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工艺原理 (2)

合集下载

常见的几种印刷工艺的原理

常见的几种印刷工艺的原理

常见的几种印刷工艺的原理
常见的几种印刷工艺包括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和丝网印刷。

其原理如下:
1. 平版印刷:平版印刷是利用平面印版的非易感部分与水不相溶的特性来实现的。

印版的图文部分吸附油墨,而非图文部分则吸收水分。

当印版与油墨和湿版液接触时,图文部分的油墨会被转印到印刷物上。

2.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是利用印版上凸起的图文部分来转印油墨的工艺。

印版的图文部分高于非图文部分,油墨被印版表面的图文部分直接转印到印刷物上。

3.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是利用印版上的凹陷图文部分来转印油墨的工艺。

印版的非图文部分高于图文部分,油墨填充印版上的凹陷部分,印版与印刷物接触时将油墨转印到印刷物上。

4. 丝网印刷:丝网印刷是利用印刷网的特性来传递油墨的工艺。

印刷网由细密的网孔组成,油墨通过网孔的一面传递到印刷物的另一面。

丝网印刷常用于平面和曲面的印刷,可以打印厚重的油墨、墨水或胶体。

这些印刷工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印刷需求选择合适的印刷工艺。

平版印刷工艺(3篇)

平版印刷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印刷技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从最初的印章、拓片到后来的木版印刷、铜版印刷,再到现代的平版印刷,印刷技术不断进步,为我国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重点介绍平版印刷工艺,探讨其原理、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平版印刷工艺原理平版印刷是一种将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

其原理是将图文信息通过油水不相容的原理,使图文部分吸附油墨,非图文部分吸附水分,然后将图文部分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以下是平版印刷工艺的原理:1. 分色:将原图像分解为红、绿、蓝三原色,分别制作成红、绿、蓝三块印刷版。

2. 制版:将分色后的图像通过感光胶片、感光版等材料,制作成具有图文信息的印刷版。

3. 供墨:将印刷版安装在印刷机上,通过润版液和油墨的配合,使图文部分吸附油墨,非图文部分吸附水分。

4. 压印:将印刷版与承印物接触,通过印刷机的压力,使图文部分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5. 干燥:将印刷好的承印物进行干燥处理,使油墨固化,形成牢固的印刷品。

三、平版印刷工艺特点1. 印刷质量高:平版印刷的图文清晰、层次分明,色彩还原度高,印刷质量优良。

2. 适用范围广:平版印刷适用于各种纸张、塑料、金属等承印物,能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3. 成本低:平版印刷设备投资较小,印刷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4. 操作简便:平版印刷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

5. 可变印刷:平版印刷可以实现可变数据印刷,满足个性化需求。

四、平版印刷工艺应用1. 书籍印刷:平版印刷广泛应用于各类书籍、杂志、报纸的印刷,具有成本低、质量好的特点。

2. 印刷包装:平版印刷在包装印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等。

3. 广告印刷:平版印刷在广告印刷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如户外广告、宣传册、海报等。

4. 印刷票证:平版印刷在印刷票证领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如邮票、车票、门票等。

五、平版印刷工艺发展趋势1. 数字化: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平版印刷工艺将逐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

编辑证考试复习要点:实务-6

编辑证考试复习要点:实务-6

第六章书刊印刷(一)第一节概述一、书刊印刷的概念: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复制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和过程。

书刊印刷:根据作品原稿制作版面,用印刷技术把印刷的产物加工制成图书期刊的过程。

二、书刊印刷用语:(一)计量单位方面的:印张、色令、令、方、定量、令重等。

1.印张及其与书页数量的折算:印张:全张纸幅面的一半两面印刷后为一个印张;一个印张折合的书页面数=书页开数;书页数=1/2开数。

折算系数=开数倒数*2 书页数=印张数÷开本折算系数如果某书刊印张数为非整数,而其书页数为奇数,一般就应缩减1页或增加1页空白页。

但纸张费用占成本50%时不宜。

2.色令:平版印刷的基本计量单位,常用于计算印刷工价,如35元/色令;1令纸(全张500张)单面印1次便为1色令。

1000张对开纸单面印1次为1色令,又称“对开色令”或“对开千印”;所以,1印张=2/1000色令=0.002色令。

1)书心:色令数=纸张令数*印刷面数*印刷色数;书心用纸令数=当册印张数*印数/1000;书心色令数=单册印张数*印数/1000 *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2)封面:封面用纸令数=印数/(封面纸开数*500),带入公式:封面色令数=印数/(封面纸开数*500)*印刷面数*印刷色数3.令和方:500张纸=1令,1张纸为2方;1令=500张全张纸=1000张对开纸=1000方方与令关系是:数值一致,按印张数可以直接得到用纸方式,如16印张用纸就16方。

4.定量和令重:定量俗称“克重”,是单位面积纸张的质量,以“克/米的平方”表示,纸定量为25~250克/米的平方,超过的称“纸板”。

令重是1令全张纸的质量,以“千克”表示。

(二)彩色印刷的常用专业用语:1.加色法实际上是能量的叠加,所以越加越亮: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2.减色法:能量不断减少,越来越暗:黄+品红=红;黄+青=绿;品红+青=蓝;黄+品红+青=黑。

印刷工艺的原理

印刷工艺的原理

印刷工艺的原理
印刷工艺是一种将图文信息传递到印刷材料上的技术方法。

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印刷方法,如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和柔版印刷等。

这些印刷工艺的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1. 平版印刷:利用平板上图文部分略高于背景,使墨油只附着在图文部分,然后通过平板和印刷材料之间的压力将图文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2. 凹版印刷:在版面上制作凹陷的图文部分,再通过墨槽将墨油涂刷在版面上,然后利用刮刀将多余的墨油从版面表面刮去,只留下凹陷部分的墨油,通过压力将它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3. 凸版印刷:在版面上制作凸起的图文部分,墨油直接附着在凸起的图文部分上,再通过压力将墨油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4. 丝网印刷:将墨油压入丝网中的开口部分,然后利用刮刀将墨油刮过丝网,使其通过开口,最后将墨油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5. 柔版印刷:在版面上制作微小的凹陷部分,通过转印印版上的墨油胶均匀地覆盖在版面上,然后将被覆盖墨油的印版与印刷材料接触,利用压力将墨油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此外,印刷工艺还涉及到墨油的选择、印版及刮刀的制作、压力的控制以及印刷材料的选用等方面的技术要素。

通过良好的
印刷工艺和技术控制,可以实现图文信息的准确和高质量的印刷。

印刷概论教案 第六章 印刷工艺

印刷概论教案  第六章 印刷工艺

第六章印刷工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平版印刷工艺及常见工艺故障处理方法;了解凸、凹、孔版印刷工艺流程;了解特种印刷的方法及常见的特种印刷方式;掌握数字印刷的特点及工艺流程;教学重点:平版印刷工艺及常见工艺故障处理; 数字印刷的特点及工艺流程教学难点:平版印刷工艺及常见工艺故障处理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实践2学时课程类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实践学习教学内容:一、平版印刷工艺(胶印)1.平版印刷原理(1)油和水不相混溶原理:油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而水分子属于极性分子(2)选择性吸附原理:图文部分只吸附油墨而排斥水分,空白部分只吸附水而排斥油墨,构成印版表面对油和水选择性吸附的基础,并保持相对的稳定,以实现图文墨迹的正常转移。

(3)网点呈色原理:网点并列和网点叠合2、平版印刷机(1)平版印刷机的分类按印刷色数:分为单色、双色和多色印刷机;按印刷方式:分为单面、双面印刷机;按纸张形式:分为单张纸、卷筒纸印刷机;按印刷幅面大小:分为对开、四开、八开等;(2)单张纸印刷机①输纸部分:是由自动升纸机构、纸张分离机构、纸张传递机构及纸张定位机构和自动控制机构组成的,如图6-1所示②印刷部分:由纸张交接机构、润湿装置、输墨装置和印刷装置等部分组成。

印刷装置主要由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压印滚筒构成,如图6-2所示。

③收纸部分:由收纸链条、收纸板和计数器组成。

链条上的咬纸牙把印好的成品,从压印滚筒的咬纸牙上接出,通过链条传送到收纸板。

收纸板上方设有自动撞齐装置(俗称齐纸板),通过计数器自动记数,堆积到一定数量即可取出。

(3)卷筒纸印刷机卷筒纸印刷机的承印物是以成卷的形式输入到印刷部分,由放卷装置、印刷装置、干燥冷却装置和收卷装置四部分组成。

①放卷装置:由导送、制动和接纸三部分组成②印刷装置:印刷部分有卫星式和B-B式两种,目前多采用B-B式③干燥装置:一般设在印刷部分和收纸部分之间,它的作用是使印迹上的油墨干燥固化。

平版印刷原理

平版印刷原理

平版印刷原理平版印刷原理是一种古老而高效的印刷技术,它具有印刷速度快、成本低、精确度高等特点。

有时也被称为桌面印刷,因为它使用简单的工具,可以在桌上的工作台上进行印刷。

原理:1. 平版印刷的原理是压力与印版的结合。

用印版押制在压力上,将平版印刷原稿上的油墨压到印刷表面上,形成字形等形象,然后把印刷的字形图案由压力移出,印刷成品就可以得到了。

2. 需要使用专用的印刷版以及油墨来进行印刷,印刷版使用木板、塑料版、金刚砂版能够把纸张上相应部位的油墨压进去形成文字、图案等形象,而油墨则使用油墨、湿性油墨或是专业性彩色油墨等。

3. 平版印刷分为四次印制,即前台印刷,后台印刷,最后一遍为定型印刷,确保印刷品的精确度。

4. 由于使用的印刷技术有限,平版印刷最好的分辨率一般不超过100-120LPI(一英寸的每英寸的点数)。

用途:1. 平版印刷最常见的用途是出版物、手册、名片、邀请函、抽奖券等。

2. 平版印刷也常用于日常生活中,如标签印刷、册页印刷、卡片印刷等,可以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

3. 工业行业中也有一些特定的用途,如电路板的印刷及塑料的印刷,它们的特殊条件需要特殊的印刷方法。

优势:1. 优点有:印刷速度快、精确度高、成本低,等等。

2. 印刷快:使用平版印刷的过程中,每次只需将一次印刷的版板叠在一起即可实现,而且每行一次印刷,用少量时间就能完成大批量印刷工作3. 成本低:平版印刷不需要专业的印刷设备及配件,比其他印刷方式成本更低廉。

4. 精确度高:平版印刷装印精度达精确到0.1mm,并且不容易出现印版变形,印刷品质更加稳定。

5. 抗污能力:印刷墨鱼因其独特的固化原理,墨水在固化后可以形成有孔状、抗污能力强的耐磨层,所以平版印刷的印刷品质经久耐用,可以让您的印刷品更加耐用更加长久。

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题

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题

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彩色复制原理、色彩1.CMYK表色法是减色表色模式,遵循色料混合规律。

C、M、Y、K表示印刷中的( B )四种原色。

A.红、绿、蓝、黄 B.青、品红、黄、黑C.中黄、桃红、天蓝、黑 D.深黄、大红、黑、中蓝2.印刷灰平衡是由三原色网点不同的百分比阶调值构成的,其中哪一个原色的百分比阶调值大于其他两个原色的百分比?( B )A.黄 B.青 C.品红3.下列哪种颜色属于三原色之一?( C )A.深红 B.黑色 C.品红 D.天兰4.色光三原色是( A )。

A.红光、绿光、紫兰光 B.红光、黄光、青光C.青光、紫兰光、绿光 D.黄光、绿光、红光5.色料三原色是( B )。

A.黄色、红色、蓝色 B.黄色、品红色、青色C.黑色、红色、绿色 D.黄色、绿色、红色6.在下列的颜色特征中,其中( A )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A.色相 B.明度 C.饱和度 D.灰度7.红光+绿光+蓝光=( B )。

A.青光 B.白光 C.黄光 D.黑光8.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D.波长9.印刷中无龟纹的网点是( B )。

A.调幅网点 B.调频网点 C.圆形点 D.链形点10.印刷色彩表示法中用哪种颜色模式表示比较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让人觉得更加直观一些?( D )A. RGBB. CMYKbD. HSB11.色料减色混合中,当青色+黄色+品红色油墨混合后呈现什么色?( A )A.黑色 B.紫色 C.红紫色 D.蓝紫色12.目前平版印刷中使用较普遍的网点是哪种?( C )A.混合加网B.调频网点 C.调幅网点 D.精细加网13.在同一条件下60线/厘米比50线/厘米印刷时网点增大如何?( A )A.多B.一样 C.略少 D.少14. 80线/厘米网点线数适合印刷什么产品?( B )A.招贴画B.画册 C.年画 D.挂历15.圆形网点在哪个阶调印刷中网点增大较小?( C )A.高调 B.高光 C.中间调及中间调以下 D.暗调16.印刷品中图像明度变化和阶调层次变化都是以什么表示的?( A )A.网点大小B.网点形状 C.网点角度 D.网线线数17.当某一颜色与其他颜色叠印时,能够得到较大范围的色相与比较纯的色光,则此颜色特性属哪种?( D )A.强度好B.色差大 C.灰度小 D.效率高18.包装产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D )A.造型 B.平面设计 C.版式组合 D.造型、平面设计19.人们对自然界中树叶绿色、天空蓝色等保持稳定色的概念,原因是( B )。

第二章 平版印刷机2

第二章 平版印刷机2

一个工作循环时间T
= 输纸时间T输+ 定位时间T定
定位时间不变,要提高输纸的速度,只有 缩短纸张的输送时间。
在即将到达前规时,工作循环时间
T = T输 + T定 = s/v + T定
V —— 输纸速度
T = T输 + T定 = s/v + T定
S1 > S2
当 T1=T2 且 T定1= T定2 则:v1 > v2 间歇式输纸速度大,纸张不平稳,有冲击振动。
2)气动式自动输纸机。依靠吸气和吹气把纸张 从纸堆中分离出来输送给主机。
优点:工作平稳、速度高、精度高,不污染纸面。 缺点:结构复杂。
2 按纸张的输送方式分 1) 间歇式输纸机:纸张在输送过程中相邻两张纸彼 此保持一定距离。间歇式输纸机的递纸吸嘴可在 纸张咬口部位吸纸(前吸纸)。
1
2) 连续式输纸机:相邻两张纸之间有一段相互重 叠。由于重叠,后一张纸的咬口被前一张纸的拖梢盖住, 因此,这种输纸机的递纸吸嘴就不能在纸张前部吸纸,而 是在纸张拖梢部位吸纸(后吸纸)。
14 给纸机单独设有电器箱,减少了主机电器箱体积。 给纸机电器箱独立开来,有利于给纸机的通用化,不需 要附加电器控制设备,给纸机可以单独调整、试车,便 于生产。
15 为了适应给纸机包装的工艺要求,给纸机上部设有 分线盒,与电器箱采用插头连接方式,包装和用户安装 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很方便。
4、纸张的分离和输送机构
第四节 定位装置
要保证所印图文位置准确,保证张与 张,色与色及正、反面之间套印准确, 必须使每一张纸相对于印版有固定的 位置,这就要求印刷机上必须有相应 的纸张定位装置。这种定位装置称为 规矩部件。
纸张定位方向:

平版印刷的工艺知识

平版印刷的工艺知识

平版印刷的工艺知识一.印刷:1.印刷的定义:印刷就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印刷品的技术和过程。

2.印刷的发展:印章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铜锌凸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平版胶印印刷。

3.印刷五大要素为: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和印刷机械。

⑴原稿:是被复制的对象,是制版,印刷的基础,一般又客户提供。

⑵.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到承一你物上的中间载体,印版着墨部分为图文部分,不着墨为空白部分。

⑶.印刷机械:是用于生产印刷产品的机械设备的总称。

⑷.油墨:是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上,形成有色图案的物质。

⑸.承印物:是接受油墨后,能形成所需印刷品的各种材料,最常用的承印物是纸。

4.印刷的分类:印刷分常规印刷和特殊印刷。

我们公司生产的彩盒,制品等彩色印刷品,所采用的印刷方式是平版胶印印刷,简称平印和胶印,俗称彩印,香港通常称柯式印刷,其英文为:off-set printing印刷的承印物基本上是纸。

二.纸。

1. 纸的组成:纸由纤维,填料,胶料和色料组成。

纸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不同类型的植物纤维,它们的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是不同的,纤维素含量越高,纤维的长度越长,所造纸张强度越高,质量越好。

填料是石膏,滑石粉等白色矿物质粉末,其作用是使纸表面平滑,均匀,同时可节约纤维的用量,降低成本。

胶料是松香胶,淀粉等物,其作用是填塞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空隙,减少纤维之间的吸湿性,改善纸的强度,光洁度。

色料是校正和改变纸的颜色的物质。

2. 纸的制造:所选取的用于造纸的植物(如棉花,亚麻,松,桦,草,麦杆等)经过破碎,蒸解,筛选,清洁,漂浆,精磨等工序之后,再加入填料(如石膏,白土等)胶料(松香,淀粉)和色料,形成很稀的纤维素水悬浮液,当这悬浮液留到一个非常细的金属丝网上,水会慢慢渗出,留下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湿纤维部分,最后经过真空抽湿,压榨和烘干等方式形式干燥的纸。

3. 纸纹:纸纹分顺纹和横纹,在造纸过程中,植物纤维沿金属丝网运行的方向排列而形成纸的顺纹,与之垂直的方向为纸的横纹方向,纸的一些特性(如伸缩性,强度等)在顺,横纹方向上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对彩盒,制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平版印刷工艺

平版印刷工艺

平版印刷工艺平版印刷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印刷方式,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印刷工艺之一。

它采用平面印刷版,通过印刷版与印刷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图案或文字印刷到纸张、塑料、金属等材料上。

平版印刷工艺具有印刷速度快、印刷质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书籍、报纸、杂志、包装、广告等领域。

平版印刷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印刷版与印刷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图案或文字印刷到印刷材料上。

印刷版是平面的,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表面涂有一层感光胶。

在制版过程中,将需要印刷的图案或文字制成透明胶片,然后将胶片放在感光胶层上,利用紫外线照射,使感光胶层在胶片图案或文字的部分固化。

然后将印刷版放入显影液中,使未固化的感光胶层被溶解掉,形成凸起的图案或文字。

最后将印刷版放入印刷机中,与印刷材料接触,利用压力和墨水的作用,将图案或文字印刷到印刷材料上。

平版印刷工艺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的印刷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印刷任务。

其次,印刷质量高,可以印刷出清晰、鲜艳、细腻的图案或文字。

此外,平版印刷工艺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可以大幅降低印刷成本。

因此,平版印刷工艺被广泛应用于书籍、报纸、杂志、包装、广告等领域。

然而,平版印刷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制版过程比较繁琐,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其次,印刷版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成本。

此外,平版印刷工艺对印刷材料的要求较高,只适用于平面或稍微弯曲的材料,不能印刷三维物体。

总的来说,平版印刷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印刷方式,具有印刷速度快、印刷质量高、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书籍、报纸、杂志、包装、广告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平版印刷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为印刷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版印刷工艺流程

平版印刷工艺流程

平版印刷工艺流程平版印刷基于油水相斥原理,其印刷工艺过程如下:首先,在平版上形成着墨的图像部分。

图像能够直接用油性铅笔在平版上画出,也可用照相方法形成。

其次,给印版供水。

因为油水相斥,水被图像所排斥,所以水覆盖了印版的非图文部分。

再次,给整个版面覆盖一层油墨,因为油水相斥,油墨被着水部分所排斥,所以油墨黏附到油性图像上。

然后,纸张被压印在平版表面,着墨的图像也就转移到了纸上。

平版印刷通常也被称为胶印。

与凸版印刷及凹版印刷不同,平版印刷的印刷图像仅仅平置于印版表面上。

在印刷过程中,纸张和图像相摩擦,图像很快就会被磨损,当印版用于高速运转的印刷机上时尤其如此。

为了减少印版上图像的磨损,图像首先应被转移到橡皮布上。

据有关资料显示,平版印刷术是德国人Alois Senefelder在1798年所发明的,他是把涂在一块笨重石灰石上的油性图案直接印到纸上的。

而各种不同的平版被用于高速胶印机和小胶印机来进行印刷,其产量比其他任何一种印刷方法都要多。

早期工艺平版印刷是由波西米亚的Alois Senefelder于1798年发明的,这是凸版印刷自15世纪发明以来第一种新的印刷工艺。

在平版印刷的早期年代,使用一种平滑的石灰石(limestone),因此平版印刷的英文名称lithography或lithos来源于古希腊的“石头”一词。

在油基的图像放到石头表面后,用酸蚀入石头的表面下,再涂上阿拉伯胶的水溶液,其只附着在无油的表面上,然后密封起来。

在印刷的时候,水附着在阿拉伯树胶的表面,但不附着在油性部分,而印刷时使用的油性墨则相反。

在平版印刷发明后的几年里,这个印刷工艺用于印刷多色的图像,在19世纪称为彩色平版印刷(Chromolithography),19时期的许多精美的彩色平版印刷品和出版物还存放在美国和欧洲19的博物馆中。

每一种颜色使用一石头印版。

主要的难题是如何使图像套印准确。

现代工艺今天,平版印刷使用的是铝版。

平版印刷机工作原理

平版印刷机工作原理

平版印刷机工作原理
平版印刷机工作原理是通过凸起的印版与印刷物表面的间隙形成油墨传递的过程。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制版:首先制作印版,印版有图文信息凸起,并且在凸起部分涂覆油墨。

2. 上墨:印版的凸起部分与墨辊接触,墨辊通过旋转将油墨转移到印版的凸起部分上,使印版覆盖油墨。

3. 墨辊传墨:墨辊旋转,将涂有油墨的凸起部分与压印滚筒接触,使印版上的油墨传递到压印滚筒上。

4. 印刷:压印滚筒与印刷物表面接触,印版上的油墨通过压力传递给印刷物表面,形成图文。

5. 固化:印刷完毕后,印刷物经过烘干台或紫外线照射,使油墨迅速固化,增强印刷品的耐久性。

整个印刷过程中,印版的凸起部分通过墨辊和压印滚筒的旋转和压力作用,将油墨传递到印刷物表面,完成印刷。

通过调节墨辊和压印滚筒的间隙以及控制油墨的厚度,可以实现不同颜色、形状和印刷效果的输出。

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

四色胶印
胶 印 四 色
胶 印 年 画
PS版烤版机
PS版晒版机
PS版显影机
第 四 周 完
作业:动手制作一幅平版胶 印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图
平版胶印原理示意图
平版胶印的特点:
(1)利用油水相斥的自然规律制作印版。印刷时,印版先用水润版。印 刷时,印版先用水润版,再传送油墨。 (2)网点成色。彩色套印是通过照相分色或电子分色,把原稿的色彩分 解成网纹角度和密度不同的黄、品红、蓝、黑四种版色,运用网点重 叠、并列的形式,进行套色印刷,从而获得色彩层次非常丰富的印刷 品。 (3)间接印刷。印版上的油墨不是直接印到承印物上,而是先通过具有 弹性的转印滚筒。滚筒表面有亲油、吸墨疏水性能好的橡胶布以充分 地传递油墨,并限制水分的传递。 (4)利用橡胶布及其弹性衬垫物的高弹性,使转印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 在较小压力的情况下,获得色点饱满、清晰的印迹。
• 照相分色是利用光学原理在制版相机上加色光三原色滤色 镜和网屏,进行拍摄和加网分色。由于滤色的质量、翱翔 光源和曝光量、显影等影响,常常和出现分色上的色偏, 需要经过蒙版处理和修版处理来解决。但工艺复杂、技术 要求高,基本已被淘汰。只是在极其简单的彩色稿和古画、 国画的复制中采用。
2.电子分色
• 和照相分色相比,共同点都是采用滤色镜分色,但电子分 色不是采用光学原理,二是运用电子扫描和电子计算机将 原稿的光讯号转换成电子讯号原理进行分色。能教准确的 复制彩色原稿,又能对原稿的色彩、层次和底色作出人为 的修正,还能将不同的图像组合在同一画面中。
1.画家使用石版画铅笔、石版画蜡笔以及一种被称为制版墨的油质液体,在石板上创 作图画。 2.制版墨干了以后,会形成网状的结构。这一网状特征会保留在石头上,并在最终的 印刷品中呈现出来。这也正是石印术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 3.从画家的角度看,这一工作的准备过程是极其简单的。在石头上作画和在纸上作画 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石头上作画时必须记住以下几点:

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
印刷方式
01 技术介绍
03 印刷方式
目录
02 基本原理 04 优缺点
05 发展历史
07 无水印刷
目录
06 工艺过程 08 工艺介绍
平版印刷,是一种间接的印刷方式,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而发展命名的,早期石版印刷其版材使用石块磨平后 应用,之后改良为金属锌版或铝版为版材,但其原理是不变的。
技术介绍
无水印刷
无水印刷的工作原理
Toray系统
Toray无水印刷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无水印版、特别配置的无水印刷油墨和带有一个温度控制系统的印刷 设备。
Toray无水印版的结构是多层叠压型的,最底层为铝基版,在它的上面涂布了一层光敏聚合材料,这是中间 层,最上面一层为2个微米后的硅树脂橡胶层。根据Toray无水印版的类型不同,其耐印率从150,000到600,000 印张,这一数据是以普通的铜板纸为例。如果纸张的表面比较粗糙,耐印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Toray无水印 版是可回收的,与传统的可回收PS版一样。Toray印版非常适合各种单张纸和轮转胶印印刷机上。
曝光后,对印版进行显影,显影的过程非常简单。对无水印版显影的设备与传统的显影设备不同,它应用特 制的化学试剂和处理印版的机械结构。
工艺介绍
平版印刷工艺流程包括:印刷前的准备、安装印版、试印刷、正式印刷,印后处理等,可用下列方框图表示。
(一)印刷前的准备
平版印刷工艺复杂,印刷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834年,塞氏任巴产王国印刷所监印官,竟于同年二月逝世。
1810年,德人卫谢普(F. Weishaept)协助塞纳菲尔德氏完成铁制手摇式石版印刷机。
1817年,塞纳菲尔德氏试以锌版代替石版为平版版材,未成。
1826年,法人尼布斯(Niepce)发明土沥青光学制版。1832年(清道光十一年),英传教士麦都思(urst) 在澳门设立石印所印刷中文书。

平版制版原理及工艺

平版制版原理及工艺

第三章平版制版原理及工艺第一节概述平版印刷是用图文与空白部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印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起源于德国人桑纳菲尔德 (Alois Senefelder)于 1796 年发明的石版印刷,主要包括石版印刷、珂罗版印刷和橡皮版印刷 (也称胶版印刷)三种印刷方式。

其中,石版印刷和珂罗版印刷以及曾经一度采用过的铅版印刷,系印刷版面与承印物直接接触,从而将印版上的图文直接转印到承印物上去的直接印刷;胶版印刷是先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橡皮布上形成橡皮版,再由橡皮版与承印物接触,进而将印版上的图文间接转印到承印物上去的间接印刷。

胶版间接印刷的发明是平版印刷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平版印刷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印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平版胶印的历史平版印刷术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技术,它的发展大致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的石版印刷阶段是利用天然的石印石(即大理石),主要成份为 CaCO3做版材。

在印石的印刷面上,经研磨平整后用转写墨直接地把图文描绘在石面上,或者用转写纸(又称浆糊纸或者药纸)反贴转写图文,经过上墨等处理即成为印刷用版,叫做石版。

石版印刷存在着版材笨重、印刷速度慢,纸张因直接与印版接触,易吸水膨胀造成套印不许,版面图文容易被磨损、耐印力不高等缺点。

第二阶段:金属锌版直接印刷阶段。

大约于 1817 年用金属版材取代石版。

由于锌版轻和薄,可以弯曲,于是由原来圆压平的印刷方法,能转变为圆压圆的直接印刷方法。

锌版直接平印的浮现,虽然取代了笨重的石版,提高了印刷速度。

但纸张直接与印版接触、版面图文被磨损、耐印力低、纸张吸湿膨胀、套印不许等问题依然严重存在。

第三阶段:间接印刷阶段。

约公元 1904 年,美国人威廉 ·鲁伯尔(W .Rube)在压印滚筒上绷上一张橡皮布,原意是想借助橡皮布的弹性,以便在粗糙的纸张上获得较好的图文印迹。

在印刷过程中偶尔有一次没有续进纸张,印版的图文就印在橡皮布上了,当第二张纸续进机器压印后,不仅正面直接从印版印得了图文,而且纸的背面从橡皮布上获得了反向图文。

平版印刷原理

平版印刷原理

平版印刷原理印刷中分几种的印刷方式,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等,我国的书报和包装印刷目前用的是凸版印刷,而国外凸版印刷已经被平版印刷所取代。

平版印刷工艺与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相较,有其独到的地方,归纳如下:1).油、水不相溶的自然规律在平版印刷上的实际应用。

平版印刷利用水、油不相溶的规律来实现印刷的目的的。

目前,平版印刷还离不开水2).平版印刷的印版,其空白部份和图文部份几乎在印版的同一平面上利用水、油互不相溶的规律,通过技术处置,在同一平面的印版上构成亲油疏水的图文部份和亲水疏油的空白部份。

在印刷进程中,先由润湿机构在印版空白部份涂布均匀适量的水,是空白部份不吸附油墨然后再由着墨机构使图文部份吸附适量的油墨,通过压印机构完成图文的转移复制,从而达到印刷的目的。

3).平版印刷的方式是一种间接印刷,印版上的图形是"正形"的,平印印版上的油墨不直接传递给纸张,而是先转移到橡皮滚筒上,橡皮滚筒上的油墨再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因此其图文是"正形"的属间接印刷。

橡皮滚筒表面所包裹的橡皮布有两个特性:一是有较好的疏水亲油的的特性,能充分地传递油墨,并限制水分的传递,二是橡皮布具有弹性,能够在较大的印刷压力和紧缩变形的情形下印得结实面扩大率小的印迹。

4).网点成色--平印产品呈现的色彩千变万化,美不胜收、其色彩的形成是由网点和色墨套叠而成的,而且网点成色是要紧的,它是以光色理论作指导,运用网点重叠、并列的手腕,以三原色或三原色加黑(四色)的理论,通过照相分色或电子分色,把图画的色彩分解成网纹角度不同的黄、品红、青、黑等四种色版,然后用四色印版、套印交叠再现出无数众多层次及色彩,取得色彩色B超级丰硕的艺术复制品。

5).多色套印、印刷幅面范围广--平版印刷能印刷单色文字版,但主若是多色套印。

印刷幅面可大可小(四开一下-双全张)而且可同时印有网点和实地的多色产品,成品的画面平整,色彩鲜艳,是其他印刷方式所不及的。

平版印刷原理

平版印刷原理

四色与专色问答1.什么叫四色印刷?四色印刷工艺一般指采用黄、品红、青三原色油墨和黑墨来复制彩色原稿的种种颜色的印刷工艺。

2.什么叫专色印刷?专色印刷是指采用黄、品红、青。

黑墨四色墨以外的其他色油墨来复制原稿颜色的印刷工艺。

包装印刷中经常采用专色印刷工艺印刷大面积底色。

3.什么产品必须采用四色印刷工艺?用彩色摄影的方式拍摄的反映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化的照片、画家的彩色美术作品或其他包含许多不同的颜色的画面,出于工艺上的要求或是出于经济效益上的考虑,必须经过电子分色机或是彩色桌面系统扫描分色,然后采用四色印刷工艺来复制完成。

4.什么样的产品会用到专色印刷?包装产品或是书刊的封面经常由不同颜色的均匀色块或有规律的渐变色块和文字来组成,这些色块和文字可以分色后采用四原色墨套印而成,也可以调配专色墨,然后在同一色块处只印某一种专色墨。

在综合考虑提高印刷质量和节省套印次数的情况下,有时要选用专色印刷。

5.专色印刷色块和四色叠印出的色块其色彩的视觉效果有什么不同?专色印刷所调配出的油墨是按照色料减色法混合原理获得颜色的,其颜色明度较低,饱和度较高:墨色均匀的专色块通常采用实地印刷,并要适当地加大墨量,当版面墨层厚度较大时,墨层厚度的改变对色彩变化的灵敏程度会降低,所以更容易得到墨色均匀,厚实的印刷效果。

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套印出的色块,由于组成该色块的各种颜色大都由一定比例的网点组成,印刷网点时,墨层厚度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容易因墨层厚度的改变及印刷工艺条件的变化引起色强度改变。

网点扩大程度的变化.从而导致颜色改变。

而且由于组成该色块的任一种颜色的改变都会导致该色块颜色的改变,导致出现墨色不匀的机会将成倍增加,故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套印出的色块,不容易取得墨色均匀的效果。

如果不能用多色机一次叠印出该色块的颜色.还容易因半成品的颜色不易控制而出现色偏。

另外,四色印刷得到的是网点的减色法吸收和加色法混合的综合效果,色块明度较高,饱和度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