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STEM教育理想实践一种理想的课程设计(参考课件)
大学本科STEM教育理想实践:一种理想的课程设计(精选)共28页PPT
大学本科STEMΒιβλιοθήκη 育理想实践:一种 理想的课程设计(精选)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学校STEM教育实践参考方案
学校STEM教育实践参考方案STEM教育是一种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为核心的跨学科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随着现代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STEM教育在学校中的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学校STEM教育实践参考方案,旨在帮助学校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STEM教育环境。
一、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教师是实施STEM教育的关键力量。
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以提高他们的STEM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
这可以包括组织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培训讲座、开展教师间的交流分享等方式。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应该优化课程设置,将STEM教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中。
通过横向融合和纵向延伸,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此外,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STEM 课程或项目,如机器人课程、科学实验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STEM学习机会。
三、提供实践机会理论学习是STEM教育的基础,但实践是其核心。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研究等方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学校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实训、实验等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STEM教育的魅力。
四、创建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实验室和创客空间是STEM教育的基础设施。
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配备实验室设备和创客工具,提供学生进行实验和创新的场所。
这些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可以用于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制作创客作品、参与科技竞赛等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组织科技竞赛和活动科技竞赛和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的有效方式。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如机器人竞赛、科学展览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STEM主题的活动,如科技讲座、科学研究展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他们的STEM素养和综合能力。
STEAM教育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课件
实施项目
1.C 学生按照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包括调查研究 、设计制作、实验验证等。
成果展示与评估
1.D 学生完成项目后,进行成果展示并接受评估
。评估标准包括项目创新性、实用性、团队 合作等方面。
案例分析:成功PBL项目展示
1.A 案例一:环保主题项目。学生团队通过调查研 究,设计并制作了一款环保宣传APP,成功引 起了社会关注。
1.B 案例二:科技创新项目。学生利用STEAM
知识,发明了一款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获 得了专利并成功转化为产品。
1.C 案例三:社会公益项目。学生组织了一场关 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通过义卖筹款 、心理辅导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
1.D 以上案例展示了PBL方法在STEAM教育中的
成功应用,通过这些项目,学生不仅学到了 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创造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
测试和评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他 们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专门的测试或评估任务,要 求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以此衡量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
06 合作式学习与沟通技巧培养
合作式学习理念介绍及优势分析
合作式学习定义:合作式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共 同探究、协作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 合作式学习优势 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02
增强适应能力
创造力有助于个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以及应 对未知的挑战。
03
激发内在动机
创造力能够激发个人的内在兴趣和动机,促进自主学习 和持续发展。
stem教育与实验课程设计
案例二:技术实验课程设计案例
实验拓展
尝试不同的机器人套件和编程语言,提高技术实践能力
技术支持
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课程效果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机器人编程与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实践 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工程实验课程设计案例
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评估 学生的创新能力。
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评估学生的实验 能力。
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合作过程,评估学生的合作 能力。
05
STEM教育与实验课程结 合案例分析
案例一:科学实验课程设计案例
课程名称
植物生长与光合作用实验
间。
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
根据实验需求,提供必要的实 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 成实验。
提供专业的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提供专 业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 中遇到的问题。
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必 要的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
完成实验。
实验课程实施效果评估
评估学生的实验成果
根据学生的实验成果,评估学生的实验效果 。
目的和意义。
准备实验材料
根据实验需求,提前准备好实 验材料,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
设计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目标,设计合理的实 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按照步
骤完成实验。
注重实验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实验安 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
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实验课程保障措施
提供充足的实验时间
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 成实验,应提供充足的实验时
“创客教育STEM教育实践课件”
创客教育的定义
基于创新、探究、实践的教学模式
STEM教育的定义
基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的核心内容
探究性学习
以学生的兴趣和发现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 学习。
信息与技术运用
引导学生探究信息和技术的应用,并灵活运用 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跨学科融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 合。
大数据
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 习进行个性化探究和发展,帮 助学生建立完整的AI生态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云教育
借助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优质 教育资源的共享,打破课堂地 域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 学习空间。
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的理念
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倡导学生从实践中发掘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实现个性化 发展。同时,强调跨学科、综合素养和社会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未来的科技 发展赋能。
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激发学生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热情和能力。
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的实践方法
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强调实践、探究和合作学习。以下是一些实践方法:
• 使用现代教学技术 • 设计开放式问题 • 组建团队合作学习 • 建立项目实践环节
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的案例分享
1
电子制作实践
学生利用Arduino电子模块进行创意作品
编程教学实践
2
开发,如智能灯控系统、智能小车等。
学生通过编程学习创意开发,如Python语
言程序开发、Scratch软件开发等。
3
无人机应用实践
学生利用无人机进行物流、拍摄等方面 的应用及开发。
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的未来趋势
steam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steam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STEAM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STEAM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STEAM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STEAM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沟通、创新等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STEAM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STEAM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STEAM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STEAM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价值。
4.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STEAM课程设计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STEAM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STEAM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价值。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实验法:学生动手实践,运用STEAM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实用的STEAM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探索STEM教育的创新实践和课程设计
探索STEM教育的创新实践和课程设计1. 引言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教育是一种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综合性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STEM教育在实践中的创新方法和课程设计。
2. 创新实践2.1 学科整合•STEM教育通过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提供更综合的学习体验。
•如何进行学科整合?可以从课程设置、跨学科项目等方面进行探索。
2.2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项目?需要考虑问题驱动、团队协作等要素。
2.3 实验与实践•实践是STEM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
•如何安排实验活动?需要关注安全性、资材准备等方面。
3. 课程设计3.1 设计原则•STEM课程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学生导向、关注问题解决过程等。
•如何根据这些原则来设计课程?可以从任务分析、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思考。
3.2 教学资源•STEM教育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实验设备、模型工具、计算机软件等。
•如何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源?可以考虑费用、可获得性和适用性等因素。
3.3 评估与反馈•在STEM课程中,评估和反馈是重要的环节,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可以探讨不同形式的评估方法和及时准确地回馈。
4. 结论STEM教育的创新实践和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科整合、项目式学习、实验与实践以及恰当的课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务必关注实际操作中所涉及到的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
steam教育课程设计
steam教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如物理中的简单机械原理、生物中的生态循环等,并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STEAM相关领域的关键概念,如工程设计流程、编程基础等。
3. 学生能通过跨学科学习,建立起数学、科学、技术与艺术等学科间的内在联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策略,针对给定问题进行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有效沟通与协调,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 学生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设备,进行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分析,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探究的热爱和好奇心,对未知领域保持敬畏与探索精神。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并给予反馈。
3. 学生能够理解科技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STEAM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注重跨学科知识融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课程目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科学》和《技术》课本为基础,结合以下教学内容:1. 科学原理探究:选择简单机械原理、生态循环系统等主题,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现象背后的原理。
- 简单机械原理:滑轮、杠杆等的应用与实践。
- 生态循环:动植物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2. 技术应用与创新:介绍工程设计流程、编程基础等,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 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原型制作、测试与优化。
- 编程基础:图形化编程、逻辑思维训练、创意编程项目。
3. 跨学科综合实践:结合数学、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进行项目式学习。
- 项目主题:环保、能源、交通等社会热点问题。
- 实践活动:数据搜集与分析、创意设计、原型制作与展示。
高校STEM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
高校STEM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一、STEM教育的基本概念STEM教育是指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融入教育教学,通过交叉学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STEM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STEM教育在高校的实践STEM教育在高校的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设相关课程,二是开展跨学科合作项目。
a. 开设相关课程高校STEM教育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完整的课程体系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是STEM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STEM教育课程需要满足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都有相应的课程。
它们之间需要紧密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
2.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STEM教育强调实践,课程设计需要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
STEM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课程设计要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独立完成任务。
3. 项目式教学STEM教育倡导项目式教学法,项目式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同时改善学生的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技能等。
b. 开展跨学科合作项目开展跨学科合作项目是一个创新性的STEM教育实践方式。
项目中,学生可以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的带领下共同合作,解决现实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加深对自己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STEM教育课程设计的策略与方法a. 以问题为导向STEM教育的核心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STEM教育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策略是以问题为导向,把学生放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让他们学以致用。
b. 强化跨学科合作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跨学科合作”,而不是“分散的学科”。
在STEM教育课程设计中,需要强化跨学科合作,让学生了解自己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获得更全面的知识。
c. 采用探究式学习法STEM教育的教学方式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法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stem校本课程设计
stem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STEM基本概念,了解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大学科领域的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工程设计和制作技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项目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现代科技工具,进行信息搜集、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公平竞争和诚信守约的品质。
4.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STEM课程,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知识,包括力的作用、能量转换、化学反应、生物分类等,结合课本章节,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进行教学。
2. 技术应用:介绍现代科技工具的使用,如计算机编程、3D打印、电子制作等,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工程设计:以项目为导向,教授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等,引用教材中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steam教育课程设计
steam 教育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STEAM教育中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如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相互关联;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本年级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课程涉及的技术和工程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2.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有效沟通,共同完成项目任务;3. 学生能够运用艺术元素,提高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习惯;2. 学生认识到多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增强跨学科学习的意愿;3. 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升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动手能力,但需进一步提高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创新思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支持,确保学生在课程中取得实际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STEAM教育核心概念,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课程内容进行组织。
1. 科学探究:- 章节一:自然界中的力与运动- 章节二:能量的转换与守恒- 章节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 技术应用:- 章节一:简易机器人制作- 章节二:电子电路设计与搭建- 章节三:计算机编程基础3. 工程实践:- 章节一:结构设计原理- 章节二:工程设计流程- 章节三: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4. 艺术融合:- 章节一:视觉艺术与设计- 章节二:音乐与声音艺术- 章节三:创意表达与展示5. 数学应用:- 章节一:几何图形与空间观念- 章节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章节三: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科学探究(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第二周:技术应用(机器人制作、电子电路)第三周:工程实践(结构设计、项目管理)第四周:艺术融合(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第五周:数学应用(几何图形、数据统计)第六周:课程总结与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steam在线课程设计
steam在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STEAM教育理念,理解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2.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数学概念,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课程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资料搜索、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
3.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沟通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关注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STEAM教育理念为核心,结合学科知识,注重跨学科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善于合作与分享。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原理:涵盖力与运动、能量转换、简单机械等基础科学知识,关联课本章节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术应用:介绍信息技术、编程思维等,结合课本相关章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学会利用软件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3. 数学知识:复习和拓展比例、概率、几何等数学概念,与课本同步,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创意设计: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如制作简易机器人、搭建桥梁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艺术融合:结合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跨学科的魅力,如设计富有创意的科技作品外观。
stem教育案例分析(精品课件)
目录
1 STEMm教育的优点 2 STEM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3 STEM教育的案例分析 4 STEM教育的学习平台
STEM教育的优点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
分科教学仍然是当前我国科技教育的主流,STEM教育强调学科融合创新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STEM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协作意识和 创新能力。
STEM教育与其他教育模式的融合—
:国内儿童STEM教育平台
课程资源
整合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教育资源和成果,并引入美国和加拿大科 技体验模式,创新性结合STEM娱乐和教育。
课程体系
整合中美团队智慧,在交大资深导师指导下,成 功整合科学实验、模型建构、机械能源、机器人搭建 与编程、3D打印等,并聚焦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创 新,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STEM课程体系。
stemstem教育案例分析教育案例分析目录stemm教育的优点stem教育在中国的发展stem教育的案例分析stem教育的学习平台stem教育的优点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科技馆等基础设施分科教学仍然是当前我国科技教育的主流stem教育强调学科融合创新教育
STEM教育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
课程以孩子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探索精神、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成就孩子的未来竞争力。
谢谢聆听!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1 0.420. 10.4Sunday , October 04, 2020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08:48 :3208 :48:3 208:4 810/4 /2020 8:48:32 AM
学校STEM教育2024年的创新方向培训课件
家长志愿者团队建
设
组建家长志愿者团队,发挥家长 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学校 的STEM教育贡献力量。
06
评价方式与标准创新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
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STEM项目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 能力等过程性表现。
01
结果性评价
通过作品展示、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 的STEM学习成果,如知识掌握、技能 运用等。
02
03
结合方式
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STEM学习表现, 鼓励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
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STEM学习进 行反思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 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STEM学习表现进 行评价,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 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整合不同领域
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 和方法进行整合,形成 综合性的教学方案。
应对新兴技术
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 及时将相关技术知识融 入教学内容。
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01
培养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02
强化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项目的学习
项目主题选择
01
选择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科技发展等相关的项目主题,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项目实施过程
02
通过团队合作、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实践操作等环节,培养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项目成果展示
03
鼓励学生以报告、演示、作品等形式展示项目成果,提高学生
《教育设计》steam课例教育设计
《教育设计》steam课例教育设计教育设计:Steam课例教育设计1. 简介本文档旨在探讨教育设计中的Steam课例教育设计。
Steam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法,涵盖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
通过运用Steam教育设计,学生可以培养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
2. Steam课例教育设计的步骤Steam课例教育设计通常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 课程目标设定在设计Steam课例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应明确具体的研究成果和技能,例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或者提高其艺术创作能力。
步骤2: 选择合适的主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学科知识,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课程设计。
主题可以涉及科学实验、艺术创作、工程设计等等。
步骤3: 制定活动和任务基于所选主题,教师应制定相关的活动和任务。
这些活动和任务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参与和互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或者艺术展示。
步骤4: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以支持他们在活动中的研究和探索。
这可以包括实验器材、艺术材料、图书或在线资源等。
步骤5: 学生展示与评估课程结束后,学生应有机会展示他们在活动中的成果。
教师可以设置展示会或评估任务,以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成果。
3. Steam课例教育设计的优势Steam课例教育设计具有以下优势:创造力培养通过Steam课例教育设计,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提升创造力。
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跨学科融合Steam课例教育设计将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理解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培养综合性的思考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提升Steam课例教育设计强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学生在活动中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动手实践和寻找解决方案。
steam研学课程设计
steam研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STEAM教育中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科学实验、工程设计等形式。
3. 学生了解课本中相关章节的知识点,并将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学会运用团队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 学生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分享成果,培养合作精神。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特点是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有较高的兴趣。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探究性和跨学科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科学》课本中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STEAM教育理念,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假设、实验和验证等,以探究自然界中的现象。
- 教材章节:第一章《科学探究方法》2. 技术应用:介绍简单的技术工具和设备使用,如显微镜、传感器等,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技术工具与设备》3. 工程设计:培养学生工程设计思维,通过制作模型、编写程序等,解决实际问题。
- 教材章节:第三章《工程设计与应用》4. 艺术融合:将艺术元素融入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 教材章节:第四章《科学与艺术》5. 数学应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 教材章节:第五章《数学在科学中的应用》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科学探究方法学习与实践第二周:技术工具与设备的使用第三周:工程设计思维培养与实践第四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第五周:数学在科学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在课程导入和理论知识讲解阶段,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基本概念,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steam课程设计
steam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如物理中的简单机械原理、生物中的生态系统概念;2.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如运用图表展示实验结果;3. 学生能结合技术工具进行创新设计,如运用编程软件控制机器人。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沟通交流等方式,进行项目式学习;3. 学生能够利用现代技术工具进行资料搜集、实验设计和作品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探索精神;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尊重、责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具备环保意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绿色生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跨学科整合课程,结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领域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但需要进一步培养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原理:以物理中的简单机械原理为基础,选取课本中相关章节,如“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杠杆、滑轮等基本机械原理。
2. 数学知识:结合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选取课本中“图表绘制”、“数据统计”等章节,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3. 技术工具:运用编程软件进行创新设计,结合课本中“计算机编程”、“机器人制作”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知识和机器人控制技能。
4. 工程实践: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选取课本中“工程设计”、“创意制作”等章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stem课程设计与指导课件
stem课程设计与指导课件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关于STEM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STEM课程在各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STEM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STEM课程的兴趣,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认识到STEM课程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以课本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和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1-2课时:介绍STEM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第3-4课时:学习STEM课程在各领域的应用,如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3.第5-6课时: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解决STEM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第7-8课时: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第9-10课时:总结本章节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STEM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解决STEM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实验法: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STEM课程的魅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STEM课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与STEM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STEM课程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uck, J. R., and Wage, K. E. (2005). Active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ignal Processing Courses.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22(2), 76–81
• Crouch, C.H., and Mazur, E. (2001). Peer Instruction: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res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cs, 69(9), 970–977 • Wright, J.C., Millar, S.B., Kosciuk, S.A., Penberthy, D. L., Williams, P.H., and Wampold, B.E. (1998). A Novel Strategy for Assessing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froyd@
设计过程中包含哪些更富影响力的阶段?
需求分析 需求设计
概念设计
具象设计 精细设计
课程设计
反思/记录 课程档案
先前知识?
课程 学习结果
你的 期望
利用“思考-分享”配对 示范、演示 写反思 讲课 模型思维
德克萨斯教学卓越中心
• 家庭作业 • 考试 • 档案袋 • 汇报 • 书面报告 • 课程调查数据
大学本科STEM教育理想实践: 一种理想的课程设计
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 东北师范大学
Jeffrey E. Froyd TEES Research Professor Director of Faculty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fice of the Dean of Faculties and Associate Provost
• 挑战:这些能力没有用具体的词汇清楚地 表征出来
理想实践1 学习结果
• 批判性思维
– Susan Wolcott,
• 自我评估
– Alverno College,
• 综合的、跨学科思维
– (Boix Mansilla & Duraisingh, 2007)
• 创新/设计
–?
• 系统思维
–?
Boix Mansilla, V., and Duraisingh, E. D. (2007). Targeted Assessment of Students' Interdisciplinary Work: An Empirically Grounded Framework Proposed,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8(2), 215–237
Effects of Curriculum Reform on Student Competenc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5(8), 986¬–992 • Prince, M. (2004). Does Active Learning Work?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93(3), 223–231 •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and Smith, K. A. (1998). Cooperative Learning Returns to College: What Evidence Is There That It Works?
课程设计的理想实践有哪些?
• 第1: 学习结果 • 第2: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 • 第3: 设计课内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第4: 以场景为单位组织学习内容 • 第5: 系统化的形成性评价 • 第6: 本科生研究 • 第7: 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 • 第8: 由教师单向传递向生师互动转变
理想实践2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
• 高校教师实施起来容易吗?
– 容易,受到强烈支持,但高校教师需要新知识 和新技能
• 学生的学习会提高吗?
– 会,受到强烈支持,有对比研究和大量的实施 研究结果
• 提供了不同于以下陈述的另一种方式:
• 学生个体学习、做事,不断竞争
理想实践2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
• Springer, L., Stanne, M. E., and Donovan, S. S. (1999). Effects of small-group learning on undergraduates in science,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 meta-analy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9(1), 21–51.
理想实践1 学习结果
• 高校教师实施起来容易吗?
– 容易,受到强烈支持
• 学生的学习会提高吗?
– 会,有很多实施研究支持这个结果,但还没有 对比研究的数据
• 提供了不同于以下陈述的另一种方式:
• 陈述课程所覆盖的内容主题
理想实践1 学习结果
• 编写学习结果的指南:
– 使用学习者(学生)作为行动主体,如,学习 者能够…
– 使用能够描述可观察的结果的动词,如,解决、 评估、计划、组织…
– 避免使用描述内部心理状态的动词,如,理解、 学会、欣赏、估量价值…
理想实践1 学习结果
• 人们通常期望STEM毕业生具有以下能力
– 批判性思维 – 自我评估(终身学习的组成部分) – 综合的、跨学科的思维 – 创新/设计 – 系统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