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课题学生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化学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发展史

1、火的使用是化学发展的始端;(人与野兽有了本质区别,原始人使用工具由石器进入铜器)

2、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在陶器、铜器、铁器、造纸、火药、酿酒、染料方面做出功勋卓绝贡献。

3、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学说(统称原子--分子论)奠定了近代化学发展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三、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2、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3、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原子经济性”,二是“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拒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实验1-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序号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

有无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水沸腾液态的水无

2 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变成粉末蓝色粉末的胆矾无

3

蓝色硫酸铜溶液

无色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蓝色的

氢氧化铜沉淀

4 颗粒状石灰石

(或大理石)

产生气泡

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有

讨论:

1、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2、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都有新物质生成;

3、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

粒间隔可能改变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变成了

另一种物质的微粒

外观区别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区分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定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的性质

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

度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区别是否通过发生化学反应表现出来

2、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而“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硫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注意: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

【实验1-2】

观察: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能燃烧。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在实验探究中,一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二要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燃烧时是否熔化等;三要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如发光、放热、有气体生成等。

项目现象

点燃前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普通蜡烛为圆柱形固体,乳白色(特殊用途的蜡烛因加入配料而制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手感滑腻,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

点燃的蜡烛可以持续燃烧,蜡烛缓慢变短。燃着的蜡烛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态石蜡贮于凹槽中,如果吹动蜡烛或受热不均匀,贮于凹槽中的液体会沿烛体流下,遇冷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时,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蜡烛刚熄灭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步骤操作现象结论

1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均变浑浊,但后者白

色浑浊更明显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二氧化碳含量比空

气中的更多

2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进行比较燃着的木条在空气

中燃烧更旺,燃烧的

时间更长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含量比空气中

的少

三、科学探究的方法指导

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实验步骤)、收集证据(包括观察到的现象、测定到的数据或其他资料)、分析、解释与结论。

观察主要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或借助仪器了解实验现象。在学习中,观察的内容主要有实验仪器和装置(仪器安装的顺序和方法)、所用药品(颜色、状态、气味等)、实验操作(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及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束时)。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可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2、不可加热——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规则

安全“三不”:不用手接触药品,不直接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

按规定量取用

节约固体只须盖满试管底部

不说明用量

液体取1 mL——2 mL

处理“三不”:用剩的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

1、固体药品的取用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