi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ev. dencef J].Eum Heart J.2006,27(6):512-518. [6]Naccarelli GV,Hynes BJ.Wolbrette DL,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eart failure;Prognostic significance and management【J].J Cardiovase Electmphysi01.2003,14(2):281-286. [7]Fauchier L,Pierre B.Labriolle A,el aL Antiarrhythmie effect of statin therapy atrial fibrillation[J].J Am Coil Cardiol,2008,5l(8):828-835. [8]Hylek EM,Evans.Molina C,Shea C,et a1.Major hemorrhage and toler— ability of warfarin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rapy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atriaI fibrillation『J1.Circulation,2007,115(20):2689-2696. [9]Weintraub ws.Predicting thrombocmbolism and selecting patients for an. ticoagulant therapy in atrial fibrillation[J].J Am Coil Cardiol。2008,5l (8):816-817. 10]Bjerredaard P.Ballet WB.R0binson SE.Rate controI i“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J].Am J CarloJ,2004,93(3):329-332. {1l Ehrlich JR,Biliczk P,Hohnloser SH。et a1.Atrial—seletive approach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8,5 l (7):788-792,
中国成人血脂指南修订中降脂原则的思考重点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6.10.016
降胆固醇组与标准降胆固醇组患者LDL—C分别降低至
1.75
作者单位: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通信作者:赵水平,Email:zhaosp@medmail.corn.cn
mmol/L与2.26 mmol/L,但两组患者主要复合终点事
between achiev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s and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taking Intern
treatment[J].JAMA
Med,2016,176(8):1105-
[1]Stone NJ,Robinson
guideline
on
[4]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 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44(10):833—853.DOI:10.3760/j.issn:0253-3758.
2016.10.005.
mmol/L(80 mg/d1),曾发生过较为急烈的争论。最终以微弱
LDL—C<2.0 mmol/L(80
mg/d1)‘3l,应是可以接受的。(2)
大量研究证实:将LDL—C降至LDL—C<2.0 mmol/L(80 mg/d1)目标值,已能使ASCVD及其高危者获得绝大部分的 临床益处。(3)降低LDL—C的临床获益主要来源于长期坚 持治疗。所以患者的可及性和依从性是降胆固醇获益的关 键。(4)临床实践中,针对具体的患者,虽可以将LDL—C降 至更低些,也能使部分患者临床获益稍有增加,但患者个人 和公共医疗费用支出明显增大,所产生的社会医疗成本效益 很有限。 强化他汀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数倍增量他汀虽可使 ASCVD事件降低值达统计学意义,但获益的绝对值小,且全 因死亡并未下降。5。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将LDL—C降至更 低,虽然存在临床获益的空间,但绝对获益幅度已趋缩小。 临床上面对个体患者,若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且不计 较个人消费成本,当然可以将LDL.C降至更低些。 然而,从群体角度出发,考虑大多数人获益的情况,则应 更多考虑可及性和费效比,而指南应该是从群体角度提出 推荐。 新近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分析31 619例接受 他汀治疗的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依治疗后LDL—C值 分为3组:2.6~3.4 mmol/L(100—130
赵水平:常规剂量他汀是适合中国患者的选择

赵水平:常规剂量他汀是适合中国患者的选择他汀类药物心血管获益非常明确现在已经非常明确,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胆固醇进入血管内皮下,使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延缓或者消退,从而减少一系列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基础相关的临床事件,包括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冠脉死亡以及需要住院的心力衰竭等。
他汀宜从小剂量开始,个体化治疗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初始方案需根据患者基线胆固醇水平来选择药物。
如果胆固醇不是特别高,初始治疗可以采用常规剂量或者常规剂量偏小一点的他汀剂量,然后观察4~6周,看患者LDL-C 水平或降低幅度是否达到指南推荐的目标值。
如果达标则可以坚持治疗,若LDL-C值降低很好,坚持一段时间后也可以考虑减少他汀剂量;如果没有达标,可以适当增加剂量、换药或者联合用药。
即根据患者LDL-C值降低幅度和达标情况调整他汀剂量,但初始宜从小剂量开始,以提供个体化且安全的治疗。
大剂量他汀不适合中国人群强化治疗主要是考虑LDL-C的强化,而不是用大剂量的他汀来强化。
现在已经很明确,他汀在降脂外并无获益。
我反复强调过,每增加一倍剂量的他汀仅带来6%的胆固醇降低,这是我们不提倡大剂量他汀的最重要理由。
而且大剂量他汀肯定会带来不良反应如肝酶升高、糖尿病、肌病甚至认知功能障碍等的增加。
大剂量他汀并不适合中国人群:第一,中国人对他汀药物的耐受性低于欧美人群,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大剂量他汀在中国人群中尚无任何安全性数据。
第二,中国人不需要大剂量他汀,中国人胆固醇基线水平不是很高,且对他汀药物的反应性更好,常规剂量他汀甚至偏小剂量的他汀就能带来益处。
他汀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小剂量,大作用;剂量倍增,作用增加很小。
第三,在中国人群中,大剂量他汀与中等剂量他汀疗效相似,但医疗成本却明显增加。
常规剂量普伐他汀是中国患者的明智选择从最早的5个冠心病防治领域里程碑式的他汀类药物大规模临床试验,即4S、WOSCOPS、CARE、AFCAPS/TexCAPS和LIPID试验来看,这5项研究都采用了常规剂量他汀,如WOSCOPS、CARE和LIPID 试验中的普伐他汀20~40 mg,而且都证实了常规剂量他汀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解读积极谨慎使用他汀

√
梗阻性肝病或严重肝病
√
不能解释的CK升高≥3-6 X ULN
√
√
血肌酐>2.0 mg/dl
√
活动性肝病或AST/ALT >1.5-2 ULN
√
√
肾病综合症
√
√
未控制的糖尿病
√
√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
酗酒
√
Cannon CP,et al: N Eng J Med 2004;350, Waters DD et al. Am J Cardiol 2004;93:154-158 Perdersons et al:JAMA2005;294:2437-2445
药物的安全性是依从性的关键
依从性
有效药物
降脂达标
费用
其它
药物耐受性良好
卓越的临床效益
JAMA 2002
临床试验缺乏安全性的数据 高风险患者被列入试验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
PROVE IT
TNT
IDEAL
生命预期少于2年
√
合并抑制CYP3A4药物,影响他汀代谢的药物
√
√
近期接受PCI或CABG
√
√
有QT间期延长因素或心功能衰竭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产生
结合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的特点 制定适合中国人的调脂策略 指南的要点在2006年中华心血管年会正式公布
要点:从新指南的特色谈起
个体化调脂治疗原则 明确定义高危患者和治疗目标值 极高危患者定义更加严格 充分关注疗效和安全的平衡
个体化调脂---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低危
中危
高血压,且 其他因素数 1
202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降脂注意事项

202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降脂注意事项特定人群高≡具有某些共存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CKD、脑卒中)、特殊生理状态(妊娠)、儿童、高龄老年人及特殊血脂代谢异常(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其血脂代谢状态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采取更为个体化的血月皤理m略。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管理强调对高血压患者血脂管理的重要性多数单用他汀类或联合非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二级预防研究人群中,均含有不同比例的高血压患者,并均能从强化降脂中显薮益。
在进行人群ASCVD风险用古时,将有无高血压特S例出,强调对高血压患者IMgw理的重要性。
应根据危险分层,确定高血压个体相应的1D1-C目标值,予以积极降胆固醇治疗。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特点为甘油三酯升高,HD1-C降低,1D1-C正常或轻度升高。
但其1D1颗粒具有小而密的特点,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时,使用非HD1-C能更好反映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特征,因提示TR1胆固醇比例升高,采用1D1-C作为降脂目标可能低估患者ASCVD风险。
糖尿病患者推荐采用1D1-C和非HD1-C同时作为降脂目标。
≥40岁的糖尿病患者均为高危,1型糖尿病病程N20年可作为高危。
<40岁的糖尿病患者,应结合ASCVD其他因素(高血压、吸烟、HD1-C)和(或)靶器官损害确定ASCVD风险如有≥3个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也应视为ASCVD高危。
对于ASCVD风险为中、低危的糖尿病患者,均应将1D1-C控制在2.6mmo1/1以下。
注: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D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ASCVD高危的患者指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20~39岁糖尿病有≥3种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或1型糖尿病病程≥20年可作为ASCVD高危。
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临床分析高血脂患者的药物调整原则

临床分析高血脂患者的药物调整原则在临床治疗高血脂患者时,药物调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药物调整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的药物以及患者特点出发,介绍临床上常用的高血脂患者药物调整原则。
1. 他汀类药物调整原则他汀类药物是目前用于治疗高血脂的一线药物。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在药物调整时,应首先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风险来制定治疗目标。
一般来说,对于高危患者,应尽量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目标水平以下。
根据不同的治疗目标,可以从低剂量开始用药,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直至达到目标水平。
2.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调整原则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另一类常用的药物,可通过抑制肠道中的胆固醇吸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临床上常用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包括依折麦布、艾柯、伊度卡什等。
对于那些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或无法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在调整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根据需要逐渐增加剂量。
3. 胆酸螯合剂调整原则胆酸螯合剂是通过结合肠道内胆酸而促进胆酸排泄,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常用的胆酸螯合剂有考来烯胺和胆苷酸等。
在药物调整时,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肝胆道疾病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此外,胆酸螯合剂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例如抗凝药物、甲状腺激素等,需要谨慎选择和调整。
4. 尼兰地平调整原则尼兰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来降低血压和血脂。
尼兰地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在调整尼兰地平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避免过快下降或过高的剂量。
5. 高血脂患者个体化治疗原则每位高血脂患者的情况是不同的,个体化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药物调整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心血管风险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引言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监测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却明显上升,预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
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虽然尚低于多数西方国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平均的血清TC水平正逐步升高。
与此同时,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我国也十分常见。
调查发现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血清TC和LDL-C升高率的分布特点是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富裕农村高于贫穷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提示我们在经济转型期血脂异常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TC和LDL-C升高率在男性和女性都随年龄增高,到50~69岁组到高峰,70岁以后略有降低,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CO岁以后女性明显增高,甚至高于男性(附件2: 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血脂在人群中的水平及分布状况)。
这些分布特点表明血脂异常的防治应以城市和富裕农村、中年男性和更年期以后女性为重点。
在1996年底全国血脂研讨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1997年在有关方面专家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旨在为各级医务人员在防治实践中提供科学依据。
血脂治疗新进展赵水平

经典胆固醇理论的新证据
• 孟德尔随机研究
血脂 动脉粥样 异常 硬化疾病
ACC 2012报告
Lowering LDL early in life has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Mendelian RCT
孟德尔RCT临床研究方法
RSV 20 mg ATV 40 mg
筛选期 2周
RSV 40 mg
ATV 80 mg 治疗期 104周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TG=甘油三酯; CAD=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RSV=瑞舒伐他汀; ATV=阿托伐他汀 Nicholls SJ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1; 27; 1瑞11舒9–伐11他29汀. 40mg未在中国注册
他汀研究的 169,138 0.76(0.74-0.78) 24%(22-26)
启示荟萃:分降析 低LDL-C的幅度和持续时间都重要
! 38.7mg/dl(1mmol/L) 降低 LDL-C
~55%RRR (OR : 0.46)
生命晚期 116mg/dl(3mmol/L) 降低 LDL-C
0.44=0.76
SATURN Study
斑块体积百分比变化 的中位数
标化TAV变化值 (mm3)
RSV (40mg)
0.0 (n=520)
ATV (80mg)
(n=519)
-0.2
P=0.17†
-0.4
-0.6
-0.8
-1.0 -1.22
-1.2
P<0.001*
-1.4
†组间比较;*与基线比较
对我国血脂指南修订中“降脂治疗原则”的思考

对我国血脂指南修订中“降脂治疗原则”的思考
赵水平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6(014)001
【摘要】从2013年以来,国际上相继发表4个有关血脂异常防治的新指南。
分别
由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英国(NICE)和美国脂质协会(NLA)制订。
综观这些指南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宗旨都是推荐积极降脂治疗,有效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
然而,临床上实施中,有关血脂治疗原则,各指南间存在不同。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是在2007年制订的,需要进行修订。
我国血脂指南修订的内容将会许多,本研究就
降脂治疗原则部分提出自己的思考。
【总页数】3页(P1-3)
【作者】赵水平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长沙4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R255
【相关文献】
1.《土地管理法》修改中的不动产物权制度——我国《土地管理法》修订:历史、原则与制度——以该法第四次修订中的土地权利制度为重点 [J], 陈小君
2.世界遗产"完整性"原则的再思考——基于《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4
个概念的辨析 [J], 宋峰;祝佳杰;李雁飞
3.我国血脂异常患者约
4.3亿人新修订防治指南发布 [J], 毛伟豪
4.我国《会计法》修订中对政府会计规范的思考 [J], 李大庆
5.关于我国《会计法》修订中对政府会计规范的思考 [J], 田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年 1 月第 14 卷第 1 期
日常实践非常重要,因为取消目标值,会使医生忘记降 脂的疗效监测。从降脂获益的角度来看,往往是长期 坚持治疗最为重要。ACC / AHA 指南认定设立目标值 没有证 据,但 并 不 能 说 明 设 目 标 值 在 临 床 上 无 用。 LDL-C 目标值的设立,不仅可以让医生很准确地评价 降脂治疗方 法 的 有 效 性,而 且 还 有 很 多 其 他 的 好 处。 除了英国和美国指南不设降脂目标值外,其他国家的 指南都坚持要目标值。美国脂质协会完全不赞成美国 和英国指南的观点,认为应该保留目标值,认为这个是 医生的习惯,能提高病人服用降脂药的依从性。国内 绝大多数专家认为要坚持目标值。而且我国取消目标 值更没有证据。保留目标值却又很多的好处,是很实 用的。无论是国际和国内的临床证据都支持,坚持降 脂治疗目标值是很有必要的。
在新指南中,也会提出将 LDL-C 降低百分 幅 度 ( 降脂幅度) 作为降脂目标。很多人对此容易存在误 解和误用,所以建议把它改变过来。降脂幅度原本从 循证医学的角度,是最有证据的。目前的问题在于,若 就诊前已服降脂药,其 LDL-C 基线难确定,无法计算 降脂幅度。目前多数指南推荐,若 LDL-C 不能达标, 则使 LDL-C 降低>50% 。这样临床医生常将 LDL-C 达 标与降幅度交替使用? 有时,甚至只讲降幅。应考虑பைடு நூலகம்
为目标值,而将 1. 8 mmol / L 作为“可选目标值”。同 时根据低、中、高危设定了 LDL-C 起始目标值、生活方 式干预值及药物治疗值。2009 年加拿大成人血脂异 常及 心 血 管 疾 病 防 治 指 南 定 的 目 标 值 LDL-C < 2. 0 mmol / L。2013 年加拿大更新指南时,在仍然保持 LDL-C <2. 0 mmol / L 为目标值。日本最新的指南,对于二级 预防定的降脂目标值是 LDL-C<2. 6 mmol / L( 100 mg / dL) 。国 际 动 脉 粥 样 协 会 定 的 LDL-C 目 标 值 分 别 是 : 一 级 预 防 LDL -C < 2 . 6 mmol / L 、二 级 预 防 定 LDL-C<1. 8 mmol / L,但强调每个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 设定目标值。当然将 LDL-C<1. 8 mmol / L 作为最佳的 目标值是可以接受的。美国脂质协会将非-HDL-C 放在 前面,把 LDL-C 放在后面,极高危人群定的目标值为 LDL-C<1. 8 mmol / L。LDL-C 治疗达标值设定是一个富 有争议的话题,所以提出 LDL-C 基本目标值概念。
显然,取消低密度脂蛋白( LDL-C) 目标值会带来 一系列临床问题: 首先就是医生可能被误导,以为不需 考虑降脂治疗了,只要用他汀药物就行; 其次是 LDL-C 目 标值取消会影响病人服用降脂药的依从性。取消降脂 目标值,临床医生可能不会监测服药后的血脂变化,这 样就不能判断降脂药对具体病人的降脂疗效( 他汀降 脂疗效个体差异大) 。而且最关键的忽略了他汀类降脂 疗效的局限性( 他汀“6 原则”: 他汀剂量倍增,LDL-C 降 低仅多 6% ) 。
从 2013 年以来,国际上相继发表 4 个有关血脂异 常防治的 新 指 南。分 别 由 国 际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学 会 ( IAS) 、美国心脏学会 / 美国心脏协会( ACC / AHA) 、英 国( NICE) 和美国脂质协会( NLA) 制订。综观这些指 南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宗旨都是推荐积极降脂治疗,有 效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ASCVD) 。然而,临 床上实施中,有关血脂治疗原则,各指南间存在不同。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是在 2007 年制订的, 需要进行修订。我国血脂指南修订的内容将会许多, 本研究就降脂治疗原则部分提出自己的思考。首先需 要思考的问题是,需不需要制定降脂目标值? 降脂目 标值已为广大临床医生都熟知和习惯。但 是,ACC / AHA 指南建议取消降脂目标值。尽管降脂目标值的 做法已坚持了 15 年,但仍然存在 3 个质疑: ①目前没 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RCT) 证据支持降脂目标值应该 是多少; ②也不知道更低的目标值是否能带来 ASCVD 风险的进一步降低; ③若要追求一个特定的目标值,有 可能会带来治疗不足或过度,引起潜在的不良事件增 加。
欧洲学者对于美国的 ACC / AHA 指南取消目标值 也发表了看法。他们认为降脂目标值对于临床医生的
·2·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January 2016 Vol. 14 No. 1
分两种情况: 如 LDL-C 基线太高,药物不能使 LDL-C 降 至达基本目标值,则推荐 LDL-C 至少降低 50% ; 若治 疗前 LDL-C 基线在基本目标值之内( 2. 0 mmol / L) ,则 推荐 LDL-C 降低 30% 左右。
针对三酰甘油的治疗,可能没有太多修订,可沿用 TG 的合适水平应<1. 7 mmol / L( 150 mg / dL) 。当血清 TG 水平>1. 7 mmol / L( 150 mg / dL) 时,首先是应用非 药物性干预措施,包括治疗性饮食,减轻体重,减少饮 酒,戒烈性酒等。针对 ASCVD 病人或其高危者,若 TG 水平仅轻、中度升高[( 2. 26 ~ 5. 65) mmol / L( 200 ~ 500 mg / dL) ],为了防控 ASCVD 风险,虽然降低 LDL-C 水平 仍为主要目标,但应特别强调非-HDL-C 需达到基本目 标值。经他汀治疗后,非-HDL-C 仍不能到达目标值, 可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贝特类、高浓度鱼油制 剂。对于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如空腹 TG≥5. 6 mmol / L ( 500 mg / dL ) ,应 首 先 考 虑 使 用 主 要 降 低 TG 和 VLDL -C 药 物 ( 如 贝 特 类 、高 浓 度 鱼 油 制 剂 或 烟酸) 。
·3·
括急性冠脉 综 合 征、缺 血 性 心 血 管 疾 病 合 并 糖 尿 病。 ③有大规模 RCT( TNT 研究) 的结果支持,而这个目标 就是 LDL-C 降到 2. 0 mmol / L。④有证据显示,使用现 有的降脂药物使 LDL-C 降至 1. 8 mmol / L 的人数并不 多。⑤亚洲其他国家( 日本) 指南推荐极高危者目标 值 LDL-C < 2. 6 mmol / L ( 100 mg / dL) 。与日本的 2. 6 mmol / L 相比,我 们 设 定 2. 0 mmol / L 还 是 激 进 了 些。 ⑥制定指南的目的,要求临床“可及性”好,能够达到。 ⑦考 虑 中 国 的 现 状,目 前 的 经 济 资 源、医 疗 资 源, 不 支 持 我 们 对 于 某 一 个 病 症 过 度 花 费 。LDL -C 从 3. 4 mmol / L 降到 2. 6 mmol / L,从 2. 6 mmol / L 降到 2. 0 mmol / L,从 2. 0 mmol / L 降到 1. 8 mmol / L,要花的医疗 费用会越来越大,而从 2. 0 mmol / L 到 1. 8 mmol / L 带 来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并不是很大。
赵 水 平, 男,1954 年 10 月出生于湖南 湘潭。中南大 学湘雅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教 授,博 士 生 导 师,一 级 主 任 医 师,首 届 湘 雅名 医。1977 年毕业于湖南 医科大学医疗 系,1985 年 获 医学硕士学 位。1989 年 4 月—1993 年 4 月在荷兰莱顿大学医学 院心脏科留学,1992 年 2 月 获 荷 兰 莱 顿 大 学 博 士 学 位。1992 年 12 月破格晋升为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 1996 年被聘任为内科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有 突出贡献专家待遇。曾被卫生部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 的中青专家 ( 2007 年度) 。1995 年 5 月—1996 年 12 月任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1997 年 1 月—2014 年 11 月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 血管内科主任。曾兼任中南大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所所长和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室主任。现兼任国 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亚太地区执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 心脏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 血管病分会常委;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等 10 余家杂志的编委。 共获各类科医学研基金 31 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 基 金7 项 ,国 家 教 委 科 研 基 金4 项 ,卫 生 部 科 研 基 金
作者单位: 中南 大 学湘 雅二医院 ( 长沙 410013 ) ,E-mail: zhaosp @ medmail. com. cn
4 项,国外 INCLEN 基金 1 项) 。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 19 项。主编专著 33 部。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计 110 名。已发表科研论文 680 篇,其中 131 篇发表在 SCI 收录的国际英文期刊上。
第三个思考是 LDL-C 的目标值。LDL-C 治疗起 始值? 针对极高危病人的降脂治疗起始值,可考虑不 要设限,只要是极高危病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生活 方式治疗和药物治疗。最为关键的是,LDL-C 治疗达 标值? LDL-C 降低幅度? 非-HDL-C 治疗目标值? TG 治疗起 始 值? 这 是 整 个 指 南 的 核 心 问 题。2004 年 ATP Ⅲ补充说明中提到 CHD 或 CHD 等危症,还是以 LDL-C 降至 100 mg / dL( 2. 6 mmol / L) 以下
所谓基本目标值,就是指从群体角度出发,我们进 行降脂治疗时,要求达到的最起码值,也可视为基本要 求。至于医 生 在 具 体 临 床 实 践 中,想 将 LDL-C 降 至 更 低 ,是 完 全 可 以 的 。为 什 么 要 提 LDL -C 基 本 目 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