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城市防洪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门县城市防洪预案
一、机构组织及汛前准备
(一)、机构及组织
县里每年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人武部部长任副政委,常务副县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县水利局局长任副指挥长,成员由县委办常务副主任、政府办主任、农村办主任及农业、水利、水文、气象、电力、林业、国土资源、粮食、电信、保险、民政、石油、交通、广播、交警、农机等相关部门的一把手组成。

指挥部下设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由县水利局局长任主任。

办公室下设情况组、工程组、组织组、新闻组、后勤保障组、机动组。

(二)、防汛责任分工
1、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分工,县委书记、县长负责全县防汛指挥。

主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坐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
根据石门县防汛实际,设立易家渡、二都、楚江镇三个分指挥部,每年下文明确分指挥部责任人名单。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一个办公室8个组。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县水利局局长;
副主任:常务副局长、分管防汛的副局长情况组组长:县政府办主管文字材料的副主任;
副组长:县气象局局长、澧水勘测队队长、国土局主管地灾的
副局长、政府办综合组秘书、县水利局办公室主任、
县民政局救灾股长
职责:
⑴及时提供雨情、水情及地质性灾害情况;
⑵“三情”情况综合,对上汇报;
工程组组长:水利局常务副局长;
副组长:主管防汛的副局长、水利股股长、机电排灌站站长、水利股副股长
职责:
⑴制定山丘水库、堤防抢险预案;
⑵现场处理险情。

组织组组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副组长:人事局局长、组织部干部组组长、人事局常务副局长
职责:
⑴防汛紧张时期临时抽调人员充实防汛抗旱指挥部力量;
⑵对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新闻组组长:宣传部分管新闻的副部长;
副组长:广电局主管新闻的副局长、县交通局交通负责人、常德时报驻石门记者主要负责人、文萃石门导报负责人
职责:
⑴及时组织报道防汛抗灾情况;
⑵播发“三情”情况;
⑶制作防汛抗灾电视专题片。

后勤保障组组长:县政府办主任;
副组长:县卫生局局长、防疫站站站长、公安局政委、交
警队队长、农业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交通局局
长、自来水公司经理、建设局局长、电力局局长、
经贸局局长、粮食局局长、电信局局长、移动公
司经理、石油公司经理、林业局局长、政府办主
管后勤副主任、水利局主管后勤负责人职责:
⑴及时调配防汛抗旱电力供应;
⑵负责所辖水运、公路交通设施的防洪安全、车船调度、抢修水毁设施,保证水运和公路交通畅通;
⑶负责防汛抗灾期间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保证抗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⑷加强通讯设备的维修,保证通讯畅通;
⑸保证防汛抗灾的油料、编织袋等抢险物资的调配;
⑹负责排灌机具的维修;
⑺负责灾区农业指导,适时调剂种子及其它有关资料的供应,恢复生产,减少损失。

机动组组长:县委办常务副主任;
副组长:县政府办管农业的副主任、县水利局其他班子成员职责:
⑴负责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指挥长临时交办事宜;
⑵督查落实指挥长发布的命令、通知执行情况;
⑶监控澧水河道内挖砂船的管理。

督查组组长:县委督察室主任;副组长:县政协、督察室负责人
职责:
⑴深入有关乡镇(区)进行防汛责任制督查;
⑵编发督查通报。

排渍组组长:县政府办主管工业的副主任;
副组长:县水利局分管东方桥电排站的副局长、电力局主管电
力调度的负责人
职责:
⑴确保电力畅通;
⑵按时排渍;
⑶加强对设备维修管理;
⑷制定预案,确保机埠不受淹。

2、联系乡镇及中型水库责任分工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每年行文明确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及中型水库责任分工名单。

(三)、部门职责
1、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制定度汛方案,及时收集掌握“三情”,搞好情况综合和汇报,做好防汛抢险技术指导,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2、水文部门:负责雨情、水情、汛情的预测预报,及时、准确提供水文数据和分析资料,要求汛期一周一报,主汛期三天一报,紧张状态一天一报。

3、气象部门:及时做好天气预报和气象分析,准确提供各种气象情况,做好人工降雨等准备工作,要求汛期一周一报,主汛期三天一报,紧张状态一天一报。

4、电力部门:及时调配防洪、排涝和抗旱用电负荷,保证输变电设备正常运行和正常供电,确保东方桥机埠的安全用电。

5、交通部门:负责所辖水运和公路交通设施的安全,超前调集船只停靠到指定地点。

及时抢修水毁公路,保证水运和公路交通畅通。

6、公安、交警:负责维护抗洪抢险、排涝、抗旱期间社会治安和车辆调度,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7、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部门:保证通讯畅通,加强通讯设施设备维修和值班。

8、石油部门:做好各种油料的组织、调运、储备和供应工作,保证防汛抢险、抗旱用油需要。

9、农机部门:搞好排灌机具设备的检修,及时供应零配件,调运。

10、财政、金融部门:积极筹集和优先组织安排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以及恢复生产所需各项资金,并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11、民政部门:及时统计各种灾情数据,积极筹措各项救灾资金和物资,认真组织群众救灾和搞好灾后优抚工作。

12、粮食部门:做好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调运及救灾期间粮食调拨工作,及时安排灾民正常生活。

13、卫生防疫部门:认真做好抗洪抢险及干旱地区灾民的卫生防疫和防病工作,预防灾区传染病流行。

14、农业部门:负责做好灾区农业生产指导,适时调剂种籽及其它有关生产资料的供应,帮助灾民恢复生产,减少灾害损失。

15、林业部门:做好防汛抢险和水毁工作修复所需木材的供应。

16、国土资源部门:抓好地质性灾害的防治、预测预报和避灾工作,确保不因地灾死亡一人。

17、供水、燃料部门:做好防汛抢险期间及灾后的自来水、燃煤、液化汽正常供应。

18、新闻部门: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做好抗灾的宣传报道、动员和鼓励干部群众积极投入抗灾斗争。

19、县人武部民兵抢险应急分队:根据防汛抗旱需要,及时组织官兵开展抗洪抢险、营救人员、转移物资、抗旱救灾和执行重大抗洪决策实施任务,冲锋舟的准备,随时投入抢险、营救被洪水围
困的人员。

(四)、汛前准备
1、编织袋、麻袋、砂卵石、木材储备
楚江镇人民政府、易家渡镇人民政府、二都乡人民政府、新关镇人民政府、工业园负责辖区内的编织袋、砂卵石储备;县粮食局负责编织袋储备;生产相关部门负责编制袋储备;县林业局负责木材、楠竹储备。

储备数量:农村人平筹集编织袋10只、县直机关单位干部职人平筹集编织袋20只;砂卵块石每公里防汛堤存储500立方米;县粮食局筹集编织袋5万只;县林业局筹集木材、楠竹20立方米。

存放地点:农村以村为单位存放,城区由各单位筹集,集中存放在防汛指挥部指定地点,具体方案如下:
编织袋:易家渡镇3万只、二都乡3万只、楚江镇3万只,新关镇1万只,县工业园1万只,县防汛指挥部10万只(由各单位筹集),县粮食局5万只。

砂卵石:定点存放在防汛堤沿线;
木材:存放在县宝峰木材市场。

2、船只:县水利局准备木船十只,县人武部落实冲锋舟10艘,县交通局准备船只10只。

3、车辆:县交警大队落实三菱车20台、货车30台听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调遣。

4、抢险劳力的调配:易家渡、二都、新关、楚江镇、工业园要分别成立专业抢险队和机动队。

易家渡、二都、楚江镇、新关专业抢险队各100人,机动队各100—200人;工业园抢险队50人,机动队100—200人,华电石门电厂成立专业抢险队100人,机动队400—500人。

专业抢险人员由各单位登记造册。

(五)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每年行文明确包堤段责任人。

二、城区防洪标准及应急措施
二OO四年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对石门堤院防汛特征水位进行了调整,由原防汛、警戒、危险、保证四种特征水位调整为警戒(58.5米),保证(61.0米)两种特征水位。

(一)、当澧水石门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即水位58.5米、流量9620秒立方米、吴淞高程系统,以下相同)时:
1、淹没情况:易家渡镇双河、叶家坪、铁弓堤,二都荷堰、青龙、镇龙等低洼地段受内渍及外河水影响,淹没少部分耕地。

2、应急措施
(1)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县水利局局长坐阵指挥,具体力量以县防汛抗旱办公室力量为主;易家渡、二都、楚江镇、工业园党政一把手在政府所在地坐镇指挥。

(2)、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成员会,召开县直机关、单位负责人会,宣布石门县进入防汛实战状态。

(3)联系澧水沿岸村防汛的县直责任单位,应组织精干干部班子下到联系村,做好防汛抢险准备工作。

(4)、易家渡、二都、楚江镇、新关、工业园组织巡逻队沿堤巡查,并责任到人,要求每公里明确8—12人巡查,并及时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雨情、水情、险情,发现问题边处理、边报告。

(5)、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水情、汛情消息。

(6)、易家渡、二都、楚江镇、新关、工业园作好防汛抢险物资准备,专业抢险队开始集结。

(7)、石门电厂出水泵排水困难、电厂不能正常发电,作好停业准备。

(8)河道所有非抢险船只(包括挖砂船、运输船等)自行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栓牢。

(二)、当澧水石门站水位超警戒水位0.5米(即水位59.0米、流量10700秒立方米)时:
1、淹没情况:洪水低于楚江镇东方桥桥面2.31米。

易家渡、二都、楚江低洼地段将受内渍、外河洪水淹没。

2、应急措施
(1)、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县水利局局长坐阵县防办指挥;县水利局全力投入防汛工作,及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变化;易家渡、二都、楚江镇、新关、工业园党委成员到岗到位,并昼夜值班。

各包堤段责任人、专业抢险队、机动队由乡镇统一调动集结到位。

(2)、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定时发布雨情、水情、汛情、险情情况。

(3)、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请示东方桥电排站开机,县水利部门作好排渍准备,县电力部门派领导及专业人员到东方桥电排站值班,保证电力畅通。

(4)、县交通部门调遣船只到各指定地点,澧水公路大桥停泊两艘船只,易家渡、二都各停泊5艘船只为营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作准备。

(5)、各责任联系单位的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乡(镇)做好责任村的各项防汛工作。

(6)、临时抽调的警车,沿途喊话
(三)、当澧水石门站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5米(即水位60.0米、流量12600秒立方米)时:
1、淹没情况:石门磷肥厂的汽车修理厂淹水0.54米,烟草局宿舍地面与洪水平齐。

洪水低于东方桥面1.31米,易家渡镇许家山、军挡、丁家山、叶家坪、铁弓、双河、汪洋、易家渡等9个村(居)遭受内渍水袭击;二都有镇龙、河堰、大兴、千台、丰台、新街、竹园;工业园
有曹市、月亮、陈市、天供;楚江镇有永兴寺、刘家坪、双土、双红居委会等低洼地带受到洪水、内渍水袭击,夹山路土山至大兴路段公路交通中断。

2、应急措施
(1)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指挥长、各位副指挥长到县防办坐阵指挥;指挥部主要成员到县防办上岗值班;包易家渡、二都、楚江镇、新关、工业园县级领导带技术人员1—2名,上岗到堤指挥所在地,组织指挥抢险。

6个应急小组负责人上岗到位。

易家渡、二都、楚江、新关、工业园专业抢险队以村集结后上堤,昼夜值班,对重点大堤险工险段和重要部位严格把守。

(2)因考虑澧水水位仍然上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搬到县委三楼会议室办公。

(3)、受淹村组织抢险小分队,帮助低洼地段受淹农户转移物资,撤离危险居所。

(4)各责任联系单位的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乡(镇)做好责任村的各项防汛工作,主要是组织人员做好低洼地带村民安全转移和撤离。

(5)、县直机关单位24小时确定专人值班,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手机、小灵通不得关停,随时听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调遣。

(6)、县交警队应对指挥车辆、抢险车辆在保证不被水淹的情况下分段停靠。

(7)、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每隔一小时发布石门澧水汛情。

(8)、楚江政府以下的单位,低洼地段居住的居民做好转移物资、器材的准备。

(9)、易家渡镇双河、丁山、井家湾、许家山、八一等村每组扎竹排一只,为转移人、财、物作好准备。

(10)、县防指发布命令:县城澧阳大道东方桥地段、澧水公路大
桥、三江口公路大桥实行公路管制。

(11)、县电力局安装公司作好澧阳大道及主要街道路灯的抢修,确保照明,澧阳大道各单位安装好自备应急照明灯,为路灯停电作准备。

(12)、在船只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武装部组织舟桥部队到易家渡、二都解救被围困群众。

同时易家渡、二都、楚江镇、工业园专业抢险队救援被洪水围困人员。

(13)、县交通部门遵照县防指命令,调船到易家渡双河村、二都大兴等低洼地段救援被洪水围困人员。

(14)、易家渡铁弓堤段、楚江申家溪堤段极易发生重大险情,易家渡镇、楚江镇应各组织200人的抢险机动队重点把守。

(四)、当澧水石门站水位达到保证水位61.00米,流量14600秒立方米时:
1、淹没情况:易家渡丁山交通桥水淹1.53米,石常、石陬公路线中断,双红铁路大桥下水淹0.12米,三江口至石门公路中断,楚江镇政府一楼水淹0.31米,老城区县防汛指挥部以下地段全部水淹,易家渡镇许家山、丁家山、叶家坪、军挡、双河、易市、铁弓等6个村(居)遭受外河、内渍水袭击;楚江镇新厂9组泄洪闸门右侧水淹0.72米;新关任家坊9组水淹1.24米;二都有镇龙、河堰、大兴、千台、新街、竹园等6个村遭受内渍、外河水袭击;工业园有天供、曹市、月亮、陈市等村(居)遭受内渍、外河水袭击。

2、应急措施
(1)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指挥长、各位副指挥长到县防办坐阵指挥;6个应急小组全力投入战斗;县防指成员全部到位指挥上岗,集中办公,各负其责,投入抗洪抢险;易家渡、二都、楚江镇、工业园主要负责人及指挥部成员上岗到位,包堤、段责任人亲临一线大堤指挥抢险;巡逻队日夜上堤巡查,抢险队上堤,指挥部加大值班力度,准确
掌握雨、水、汛、险情变化,及时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

(2)因县里主要领导全面指挥全县抗洪,包乡镇的防汛职责难以履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令其他县级领导赶赴乡镇履行防汛职责。

(3)新关镇中学准备组织人员转移物资器材,防止洪水洗劫。

(4)县楚江镇以下各单位紧急转移物资,县公安局维持治安秩序。

(5)联系澧水沿线防汛村的县直单位应按上级要求组织受淹村组按安全路线转移人员,并做好安全稳定民心工作。

(6)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滚动发布汛情,发布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命令、通知。

(7)易家渡、二都、楚江、新关、工业园受淹村、组,紧急转移物资,撤离危险居所。

(8)、县电力局、县电信、移动公司、县联通分公司、县自来水公司保证电源、通讯、水源供应。

此时建设银行、县总工会、水利局、交通局等地变压器告急,电力部门组织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9)、此时,因考虑楚江镇上下交通中断,去易家渡、三江口库区的抢险队伍、物资无法保证畅通,县交通部门车、船应分段停靠,在紧急状态下,保证畅通。

(10)、欣运和棉麻丁家坪、保尔加油站作好油料储备,随时可供抢险车辆及时加油
(11)、县防汛指挥部通知居民作好自来水、方便食品储备。

(12)、县电力局负责在澧水大桥上架设2处探照灯;县公安局负责日夜密切注视大桥上游情况,防止大型漂流物冲撞桥墩,防止造成大桥险情。

(13)、县防汛指挥部向省防指求援,要求调用舟桥部队来石抢险。

由于洪水淹没了临澧合口、佘市,舟桥部队来石路线。

公路:
①慈利——苗市——桃子坡——花山——新街口(上船接)
②慈利——苗市——七松——龙凤园艺场——丁家坪(上船接)
③澧县——甘溪——新堰口——新铺——双红——红土坡——县
财政局(上船接)
④澧县——甘溪——新堰口——新铺——新关——老公路三公里
——西站——县城
⑤常德——临澧——张公庙——大堰档——新堰口——新铺——
新关——老公路三公里——西站——县城
⑥常德——桃源——盘塘——白洋湖——阳坪——水井垭——新
街口(上船接)
铁路:
石长线常德——石门。

(五)、当澧水石门站水位达到水位62.00米,流量17600秒立方米(即超保证水位1米)时:
1、淹没情况:即重现1980年大水,外河水位平东方桥堤顶高程。

楚江镇东方桥外河水位高于东方桥桥面水淹0.69米,东方桥电排厂房水淹0.9米,双红铁路大桥下水淹1.12米,二都洲头、二都至夹山公路水淹1.02米,县水文站、县老干局水淹1.74米,楚江镇人民政府水淹1.31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水淹0.94米,县烟草局宿舍水淹1.94米;易家渡丁山交通桥水淹2.09米,宝峰商贸城大水淹0.84米,华电大厦门口洪水平台阶。

易家渡镇许家山、军挡、丁家山、叶家坪、双河、高家坪、铁弓堤、易市等7个村(居)遭受外河、内渍水袭击,楚江镇澧水北岸刘家坪、永兴寺、永固、新厂、闫家坝、荷花、老西门、双红,澧水南岸宝塔、中渡、黄泥等11个村(居)低洼地带遭受水淹,新关镇任家坊、青和等2个村(居)被不同程度的水淹;二都有竹园、新街、双土、丰台、千台、大兴、河堰、青龙、镇龙、卫星、南台、先锋、土
山等13个村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内渍、外河水淹;工业园有月亮、天弓、曹市、陈市等4个村(居)低洼地带遭受水淹。

2、应急措施
(1)、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及全县五大家领导成员全部上岗到位。

(2)、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签发“关于动员组织抗洪抢险的紧急命令”。

(3)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商店、村、组居委会停止办公、生产、上课和营业,全面动员投入抢险。

(4)、易家渡、二都、楚江镇、新关、工业园领导上岗到位,包堤责任人上堤,抢险队按营、连、排编制,实施抢险工作。

县人武部组织500名抢险队,听从县防指调遣。

(5)、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滚动播发水情、汛情,发布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命令、通知。

(6)、易家渡抢险目标为大堤险段、缺口、涵闸及丁山、许家山、军挡、井湾、八一、铁弓等重要部位;二都抢险目标为大堤险段、缺口、闸口及千台、丰台、大兴、河堰、竹园等重点村,楚江抢险目标为大堤险段、尤其申家溪段及涵闸、缺口等重要部位。

(7)、易家渡、二都、楚江镇、新关、工业园等低洼地域抓紧物资转移,人员安全疏散。

(8)联系澧水沿线防汛村的县直单位应按上级要求组织受淹村组按安全路线转移人员,并做好安全稳定民心工作。

(9)、县水文站站址被淹,测流站房被洪水围困,水文站人员在澧水大桥上测流,掌握汛情。

(10)、澧水石门公路大桥,三江口大桥实行交通管制,一般车辆不得通过。

沿河大堤应行紧急封锁,禁止行人前往观水,县公安局组织
60名干警分段把守,疏散人员。

(11)、县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医疗分队赶赴灾区,县民政局组织救灾物资深入灾区处理灾情。

(六)、当澧水石门站水位达到水位62.31米,流量18700秒立方米(即为2003年7月10日洪水)时:
1、淹没情况:即,外河水位高于东方桥堤顶高程0.31米。

高于东方桥桥面1.0米,东方桥电排厂房水淹1.21米,双红铁路大桥下水淹1.53米,二都洲头、二都至夹山公路水淹1.33米,县水文站、县老干局水淹2.054米,楚江镇人民政府水淹1.62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水淹1.25米,县烟草局宿舍水淹2.25米;易家渡丁山交通桥水淹2.4米,宝峰商贸城大水淹1.15米,华电大厦门水淹0.31米。

易家渡镇许家山、军挡、丁家山、叶家坪、双河、高家坪、铁弓堤、易市、杨二叉等8个村(居)遭受外河、内渍水袭击,楚江镇澧水北岸刘家坪、永兴寺、永固、新厂、闫家坝、荷花、老西门、双红,澧水南岸宝塔、中渡、黄泥等11个村(居)低洼地带遭受水淹,新关镇任家坊、青和等2个村(居)被不同程度的水淹;二都有竹园、新街、双土、丰台、千台、大兴、河堰、青龙、镇龙、卫星、南台、先锋、土山等13个村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内渍、外河水淹;工业园有月亮、天供、曹市、陈市等4个村(居)低洼地带遭受水淹。

2、应急措施
(1)、石门县人民政府拉响防空警报器,县城明珠商场以下地带人员紧急转移;楚江地区人员疏散路线和地点:除向就近坚固的房屋建筑物转移部分人员外,荷花居委会(一中)以东向红土坡及二天门一带转移;城东、城南、城北、观山居委会(一中至影剧院)向铁路以北转移,或向西往花果山一带转移,楚江镇新厂以下包括易家渡镇沿河村、组向铁路及咸池山一带转移,二都、工业园村民向十九峰山峰转移。

(2)、公安干警走街串巷,沿途喊话,动员群众转移,并进行排查清场。

(3)、县交通局准备船只10只,易家渡20只,二都20只,用于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4)、易家渡、二都、楚江、新关、工业园组织专业抢险队,转移被围困群众,解救老、弱、病、残人员;易家渡、二都、楚江镇、新关、工业园紧急转移人口,必须听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以村、组、居委会为集体行动,将群众和单位的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

(5)、各责任单位搞好受淹村民安全转移。

(七)、当澧水石门站水位达到水位62.66米,流量19800秒立方米(即为1998年7月23日洪水)时:
1、淹没情况:澧水防洪大堤失去防洪能力,洪水漫堤,全县大部分地区一片汪洋,交通中断。

楚江镇东方桥桥面水深1.35米以上,县水文站、县老干局水淹2.23米,楚江镇人民政府水淹1.97米以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水淹1.6米以上,宝峰路、宝峰开发区湖南石门电厂华电大厦水淹0.51米。

2、应急措施
(1)、石门县人民政府拉响防空警报器,县城明珠商场以下地带人员紧急转移;楚江地区人员疏散路线和地点:除向就近坚固的房屋建筑物转移部分人员外,荷花居委会(一中)以东向红土坡及二天门一带转移;城东、城南、城北、观山居委会(一中至影剧院)向铁路以北转移,或向西往花果山一带转移,楚江镇新厂以下包括易家渡镇沿河村、组向铁路及咸池山一带转移,二都、工业园村民向十九峰山峰转移。

(2)、城区考虑大片水淹,县城疏散人员5万人、易家渡2万人、二都1.8万人。

因此,县交通局必须准备船只10只,易家渡20只,二都20只,用于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