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物品保管、领用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物品保管、领用制度
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 物品保管:幼儿园应设立专门的物品保管室或柜子,以保持物品的安全和完好。

保管室应上锁,并设有相应的钥匙管理制度。

物品保管室应有明确的标签和分类,方便物品的归放和取用。

2. 物品登记:幼儿园应对所有物品进行登记,包括物品的名称、数量、登记人员等信息,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每次领用或归还物品时,应填写相应的登记表格,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领用申请:教职工需要领用物品时,应填写领用申请表,包括物品名称、数量、领用日期等信息,并由相应的主管部门或管理人员进行核准。

同样,每次领用物品都需要有相应的登记记录。

4. 物品归还:物品的归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填写相应的归还记录。

归还的物品应经过检查,确保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丢失需要赔偿或补偿。

5. 使用责任:教职工在使用幼儿园的物品时应具有相应的责任心,保持物品的整洁和安全,妥善使用并注意防止损坏和遗失。

如发生物品损坏或遗失,教职工应及时报告并赔偿。

6. 盘点和审核:定期进行物品盘点和审核,确保物品清单与实际库存一致。

如发现物品遗失或差异,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7. 监管和责任:幼儿园应设立物品监管部门或委任专人负责物品管理。

相关部门或负责人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检查机制,确保物品的使用和保管符合规定和要求。

幼儿园物品保管、领用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和保管质量,确保物品的安全和长期利用价值,维护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和教育教学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