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实验
漏斗实验
第四次实验: 第四次实验:规则为瞄准上次落点。 在每次弹珠落下之后,就将漏斗移到该静 止点之上。结果是落点向一个方向扩散, 距离目标点越来越远。
规则结果
• 规则1:每次都不调整漏斗位置。(结果:弹 珠落点随机分布在目标值两侧。) • 规则2:根据上一次落点,调整漏斗位置。 (结果:弹珠落点范围较规则1大了约41%。) • 规则3:调整前先归回目标值。(结果:弹珠 落点由两侧大幅散开。) • 规则4:瞄准上一次的落点。(结果:弹珠落 点呈随机漫步到天边。) 漏斗实验给我的启示? 漏斗实验给我的启示?
红珠实验
一、实验器材 1.4000粒木珠,直径约3毫米,其中800粒为红色, 3200粒为白色;(20%:80%) 2.一个有50个凹洞的勺子,每5个凹洞1排,共10 排,凹洞大小与木珠相当,一次可盛起50粒木珠 (代表工作量); 3.一个长方形容器,其大小能够让一把勺子在里面 捞珠子。 二、实验目的 证实一个事实:管理者为员工所设下 的标准,经常超出员工所能控制的范围。通过这项 实验也可看出,如何用统计方法找出问题根源。 三、实验过程
任务——产出白珠子,红珠子为次品、费品 人员——作业员6名;检验员2名;检验长1名; 记录员1名。 红珠实验给我们的启示? 红珠实验给我们的启示?
漏斗实验
实验材料:一个漏斗、一粒可以很容易 通过漏斗的弹珠、一张桌子,一张桌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将漏斗装在桌上距桌面约半公尺高的架 子上,桌上有个靶。把一颗弹珠放入漏斗, 不论放下的方式如何,弹珠就会以随机的方 式滚下漏斗,然后由漏斗底部掉下到靶上。 再用铅笔在落点做个记号。我们可以用一些 简单的规则来使漏斗瞄准目标,这些规则相 当于使用设备、流程或系统中作的一些决策 规则。
第二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规则为反向调正漏斗位置。 在每次弹珠落下后,调整漏斗的位置,让下 一次的结果靠近目标点。 即根据每次弹珠落下的静止位置与目 标位置的差距,调整漏斗的位置,以弥补前 次的误差。比如弹珠停在目标点西南30厘米 处,就将漏斗由现在位置往东北移30厘米。 结果比第一次固定漏斗位置的结果糟 糕。落点所形成的图形,其直径的变异度比 依第一次直径的差异度大一倍。
漏斗实验报告
漏斗实验报告漏斗实验报告漏斗实验实验名称:漏斗实验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举例说明干预将会导致损失的理润,也就是结果管理的缺点.(2)结合质量管理中生产过程的质量状态分析思想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二、实验要求了解漏斗实验操作的全部过程,实验结束后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回答思考题。
三、实验原理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的十四法1. 要有一个改善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观点。
为此,要投入和挖掘各种资源。
2. 要有一个新的管理思想,不允许出现交货延迟或差错和有缺陷的产品。
3. 要有一个从一开始就把质量造进产品中的办法,而不要依靠检验去保证产品质量。
4. 要有一个最小成本的全面考虑。
在原材料、标准件和零部件的采购上不要只以价格高低来决定对象。
5. 要有一个识别体系和非体系原因的措施。
85%的质量问题和浪费现象是由于体系的原因,15%的是由于岗位上的原因。
6. 要有一个更全面、更有效的岗位培训。
不只是培训现场操作者怎样干,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
7. 要有一个新的领导方式,不只是管,更重要的是帮,领导自己也要有个新风格。
8. 要在组织内有一个新风气。
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心理。
9. 要在部门间有一个协作的态度。
帮助从事研制开发、销售的人员多了解制造部门的问题。
10. 要有一个激励、教导员工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的好办法。
不能只对他们喊口号、下指标。
11. 要有一个随时检查工时定额和工作标准有效性的程序,并且要看它们是真正帮助员工干好工作,还是妨碍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12. 要把重大的责任从数量上转到质量上,要使员工都能感到他们的技艺和本领受到尊重。
13. 要有一个强而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以使员工能够跟上原材料、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和机器设备的变化。
14. 要在领导层内建立一种结构,推动全体员工都来参加经营管理的改革。
四、实验所需设备1.Win7系统计算机。
品质管理-漏斗实验的培训资料
漏斗实验—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 普通原因: 始终作用于过程的的变差原因。许多偶然原因的合成,表现为一个稳定的 偶然原因,随着时间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布, “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 特殊原因: 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异常的变差原因,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当它们 出现时将造成 (整个)过程的分布改变,用不可预测的方式来影响过程的输出,随时间的推 移,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
漏斗实验—前言
管理人员常因缺乏对系统变异的统计思考方式而对系统进行干预,造成问题越变越离谱 . 譬如,厂内的管理阶层在品质会议中要求不良率最高的单位提出改善计划或业务会议中要 求营业额退步的营业员提出对策。以前国中的导师每周对学生评分排名,对退步的学生给与严 厉的指责警告 (现在应该还是一样 )。 以长期来看不良率依然有高有低;营业额每月仍是有好有坏;学生的排名每周还是有进有 退,这些数据的变异很多是系统的正常变异,也就是所谓共同原因的变异。 但是,管理人员对这些变异进行干预,采取矫正措施,使得系统越变越复杂。例如,制程 管理人员隐藏不良品使不良率好看;营业人员虚报营业额使得帐面上好看;学生到补习班先练 习考试题目使得排名进步。 以上这些现象在我们所处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屡见不鲜,我们应该先了解系统的变异是来 自特殊原因或是共同原因,再采取适当的行动。
漏斗实验—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2月份,财务部经理得到报告,到1月底,公司对外有5%的发票数没有及时向供方付款。过去从没发生过这现象。 经理查了两年的数据,平均是2.9%。最多的也不过是4%。最少的是1.5%。 根据两年数据统计绘制的控制图,计算的控制极限,上极限是5.5%,现在是5%,还没有超过,但是非常接近。 下面是经理考虑的几种做法: 1、对每一张迟付款的发票查一下原因,谁负责的?为什么没有及时付?是否是新的员工,业务不熟练?如果员工 业务有问题,对他们进一步培训。 2、把1月份的发票与其他发票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是发票数量多了?因为首次付款手续麻烦,是否新服务多了, 要做首次付款的也多了? 3、检查近来所有发票,把所有迟付款发票的原因按照各种因素分类统计,分析,查找是否有什么规律? 4、从现在起,确定一些可能影响发票迟付款的主要环节,要求所有员工对这些主要环节记录发生差错的次数和类 型。汇总统计分析,查找原因,再针对原因采取措施。 5、更换计算机用的财务管理软件。 看了以上做法,您认为: 1、这是普通原因还是特殊原因引起的?请您说明一下理由是什么? 2、根据您确定的原因,您认为以上5种方法中哪些做法是比较好的?请您说明一下理由是什么? 3、为什么其他方法是不可取的?
乒乓球漏斗实验原理
乒乓球漏斗实验原理
乒乓球漏斗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观察到乒乓球在漏斗中跳动的现象。
实验原理如下:
1. 乒乓球漏斗的设计:漏斗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可以让乒乓球通过,漏斗的上部有一个较大的容器,用于接收乒乓球。
2. 实验装置:将乒乓球放在漏斗的上方,然后轻轻敲击漏斗底部的小孔,使乒乓球开始跳动。
3. 跳动的原理:当乒乓球被敲击后,会从漏斗底部的小孔跳出。
在空中的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乒乓球会逐渐加速下落。
当乒乓球再次跳到漏斗底部时,它的速度会快过乒乓球漏斗的底部的小孔所允许的速度。
4. 反弹:当乒乓球速度超过小孔允许的速度时,它会被弹回,再次跳到空中。
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直到乒乓球最终停在漏斗的底部。
通过乒乓球漏斗实验,可以观察到乒乓球在漏斗中反复跳动的现象,这是由于乒乓球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加速下落,速度超过小孔允许的速度时被弹回,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这一现象说明了乒乓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反弹力的影响,对于理解物体在空中运动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漏斗实验
漏斗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
(1)打通的笔管一个。
(2)没油的笔芯一根。
(3)尺子两把(控制横纵坐标)。
(4)一张纸(确定最终的位置,并记录在纸上)。
(5)夹子一个(用于固定笔管的位置)。
实验过程:
先在白纸上做上目标点的位置,然后按照相应的规则每次调整笔管的位置,每次记录下最终笔芯头所在的位置,并标记在纸上。
过程的图片:
实验结果:
所得结果的图片:规则一:
规则二:
规则三:
规则四:
实验感触:
虽然没有完全按照书上的取材方法来做实验,但是我想我这样做也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的,结果也跟我预想的一样。
从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系统的变异性不是我们人为所能控的,书中的四个规则就是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达到人为控制实验变异,结果发现越控越差。
这也就告诉我们,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那些自然变异的情况,我们可以不用太在意,我们只要控制好那些偶然的变异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异就行了。
当然,认识到哪些变异是自然因素引起的也是正确认识问题的关键。
实际中,往往是人们没有认识到自然变异从而在改正或改进工作上走错了方向。
漏斗注水实验
《漏斗注水实验》解说词
各位老师好,我是春林小学的学生,我叫蔡梦佳。
今天,我要做的这个实验是:漏斗注水实验。
三年级时,老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是将一个纸团塞入玻璃杯的底部,然后把杯子倒扣入水槽中,纸团却不会湿。
这个实验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后来,有一次妈妈让我帮她倒油。
就是用漏斗把炸过丸子的油倒进油桶里。
可是油总是流的不顺,妈妈让我把漏斗拿高一些,油就顺利的流了下来。
我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设计了今天的这个实验。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实验材料:锥形瓶,橡皮塞,漏斗,吸管和一瓶水。
首先将塞子塞紧,然后往漏斗里倒水。
这时会看到瓶中的空气出来一点,水就进去一点。
我现在不让空气出来。
(用吸管捅一下)气泡不出来了,水也不流了。
如果用吸管将瓶中的空气导出,水就会继续流。
堵住吸管,水就又不流了。
这个实验,操作比较简单,现象明显。
还可以控制水流,而且只需要一瓶水就够了。
我的实验做完了,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漏斗吹乒乓球实验原理
漏斗吹乒乓球实验原理漏斗吹乒乓球实验原理,是一项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把一个漏斗翻倒,并让它口朝下,然后在漏斗口处吹气,让乒乓球浮在空中。
这个实验围绕着压力、速度和重力等物理学原理展开,下面我们来一步步阐述。
第一步是翻倒漏斗。
我们需要将漏斗翻过来,让其口朝下。
这一步非常简单,但需要留意漏斗上的描述,避免出现翻倒方式不正确的问题。
第二步是让乒乓球浮在漏斗口上。
我们需要将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口的最高点,然后在漏斗口处吹气。
就这样,乒乓球便浮在空中了!那么,这个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呢?这里涉及到物理学中的一些原理。
首先是压力原理。
我们的吹气行为产生了气流,推动了空气的流动。
气流经过乒乓球,会产生压力,使得乒乓球浮在空中。
其次是速度原理。
气流的速度需要足够快才能支撑起乒乓球。
因此,当我们吹气时,需要让气流的速度恰到好处。
如果气流速度太慢,那么乒乓球就会掉落。
最后是重力原理。
重力会使物体向下掉落。
在这个实验中,乒乓球向下掉落的力并没有消失,但是又被气流的压力平衡掉了。
因此,乒乓球才能悬浮在空中。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吹气的力度和方向。
如果吹得太大力或者方向不正确,乒乓球就不会浮起来。
其次,漏斗的口径和乒乓球的大小需要匹配。
如果口径过小或者乒乓球过大,那么乒乓球也不会浮起来。
最后,这个实验需要注意安全。
在进行实验时,不要用过大的力度吹气,以防虽然能吹浮起乒乓球,但是却误伤了周围的人。
漏斗吹乒乓球实验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物理实验,通过观察现象,我们能够了解到很多有关压力、速度和重力等物理学原理。
因此,这个实验也可以作为物理学教学的一个有趣的辅助教材。
漏斗实验
漏斗实验作者:来源:《财经界·管理学家》2008年第01期实验材料:一个漏斗、一粒可以很容易通过漏斗的弹珠、一张桌子,最好铺上桌布。
第一次实验:规则为漏斗位置不变。
首先在桌布上标出一点作为目标,开始实验。
将漏斗口瞄准目标点。
保持这种状态,将弹珠由漏斗口落下50次,在弹珠每次落下的静止位置作标记。
要求是将弹珠落到准确的一点上。
实验的结果是得到近似圆形的点集,范围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尽管漏斗口一直都是对准目标点,但是弹珠有时很靠近目标点,下一次却大大偏离目标点。
第二次实验:规则为反向调正漏斗位置。
在每次弹珠落下后,调整漏斗的位置,让下一次的结果靠近目标点。
即根据每次弹珠落下的静止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差距,调整漏斗的位置,以弥补前次的误差。
比如弹珠停在目标点西南30厘米处,就将漏斗由现在位置往东北移30厘米。
结果比第一次固定漏斗位置的结果糟糕。
落点所形成的图形,其直径的变异度比依第一次直径的差异度大一倍。
因此,依据第二次所形成的图形,面积比依据第一次所得的结果大41%。
第三次实验:规则为调正漏斗位置前先回归原位。
允许每次弹珠落下后调整漏斗位置,但以目标点作为移动的参考点。
先让漏斗回归原位,然后按照落点与目标点的差距,把漏斗从原位调整到与目标点等距但相反方向的地方,以消除前次偏误。
这次实验的结果更糟。
弹珠的落点变得更不稳定,幅度越来越大,偶尔有几次是幅度渐减,其后幅度又变大。
第四次实验:规则为瞄准上次落点。
在每次弹珠落下之后,就将漏斗移到该静止点之上。
结果是落点向一个方向扩散,距离目标点越来越远。
通过上述四个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次实验中的规则是所有规则中最有效果的。
但人们对第一次规则不满,所以又进行了第二、三、四次改变规则的实验。
规则改变的思路是消除落点误差,但结果会越来越差。
现实管理中,用仪器测量零件,根据零件的误差进行反向调整,就相当于规则二;根据上月的预算执行差异调整本月预算,就相当于规则三(防止核扩散、贸易壁垒、药物干预,都属于这一规则);由老员工来训练新员工,就相当于规则四(每生产一个产品都用上一个成品为样本也属于这一规则)。
初中化学漏斗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漏斗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利用分离漏斗分离混合物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利用分离漏斗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实验器材:分离漏斗、试管、混合物样品、三角瓶、滴管、酒精灯、铝箔
实验原理:利用分离漏斗可以将混合物中的两种或多种物质通过不同的溶解度分离开来,从而得到纯净的物质。
实验步骤:
1. 将混合物样品倒入三角瓶中。
2. 将分离漏斗倒立放在三角瓶中,并轻轻晃动,使混合物充分混合。
3. 将分离漏斗拧开塞子,用滴管滴入适量的水,再盖上塞子,反复摇动混合物。
4. 将分离漏斗倒立放在试管中,等待混合物分离成两层。
5. 打开分离漏斗塞子,让下层的液体流入另一个试管中。
6. 将上层的液体倒掉,再将分离漏斗反转,让下层的液体流入试管中。
7. 最后用酒精灯将铝箔加热,观察其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将化学品直接接触皮肤。
2. 操作分离漏斗时,要轻柔而稳定,避免分离漏斗倾倒。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分离漏斗分离了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力,加深了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认识。
初中化学漏斗实验教案及反思
初中化学漏斗实验教案及反思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漏斗的使用方法,并理解溶质在溶剂中的分布规律。
所需材料:
1. 硼硅玻璃漏斗
2. 实验架
3. 水
4. 砂糖
5. 酒精
实验步骤:
1. 将漏斗倒放在实验架上,注意漏斗的颈部应该略微朝下。
2. 先将水倒入漏斗中,使水与漏斗颈部接触。
3. 缓慢地向漏斗中加入砂糖,并轻轻摇晃漏斗使其均匀溶解。
4. 观察砂糖水溶液在漏斗中的分层情况。
5. 接着加入酒精,再次观察溶液的分层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水和砂糖配制的溶液在漏斗中会均匀混合,没有分层现象。
2. 当加入酒精时,由于酒精与水的相溶性不同,会出现两种液体在漏斗中分层的现象。
实验反思与讨论: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漏斗的倾斜角度和操作方法,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学生在实验后应该理解漏斗的使用方法以及不同液体在漏斗中的分层现象,加深对物质分散规律的理解。
3. 学生应该在实验中注重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思维和科学素养。
以上是化学漏斗实验的教学教案及反思范本,希最可以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乒乓球漏斗实验数据收集
乒乓球漏斗实验数据收集1. 介绍乒乓球漏斗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用于研究物体在一个漏斗中以自由落体的方式下落的规律。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收集数据来验证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否与重力加速度相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乒乓球漏斗实验的背景、实验步骤以及数据收集过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实验结论。
2. 实验背景自由落体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物体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自由地下落的过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的近似数值为9.8 m/s²。
乒乓球漏斗实验是一种直观地观察物体自由落体过程的方法。
通过将乒乓球放入漏斗中,打开活塞,使乒乓球以自由落体的方式从漏斗中下落到地面上的杯子中。
通过测量乒乓球下落到不同高度时所用的时间,可以得到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
3. 实验步骤3.1 准备材料和设备•乒乓球漏斗实验装置:包括漏斗、活塞、杯子等。
•计时器:用于测量乒乓球下落所用的时间。
3.2 实施实验1.将乒乓球放入漏斗的顶部。
2.打开活塞,使乒乓球自由下落。
3.同时启动计时器。
4.当乒乓球落到地面上杯子中时停止计时。
5.记录乒乓球下落所用的时间。
6.重复上述步骤,分别测量乒乓球从不同高度下落所用的时间。
3.3 数据收集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可以收集到一系列乒乓球从不同高度下落所用的时间数据。
下表是一个示例:高度(m)时间(s)0.5 0.321.0 0.451.5 0.592.0 0.662.5 0.784. 数据分析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绘制高度与时间的散点图。
按照乒乓球自由落体的规律,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乒乓球下落的时间和下落的高度应该呈现线性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使用线性回归分析得到高度与时间的线性关系,进一步验证乒乓球自由落体的规律。
5. 结论通过乒乓球漏斗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乒乓球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相等。
漏斗乒乓球实验的原理
漏斗乒乓球实验的原理
漏斗乒乓球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科学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探究液体与气体之间
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重力作用: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量。
在漏斗乒乓球实验中,重力作用在
液体上,使液体从高处流向低处。
液体通过漏斗的狭缩部分时,速度会增加,使得液体流出漏斗的速度增大。
2. 表面张力: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称为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使液体
表面变得有弹性,并且具有使液体试图最小化自身表面积的趋势。
液体通过漏斗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会在窄口处形成一个凸起的曲面,这种凸起的曲面可以防止空气进入漏斗。
3. 气压差:在漏斗乒乓球实验中,当乒乓球盖住漏斗孔时,使内部形成了一个
封闭的空间。
当我们通过漏斗盖孔中倒入一定量的液体时,液体会充满漏斗。
液体下方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会形成一个负压区域。
而漏斗孔则处于大气压力下。
由于气体总是从压力较大的区域流向压力较小的区域,空气便会通过孔进入负压区域,从而驱动液体从漏斗中流出。
综上所述,漏斗乒乓球实验的原理主要涉及重力作用、表面张力和气压差。
这
些原理相互作用,使得液体能够流出漏斗,而乒乓球则能够盖住漏斗孔,防止气体进入漏斗。
这个实验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方式来观察并了解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原理。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漏斗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漏斗神奇的漏斗是中班科学教案中一个引人入胜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将了解到物质的流动,掌握基本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方法。
本教案将分为四个部分: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目标】通过漏斗实验,中班的孩子们将能够:1.了解漏斗的功能和原理。
2.观察物质在漏斗中的流动情况。
3.锻炼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实验材料】1.一只透明漏斗2.一张白纸3.一支笔4.一些水颜料5.一把刷子6.一些硬纸板或卡纸【实验过程】1.让孩子们坐在一起,给他们展示一个漏斗,并提问他们是否知道漏斗的作用和用途。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理解。
2.告诉孩子们,我们将要进行一个实验,观察物质在漏斗中的流动情况。
并解释漏斗的原理是将物质集中到较小的出口上。
3.在白纸上画一个大漏斗形状,然后让孩子们根据图案剪下一个漏斗的模型。
这个过程可以锻炼他们的手工技能和创造力。
4.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水颜料和刷子,让他们用颜料给漏斗上色。
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5.在桌子上放置一张硬纸板或卡纸,然后将白纸上的漏斗模型放置在硬纸板上。
6.让孩子们一起观察漏斗的形状和颜色,引导他们思考物质在漏斗中的流动情况。
他们可以猜测哪种颜料会先流出,以及为什么。
7.用一杯水将漏斗的口部盖住,确保水不会从中间或底部溢出。
然后,请一个孩子把水倒入漏斗的顶部。
8.观察孩子们漏斗中的颜料流动情况,引导他们观察并记录颜料的流动路径。
他们可以在漏斗的底部使用笔在硬纸板上画出颜料流动的轨迹。
9.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倒水并观察颜料的流动路径。
鼓励他们观察并记录不同颜色和不同高度水的流动情况。
10.结束实验后,帮助孩子们总结实验结果。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实验结果】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将观察到以下几个结果:1.不同颜色的颜料会以不同的速度从漏斗中流出。
2.水的高度会影响颜料的流动路径和流速。
3.颜料在流动过程中会形成有趣的图案。
幼儿中班科学实验玩转小漏斗教案
幼儿中班科学实验玩转小漏斗教案教案标题:幼儿中班科学实验玩转小漏斗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漏斗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小漏斗(每个幼儿一只)。
2. 一些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
3. 透明杯子。
4. 毛笔和纸。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和幼儿们一起观察一只小漏斗,提问:“你们知道小漏斗是用来做什么的吗?”2. 引导幼儿们思考小漏斗的功能和用途。
实验步骤:1. 给每个幼儿一只小漏斗,并向他们解释小漏斗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将透明杯子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小圈。
3. 向每个幼儿提供一些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并要求他们将颜料倒入小漏斗中。
4. 引导幼儿们观察颜料从小漏斗中流出的过程,并观察颜料在透明杯子中的变化。
5. 鼓励幼儿们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幼儿们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思考。
2. 提问:“你们觉得为什么颜料会从小漏斗中流出来?”3. 鼓励幼儿们尝试回答,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1. 让幼儿们用小漏斗在纸上进行绘画,观察颜料在纸上的流动情况。
2. 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改变小漏斗的倾斜角度或颜料的浓稠度,以观察不同的效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对实验过程的描述和思考。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引导问题的难度。
2. 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不论答案的对错,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将有机会亲自参与科学实验,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他们还能学习到小漏斗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漏斗实验报告
漏斗实验报告02613102 徐晗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展示人们有能力并确实会对过程的产出施加影响。
二、实验工具1.葡萄一颗2.硬卡纸制作的漏斗一个3.A2大白纸四张4.清水一杯5.大三角板6.直尺如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1.用手把漏斗固定在三角板的一定刻度上,三角板垂直于铺在地上的白纸,以确保漏斗距离白纸的距离不变。
2.用葡萄沾一些清水,使葡萄从漏斗中落下,在纸上标记漏斗的位置和葡萄最后停留的位置,清水的痕迹有助于判断葡萄的准确位置。
3.分别根据准则1、2、3、4调整漏斗的位置,重复以上步骤。
准则1:不改变漏斗的位置。
准则2:测量葡萄最终停止的地方距离靶子的偏差。
将漏斗从当前位置上与偏差等距反方向移动。
准则3:测量葡萄最终停止的地方距离靶子的偏差。
将漏斗从靶子处与偏差等距反方向移动。
准则4:将漏斗置于葡萄最后停止的位置。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准则1:准则2:准则3: 准则4:表格:五、分析与结论由以上图表中的数据可知,准则一是最有效的,说明在不了解系统的本质的情况下制定法则来消除偏差,只会增加偏差。
在系统稳定的情况下,不需对每一个偏差都采取改进措施,因为偏差是偶然的、正常的。
通过查资料了解到,现实管理中,用仪器测量零件,根据零件的误差进行反向调整,就相当于规则二;根据上月的预算执行差异调整本月预算,就相当于规则三(防止核扩散、贸易壁垒、药物干预,都属于这一规则);由老员工来训练新员工,就相当于规则四(每生产一个产品都用上一个成品为样本也属于这一规则)。
漏斗实验告诉管理者,对于系统误差的干预,只会增大下次的误差。
正确的做法不应是从消除偏差出发来制定法则,而应该是了解系统本质,改进系统本身。
比如在本次漏斗实验中,可以降低漏斗的高度,使用表面更粗糙的小球来代替葡萄,在中间低凹、四周较高的地方进行实验等。
幼儿园漏斗吸物实验
幼儿园漏斗吸物实验
将漏斗倒过来拿着,让大口朝下。
用另一只手的手指顶着乒乓球,使乒乓球紧贴在漏斗的大口内,然后向漏斗内吹气。
向漏斗吹气时,那股空气从细管流向漏斗的大口。
当气流流到乒乓球和漏斗之间那段通道时,由于乒乓球占据着一部分空间,那里空气的通道很窄,气流速度较大;流过那部分窄通道以后,空气再向下流,由于通道变宽,气流的速度变慢。
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增加,压强降低”可知,乒乓球的上部气流速度较大的区域是一低压区,而下部气流速度小是一高压区,由于乒乓球的上部和下部所受的压强不同,使乒乓球总的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因此它不往下掉。
高中化学实验仪器漏斗
高中化学实验仪器漏斗
分液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
用来分离两种密度不同且不互溶(不相混合)的液体物质,例如水和油。
主体为倒梨形的玻璃容器,上方可用玻璃塞密封,下方经一个阀门可由玻璃管导出液体。
使用方法:关闭下方阀门。
把欲分离的混合物由上口装入漏斗主体内。
把漏斗主体卡在实验室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分离成上下两层。
小心地打开下方阀门,让密度大的液体从下方流出。
在刚好流完之际关闭阀门。
从上口倒出密度小的液体成分。
球形和梨形分液漏斗的用法:梨形分液漏斗下端小,萃取完成以后分液时较容易,我们都知道,如果两层液体分层面太大,很难把握,很容易就把上层液体也从下端放出,所以萃取应用梨形分液漏斗。
球形分液漏斗通常用于普通的加液。
分液漏斗(也叫梨形漏斗):适用于气体制备及加液体。
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
加液体时须先打开玻璃塞,再打开玻璃活塞。
完后,先关闭玻璃活塞,再合上玻璃塞。
适用于萃取分液。
可代替长颈漏斗。
普通漏斗:适用于向细口容器中增加液体。
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应该紧靠内容器壁,以免液体溅出。
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注入液体,防止液体逸出。
其下端管口应插在液面以下。
分液漏斗验漏方法
分液漏斗验漏方法一、引言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主要用于分离液体。
在实验中,为了确保分液漏斗的性能和密封性,需要进行验漏。
本文将介绍分液漏斗验漏的方法。
二、分液漏斗验漏方法1. 准备准备一只干净的分液漏斗,并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分液漏斗的液阀和密封垫是否完好。
如果液阀有损坏或密封垫有磨损,则需要更换。
2. 清洗将分液漏斗彻底清洗干净。
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洁分液漏斗,并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确保分液漏斗内外表面都干净无污垢。
3. 验漏方法a) 先将分液漏斗倒置,保持漏斗液阀关闭状态。
检查分液漏斗的密封垫是否完好,没有磨损或污垢。
如有损坏,需要更换密封垫。
b) 打开分液漏斗的液阀,将水或其他液体注入分液漏斗中。
确保液体填满分液漏斗的颈部,并且液位高于液阀。
然后关闭液阀。
c) 将分液漏斗重新倒置,保持液阀关闭状态。
观察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是否有泄漏。
如果液体无泄漏,则说明分液漏斗的密封性良好。
d) 如果发现液体有泄漏,首先检查液阀是否关闭紧密。
如果液阀关闭正常,可检查液阀和分液漏斗之间的接口是否存在问题。
如有问题,可更换液阀或进行密封处理。
e) 若分液漏斗的液阀和接口都没有问题,可能是分液漏斗本身的问题。
此时,建议更换分液漏斗。
4. 结束验漏完成后,将分液漏斗彻底清洗干净,准备下一次使用。
同时,可以记录分液漏斗的验漏结果,以备后续参考。
三、注意事项1. 在验漏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避免将有害或腐蚀性液体用于验漏,以免造成伤害或损坏实验器材。
2. 在清洗分液漏斗时,不要使用过于粗糙的刷子或清洁剂,以免损坏分液漏斗的表面。
3. 验漏时要仔细观察液体是否有泄漏,确保分液漏斗的密封性能。
4. 如发现分液漏斗有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结论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为了确保其性能和密封性,需要进行验漏。
本文介绍了分液漏斗验漏的方法,包括准备、清洗、验漏步骤和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漏斗实验漏斗实验(Funnel Experiment)[编辑]戴明的漏斗实验在戴明博士四日谈中,以漏斗实验来解释管理与干预问题。
管理人员常因缺乏对系统变异的统计思考方式而对系统进行干预,造成问题越变越离谱。
譬如,厂内的管理阶层在品质会议中要求不良率最高的单位提出改善计划或业务会议中要求营业额退步的营业员提出对策。
以前国中的导师每周对学生评分排名,对退步的学生给与严厉的指责警告(现在应该还是一样)。
但是以长期来看不良率依然有高有低;营业额每月仍是有好有坏;学生的排名每周还是有进有退,这些数据的变异很多是系统的正常变异,也就是所谓共同原因的变异。
但是,管理人员对这些变异进行干预,采取矫正措施,使得系统越变越复杂。
例如,制程管理人员隐藏不良品使不良率好看;营业人员虚报营业额使得帐面上好看;学生到补习班先练习考试题目使得排名进步。
以上这些现象在我们所处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屡见不鲜,我们应该先了解系统的变异是来自特殊原因或是共同原因,再采取适当的行动。
所谓漏斗实验,就是假想我们有一漏斗,装在桌上约半公尺高的架上,桌上有个靶。
假设我们把一颗弹珠放入漏斗,不论我们放下的方式如何,弹珠就会以随机的方式滚下漏斗,然后由漏斗底部掉下到靶上,再用铅笔在落点做个记号。
我们利用一些简单的规则来使漏斗瞄准目标,这些规则相当于我们在使用设备、流程或系统中作的一些决策规则。
[编辑]漏斗实验的规则漏斗实验的四种规则:规则一:每次都不调整漏斗位置(结果:弹珠落点随机分布在目标值两侧)规则二:根据上一次落点,调整漏斗位置(结果:弹珠落点范围较规则一大了约41%)规则三:调整前先归回目标值(结果:弹珠落点由两侧大幅散开)规则四:瞄准上一次的落点(结果:弹珠落点呈随机漫步到天边)将四个规则仿真的结果绘在同张图上,可以一目了然地比较四种规则的结果。
实验材料:一个漏斗、一粒可以很容易通过漏斗的弹珠、一张桌子,最好铺上桌布。
第一次实验:规则为漏斗位置不变。
首先在桌布上标出一点作为目标,开始实验。
将漏斗口瞄准目标点。
保持这种状态,将弹珠由漏斗口落下50次,在弹珠每次落下的静止位置作标记。
要求是将弹珠落到准确的一点上。
实验的结果是得到近似圆形的点集,范围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尽管漏斗口一直都是对准目标点,但是弹珠有时很靠近目标点,下一次却大大偏离目标点。
第二次实验:规则为反向调正漏斗位置。
在每次弹珠落下后,调整漏斗的位置,让下一次的结果靠近目标点。
即根据每次弹珠落下的静止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差距,调整漏斗的位置,以弥补前次的误差。
比如弹珠停在目标点西南30厘米处,就将漏斗由现在位置往东北移30厘米。
结果比第一次固定漏斗位置的结果糟糕。
落点所形成的图形,其直径的变异度比依第一次直径的差异度大一倍。
因此,依据第二次所形成的图形,面积比依据第一次所得的结果大41%。
第三次实验:规则为调正漏斗位置前先回归原位。
允许每次弹珠落下后调整漏斗位置,但以目标点作为移动的参考点。
先让漏斗回归原位,然后按照落点与目标点的差距,把漏斗从原位调整到与目标点等距但相反方向的地方,以消除前次偏误。
这次实验的结果更糟。
弹珠的落点变得更不稳定,幅度越来越大,偶尔有几次是幅度渐减,其后幅度又变大。
第四次实验:规则为瞄准上次落点。
在每次弹珠落下之后,就将漏斗移到该静止点之上。
结果是落点向一个方向扩散,距离目标点越来越远。
[编辑]漏斗实验管理上的案例规则一:一般可视为正确的管理方式,先对系统的变异进行解析,以分辨变异是来自特殊原因或共同原因。
若有特殊原因,则进行局部对策,消除原因防止再发;若祇是系统的共同原因,则须由管理当局进行系统改善。
制程管制系统的目的是要经济有效地管制产品或制程品质。
也就是说,当制程系统只有共同原因时,不要过度去调整或干预制程;当制程系统有特殊原因出现时,不要忽略局部对策的机会。
制程管制系统的功能是要使制程系统在统计的管制状态下,使其变异只源自于系统的共同原因。
以此来监控当特殊原因出现时能被察觉而给予局部对策,对产品或制程品质有不良影响的消除之,对产品或制程品质有益处的保留之。
当制程系统在管制状态下时,即稳定且可预测,进行制程系统的改善,才有实质的效益。
规则二:一般可视为系统在共同原因的变异下,对系统缺乏认识的作业及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干预,而使系统产生结构性的变化。
除非系统本身被一些可预测的因素影向,规则二可以应用来调整系统使之变异减少。
例如,冷气机的自动调温系统,随着室温的改变来调整冷风的量,使得室温在设定的温度上。
MacGregor 曾撰文解释在系统平均的变动可预测之下,规则二会较规则一的变异小。
因此,解释规则二时必须假设系统在共同原因的变异下。
下列几个实例说明之:(1)自动化制程控制常以上一次制程测定的结果来调整制程;(2)作业员以上一个工件的测定结果来调整补偿与目标值的差距;(3)老师以学生考试的分数差目标值几分来决定处罚的轻重,使得程度差的学生自暴自弃;(4)作菜时习惯先尝尝咸淡,再加水或加盐来中和咸淡,使得每次作的菜咸淡不一。
规则三:如规则二的补偿式调整,惟调整时回到目标值再调整其差值。
在系统祗有共同原因时,其变异较规则二的调整方法更大而且上下交替大幅变动。
下列几个实例说明之:(1)自动化制程控制常以上一次制程测定的结果来调整制程,但以原设定补偿性调整;(2)作业员以上一个工件的测定结果来调整与目标值的差距,但以原设定补偿性调整;(3)业务员当月业绩低于目标10万元,下个月业绩必须达到目标再加10万。
(4)统独意识形态,依民意或选票,反向调整施政。
(5)赌博输钱或股票投资失利,加倍赌资或投资,希望把钱赢回来。
(6)公家机关本期预算没用完,下期多用一点补回来,不发白不发。
规则四:这是最常见的干预模式,几乎所有产业、政府及学术机构都可见到。
下列几个实例可以说明之:(1)作业员以上一次的生产结果为标准,依样画葫芦,而忘记原始的标准;(2)工程变更时祗以上一版本为变更依据,而不追溯原始设计;(3)教育训练时老鸟带新鸟或学长管学弟,造成训练的结果与原意愈差愈远;(4)编制预算依上一期的结果乘上一个百分比为准,结果预算愈编愈大;(5主持人给第一位表演者一个题目,表演给第二位表演者看,再由第二位表演给下一位看,依此类推,再由最后再一位表演者说出主持人给的题目是什么,通常是牛头不对马嘴。
(6)语言的演化,例如,台湾的闽南话或客家话与大陆、新马闽南语或客家话有所差异。
[编辑]漏斗实验的结论通过上述四个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次实验中的规则是所有规则中最有效果的。
但人们对第一次规则不满,所以又进行了第二、三、四次改变规则的实验。
规则改变的思路是消除落点误差,但结果会越来越差。
现实管理中,用仪器测量零件,根据零件的误差进行反向调整,就相当于规则二;根据上月的预算执行差异调整本月预算,就相当于规则三(防止核扩散、贸易壁垒、药物干预,都属于这一规则);由老员工来训练新员工,就相当于规则四(每生产一个产品都用上一个成品为样本也属于这一规则)。
漏斗实验告诉管理者,对于系统误差的干预,只会增大下次的误差。
比如,我们根据财务资料做出调整决定,所看到的资料就相当于上次的弹珠落点。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第一次实验的规则,改善系统。
例如,这一漏斗系统可以做出两种改善:第一,降低漏斗的高度。
效果很好,落点形成的近似圆形半径缩小。
这样做无需增加成本。
第二,改用比较粗糙的桌布。
这样,弹珠滚动的距离就会缩短。
成本只需一个桌布的价格。
漏斗实验强调的是管理人员必须利用统计的思考方式,以分辨制程系统的变异是共同原因造成或特殊原因造成。
一有特殊原因,能够立即发现而采取矫正措施。
若制程系统祗有共同原因且变异太大,管理人员就须针对系统的关键因素,作基本上的改变,以有效改善系统。
传统的SPC手法就是有计画的在制程系统收集数据,以简单的管制图分析验证制程系统的变异是否有特殊原因存在或侦测是否有特殊原因存在。
若有特殊原因存在,则须局部对策,发掘特殊原因,消除特殊原因,防止再发。
并且持续监控制程系统,使制程系统保持稳定且可预测。
当制程系统在统计的管制状态下时,也就是制程系统保持稳定且可预测。
此时评估制程系统的制程能力,才真正能估计其符合规格的能力,亦可为制程系统持续改善的依据。
品质管理发展至今,SPC的变异理论已经普遍在业界推广应用,只是很多人在用而不自知。
譬如,ISO品质管理系统的建立、维护及稽核;品管圈活动步骤;福特汽车8D的改善程序;SIX SIGMA的活动程序。
[编辑]相关条目红珠实验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9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网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Landidu,Angle Roh,Dan,Qingye.页面分类: 管理理论| 质量管理工具评论(共5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漏斗实验"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22.240.69.* 在2008年10月19日09:46 发表怎样又能保证第一次的规则是正确的呢??实际上很多决策第一次定位就不可能很准~~回复评论59.62.211.* 在2008年10月22日10:39 发表妙回复评论222.210.30.* 在2008年10月22日10:48 发表误差的存在是绝对的,认为的避免误差,恰得其反。
回复评论211.160.185.* 在2008年10月23日10:44 发表这样运用到管理上来说不完全可用吧?可用性不高感觉!回复评论Andrewchen (Talk | 贡献) 在2008年10月24日09:30 发表试验的结果不见得能完全用在管理上。
虽说有相似之处,但还应加以区别,只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