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写景状物散文专题讲解(有答案)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它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吸引人、感染人,传递作者情意的阅读目的。
此类散文通过描写外在的自然景物来表现作者对此地、此景的喜爱之情或以时间为线索,或移步换景以空间为线索。
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作者的思想寓于形象的外物之中,是以外在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真理的感悟。
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一、句子含义的解答:(如2010年第8题)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如2004年第10题,2009年第7题,2010年第7题)(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007年第9题)1、内容上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
2、结构上: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四、文章或段落内容的归纳综合(2004年第14题,2007年第11题,2006年第8题)不要漏掉文中的信息,提炼自然段的段意五、有关表现手法的是赏析(2009年第12题)运用的方法+具体内容+作者情感常用的方法: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六、写景技巧:(2009年第10题)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
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神奇的丝瓜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
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
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
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
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
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
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
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地提高。
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
XXX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
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
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
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XXX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实了,我这类担心是多余的。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获得命令停止了发展。
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家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
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狂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
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当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
写景状物散文复习答案ppt
• 4、4 分 按要求正确找出句子2 分,赏析2 分。 • • ( l)妙用比喻示例:文章把鸟的鸣叫比做“五个不 同的音符串成的一支歌”,使人感到鸟叫的悦耳、 优美;把山雀的鸣声比做“音乐雨”,既让人感 受到鸟叫的悦耳、动听,又让人想像到山雀之多, 鸣叫声充盈弥漫四周。 • • ( 2)善用拟人示例:山雀“撒野”, “兴奋地吵闹”, 显现了山雀的顽皮,凸现了它们的精灵;“山林 睡了,鸟儿静默了”,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 祥和、自由和优美,幻化出一幅静谧的图画。
答案 1、6 分 改后的句子平淡(1 分)原句强调“在山 中”这个特定地点( 2 分),感清强烈倾向突出1 分),追求山中的清纯,自由,美丽,更能表达作 者对自由、至美的赞扬与向往(2 分) 2、6 分 触景生情(2 分),由山雀的自由和天真 的喜乐(2 分)联想到(对比)自己被桎梏套牢 (或美好的时光流失太快)而怅然。( 2 分) 3、6 分 采用以虚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对江南的 关注(2 分);运用排比句式表现了思念的强烈和 激越(2 分);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怀念和淡淡的 惆怅心绪(2 分).
初中七年级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专题指导(导学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专题指导(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写景状物类散文的基本知识2. 回顾已学经典写景状物类散文,掌握此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3. 知晓写景状物类散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要点二、学习过程及要求(一)前置学习梳理七年级统编教材中四篇经典写景状物散文的内容、结构。
1. 朱自清的《春》由、、三个部分组成,是典型的“————”结构,逐层深入、环环相扣。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调动多种感官淋漓尽致地描绘,赞美了。
2.《济南的冬天》紧紧抓住济南冬天“”的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抒发。
文章先写济南的山,再写,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3.《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按照“”、“”、“”的顺序行文。
开头用“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起笔,结尾用“”收墨,前后呼应,首尾衔接。
4.《一颗小桃树》一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成长,经历风雨仍然顽强生存的小桃树,赞颂了小桃树的精神。
本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暗线:。
(二)当堂学习:1.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方法指导:(一)明晰线索理清思路(二)了解背景读通内容(三)佳段诵读体会情感(四)品味语言增强语感2.写景状物散文常见题型分析:阅读梁惠娣的《燃烧的木棉》,思考以下问题。
燃烧的木棉梁惠娣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
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
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
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
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
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
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类散文专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类散文专题知识点一:写景状物类散文【知识梳理】一、什么叫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状物,是依托,抒情阐理是目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景物(对象)—特征—寄托的“情”“理”二、写景状物散文的行文思路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拟人化延伸议论---抒情言志,升华主旨三、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方法1、要看它描写了什么景、物。
(通过标题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可以判断。
)2、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
(摘关键词、关键句、或者找到答案区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4、把握文章结构:沿着由实——虚的顺序去分析,找到由实——虚的过渡段即可。
5、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看开头结尾句、抒情议论句。
)6、最后理解全文的主旨。
(弄清实写部分景、物的特点,理解虚写部分景、物隐含的深意。
主旨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四、写景状物散文写作特点1、表现手法的运用。
常用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2、表达有深层含义。
多用修辞手法,或者具有深层含义、双关意义。
(采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析哲理句要结合主旨回答,体会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含蓄表达作者的情感。
品析描写句,要注意关键词。
什么描写手法(或者动词、形容词)+作用+情感)。
3、语言优美含蓄,富有深意。
(1)用词之美——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成渝等。
(2)修辞之美——常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景状物记叙文15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景状物记叙文15篇目录1 好雨随风 (1)2 天堂寨枯枝 (3)3 三角梅 (5)4 向一棵树鞠躬 (7)5 竹林深处人家 (9)6 石崖上的枣树 (11)7 燃烧的木棉 (13)8 守候一株水仙 (15)9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17)10 乡村一树寂寞红 (19)11 春天,复活的季节 (21)12 开花的心 (22)13 野菊花 (24)14 陕北柳 (26)15 北国的春风 (28)参考答案 (29)1 好雨随风①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
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
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
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
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
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
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
暖和多了。
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
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
(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日头爬得还要慢。
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
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
是夜里来的。
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似的。
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
中考现代文阅读——写景状物散文考点、题型及解题指导ppt
写景状物散文考点、题型及 解题指导
一 知识掠影
1、散文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 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 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 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的一种文体。
2、散文特点:
•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 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或记 叙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3、散文分类
1.按表达方式分 (1)抒情散文:《春》《紫藤萝瀑布》 (2)叙事散文:《羚羊木雕》《走一步,再走一步》 《散步》 (3)议论散文:《谈生命》《敬畏自然》
2.按所写内容分 (1)写景散文:《春》《济南的冬天》 (2)状物散文:《贝壳》《蝉》 (3)叙事散文:《羚羊木雕》《走一步,再走一步》 《散步》 (4)说理散文:《人生》
4、写景状物散文概念:
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
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
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
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
5、写景状物散文——要素:
1、景、物:景物的特点
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
3、意:文章的主旨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 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 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二 考点透视
(一)考纲说明: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4、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做出自己的评价。 5、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6、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 疑问。 7、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8、知道文中详写略写的作用并作出分析。 9、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10、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1、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上课用
答案及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作者此处运用了对比(衬托、 反衬)的写法,(1分)把院中的金银花和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 这两个寓意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着写(或:以室内花 盆里的金银花衬托院中的金银花),(1分)以突出“自由的空 间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这一主旨,(1分)给人以极鲜明的 感受和极深刻的启示,增强了艺术效果和感染力。(1分)
答案及评分: (6分,两处赏析各3分,分析描写的动态化、作者 情感及表达效果,各1分) (1)示例: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开得极为繁 盛紫藤萝花比作一条不停流淌着人的瀑布,色调 上深深浅浅、错落有致,在阳光下跳跃闪烁,给 人一种在不停流动、不停生长的动态感觉,生动 形象地表现其辉煌灿烂、气势非凡,而“欢笑” 等词语又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紫藤萝以人的情 感、性格和动态,表现其勃勃生机,表达由衷的 喜爱和赞美之情。
①梅花颜色缤纷多彩;
②梅花气质超凡脱俗;
③梅花香气清逸幽雅、婉约内敛; ④梅花枝干姿态极美。
2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答案:(3分,意思对即可) (1)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 心。(1分) (2)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 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2分) 失分对策:由果探因类内容概括,不仅要体会到 “后悔”的表层原因,更要能体会到深层原因。
二 考点透视
徐州市2014年真题《两颗金银花》写景状物类散文 1、“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内容概括)
2.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 概括。 (内容理解)
3.散文作品描写景物时,常通过精当的用词或恰当的修辞,对静态 的事物作动态化的描写。下面是《紫藤萝瀑布》中运用这种写法 的句子,请你对此句作出自己的赏析,并从本文中再找出一个相 似 写 法 的 句 子 作 赏 析 。 ( 语 言 赏 析 )
现代文阅读写景状物类散文 含义题型讲解(有答案)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造成拟人效果,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多方位,多角度自由抒情。
(8)某个景/物的作用
照应标题,升华主题
行文线索,贯穿全文
象征……
表达了…
向一棵树鞠躬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初中中考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指导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指导及答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中考写景状物类作品(散文)的阅读方法。
2.探究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并完成习题。
二、学习过程及要求(一)前置学习1.说说自己在散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回忆写景状物散文有哪些考点。
2. 阅读《塞外的春天》,完成题目。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
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
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
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
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
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草芽。
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
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
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妇人。
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
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草,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
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
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类散文专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类散文专题知识点一:写景状物类散文【知识梳理】一、什么叫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状物,是依托,抒情阐理是目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景物(对象)—特征—寄托的“情”“理”二、写景状物散文的行文思路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拟人化延伸议论---抒情言志,升华主旨三、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方法1、要看它描写了什么景、物。
(通过标题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可以判断。
)2、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
(摘关键词、关键句、或者找到答案区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4、把握文章结构:沿着由实——虚的顺序去分析,找到由实——虚的过渡段即可。
5、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看开头结尾句、抒情议论句。
)6、最后理解全文的主旨。
(弄清实写部分景、物的特点,理解虚写部分景、物隐含的深意。
主旨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四、写景状物散文写作特点1、表现手法的运用。
常用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2、表达有深层含义。
多用修辞手法,或者具有深层含义、双关意义。
(采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析哲理句要结合主旨回答,体会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含蓄表达作者的情感。
品析描写句,要注意关键词。
什么描写手法(或者动词、形容词)+作用+情感)。
3、语言优美含蓄,富有深意。
(1)用词之美——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成渝等。
(2)修辞之美——常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
初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理解套路及答题示例
初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理解(一)、散文常识概念: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要素:1、景、物:景物的特点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3、意:文章的主旨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特征: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写景状物散文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1)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
(2)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
(3)描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致。
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理清作者的描写顺序,对于把握文章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1)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2)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3)按空间顺序写。
(4)按景物的不同类别写。
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一分结构。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三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状物的文章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和“状动物文”“状植物文”。
如《长城》一文就是“状静物文”,它介绍了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燕子》一文是“状动物文”,介绍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停歇特点;《我爱故乡的杨梅》是“状植物文”,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06写景状物散文阅读-【阅读专项】九年级新课标拓展现代文阅读考点演练(学生版+解析)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考点解读】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色,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和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写景散文常见手法是借景抒情,重点分析意境。
咏物散文常借助托物言志的手法,重点分析象征意义。
相较于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类散文没有那么多故事和人物,而是以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抒情见长。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考点分析】考点1:分析景和物的特点【考点解读】写景状物散文内容上以写景状物为主,阅读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寻找物与人、景与情相通的地方。
【常见题型】1.请概括景物的特点。
2.文中写别的景物有什么作用?(侧面衬托)3.赏析句子。
【解题技巧】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
2.抓住角度: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
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①找原词概括。
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
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答题模板】1.根据要求概括。
2.写…,侧面衬托所写景物…的特点。
3.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了景物…的特点。
考点2:梳理文章思路【考点解读】“文章思路”是文章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文章的思路主要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以及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
【常见题型】1.根据要求,按照顺序,用相关词语梳理作者情感不断变化的过程。
2.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3.原文中抽取了一句话,放在哪里最合适?说出理由。
4.分析段落的作用。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景状物记叙文15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景状物记叙文15篇目录1 好雨随风 (1)2 天堂寨枯枝 (3)3 三角梅 (5)4 向一棵树鞠躬 (7)5 竹林深处人家 (9)6 石崖上的枣树 (11)7 燃烧的木棉 (13)8 守候一株水仙 (15)9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17)10 乡村一树寂寞红 (19)11 春天,复活的季节 (21)12 开花的心 (22)13 野菊花 (24)14 陕北柳 (26)15 北国的春风 (28)参考答案 (29)1 好雨随风①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
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
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
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
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
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
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
暖和多了。
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
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
(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日头爬得还要慢。
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
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
是夜里来的。
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似的。
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 语言赏析(名师讲义,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名师讲义,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名师讲义,含答案)读风景与抒情散文——语言欣赏课前一开心检查的十种“死亡方法”:1、老师不打招呼就考试,居然考得不错,意外死。
2、考试前怀着隐隐期待,兴奋死。
3、一考完就想知道自己成绩,好奇死。
4、期末考试后放长假,憧憬死。
5.因为考试,声音和身体的美被单词的数量所取代。
死了真可惜。
6.我明天还有考试。
我复习得不好。
我好着急。
7、一次考场失利,使我领悟到我只是未成功,并未失败,哲理死。
8、一次成功的考试,使我领悟到上帝只会保佑成功的孩子,明白死。
9.突然发现考试是到了天涯海角和冰冷仙境通关的秘籍,解开它们,骄傲而死。
10.当你遇到你做不到的问题时,上下左右看,你的整个身体都会死去。
知识梳理与阅读思路: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中的语言赏析,是所有阅读要点的综合运用理清思路——欣赏标准化表达--① 选词/修辞②对象的特征(先外后内)③作者情感/读者共鸣金题精讲题一:冬天的香山①天寒地冻的时节,我来到香山,领略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② 早上一起床,我就去了香山。
在这里,我来到了春天,是花儿的世界;当夏天来临时,这是一个阴暗的世界;秋天来了,是红叶的世界。
这三个季节到处都是游客。
归根结底,这就是人类世界。
现在,没有花,没有叶,没有红,没有绿,没有多少人,多么空旷的香山,多么宁静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
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她的音容。
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茸茸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
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
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
九年级语文写景状物散文阅读含答案
(一)阅读《故烧高烛照红妆》,完成第16—19题。
(共8分)故烧高烛照红妆苏伟①我养在阳台上的朱顶红开花了,君子兰也开花了。
②花虽然不多,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自从发现碧绿的叶子中间挺出来亭亭的花茎,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我的心里就溢满了渴望。
每天都要去细细地观察花茎长高了多少,花苞长大了多少。
有时禁不住抱怨长得太慢,让我等得太心焦。
可也给了我足够的时间,让我想象花开的样子。
朱顶红去年春天已开过一次,那六瓣的花形、艳艳的朱红,至今仍开在心窗之下;那馥郁的甜香似乎依旧留在唇吻之间,让我盼望重温旧岁的欣喜。
君子兰却是第一次开花,以前又从未见过君子兰花,这几个花苞留给我太多的悬念,太多的想象与向往。
③在我的期盼之中,朱顶红和君子兰同时开放了,于是我也有了双重的快乐。
朱顶红好似故友,未负佳期,如约相访,让我深感花的多情。
体味着浓郁的花香,我心旷神怡。
君子兰就是新交的知己,让我顿生相见恨晚之慨,它的花形有似朱顶红,但要玲珑得多,小巧得多,花色橘红,花香幽微,恰如“讷①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称它为花中君子的确名副其实了。
故友重逢的喜悦、心仪知己的快乐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心醉,让我醺醺然②,陶然忘忧。
④沉浸在喜悦中的我,又常常害怕花期过后的萧条与寂寞,于是格外地珍惜花开的日子。
李清照于海棠花开之时,在《如梦令》词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多情善感的女词人惜花的心情我也一样有,于是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上去看望故友与新知,轻嗅她们临风的花香,近观她们静处的娇姿。
东坡亦有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豁达、粗犷如东坡尚且对花如此爱惜,害怕娇艳的花一朝零落,就是在夜晚也要点上蜡烛,欣赏盛开的花朵。
更何况我也觉得灯下观花如灯下观美人,自当别有情调、别有韵味。
于是在花开的夜晚,我也打开阳台上的灯,在幽幽的灯光下看花,花色似乎多了层次,花朵上仿佛也有点点珠粉映射出珠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括对象的主要特点。对象的特点:外形、经历、品质或者精神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着文章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A、概括类题型的语言标志:“哪些”“哪里”“怎样”“为什么”(原因)“分条概括” “具体说明”
B、答题的方法与步骤
①根据题干确定答题范围;
②分层概括每段主要内容,相同内容段落合并;
教学内容
1.写景状物类散文文体特点;
2.写景状物类散文概括、赏析题型。
教学目标
1.掌握写景状物类散文的表现手法;
2.掌握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景物特点;
3.熟悉写景状物类散文概括、赏析类题型的答题模式。
重点
表现手法、景物特点以及概括、赏析类题型。
难点
写景状物类散文中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写景状物类散文
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在这类文章中,景、物是文章的主角,其景其物所蕴含的灵气、情意则是作者赋予的。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③依据分值确定答题点;
④尽量用原文回答问题。
向一棵树鞠躬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考题型主要有如下几种:
1.层次概括
2.赏析语句
3.理解词语、句子、题目的含义Biblioteka 4.某句话或者某段话的作用
5.表现手法
6.主题、情感把握
学生在答题时主要问题集中在表现手法和情感把握上,在理清答题公式之前,首先要明白各类表现手法的具体含义,尤其是基于描写表达方式上的手法运用,答题要有针锋相对,做到万无一失。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教学建议】
梳理文章脉络时,学生容易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文章出现多个对象,主要对象混淆不清;对象特点遗漏;表现手法理解不够精准;情感主旨理解较为肤浅等。
1.整体把握
(1)文章主要描写对象是什么?
(2)写了对象的哪些特点?(外形、特殊经历、品质或者精神)
(3)文章线索是什么?
(4)文章的表现手法?
(5)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建议】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几篇文章都是我们七年级上册时学习的:《紫藤萝瀑布》作者通过看紫藤萝领悟了人生,对生老病死有了新的理解;《春》通过描绘春景图,赞美了春天的美好;《济南的冬天》作者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独特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今天我们要继续接触这一类型的文章,进一步了解并掌握此类散文的特点。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