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知识分享
《如何进行访谈》
《如何进行访谈》一、准备阶段(一)访谈前的准备1.制定访谈计划2.编制访谈问卷或提纲3.选择访谈对象4.培训访谈员5.试谈与修改问卷或提纲6.访谈前的预约(二)注意的问题:1.要使访谈调查按照预定目的进行,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准备恰当的问题。
2.选择访谈对象应考虑对方是否拥有研究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事实材料,以及对方是否愿意提供有关材料。
3.访问前要对交谈的主题、提问的方式、措辞做各种可能的考虑。
二、访谈阶段(一)进入访谈现场 1.尽快接近被访者 2.建立融洽的访谈气氛3.按计划进行访谈4.认真做好访谈记录(二)注意的问题1.让被访者了解访谈调查的目的,了解此次访谈的意义和价值是访谈获得成功很重要的方面。
2.访谈是一种人际沟通的形式,是一种社会交往的过程,访谈双方只有在互动中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客观、可靠的资料。
3.交谈中所提问题要简单明了、易于回答。
要善于了解对方的心理变化,灵活提出问题,引导交谈的深入。
4.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
5.一次访谈的时间以两小时左右比较恰当,时间短了,了解情况往往不足,时间长了会引起双方的疲劳进而影响访谈的效果。
6.要严守保密性原则,对于被访者的顾虑,可通过对交谈内容保密的承诺来消除。
三、结束阶段(一)结束访谈1.掌握时间2.掌握行为3.结束语(二)访谈后的工作获取资料只完成研究任务的一半,后面的工作主要是资料的整理和资料的分析。
访谈调查的技巧一、怎样提问。
1.提问要明确清晰2.对回答不作任何评价3.维持被访者的访谈动机4.注意非语言交流二、怎样倾听1.不轻易打断被访者2.接受沉默三、怎样回应1.要以非指导性的态度;2.避免论说型和评价型的回应;3.追问要适时适度4.用被访者的言语和概念追问四、怎样记录1.尽可能用原话记录;2.边听边记;3.记录访谈员的资料第二篇:如何进行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第一部分概述生涯人物访谈,是通过与一定数量的职场人士(通常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从业者)会谈而获取关于一个行业、职业和单位“内部”信息的一种职业探索活动。
提高采访能力的25个秘诀
提高采访能力的25个秘诀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我们这个职业而言,掌握良好的采访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采访过程中所学到的25个秘诀。
这些秘诀涵盖了从准备采访到采访结束的方方面面,相信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1. 准备充分。
在采访之前,首先要对所要采访的人物和事情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思考,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问题。
2. 技巧储备。
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采访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聆听技巧、追问技巧和引导技巧等。
3. 目的明确。
在采访之前,要明确自己的采访目的,清楚自己需要从被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信息和答案。
4. 话题干净。
话题要干净,要在采访前将问题和话题准备好,避免在采访过程中迷失方向。
5. 集中注意力。
在采访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被采访对象的表情、语言和非语言动作,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言行。
6. 信念坚定。
在采访中要有信念,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但同时也要尊重被采访对象的意见和看法。
7. 充分发挥。
在采访中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被采访对象。
8. 多方采集。
在采访一个话题时,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采访,了解不同人群的不同看法和意见。
9. 分析研究。
在采访之后,要尽快对采访素材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更精准的结论。
10. 坦率真诚。
在采访中要保持坦率真诚,尽可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也要尊重被采访对象的隐私。
11. 主动沟通。
在采访中,要主动沟通和交流,尽可能地让被采访对象感到舒适和自然。
12. 尊重他人。
在采访过程中要尊重被采访对象的意见和看法,不要轻易妄下结论或者提出不恰当的问题。
13. 灵活应对。
在采访过程中,要灵活应对被采访对象的回答,及时调整自己的问题和话题,以保证采访的效果。
14. 语言得当。
在采访语言中,要注意措辞,让被采访对象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问题和话题。
15. 深度挖掘。
在采访过程中,尽量深入挖掘被采访者的思想和思维,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采访注意事项
采访注意事项
采访是一项需要专业技巧和良好沟通能力的工作。
以下是一些采访的注意事项。
首先,采访前需要对被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准备。
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经历、观点和专业领域等信息,有助于提出具有深度和针对性的问题,使采访更具深度和价值。
其次,采访过程中应保持专业和客观。
面对不同的被采访对象,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意见,不要带有个人偏见或情感色彩。
不应干扰或主导被采访对象的回答,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和解释他们的观点。
另外,语言表达清晰明了是采访的关键。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提问,避免模糊和引导性的问题。
询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被采访对象进行详细的回答,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
保持自信、友好和礼貌的态度,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基础。
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提醒被采访对象,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话语受到重视。
此外,要着重注意倾听。
采访时,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被采访对象的回答上,不要分散注意力或打断他们的想法。
积极倾听并提出追问,以深入了解被采访对象的意见和观点,激发他们更多的思考和灵感。
最后,采访后要及时整理材料。
采访结束后,尽快整理所获得
的信息和笔记。
将采访内容进行整合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的报道和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采访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
遵循以上的采访注意事项,可以提高采访效果,使采访更加深入、丰富和准确。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在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想新闻报道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在采访之前认真准备,正确认识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提高采访成功的几率。
该文主要介绍了新闻采访的内涵,并详细介绍了采访前准备的内容,进而论述了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以期为新闻采访的成功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新闻采访准备采访成功1 新闻采访的内涵1.1 新闻采访的概念所谓新闻采访就是指新闻记者为了获取客观的新闻材料,通过对采访对象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和提问、记录等调查活动。
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采访对象的访谈、观察、询问、记录等,既可以获取较为客观的事实材料,也是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密切的社会活动。
1.2 新闻采访的特点新闻采访作为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2.1 新颖性新闻采访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社会及时的传播新闻。
新闻记者要想使自己的新闻报道获得社会的关注,就必须采访报道一些新颖的新闻素材,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这也是为了写作“内参”做的准备工作。
1.2.2 时效性新闻报道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只有快速及时的报道才能为受众带来最大的浏览价值。
这种时效性的及时与否也决定着新闻业之间的生存状况。
1.2.3 灵活性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可以采用诸如询问、观察、记录等多种手段与采访对象之间进行交流,这种随机应变的采访手段可以增加新闻采访的成功率。
1.2.4 广泛性新闻采访所关注的内容较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方面,这既可以增进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也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2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取得新闻采访的成功,就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笔者认为,成功的采访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2.1 熟练掌握采访对象的资料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完成一次成功的采访,就必须熟练掌握采访对象的有关资料。
采访发言稿个人总结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主办方给予我这次采访的机会,让我能够与大家分享我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对本次采访发言稿的个人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接到采访邀请之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对采访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了解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行业动态。
其次,我回顾了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经历和成就,整理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
最后,我准备了发言稿的初稿,并对内容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
二、采访过程中的亮点1. 突出个人特色在采访过程中,我努力展现自己的个人特色。
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让听众感受到我的独特魅力。
同时,我也注重与听众的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拉近与大家的距离。
2. 紧扣主题,深入浅出在发言过程中,我始终紧扣主题,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
在保证内容丰富的同时,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让听众能够轻松理解。
例如,在谈到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时,我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3. 结合实际案例,增强说服力为了使发言更具说服力,我列举了一些实际案例,让听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我的观点。
这些案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使听众在借鉴的同时,也能从中吸取教训。
4. 传递正能量在发言过程中,我注重传递正能量。
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鼓励大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同时,我也呼吁大家关爱他人,传递爱心,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三、采访后的反思1.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通过这次采访,我意识到自己在表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有力。
2. 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准备发言稿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场合,我将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3. 注重团队合作在采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第四讲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中国记者
一个常用的办法是来一段开场白: 1、轻松幽默地介绍一下自己 、 2、或者与采访对象寒暄几句, 、或者与采访对象寒暄几句, 慢慢地将谈话导入正题; 慢慢地将谈话导入正题; 3、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还要与 、在必要的时候, 采访对象套套近乎。 采访对象套套近乎。
第二节 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
二、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笔记) 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笔记)
(三)理性内向型
这一类采访对象较为“内秀” 对问题的思考也很深入, 这一类采访对象较为“内秀”,对问题的思考也很深入, 但不善于与人交流,也不容易把自己的所想流畅地表达出来。 但不善于与人交流,也不容易把自己的所想流畅地表达出来。 问题三:面对这一类采访对象,如果你是记者,应该如何解决? 问题三:面对这一类采访对象,如果你是记者,应该如何解决?
(四)还能帮助记者获得千载难逢的采访机会。 还能帮助记者获得千载难逢的采访机会
美国著名记者劳伦斯
第一节
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
二、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笔记) 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笔记)
(一)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籍贯、职业、 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性别、年龄、籍贯、职业、 学历、特长、个人爱好、生活经历及业绩等等。 学历、特长、个人爱好、生活经历及业绩等等。 记 我只能回答你一句话 者
第一节
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
一、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笔记) 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笔记)
(一)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从而提高 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 采访的效率,使采访更加深入。 采访的效率,使采访更加深入。
乱世佳人剧照
第一节
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
一、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笔记) 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笔记)
(一)采访前的准备
(一)采访前的准备1、费雯丽让记者碰了个大钉子英国著名影星费雯丽扮演影片《乱世佳人》中的郝思佳一角而一举成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1961年3月8日,她飞抵纽约,庆祝世界名片《乱世佳人》复映。
一个记者去采访她。
记者问:“您在电影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反问道:“你看过这部影片吗?你看过那部小说《飘》吗?”记者回答:“都没有看过。
”费雯丽说:“那就不必多谈了。
”她无意和一个如此无知的人交谈。
当时在场的美联社记者目睹了这一记者的窘状,写了一篇特写,在新闻界传为笑柄。
可见,采访前不认真准备,仓促上阵,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时既影响了报道的时效,又给被采访者增加了麻烦,甚至可能造成采访的失败。
所以,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是记者、通讯员不容忽视的一件工作。
准备工作有许多,从广义上讲,是一切知识、理论的储备;从狭义上讲,就是对采访对象的起码的了解。
像费雯丽这样赫赫有名的影星,电影《飘》又是重新放映,即使是普通观众也应该早已耳熟能详,而这位记者居然连这点起码的知识都没有,难怪费雯丽要拿钉子给他碰了。
美国记者麦克逊说:“在我将要去谒见某一要人以前,我早已熟悉于这位要人的一切了。
”假如你要去采访某一个人,就要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事先了解他的经历、性格、嗜好、习惯、特长等等,以便掌握尽可能多的情况。
经验证明,这种准备越充分,采访中记者才会越主动。
2、叶圣陶为何烦躁?有位记者去采访老作家叶圣陶。
显然记者事前毫无准备,知识面又窄,一见面就问:“你是哪里人?”“多大年纪?”八旬老人很烦躁,又感到很悲哀。
这些情况,你翻一翻叶圣陶随便哪本著作,都能找到答案,可惜他根本没翻过。
更使人苦笑不得的是:有位记者刚刚采访过夏衍,便转道来到叶家。
他见到叶老的长子叶至善,一面紧紧握手,一面惊异地说:“我刚从夏公那儿来,您岁数比他大些,可没想到这么年轻……”原来,他对叶圣陶家庭的情况也一无所知,把叶老的长子当成叶老本人了。
闹出这样的笑话,采访自然得不到好结果。
浅谈新闻采访前的准备
党报对促进 经济发展 和社会和谐有 着极 其重大的意义 , 需要 各个环节共 同努 力, 作为 与报 纸质 量息 息相 关的校对工作也是其 中至 关
重要 的一个环节 。 随着社会进 步和 科学的发展 , 特别是 激光照排技 术的运 用 , 使校 对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 如何做好党报 的校对 _作 , T 是 -
【 键 词 】 访 准备 关 采
凡 事预则 立 , 不预则废 。 做好前期 准 备工作 , 是成功 的前提 和基础 。 闻采访 新 也是如此 , 要想 使采访 获得成 功 , 决不能 打 “ 无准 备之仗 ”。 记者要 在短时 间 内认 识采访对象不是一件容易事 , 闻事件 和 新 新闻人物丰富而复杂 ,记者采写新闻 , 既 要 客观 、 真实 、 确 , 准 又要透 过 现象 看本 质, 没有事 先的充分 准备 , 在短 时间 内要 想达到采访 目的是很难 的。 通过 多年的新 闻采访 实践 ,笔者 以 为, 做好新 闻采访 的前期 准备 工作 至关重
着 十 分 密 切 的关 系 。
一
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 , 或是 阅读引发 的 感悟 、 启示 等 ; 、 二 日常学 习时, 有针对 要
性 。 据 自己知 识 的结 构 、 次 , 有 计 划 根 层 去
般情况下 , 需要 准备的文字资料有
直接的资料和间接的资料。 所谓直接 的资 料 , 由被采访者 自己所能提供 的与其有 是 直接关系的现成文字资料 , 如被采访者 自 己写的文章等。 如果 我们采访 的是一个单 位或某个部 门, 就应搜集 与报道 内容有关 的资料 , 如该 单位 的基本情况 、 突出特点 等。 间接 的资料 , 一般 是指是别 人的有 关
NSOD业务探索 E R WW L l
访谈注意事项及举例
生涯人物访谈应注意的事项:一、注意事项1、访谈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2、访谈中要注意着装和仪表,态度和蔼、大方;要文明礼貌,措辞得体。
3、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确保万无一失。
4、尊重被访谈者,注意保护他们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5、认真对待,不走过场,真正通过访谈达到探索职业的目的,为个人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做准备。
第二部分生涯人物访谈提纲1、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2、就您的工作而言,您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3、你的职位是什么?你的主要职责是什么?4、从事此行业的人做些什么?5、工作地点一般在哪里?6、在行业内,先从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做起,能学到最多的知识,最有益于发展?7、工作场所性质有哪些特征?8、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么?9、您在做这份工作时,日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最有挑战性?10、个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11、在这个职位上,如果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并保持什么样的能力?12、目前还缺乏的必须改进的能力有哪些?怎么改善他们?13、在你的组织中,能够把在同样一个岗位上把成功和不成功区别开来的行为是什么?14、您认为做好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经验?15、目前,行业内要求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和培训背景?16、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重要的?17、这项工作需要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同别的工作要求的有什么不同吗?18、学校中的哪些课程对这个行业比较有帮助?19、行业内,单位对刚进入该领域工作的员工一般会提供哪些培训?20、在您的工作领域里初级职位和略高级别职位的薪水一般是什么水平?21、这个行业是否有季节性或地理位置的限制?22、这个行业存在的困难及前景如何?23、据您所知,有什么职业杂志、行业网站或其它渠道能帮助我深入了解这个领域?24、您的熟人中有谁能够成为我下次采访的对象吗?可以说是您介绍的吗?第三部分生涯人物访谈例子被访谈人:某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小林(下用X)被访谈人简介:小林,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总监、某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
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专业知识:电视新闻报道种类繁多,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作为一名记者,广博的学识是不可或缺的,专业知识更是要过硬。
即使这样,记者也不是科研人员,在每次采访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遇到难题。
因此,记者要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来弥补自己知识点的“盲区”,扫描记者基本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些可能闻所未闻的专业知识。
发现报道中的“盲区”,尽量弄清那些似懂非懂的专业知识,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表达。
为了深度挖掘新闻事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的阅读欲望,充分熟悉专业知识,提前做好“课前预备”工作,本就应是一个记者的基本素养。
即便是自己实在无法弄懂的,也可以在采访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请教提问来学习、了解。
这样,记者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就才能运用自如,从而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记者就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并在新闻实践中努力做到举一反三,准确观察社会动态,预测走势,未雨绸缪,驾驭局面。
[1]反之,没有敬业精神,没有做充分的课前准备,没有有效把握的解说,对于相关新闻的诠释,效果是事倍功半的。
更有甚者,会丧失其原意。
2、快速确定选题:首先,新闻来源于生活,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事实都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就是“福尔摩斯”。
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很多现象,乍看之下平淡无奇,但只要深入其中,换个角度去看,便可挖掘其隐藏价值。
第二,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所以对于新闻报道的要求应该做到迅速、及时。
这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
从空间角度来看,受众更倾向于接收熟悉的人和物、熟悉的地段发生的新故事。
如果一条爆炸性新闻发生在自己身边,新鲜和刺激将会激发受众去关注、记录这些事。
从时间角度来看,新闻发生时间离现在越近,新闻价值越大。
及时发生的事情,对于受众来说,更值得去注意,即有更大的“爆炸性”。
浅谈电视新闻访前的准备
、
跟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和交流 , 就难 以胜任这 样的新 闻采访 。1 9 9 6 年, 永城 电视 台文艺部 创办 了 《 走进文化 圈》栏 目,主要报道永城 市区文化 系统的艺术名人 , 包括书家、 画家 、 音乐家 、歌 唱家 ,宣传他们在文化艺术领域 所取得成就 。一次我去采访 当时 的书协主席 赵某 ,由于事先对书法知识 知之甚少 , 致使 采访很难深入 。赵某对书法艺术 的深刻理解 和研究 ,对历史上著名书家成果 的探讨 和评 价 ,我听起来如 坠五里烟雾 , 深感 自己缺 乏 这方 面的知识 , 不得 不随即应变 , 技巧 地说 , 我这次是先 和你照个面 ,认识认 识 ,正式采 访的时候我 再通知你。 回来 后 , 我积极备 战 , 应对下 次专访 , 我 找来许 多书法书籍 , 认 真 研读 ,精心揣摩 ,并把一些基本 书法常识 、 概念熟 读背会。到了正式采访时候 ,我和他
况。
后才能 目标集中积极主动地攻克” 主攻点” , 达到事半功倍。 明确重点对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应该 尽量 从正 面 、侧 面多选 择一 些采 访对 象 ,然后再确定 主要采访对象 。新闻采访还 要懂得拟定采访 方案。拟定采访方案 , 可以 事先拟定两套采访方案 , 如果第一个遇到障 碍 ,可 以用第二方案。搞好电视新闻采访 , 还要建立信息网络。建立信息 网络一是能扩 大新闻线索 , 二是 能沟通 和受众 的联 系。记 者的信息网络建设得好 ,采访越容易深入 、 打开局面 ,每到一地采访 ,既要结合上下 , 又要联系左右 , 才 能达 到沟通 社会 , 传播新 闻的目的 。 四、思考 、推敲 ,设计现场提问 好的报道应该来 自成功的采访 , 而成功 的采访又大多得力于记者的提问 。 通常记者 设计采访方案时 , 大都把想提 的问题精 心地 推敲设计一番 。 采访前设计 问题一般 的原则 是多多易善 ,待到正式 提问的时候 , 还要进 行精心细致地筛选 , 灵 活地掌握。美 国 { 6 o 分钟 》 节 目主持人 华莱 士采访 邓小平 前 , 设 计了 1 0 0 个问题 , 正式采访时 间只有一个小 时 ,华莱士不可能提出那 么多的问题。为什 么他要设计 1 0 0 个 问题 呢? 目的在于确保正
采访注意事项
1.怎样的录音素材是有效音频?2.作为出镜、出声记者要保持怎样的工作状态?3.在准备出去访问获取素材前,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4.目前有哪几种环境下的访问比较困难?1“录音采访”作为如今一种已经普及的采访手段,有利有弊,关键还是要根据场合和采访对象,调整采访的手段。
一.补充记录本上没有的东西。
比如说群访,尤其是两会的采访。
一位政协委员出场,几十位记者蜂拥而上,这时候你再矜持地边往里靠边侧耳倾听,然后拿一个小本子做记录,可能连对方说什么话都没听明白人家就走了。
这时候,递上一支录音笔甚至拜托靠得近的同行帮忙拿一下录音笔,做完录音后回去再“听写”,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采访对象放轻松,说出你想要的故事。
而在一些做人物专访的场合,尤其是需要受访对象放松心情,和你说一些“掏心窝子话”的时候,不妨别拿出录音笔,以免对方神经骤然紧张。
双方聊天采访的内容,可以经过协商“哪些可以写,哪些最好还是不要写”,但你至少应该给对方机会把话都说出来,而不是用一支小小的录音笔就扼杀了对方“吐露真言”的欲望。
三.内容详细、精确。
当然,在做一些涉及敏感内容,甚至是批评性报道需要当事人给出一些说法的时候,录音设备还是应该运转起来。
作为证据,那些录音资料很可能会让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总的来说,录音设备作为一种辅助的采访设备,确实能给平面媒体记者采访带来很多便利,不过在某些特定场合或面对某位特定采访对象时,可能不录音的采访效果会比录音更好。
不管怎么说,即便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用录音笔录音,可以用电脑打字,但作为记者传统的两大武器:笔和记录本,还是应该在采访中发挥主导作用,还远没有到退居幕后的时候。
-2作为出镜、出声记者要保持怎样的工作状态?首先是较强的现场感。
记者在现场描述,要求观察仔细、采访具体,注重情景交融,给人形象鲜明的感觉。
其次是令人信服的真实感。
记者在现场的叙述与现场的音响实况融为一体,观众感到真实可信。
新闻采访知识点总结
新闻采访知识点总结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能够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真相,因此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对于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新闻采访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采访前、采访中和采访后的相关技巧和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工作,为读者呈现更加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
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采访目的进行采访前,首先需要确定采访的目的,包括采访的主题和内容,明确需要获得哪些信息和观点,以及采访的背景和意义等。
只有明确了采访的目的,才能更好地进行采访的策划和准备工作。
2.研究采访对象在进行采访前,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其身份、背景、过往言论和行为等相关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问题设计和采访策略的制定。
同时也要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和偏好,以便在采访中更好地引导对话。
3.制定问题清单在采访前,需要制定问题清单,明确需要询问的问题内容,问题的顺序和逻辑关系等。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避免无关的问题,确保采访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4.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和地点在采访前,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采访。
合适的时间能够保证采访对象的身心状态最佳,而合适的地点能够提供良好的采访环境,避免干扰和打扰。
5.准备采访工具和设备在采访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采访工具和设备,包括录音笔、摄像机、笔记本、笔等,以便更好地记录采访内容和细节。
二、采访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建立信任关系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在开始采访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闲聊,试图拉近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建立和谐的气氛,使采访对象愿意与你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2.掌握采访节奏在进行采访时,需要掌握好采访的节奏,避免问问题过于匆忙或者问问题过于细致,要根据采访对象的表现和反应,灵活调整采访的节奏和深度。
3.主动倾听在进行采访时,需要主动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认真思考和分析其言辞和表情,以便更好地提出追问和补充问题,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采访的方向和重点。
怎样做采访
一、平时准备 (一)较好的文化素质修养 平时多看书、多了 解社会。看书可以使自 己积累丰富的知识,多 了解社会,可以让自己 拓宽眼界和思维。看两 段名家语言 。
美国新闻教育评议会认为,从事新闻事业必须在社会科 学、文学、语言、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奠定深厚的 基础,了解专业道德及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和传统。学校 四分之一的时间传播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怎样制造广 播电视节目,以及有关媒上。 范敬宜在人民大学给学生讲课时很是强调新闻工作者 的学养,他认为,对新闻工作者仅仅说扩大知识面层次太 低了,光说知识面是不够的,凡是有成就的记者,学养都 是很丰厚的,有文化内涵的人写出的文章才有厚度。他说: “搞新闻的人不能只说读了多少教科书、参考书,而是要 看综合量,这就需要终生努力。在学校学的东西仅仅是吃 了维生素,给了生存条件,要有成就还得到实践中去吃五 谷杂粮。记者的知识丰富了,内部不空虚,底蕴深厚,文 思才能如泉涌。”
三、怎样拟采访提纲 主要是如何根据采访材料确定采访主题,拟出 契合主题的采访提纲。 (一)怎样确定采访主题 1、体现什么样精神 2、社会价值 3、社会责任 4、典型经验
(二)不同方面人物的采访 1、采访企业高层,一般要问一些宏观的问题 2、采访学生,一般要问一些微观的问题 这两类提纲各自的侧重点在哪,如何处理?
(三)采访技巧 1、如何深入采访(追问),挖掘亮点和细节。 顺藤摸瓜 2、碰到很健谈的采访对象,怎样把握采访节奏, 怎样礼貌打断他等。 礼貌打断 3、碰到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怎样挖掘亮点。 适时诱导 4、如何在提纲规范的问题和采访中新出现的问题 之间取舍。 衡量新闻价值 5、相关的采访技巧.
第二部分 再说新闻的笔法
3.实用性 这是应用文最突出的特点。公 文是为完成某项工作,或者针对公 务活动中的某些问题而制发的。制 发公文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推动 工作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每 份公文都有其具体的制发目的和公 务职能。公文的针对性越强,内容 越明确、具体,就越能得到受文单 位的重视,实际效果也就越好。
记者采访前的准备
个中心意义 ,否则 回答会 不够完全 ,并且能够调动起
被采访 者的情绪 。而且 问题要经过深思熟虑 ,不刻 板 。同时记者要对各行各业 的专业术语进行必要 的
程度 。 1 . 确 定被 采 访 对 象
访是公开发表的谈话 ,是以被 采访 者的角度对新 闻
事实进行 叙述和评论 。相对 于所 反映 的中心话 题 , 被采访 者是行内人士 ,比记者知道 得更 多 ,了解得
更 透 彻 , 因此 , 一 定 要 明确 采 访 的 目的 和 记 者 在 采
意力 。 除此 之 外 ,在 办 公 室 里 采 访 会 得 到一 些 官 方
这取决于记者的交际程度和职业技 能素质 ,需
要记 者学 会掌 控谈话 的进 程和 大量待 人接 物 的常
识 , 以便 于 迅 速 拉 近 与 被 采访 者 的 距 离 。俄 罗斯 国
家新闻学长老阿纳托利 ・ 阿格拉诺夫斯基向新闻行 业的新人提供如下建议 : 在采访 的过程 中不要沉默 , 不要对 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感到羞耻 ,要善于瞄准有 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 ,进行尖锐地提问 ,引导被采 访者积极参与话 题的讨论 当中。 得到这些 良好的建议后 ,才使 我们 更加明 白怎 样进行采访 , 怎样进行写作 , 任 务是艰 巨而复杂 的。 很多时候还取决于具体的情况 、具体的人以及每次 谈话的变化。而且对于采访的T作还有必要 进一步 弄清楚核实事件的事实 、数字 、名称 、姓名等 ,以 避免对有可能 出现的错误和歪曲事实承担不必要的 责任 。
时 的大 众 关 心 的 题 目。 被 采访 者 是那 些让 大家 更
感兴趣 ,更具有权威性 ,能探讨各种问题 的人 。为
电视采访的前期准备和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积极主动地攻克 “ 主攻点 ” , 达到事半功倍 。 柘 城县 慈圣镇 是商丘 地 区有 名 的三樱 椒基 地, 市级省级媒体几乎年年都有报道三樱椒
帮农 民致 富的新 闻, 这 一点我非常明确 , 所 以在确定去采访 的时候 , 我把采访范围确定 在经纪人是如何让三樱椒走向市场 的。
综合论坛
2 0 1 3年 6期 ( 中)
电视采访的前期准备和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王 庆 华
( 商丘 广播 电视 台 河南 商丘 4 7 6 0 0 0)
一
、
电视新 闻采访 的前期 准备
学习同采访题 目相关 的知识 ,特别是专业性
候 ,记者有 高兴 的状态 ,在当事人讲掩盖事 实的时候 , 记者有掩盖事实 的状态 。所 以采 访的时候 ,一定要看对象 ,不能干篇 一律 , 不能千人一面 , 不能一个 问题 问到底 ,不管 什么人 , 你感想如何 ,你感受如何 ,你体会 如何 , 那 么简单地 问下去 。要看对象 ,对象 最高兴的 ,最不喜欢 的 , 最痛处 , 最 隐处 , 记 者都要 掌握 , 这样才 能问到点 子上 。
记 者平 时对 党 委政 府 的大政 方针要 及
设计采访 问题 ,记者头脑 中必须清楚 , 问题必须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 而且问题 一定 要能让观众一昕 即懂 , 应该事前写好采访提 纲 ,根据提纲灵活掌握 ; 拟定采访方案 ,可 以事先拟定两套采访方案 , 如果第一个 遇到
理 ,您上任 、就任以来 ,最 高兴 的事情 是什
一
须把与采访有关的准备工作 提前做好 , 做 到 知已知彼 ,心中有数。根据 自己多年的实 践
么他就可能爽快地 、充分地谈。”例如我在 报道广州美 院教授周彦生时 , 访前对美术的 基本常识 、 术语 以及周彦生工笔画艺术特色 与不懈追求进行学 习、消化、理解 ,待正式 采访 时较 高效率地利用 了难得的采访 时间 。 采访也得 以顺 畅进行 。 ( 四) 要确定采访范围 采访 的重点范 围就是采访 的侧重 点, 无 论做什 么报道都不能面面俱到 , 任何媒 体都 是一样 ,不能眉毛胡子 一把抓 。电视新 闻更 要注意重点突 出。 记者去采访前心中一定要 明确采访 的侧重点 , 下去之后才能 目 标 集中
浅谈采访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20207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当今媒体事业竞争日益激烈,受众对新闻质量、电视节目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要报道出真实、新鲜、简明、精深的新闻或做出好看的电视节目,就离不开采访前期的功课,这是获得优质的采访效果的基础。
做好采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确保采访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也是第一环节。
一、采访准备工作的必要性毛泽东说过,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采访虽然不是打仗,但同样需要记者做好访前准备,我个人认为,做任何事情,预则立,不预则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约翰·布雷德在他的《采访技巧》一书中说:“采访宁可准备过头,也不要准备不足。
”很多记者的采访经验表明,采访成功与否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息息相关,准备充分,被采访者的主动性会随之增强,所获取的信息也会越加详实生动,采访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所以,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不可忽视。
(一)可以缩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采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记者通常面对的都是陌生的采访对象,如果前期不了解好相关信息,上来就像展开询问履历表一样的采访模式,不仅会让被采访者觉得浪费时间,还会大大降低接受采访的兴趣。
笔者在工作中遇见过这么一件事,一位实习记者前去采访一位演员,问“你在表演生涯中都出演过什么角色呢?”立马引起该演员的不快,直接回答道:“你都不知我表演过什么角色,还来采访我做什么呢?”尴尬的一问一答,瞬间让采访工作停滞了。
这说明,采访前缺乏充实的准备工作,不仅会让受访者无法愉快地接受采访,还会产生不被重视、尊重的感觉,相反,如果采访的前期功课做得充足,不仅会让采访对象觉得遇到知己,双方的共同语言也会明显增多,当采访对象滔滔不绝地讲述时,记者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加丰满、立体、多元。
(二)有利于明确报道主题采访的主题必须要鲜明,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被采访对象会觉得话题散乱,这就需要采访前做足功课,规划好采访主题,让采访对象明确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从而让报道主题更加明朗,所获信息更加充实。
如何做好人物采访
如何做好人物采访?如何做好人物采访?尚自强一、确定主题一般媒体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某记者在进行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创新之路这个采访主题时整整看了一个下午关于文化创新方面的报道。
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资料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己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了解背景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
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你可以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报道,媒体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会有不同,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他们各表达出了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观点,被采访人又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内心所想。
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四、设计问题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
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是每次采访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意思是,做事预先准备,就有成功的可能;不做充分准备,往往就干不好这件事。
有经验的记者,总是善于把采访的成功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一、提前熟悉采访对象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应从采访之前就开始,这种认识来自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准备越充分,记者与对方的距离就越接近。
比如采访对象的年龄、籍贯、经历、性恪、爱好、兴趣、成就等,都应该从有关资料或熟悉他的人作一些初步了解。
这样采访起来,共同的语言就越多,对方也了解记者的意图,乐意与记者交谈、合作,这样采访的起点就高。
二、掌握采访对象有关的知识笔者刚刚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常常对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或没有准备,一有采访任务就直奔现场,采访时没有条理性,弄得自己很被动。
其实,无论你是资深的老记者,还是年轻的新记者,如果采访前准备不充分,采访时都会感到知识的不足。
特别是采访专家、教授、科学工作者,他们所从事的专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采访前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工作、专业知识,事先有所了解和熟悉。
三、搜集背景材料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后,记者要做的事是着手搜集采访对象有关的背景资料。
有的背景材料被写进新闻稿里,可充实内容,增强新闻的厚度和立体感,给听众以丰富的知识,增强新闻的可听性。
有的背景材料不直接写进新闻里,只是供记者分析参考,明确某一事物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心中有数。
有经验的记者,都十分重视采访前对有关背景材料的掌握和搜集。
四、制订采访提纲在新闻采访中,向被采访者问什么?怎么问?也是需要我们事先准备的。
这种准备,即是拟定采访提纲。
它是采访准备工作中最核心的内容,上述各项准备内容都最终体现、落实在采访提纲之中。
采访提纲总的要求是,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实在、简明扼要。
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实和细节,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去提问、考证、挖掘。
采访时不怕问题多,就怕问的问题少。
若准备得少,几个问题一问完,就无话可谈,采访不能深入下去。
新闻记者如何做好采访工作论文
新闻记者如何做好采访工作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随着传媒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和现代手段的迅速普及,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如何采访到及时、准确的信息?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运用一定的采访技巧打开被访对象的心扉,以便获取更加真实的新闻材料,完成高质量的采访工作。
每多采访一次,无异于多一次学习的良机,我们正是在这不断采访、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成熟,使采访艺术更加娴熟、完美。
一、做好新闻采访之前的准备人们常说,好记者不一定是专家,但必定是个杂家。
新闻必定要具备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新闻采访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采访要接触各行各业的人,接触到各门学科,因此必须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
现如今,除纸媒、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外,新兴的微博、微信、自媒体等网络媒体不断涌现,新闻记者应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新闻采访、报道质量上下功夫,具备搜寻完整的新闻背景资料的能力,在采访工作中,如何使新闻背景资料更加详细、真实,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采访对象所包括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采访对象的职业形形色色,在准备采访之前,记者先要大致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他所从事的职业或专业特点等,避免说“外行话”,但这并不是说让记者不懂装懂,在做足案头工作的同时,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应谦虚谨慎。
虽说记者是个杂家,但对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是略知一二而已,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一些专业问题时,事先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多查阅、学习专业知识。
另外,对于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也应有个基本了解。
二、掌握提问技巧,把握采访节奏提问是新闻记者与受访者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
懂得使用提问技巧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客观充实新闻事件,还可以使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让采访能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
工作呢
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首先,要掌握采访线索。
要知道你去采访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掌握采访线索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学校或班级的黑板报和墙报上寻找;可以从同学、家长或社会一些人的闲谈中发现;还可以从一些材料中获得,等等。
掌握了采访线索,才能有目的地采访。
其次,要熟悉有关材料。
你有了采访线索,知道采访对象以后,就要尽可能地找些有关的参考材料。
例如,你去采访一位优秀学生,要尽可能知道这位学生的年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大概有些什么事迹等。
有了这些材料,采访时才能顺利进行。
还有,要制订采访提纲。
也就是要有一个采访的计划,包括;需要了解什么情况,提些什么问题,什么地方要追问或详细了解;先谈什么,后谈什么;还要找哪些人谈话,等等。
对这些问题,尽可能拟得细一点,到采访时,可以不断变动,随机应变。
以上的准备工作做好了,采访时就心中有数,采访效率就会提高。
怎样做采访笔记
我们每次去采访的内容都会很丰富,在没有录音机的情况下(就是有录音机也要做简要的笔记),光凭自己的脑子是不可能全记得住的。
因此,采访的主要内容必须当场用笔记下来。
做采访笔记要注意做到--
记具体
所谓记具体,不是把采访对象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像录音机似的记下来,而是要记下他所说的
具体内容。
譬如人名、地名、数字和事实经过等等。
有的
内容要当场问清楚,如人名和地名不仅要问音而且要问字,避免写出同音不同字来。
有些数字,对方口头谈了,
还要反复核对准确。
对有关的事情经过也尽可能记具体些。
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事实千万不要只记个概况,印象,要不,写成文章就容易出问题。
记原话
采访对象所说的能反映他思想的关键语言,要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不要经过自己改造、概括后再
写上笔记本。
因为人物的语言大都是有生活气息、有个性的,比我们概括的要精彩得多。
记下原话还有助于事后对
人物谈话内容的分析和判断。
人物谈话时的姿态、口吻和
气氛也要注意观察,必要的也可以记录下来,以备写作时
参考。
记疑难点
采访中,总会有疑难之处,这些疑难往往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要向读者说明的重点,首先要问明白,然后记清楚,事后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如果疑难问题一晃而过,待到写稿时,才发现没有弄清楚,不得不又要去补充采访,这就费时费力了。
另外,采访要做到口到、耳到、眼到、手到、脑到、边问、边听、边看、边记、边想。
特别是要边记边思考,不能只顾记录,不开动脑筋。
一般在采访时就要开始考虑写作的问题。
哪些材料要深挖?哪些细节要多问?哪些数字要核实?哪些观点要反复问证?这些都要在采访时,边记边思考,才能心中有数。
采访笔记要及时整理,时间久了,感觉和记忆就会打折扣,有些当场漏记的,及时通过回忆还可作补充。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采访作用,写好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