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人体的骨骼实验报告单
《骨骼作业设计方案》
![《骨骼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90ea9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1.png)
《骨骼》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骨骼》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支持身体、珍爱内脏器官和参与运动的重要器官。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骨骼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提高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二、作业目标:1. 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常见骨骼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3. 提高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三、作业内容:1. 理论进修:学生通过教室讲解、教科书阅读等方式,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骼的分类、骨骼的发展发育等内容。
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解剖动物骨骼或模型骨骼,观察不同骨骼的形态特征,了解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3. 病例分析:学生选择一个常见骨骼疾病,如骨折、骨质疏松等,进行病例分析,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4. 教室讨论:学生在教室上进行骨骼相关话题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增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四、作业要求:1. 学生需要认真进修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实践操作;2. 学生需要按时完成作业,包括理论进修、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内容;3. 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和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展示对骨骼的深入理解。
五、作业评判:1.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包括理论进修、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内容;2. 学生在教室讨论中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展示对骨骼的理解和认识;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质量,给予评判和反馈,增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通过本次《骨骼》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骨骼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提高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任务,积极参与进修和讨论,不息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宁能力素质。
愿本次作业设计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模板
![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30aca69fab069dc502201f2.png)
二、观察分离的躯干骨
(一)椎骨:属不规则骨
l、位置:位于脊柱
2、定位:短圆柱形的结构朝向前,称椎体,呈弓形上有突起的结构朝向后,称椎弓,椎体和椎弓的连结部分较细称椎弓根,根上方凹陷浅,下方的凹陷深。
3、观察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找一胸椎辩认以下结构。
椎体、椎弓、椎弓根、椎骨上切迹和下切迹、椎间孔、椎弓板、棘突、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椎孔。
(十)胫骨前肌——在踝关节前方,拇长伸肌肌腱的内侧可摸到此肌的肌腱。
(十一)趾长伸肌——当背屈时,在踝关节前方,蚜长伸肌肌腱的外侧可摸到此肌腱。在伸趾时在足背可清晰见到至各趾的肌腱。
(十二)小腿三头肌——在小腿后面,可明显见到该肌膨隆的肌腹,并向下形成粗大的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5、实验结果
6、小结或结论
(二)肱二头肌——当屈肘握掌时,此肌收缩可明显在上臂前面见到膨隆的肌腹。在肘窝中央,当屈肘时可明显摸到此肌的肌腱。
(三)肱三头肌——在上臂的后面,三角肌后缘的下方可看到肱三头肌长头。
(四)肱桡肌——当握拳用力屈肘时,在肘部可见肱桡肌的膨隆肌腹。
(五)掌长肌——当手握拳、屈腕并使腕外展时,在腕掌面的中份,腕横纹的上方,可明显见此肌的肌腱。
下肢肌分下肢带肌(髋肌)和自由下肢肌两部分。其中自由下肢肌又分为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三部分。
二、对照教科书,掌握下肢每块肌肉的位置及主要肌肉的起止点。
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15篇)
![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49f8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3.png)
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15篇)篇1: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报告本封面课程名称:《人体组织解剖学》。
每次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题目:实验二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1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四、1.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使用登记和材料用具清查;2.值日生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篇2:《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报告本封面课程名称:《人体组织解剖学》。
每次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题目:实验二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1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四、1.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使用登记和材料用具清查;2.值日生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篇3: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遵循的学习观点(一)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
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
在古代, 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
认识人体骨骼-推荐下载
![认识人体骨骼-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6519a25d55270722192ef762.png)
一、 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都要预先搭建一个钢筋水泥框架。
(出示图片)
师:与钢筋水泥框架一样,人体内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
的。
(二)了解人体支架——骨骼。 1、找找说说哪儿有骨骼?(学生讨论) 师: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有: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 2、结合图,了解人体骨骼数量和有关名称。 人体骨骼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成人骨骼由 206 块骨构成。
3、各部位骨头有何作用
你认为人体的骨骼都有什么作用呢? 人能跑能跳靠什么?这说明骨骼有什么作用呢?(板书:运动)骨骼最大的作用就是运动, 说说我们的模特摆出的动作都有哪些骨头参与了运动? 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如果没有骨骼,我们又会怎样呢?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具有 支撑作用;(板书:支撑) 胸骨、肋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里面装着重要的心肺、肝脏等,骨骼具有什么作用? (板书:保护)像它们这样保护内脏器官的人体骨头还有哪些?(颅骨保护着脑髓等一些 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大肠、小肠以及一些其他器官) 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等多种作用。
板书设计:
1、骨 骼 成人 206 块
构 成:头骨、躯干骨、(手臂、腿脚)四肢骨 作 用:运动 支撑 保护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观察人体的骨骼模型实验报告单
![观察人体的骨骼模型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ae7b4ef6284ac850ac024216.png)
幸福小学
年级
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身体的结构
观察人体骨骼模型
小组
实验器材
人体骼模型
实验过程
1、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2、看X光照片,数一数手共有几块骨头
3、观察骨骼模型和骨骼分布图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全身的骨头分为:()、()、( )、()四部分;
手骨有()块,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 )块;
头骨就是颅骨;躯干骨包括胸骨、肋骨、脊柱,胸骨是长方形的,上宽下窄,肋骨弯曲呈弓形,脊柱呈( )形;手臂骨包括上臂骨和前臂骨。
教师评价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解剖实验报告
![解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00b23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3.png)
解剖实验报告解剖实验报告1实验题目: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x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四、1.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使用登记和材料用具清查;2.值日生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解剖实验报告2实验目的麻醉小白鼠实验方法以及操作1.小白鼠取拿方法提尾2.麻醉剂 1%戊巴比妥那(0.5ml/100g体重+0.5ml)3.注射位置小白鼠腹中线与一侧后肢连线的1/3处进针4.注射方法 45度角度进针,进针后回针筒以检验针头位置是否合适。
如果感到会有阻力,且回抽出气泡为正确。
实验结果小白鼠成功被麻醉讨论分析1、称出小白鼠的体重,按比例来抽取适量戊巴比妥钠溶液2、由一人提起小白鼠的尾部,并控制住小白素另一个同学打针,回抽并注射溶液。
若回抽阻力很大,且松手后,针筒会还原,则可能插入到肌肉中;若抽出血,则可能插入肝脏中。
3、成功麻醉后,由第三个同学做好标记。
4、洗手。
5观察小白鼠情况。
思考题:如何完成一个好的动物麻醉?1、麻醉剂的取量要精确。
2、打针的位置要准确。
3、操作时要稳,且45度角注射。
解剖实验报告3一、实验名称:鸡的解剖二、试验时间:20xx年12月12日三、实验地点:动医楼四、使用器械:镊子(不带齿)、手术刀、手术剪五、解剖程序:首先把鸡处死,方法是:在鸡的颈部靠近头处开口放血致死;然后解剖六、观察内容1. 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2. 腺胃:纺锤形,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3. 肌胃:紧接与腺胃,近圆形,呈暗红色4.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5. 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6. 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7. 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8. 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9. 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10. 法氏囊:位于鸡的泄殖腔的背侧,是泄殖腔的一个盲囊11. 气管:较长而粗,半透明管状,位于皮下,偏右,进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12. 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分外鸣膜和内鸣膜,禽类的发声器官13. 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14. 心脏: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体形15. 肾:位于综荐股两旁和髂骨内面,红褐色16. 卵巢:位于左肾前部肾上腺的腹侧,上有发育着的大小不一的黄色卵泡17. 输卵管: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壶腹部:受精部位壶腹部:产生蛋清的部位峡部:形成蛋壳膜子宫:形成蛋壳及其色素阴道:在蛋壳外面形成少量灰质18. 髂腓肌:相当于臀股二头肌,位于髂骨脊,以圆腱止于腓骨19. 坐骨神经:位于髂腓肌下面,体内最粗大的神经,白色,线状七、体会:通过这次解剖实验课,我对鸡的一些组织和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相关的一些知识。
骨骼实验报告格式
![骨骼实验报告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2a930ffa58da0116c1749ae.png)
骨骼实验报告格式篇一:生理学实验报告生医2012秋生理学实指导教师:实验员:学号:联系方式:验报告实验一骨骼肌的观察及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目标要求1.掌握蛙类动物单毁髓的实验方法。
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4.观察与分析肌肉单收缩的三个时相,分析骨骼肌收缩形式与刺激频率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蛙类动物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如神经的生物电活动、肌肉收缩等与哺乳动物相似。
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而且动物来源丰富,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永和坐骨神经标本来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
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为单收缩,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即潜伏期、缩短期与舒张期。
肌肉收到连续的阈上刺激时,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相邻两单收缩的时相会出现融合,表现为强直收缩现象。
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舒张期,称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缩短期,称完全强直收缩。
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枢纽,由肌肉收缩产生动力完成的。
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冠剪、毁髓针、玻璃针、固定针),蛙板,玻璃板,锌铜弓,小烧杯,滴管,纱布,细棉线,任氏液。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或其他生理记录仪),张力换能器。
实验步骤1.双毁髓的方法一手握蟾蜍,食指按压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背部,令其背部向上,头向前俯;另一手持毁髓针在左右耳后腺之间,背部的凹陷处将毁髓针垂直刺入,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搅动以捣毁脑组织,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见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
如动物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表明未毁坏脊髓,必须重新毁髓。
2.剥制后肢标将双毁髓的蟾蜍背面向上放在蛙板上,一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另一手持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暴露脊柱。
人体骨骼认识实验报告
![人体骨骼认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fcdee3240c844769eaeecf.png)
人体骨骼认识实验报告骨骼图像增强实验报告骨骼图像增强实验报告——数字图像处理第一次作业实验总体思路:原图像是人体骨骼核扫描图像,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图像锐化突出骨骼的更多细节来增强图像。
由于图像灰度的动态范围很窄并且有很高的噪声内容,所以很难对其进行增强。
对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首先用拉普拉斯法突出图像中的小细节,然后用梯度法突出其边。
平滑过的梯度图像将用于掩蔽拉普拉斯图像。
最后,我们将试图试用灰度变换来增强图像的灰度动态范围。
实验处理具体步骤:(图像可拉伸放大)1、此为图2,。
2、此为图3,。
(而这个时候看到图2的噪声水平,将图1和图2相加之后也必然会有很多的噪声。
拉普拉斯操作作为一种二阶微分算子,能很好的增强细节,但也产生更多的噪声。
而降低噪声的一种方法就是使用中值滤波器,但属于非线性滤波器的中值滤波器有可能改变图像的性质,所以不可取。
所以采取另一种方法,使用原图像梯度操作的平滑形式所形成的一个模板。
)3、此为图4,。
(梯度变换在灰度斜坡或台阶的平均相应要比拉普拉斯操作的更强烈,而对噪声和小细节的响应要比拉普拉斯操作的相应弱,而且可以通过均值滤波器对其进行平滑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此时看(来自: 写论文网:人体骨骼认识实验报告)图像中的边缘要比拉普拉斯图像(即图3)中的边缘要突出许多)4、此为图5,。
(图4,5要比图2亮表明具有重要边缘内容的梯度图像的值一般要比拉普拉斯图像的值高)5、此为图6,。
(此时看到强边缘的优势和可见噪声的相对减少,用平滑后的梯度图像来掩蔽拉普拉斯图像的目的达到了)6、此为图7,(与原图像相比,该图像中大部分细节的清晰度的增加都很明显,所以我们才需要综合多种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只需要看相对应的图像进行对比即可知道)7、此为图8,(此时需要增大锐化后图像的动态范围,即使有很多种这样效果的灰度变换函数,但是用幂率变换处理更好,直方图均衡和规定化的效果都不太好)(此时人体的轮廓的清晰度虽然还是不高,因为扩大的灰度动态范围的同时也增大了噪声,但是相比原图还是有相当大幅度的提高的,看下图原图与最终图像对比)实验心得与收获:在本次的图像处理编程中,我首次对图像处理的众多方法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图像处理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应用几个函数即可获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分析得出要得到相应的效果就需要不同的方法,使是知道了对应的图像处理方法也是不足的,在图像处理的编程方法上也必须要熟悉,这一次的例子中因为总体上的方法都已经给出了,因此大部分的工作量就落在了如何选择对应的matlab函数了,所以这一次收获较大的就是在图像处理函数的原型跟使用细节的认识上,还有在例子的理解过程中,也将之前所学的图像处理方法复习熟悉了一遍,在这一个阶段的学习上收获到的帮助很大。
观察骨头的实验报告(3篇)
![观察骨头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c063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9.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的基本结构;2. 观察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 掌握观察骨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材料1. 骨骼模型;2. 骨切片;3. 显微镜;4. 实验记录表。
三、实验方法1. 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的基本结构;2. 使用显微镜观察骨切片,观察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 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2. 将骨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观察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 观察骨膜,了解其组织结构和功能;4. 观察骨质,了解其结构、成分和功能;5. 观察骨髓,了解其类型、结构和功能;6. 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1. 骨膜: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薄膜,由纤维组织、血管和神经组成。
骨膜具有营养和修复骨组织的作用;2. 骨质: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钙盐等组成。
骨质具有支撑和保护身体器官的功能;3. 骨髓: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具有储存脂肪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骨的基本结构、形态、结构和功能。
骨膜、骨质和骨髓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护显微镜和实验器材;2. 观察骨切片时,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稳定;3.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归位,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八、实验拓展1. 研究骨的生理功能和疾病;2. 探讨骨的再生和修复机制;3. 了解骨的发育和生长过程。
九、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让我们对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关注骨骼健康,预防骨骼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本次实验也让我们认识到实验过程中严谨的态度和规范的操作的重要性。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头的结构组成。
2. 学习观察骨头的显微镜技术。
3. 掌握骨头的生理功能。
人体躯干骨实验报告
![人体躯干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4a629727284b73f3425048.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体躯干骨实验报告篇一: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实验报告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求学生: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
女口: ( 1)椎骨的形态特征?(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班级:组别:日期: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守则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
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
实验内容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椎骨、胸骨的形态结构。
3.能指出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分离躯干骨标本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学生需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
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脊柱和胸廓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重点理解脊柱侧面观、椎间盘结构和胸骨角,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人体骨骼》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人体骨骼》](https://img.taocdn.com/s3/m/c49e0b3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6.png)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人体骨骼》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保护骨骼健康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理解保护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骨骼图片、幻灯片、骨骼贴纸、识字卡片。
2. 材料: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骨骼1. 教师出示人体骨骼模型,带领学生观察。
2. 学生叫出他们能认识的骨骼名称,并进行贴纸游戏,将骨骼名称贴在相应的位置。
3. 教师讲解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幻灯片和图片辅助学生理解。
第二课:了解关节1. 教师出示人体骨骼模型和关节图片,带领学生观察。
2. 学生叫出他们能认识的关节名称,并进行游戏,将关节名称贴在相应的位置。
3. 教师讲解关节的作用和保护关节的方法。
第三课:保护骨骼健康1. 教师出示人体骨骼模型、骨骼贴纸和图片,带领学生观察。
2. 学生叫出保护骨骼健康的方法,并进行游戏,将方法贴在相应的位置。
3. 教师讲解保护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骨骼健康。
第四课:骨骼故事1. 学生分组,每组给出一个骨骼故事的主题,如骨骼怎样帮我们跑步、跳跃等。
2. 学生用图片或图文并茂的小册子展示自己的骨骼故事。
3.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骨骼故事。
第五课:总结与展示1. 学生自由发挥,以展板的形式展示他们在本教案学习中收集到的有关骨骼的信息。
2. 学生之间互相观看展板,并进行小组评价和交流。
3. 教师总结本教案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叫出人体骨骼和关节的名称。
2. 学生能理解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学生能理解保护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方法。
4. 学生能合作完成骨骼故事和展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造力。
中班健康教案《人体骨骼》
![中班健康教案《人体骨骼》](https://img.taocdn.com/s3/m/08abf49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e.png)
中班健康教案《人体骨骼》第一章:认识骨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认识人体骨骼的分类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人体骨骼的基本概念。
2. 人体骨骼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1. 人体骨骼的分类。
2. 人体骨骼的作用。
教学准备:1. 骨骼模型或图片。
2. 骨骼分类表格。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骨骼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骨骼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人体骨骼的基本概念,讲解骨骼的分类和作用。
4. 练习:学生填写骨骼分类表格,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骨骼的生长和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骨骼的生长过程。
2. 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骨骼健康。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骨骼的生长过程。
2. 保护骨骼健康的方法。
教学难点:1. 骨骼的生长过程。
2. 保护骨骼的健康习惯。
教学准备:1. 骨骼生长和保护的相关资料。
2. 自我保护小游戏。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骨骼的生长过程,引发学生对骨骼保护的重视。
2. 讲解:介绍骨骼的生长过程,讲解保护骨骼健康的方法。
3. 互动: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骨骼健康。
4. 练习:学生参与自我保护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骨骼与运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2. 让学生知道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
教学重点:1. 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2. 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2. 运动对骨骼健康的影响。
教学准备:1. 骨骼与运动的相关资料。
2. 运动小游戏。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运动与骨骼关系的关注。
2. 讲解:介绍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讲解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3. 互动:学生讨论运动对骨骼健康的影响。
4. 练习:学生参与运动小游戏,体验运动对骨骼的作用。
第四章:骨骼疾病与预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骨骼疾病。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体的骨骼》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体的骨骼》](https://img.taocdn.com/s3/m/91615d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5.png)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体的骨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人体奥秘》,详细内容为第二十节《人体的骨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人体骨骼的构成、功能及其对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人体的骨骼,了解骨骼的构成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保护骨骼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骨骼的构成及其功能。
2.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骨骼健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挂图、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一名幼儿扮演“骨折”的小患者,让其他幼儿关心并思考如何保护骨骼。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骨骼健康。
2. 新课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人体骨骼模型、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骨骼的构成。
教师结合PPT课件,讲解骨骼的构成、功能及其对健康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保护骨骼?”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给予鼓励和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认识的骨骼。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骨骼。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保护骨骼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大《人体的骨骼》2. 副了解骨骼,保护骨骼3. 内容:骨骼的构成:头骨、胸骨、脊柱、四肢骨等。
骨骼的功能: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参与运动等。
保护骨骼的方法: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受伤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认识的骨骼,并标注名称。
2. 答案:教师批改作业,给予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人体骨骼的构成、功能及其对健康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骨骼的认识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大班教案《身体里的骨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身体里的骨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a68fb5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3.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身体里的骨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材《身体的秘密》第三章《人体的骨骼》,详细内容为第2节《身体里的骨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骨骼的构成、功能以及保护骨骼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骨骼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知道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
3.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骨骼的构成和功能,以及如何保护骨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触摸人体骨骼模型,激发他们对骨骼的兴趣。
2. 讲解: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骨骼的构成、功能以及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
3. 实践: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骨骼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实例,讲解如何保护骨骼,让幼儿认识到保护骨骼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骨骼,并介绍其功能,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身体里的骨头》2. 板书内容:a. 骨骼的构成:头骨、胸骨、脊椎、四肢骨等。
b. 骨骼的功能: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参与运动等。
c. 保护骨骼的方法: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受伤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骨骼,并介绍其功能和保护方法。
2. 答案示例:画出的骨骼:手骨功能:手骨可以帮助我们拿东西、写字、画画等。
保护方法:不要拿重物,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受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骨骼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如何改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宠物或玩具,了解它们的骨骼结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
关节突的实验报告
![关节突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29a6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6.png)
关节突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关节突是生物体骨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连接骨头,并使其能够在多个方向上移动的作用。
通过对关节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人类关节突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探究关节突的特征、运动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连接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关节突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提供基础。
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人类骨骼标本- 手术刀和缝线- 测量工具(如卷尺、游标卡尺等)2.2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台面和实验工具,将人类骨骼标本置于适当位置。
2. 解剖关节突: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开关节突周围的软组织,并缝合切开的部位,以保持标本的完整。
3. 观察关节突结构: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关节突的形态特征,包括关节面、关节盘等。
4. 测量关节运动范围:用游标卡尺或卷尺测量关节突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范围,记录测量数据。
5. 观察关节与周围组织连接情况:观察关节突与相邻骨头、肌肉和韧带等组织的结合情况,并进行记录。
三、结果与讨论3.1 关节突的结构观察经过解剖与观察,我们发现关节突具有以下主要结构特征:- 关节面:平滑且光亮的表面,可使关节在运动时减少摩擦。
- 关节盘:位于关节面之间的软组织,使得关节面能够更好地贴合,并起到吸收冲击的作用。
- 关节囊:包裹着关节突的囊状结构,内壁有滑液膜,能够分泌关节液,减少摩擦。
3.2 关节突的运动范围测量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关节突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范围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运动方向运动范围(度)屈曲与伸展120外展与内收80旋转180由测量结果可知,关节突具有较大的运动范围,能够在多个方向上进行弯曲、伸展、旋转等运动,这为人体的日常活动提供了便利。
3.3 关节突与周围组织连接情况观察观察发现,关节突与周围骨头通过关节囊和韧带进行连接,肌肉则通过肌腱与关节突相连。
这种连结方式使得关节突能够稳定且灵活地运动,保证了骨骼系统的正常功能。
制作骨骼模型 实验报告
![制作骨骼模型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b5c2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2.png)
制作骨骼模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骨骼模型的制作一、引言:骨骼模型是研究人体解剖和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制作骨骼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人体内部的骨骼结构,为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便利。
本实验旨在制作一种简单实用的骨骼模型,通过手工制作和黏合等工艺,展示骨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作过程和结果。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 人体骨骼模型制作套装:包括塑料骨骼骨灰盒、各种大小关节、骨头等零件- 塑料胶:用于固定骨骼模型的各个部分- 色彩工具:如彩色油漆、立体油漆笔等,用于为模型上色- 制作工具:如剪刀、刀片、尺子、钳子等2. 方法:- 根据人体解剖学知识和模型套装的指导,了解骨骼模型需要包括的部分和结构。
- 将塑料骨骼骨灰盒的上下部分分别剪开,并用塑料胶粘合两个骨灰盒的底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盒子。
- 逐步取出套装中的各个零件,根据结构和尺寸的不同,使用剪刀、刀片等工具进行修整和剪裁。
- 用塑料胶将骨头、关节等零件按照正确的位置黏合在骨灰盒的内部,确保各个部分的稳固性和正确性。
- 使用色彩工具为模型上色,使其更加逼真和直观。
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和表面效果,增加模型的美观性。
- 完成黏合和上色之后,可根据需要加盖骨灰盒的上部。
如果希望展示内部结构,也可以选择不盖上部。
- 最后检查所有零件的稳固性和正确性,确保模型的完整度和准确性。
三、结果与讨论: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具有完整骨骼结构的模型。
通过手工制作和黏合,模型的各个部分稳固且正确,可以清晰地展示人体骨骼的各个组成部分。
在上色过程中,我们选择使用适当的颜色和效果,使模型更加直观和生动。
最后得到的骨骼模型效果令人满意,可以用于教学和展示的需要。
然而,在制作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模型套装提供的零件数量有限,不能完全表达人体骨骼的所有细节。
其次,在黏合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部位的位置和黏合的稳固性。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体的骨骼》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体的骨骼》](https://img.taocdn.com/s3/m/49d05e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5.png)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体的骨骼》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人体的骨骼结构以及其作用;2.能够对不良的骨骼习惯进行正确认知与纠正;3.能够采取健康、合理的习惯,保护自己的骨骼健康。
二、教学重点1.回顾、总结人体的构造特点;2.分类介绍人体的骨骼和其特点;3.强调儿童应该保护、锻炼自己的骨骼健康。
三、教学难点1.教育儿童如何进行正确的骨骼保护;2.介绍一些应当避免的不良骨骼习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话题,调动学生兴趣。
可以通过表情、造型等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 概念解释通过人体模型和图片辅助,讲解骨骼的概念和功能。
重点介绍骨骼保护身体、支撑身体、为肌肉提供活动部位、储存钙和造血等作用。
3. 实物、图片辅助教学通过实物和图片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骨骼,如手臂骨、腿骨、脊柱骨等,并讲述其作用和特点。
4. 自测与纠正让学生自我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不良的骨骼习惯。
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正确地保护和锻炼自己的骨骼健康。
5. 合理锻炼与骨骼保护知识分享分享骨骼保护的知识,如适当的锻炼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人体的骨骼结构以及其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如何进行正确的骨骼保护和强化,使得身体健康的基础更加稳固,从而能够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
六、教学反思此次课程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强调了儿童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给出了一些正面的、可行的解决办法。
但是还应该在本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探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骨骼的重要性与健康保护方式,让他们在面对自己的身体时,始终能够相信它是最温馨、最坚实的依靠。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实验报告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a147a502d276a200292eb3.png)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班级_______小组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实验目的及要求1、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2、描述同一种组织中细胞的共同特点;3、描述不同组织中细胞形态上的不同之处;4、根据观察,概述组织的共同特点,形成组织的概念。
材料用具显微镜;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等上皮组织玻片;横纹肌、骨骼肌、心肌等肌肉组织玻片;骨、软骨、血液、韧带、肌腱、脂肪等结缔组织玻片;神经组织的玻片。
方法步骤1.根据教师提供的玻片,逐个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认真观察,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间的联系特点。
2.根据观察,同组间的同学互相讨论,认真填写下表。
我的发现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不同,功能也不同。
实验结论人体由四种不同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备注大家都来到荷塘,挖莲藕抓鱼虾,捉泥鳅捡螃蟹,人声鼎沸,笑语欢声,相互谈说着要如何弄出一顿顿可口的美味。
光是莲藕的吃法就有很多:熬汤炖肉八宝酿、清炒生吃蜜饯糖,还可以磨成藕粉,加入砂糖或蜂蜜,在温水里一泡,就是一杯清凉清甜的解暑饮料。
用鲜莲叶来熬粥,蒸饭蒸鸡,或蒸其它肉类味道都是极鲜美的,做出来的食物均带着一股淡淡的莲叶清香。
人们那么喜欢荷花,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芳香美丽洁净高雅,更因为它全身是宝,每一处都可食可药可用。
我最喜欢的是生鲜莲子羹。
把剥好的莲子对半打开去芯,莲子芯很苦,可以药用,没有芯的莲子是甜的,正好用它熬糖水。
把足量的生莲子洗净,和着一小片生姜一片鲜莲叶,放进清水锅里,盖着盖子大火烧滚,转小火熬二十分钟,捞起莲叶,加入冰糖,小火慢熬,边熬边搅拌,十五分钟后,一款既清香甘美又消暑解渴的莲子羹就做成了。
这样的汤水,在炎热的夏季里,只要喝过一次都不会忘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三溪小学
年级
四年级
时间
2014224
实验名 称
认识人体的骨骼
小组成员
我的猜 想
实验器 材
人பைடு நூலகம்骨骼模型
实验过 程
1、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2、看X光照片,数一数手共有几块骨头?
3、观察骨骼模型和骨骼分布图
实验现 象或
实验结 果
全身的骨头分为:头、躯干、四肢;手骨有27块,成人全身的 骨头共有206块;头骨就是颅骨;躯干骨包括胸骨、肋骨、脊柱, 胸骨是长方形的,上宽下窄,肋骨弯曲呈弓形,脊柱呈S形;手臂
骨包括上臂骨和前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